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具有不朽艺术魅力和独特心灵信息的民间文学是文学大家族中诞生最早,生命最活跃,内涵最丰厚,影响也最久远的一支。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是人类生命过程中吟唱的第一首心灵之歌,是人类精神心理审美潜能的第一次外射,虽然还显得幼稚,粗糙,但天籁自鸣,自然质朴,与人的本性灵犀相通,具有永恒的魅力,成为悠悠历史中奔流飞扬的文学长河的源头。在人类初期尚无文字的久远年代,民间文学曾经长期占据着“文学”的全部空间。同时它又是一种最年轻的文学,由于它以最自然朴素的口头语言形式同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最切近的生活和最真实的心理愿望相联系,成为他们最可靠的精神伴侣,所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人民大众“相依为命”,不仅古老的作品世代相传,同时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又不断地创造出大量新作品。时至今日,依然活生生地在人民大众中自然而然地生存着,流传着,发展着。著名作家、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民间文学是山野文化的精灵,更是作家们的一座语言富矿,值得那些勤奋而独具慧眼的作家开采利用,并受用终身。民间文学,无论其传统形态还是现实形态,都更多地浸润着民族文化和民众心理的源汁源味,包蕴着真实而丰厚的社会内涵,既是民族文学自然质朴的一支,又是民族文学发展演化的源头、土壤和母体。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民间宗教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民间口头艺术表现手法的总汇,由此决定了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增加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历史地看,民间文学的诞生,从内容、形式、审美经验及艺术创造上为作家文学准备了必要的文化前提;后者或直接从民间文学的内容形式转化而来,或在借鉴民间文学艺术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新的生活发展创造而成。可以说,作家文学的血肉神韵之中都活跃着民间文学的因子,没有民间文学的奠基,便没有整个文学的大厦。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互相关联,由浅层到深层五个层次:首先,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哺育了作家文学。题材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是文艺创作的素材库。例如屈原的《九歌》。以民间祭歌为基础,受民间祭歌影响,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的大量资料创作的,每一个回就是一个故事或数个故事。而运用神话传说作为题材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集中体现了大众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也决定了最基本的审美趣味。如杜甫“三吏”、“三别”就深受民歌影响,其深刻的人民性,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建安时期的《蒿里行》、《七哀诗》、《饮马长城窟行》体现了汉末政治动乱、战祸的残酷、人世的凄凉。第二, 作家文学提供了典型的形象高尔基说过:“各国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都是从民间集体创作的宝藏中吸取滋养,自古以来这宝藏曾提供了一切诗的概括。一切有名的形象和典型。”在文学史上,历代人民塑造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形象:中国的有傻女婿,田螺姑娘,仙女,白蛇等。外国的希腊诸神,人民英雄。第三,历代作家在体裁、形制格式、修辞手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向民间文学学习。①、古代许多文学的体裁(特别是韵文)大都来源于民间文学。韵文由原始歌谣发展而来;散文的小说、笔记前身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戏剧源于原始歌舞;诗歌、词、曲皆来自民间,与当时流行的世俗音乐相抵持,于民间广为流传。?竹枝词原为巴渝一带少数民族先民所创,被刘禹锡所借用,创造出竹枝词这一种新体裁②、当代作家创作中借用民间文学推陈出新。乔羽对“乱山歌”的改造:《聊斋》主题歌:“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时都到心里来,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重,几分诙谐,几分幽默,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③、在形制格式、修辞手段、艺术风格,民间文学为文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借鉴经验。汉唐诗人广取民歌的艺术手法:“文质半取,风骚两挟”;在表现手法上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多有继承,民间文学表现手法最富特色的在于比兴的发明和运用运用民歌比兴手法最为经典的非《诗经》《楚辞》莫属了。古诗文中的“典故”也从民间文学中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第四,民间文学在语言运用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作家在长期接触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民间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民间通俗语言,创作诸多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接近民间文学的作品。《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脱胎于乐府诗“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第五,在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原型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作家仍在吸取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但其目的是为了从民间文学中探寻在广大民众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并通过借鉴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更好地加以表现。刘绍棠:“民间文学是乡土文学的一个来源,一条主根。从我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与民间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回族作家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就是借鉴民族民间文学而获得成功的重要个案以欧洲文学为例,我们知道,近代浪漫主义的一个源头深埋在古代民间文学之中,它注重吸收古代民间文学的营养,借鉴古代民间文学的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甚至它的命名都与此有关,在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初,作家主要模仿流传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romance)诸如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和抒情诗而写作,从而这一运动被称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0海涅曾对此有过非常详尽而又生动的描述,他说当时人们找到了《尼伯龙根之歌》、《英雄唱本》、亚瑟王传说、圣杯传说,以及《提吐累尔》、《派西伐尔》和《洛恩格林》这中世纪的“三大名诗”等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发现了诸如伊魏恩、朗彻洛、维迦洛阿等史诗中描写的英雄人物,而在这些作品里“还笼罩着基督教以前的思想方式,感觉方式,粗野的蛮力还没有软化成骑士气质,北方刚勇的斗士还像石像似的挺身屹立,基督教柔和的光芒和道德的气息还没有穿透他们的铁甲”,在这些传说中“充满了最潇洒的风度,最文雅的教养,最富于冒险意味的战斗精神”。(72)马克思所提到的“格林”,即格林兄弟,《格林童话》的作者,属于浪漫派作家和学者,他们毕生致力于民间文学包括童话、民歌、传说和神话的搜集和整理,与当时站在倒退立场上改编民间文学并用以宣扬封建思想的消极浪漫派阿尔尼姆、布伦塔诺等人不同,他们主要伸张民间文学中保留的下层民众的民主性、道义感,对劳动人民表示同情,对封建势力表示不满,崇尚下层民众那种质朴、纯真、机智、幽默的审美趣味,并赋予古代民间文学作品以崭新的理解,从而对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由于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站在较高的历史水准之上发现了古代民间文学,古代民间文学才作为一种传统为后人所了解、接受和继承,成为后来浪漫主义运动从中借鉴主题、题材和形式,汲取诗情、幻想和灵感的母体。总之,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源泉。作家的智慧灵感蕴藏于民众生活和民间创作中,民众把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国建筑合同范本
- 健身车外贸合同范本
- 代建租赁合同范本
- 冻库验收合同范本
- ipad制作合同范本
- 长宁区制作家具施工方案
- 使用保姆合同范本
- ppp 外贸合同范本
- 公寓租给酒店合同范本
- 仿古街建设合同范本
- 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 风电施工组织设计
- GB/T 42828.2-2023盐碱地改良通用技术第2部分:稻田池塘渔农改良
- 泡沫混凝土教学课件
- 国际反洗钱师cams考试真题中文版题库汇总(含答案)
- DB33-T 2477-2022 消防物联网系统对接技术规范
- (完整版)离婚协议书标准版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全册教案
-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西冯街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