医学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_第1页
医学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_第2页
医学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_第3页
医学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_第4页
医学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生物学现代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第十二章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是一项国际性科学研究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从物理和功能角度发现和定位人类基因组基因,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一门崭新的科学——基因组学(genomics),即研究基因组的科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1984,DOE,首次探讨人类基因组DNA进行全序列分析的前景1986.3,R.Dulbecco发表《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1988.4,HUGO成立1990.10.1,美国HGP正式启动2001.2,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2006.5,最后一条染色体序列被公布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内容建立遗传图(geneticmap)构建物理图(physicalmap)经过测序完成序列图(sequencemap)和基因图(genemap)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染色体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连锁图)

ATGACGTGAC

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NAS制定的最终完成的序列精度要求错误率低于1/10000序列必须是连续的,即没有缺口序列所用的克隆能忠实地代表基因组的结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NAS制定的工作框架图精度要求BAC克隆水平测序的覆盖率不应少于3倍至少获得基因组90%以上的序列错误率应低于1%1.遗传图遗传图又称为连锁图(linkagemap),是利用连锁分析的方法将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或遗传标记(geneticmarker)的相对位置确定下来而构建的基因组图。遗传图中基因座之间的相对距离以遗传距离(centimorgan,cM)来衡量。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1.遗传图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主要的遗传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微卫星(microsatellite)单核苷酸多态(SNP)2.物理图物理图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序列标签部位(sequencetaggedsite,STS)在每条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确定下来;二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每条染色体的YAC和BAC邻接克隆群(contig)。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2.物理图遗传图反映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座位之间的连锁关系,而物理图反映的是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其图距单位为Mb、kb或bp。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3.序列图序列图是通过对全基因组DNA进行序列分析而建立的,是分子水平最高层次、最详尽的物理图,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最为明确、最为艰巨的定时定量的任务。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3.序列图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的序列图不同于以往那种只对某一个特定区域进行DNA序列分析的工作,它要求的是一种高效率的规模性测序,并将每一个DNA片段按其在染色体上的真实位置进行准确的排列,从而得到人类基因组全部碱基排列的原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3.序列图2001年2月,IHGSC发表了覆盖人类基因组95%的工作框架图,称为公共序列(publicsequence),并陆续发表了24条染色体的详细评注和分析等相关资料。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4.基因图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完成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人类基因组中找出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与功能,即绘制基因图。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4.基因图生物的性状是由结构或功能蛋白决定的,蛋白质是由mRNA编码的,mRNA是由基因转录而来的,而基因的表达又有时间和空间的特异性。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提取特定生长发育时期或特定组织器官中的mRNA逆转录即可得到cDNA,再进行分子杂交鉴别出与转录相关的基因,就可以绘制一张可表达基因图——转录图(transcriptionmap),所以说转录图是基因图的雏形。4.基因图汇总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得到的转录图,能够有效地对比在正常和受控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可以反映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也可以了解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基因的表达情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4.基因图2004年10月,IHGSC测定了人类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图,最终估计人类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数目仅有2万~2.5万个。明确基因组中每个基因的序列将为异常或致病基因的克隆提供快速的识别途径和研究策略,加快重大疾病遗传机制的发现,并可对遗传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战略性的指导。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二、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1.中国HGP的第一阶段我国HGP的第一个阶段从1994年1月开始到1997年6月,以强伯勤、陈竺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由全国16个单位19个课题组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1.中国HGP的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的保存及基因组比较研究建立和改进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新技术中国人基因组若干位点致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目标是利用我国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进行基因组多样性和疾病基因识别以及相关技术平台的建立。1.中国HGP的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改进了永生细胞株的建株技术,完成南、北两个汉族人群和西南、东北16个少数民族群体共733个永生淋巴细胞株的建立,为中华民族基因组的研究保存了珍贵的遗传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我国多民族基因组多样性的比较研究。1.中国HGP的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形成了作图、测序、基因定位与识别、基因组扫描、生物信息学等较配套的方法学体系,并获得了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发育、分化和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一批cDNA。1.中国HGP的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在致病基因分离和结构、功能研究方面,克隆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的致病基因(EXT2),获得了与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瘤相关的DNA片段和基因并展开结构、功能的研究。1.中国HGP的第一阶段中国HGP的第一阶段在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较配套的基因组研究工作体系,形成了若干样品收集保存的基地和一批研究和/或研究中心,并具备了自行开展基因组多样性研究,自行定位、克隆人类疾病基因和功能基因,进行较大规模DNA测序,以及开发利用基因组数据库的能力,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疾病基因及功能基因分离的研究已逐步接近国际前沿。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2.中国HGP的第二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我国HGP的第二个阶段从1998年开始到2003年,由陈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2.中国HGP的第二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的保存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组多样性与多基因疾病基因组定位研究建立和发展功能基因组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2.中国HGP的第二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目标是充分发挥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优势和多学科优势,从中华各民族、人群的基因组保存和多样性分析、多基因病相关基因定位与分离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建立和发展功能基因组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大规模研究;出于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前瞻性考虑,进行了公共卫生基因组学的尝试,在国际上首次测定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顺序。2.中国HGP的第二阶段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1999.9,中国加入IHGSC,负责测定人类3号染色体3pter-D3S3610区域约30Mb的测序任务,即“1%项目”,成为加入IHGSC的惟一一个发展中国家。三、功能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HGP研究的是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主要探讨人类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又称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genomics)。在HGP进行的同时,也开始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及以后的领域,即所谓的后基因组计划(past-genomeproject)。后基因组计划以解释基因组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研究目标,所以又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genomics)。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1.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humangenomediversityproject,HGDP)旨在采集与保存世界范围内一些地理隔离的部落群体和具有独特文化或语言背景的群体的基因组DNA,其目标是要揭示世界上不同民族生理生化差异的遗传背景,以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1.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人类是一个具有多态性的群体。要真正了解全人类的基因组特征,就应开展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系统研究,比较不同人种、民族、族群之间基因组的差异,建立各个群体的遗传资料信息库,并与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研究成果相结合,为探讨人类的起源、进化和迁移的历史提供重要的证据。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2.比较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genomics)是基于基因组图谱和测序基础上,在DNA水平上对不同生物基因组的结构进行比较,以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机制和物种进化的学科。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2.比较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主要的模式生物大肠埃希菌(E.coli)酵母菌(S.cerevisiae)秀丽线虫(C.elegans)果蝇(D.melanogaster)小鼠(M.musculus)2.比较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各种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比较生物种类基因组大小预测基因组数目平均基因长度大肠埃希菌4632221bp1800约1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