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knowsomeonewhowouldbejealousifhecouldhearyousaythat.
我知道有一个人要是听到你这样说,一定会吃醋。Iknowsomeonewhowouldbejealousifhecouldhearyousaythat.
我知道有一个人要是听到你这样说,一定会吃醋。_____羊勇敢一、名词解释1农业:是指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环境的物质生产。2现代农业: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3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4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覆盖的叶片面积。即:叶面积指数反映了作物群体截取光能的能力。叶面积指数大,截取的光能多。5最适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净同化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叶面积指数,因作物生产水平、品种、株型有很大关系,一般高产作物大多数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6。6发育:是指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由营养器官的分化转到生殖器官的分化这一质变过程,表现为生理和形态上质的变化。7光能利用率:是指一定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照到该土地上太阳辐射能的百分率。8光补偿点:指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9光饱和点:指光合作用开始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值时的光照强度。10积温:作物一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生育阶段的积温。活动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逐日平均温度之和。11有效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大于生物学零度部分之和,即(逐日平均温度—生物学零度)累积之和。12无霜期: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一次霜冻出现所持续的时间。13春化作用:在作物某一期间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发育现象称为春化现象14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不同,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15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常有一个对某种营养元素需要量虽不多但又很迫切的时期,称为作物的营养临界期。16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作物对养分的要求,不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吸收速率上都是最高的。此时使用肥料所起的作用最大,增产效果也最为显著。这个时期就是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7光周期现象: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或受昼夜长度的控制,作物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18土壤肥力:是指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经常不断地、适量地给作物提供调节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19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20混作:在同一田块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的作物混合种植的方式。21间作:在同一田块内,同一生长期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的方式。22套种:在前作物的生长后期,于其株行间播种或栽植后作物的种植方式。(一)生态适应性(作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二)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给性生产需要,即直接用于生产者吃穿用烧等各种产品;二是商品生产需要,即市场经济需要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可以改善作物的生产条件如水利、肥料、劳力和农机具等,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解决能不能种植某一作物的问题。二十四、影响作物生产的环境因素1气候因子(光照、温度、水分、空气资源及活动现象)2土壤因子(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肥力、土壤生物结构)3生物因子(除作物本身外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及活动现象,有害有益)4人为因子三、填空题1现代农业的特征概括起来: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2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作物特性、自然条件、社会需求和生产技术、人们的习惯3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4肥料三要素:氮磷钾5按作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性可以将作物分为: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6C3作物的特点:光补偿点高,光饱和点低——产量低C4作物的特点: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产量高7作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8根的主要功能:吸收、输导、支持、合成、储藏茎的主要功能:支持、运输、储藏、繁殖叶的主要功能:光合、蒸腾、繁殖、吸收作用叶由叶片、叶柄、托叶组成,叶一生经历分化、生长、功能、衰老四个阶段9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积累的干物质总量,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干物质量。经济系数也称收获指数,是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值。经济系数高经济产量不一定高。经济系数反应作物光合产物的分配比例。10光合作用是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作物品质分为粮食作物(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和经济作物的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指标和理化指标。11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活性最强,为生理有效光;绿光被作物叶片反射和透射,很少利用,为生理无效光。蓝紫光、青光抑制作物体伸长、红光促进作物体伸长;紫外线抑制作物体伸长、促进花青素形成,红外线促进作物体伸长、促进种子萌发。12作物的需水特性分为:生理需水和生理需水13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部分组成14温度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作物生长发育最快要求的温度最低温度:作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起点温度(低限)最高温度:作物生长发育所能承受的高限温度15土壤质地中壤土类最好,团粒结构是土壤结构中最理想的一种。16从化学元素看,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主要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7不同作物的营养临界期有差异: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作物氮营养临界期一般比磷营养临界期要稍晚一些,往往是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作物钾营养临界期的确定有一定难度18复种指数:耕地复种指数(%)=全年收获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的意义:1扩大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2调节土壤肥力3保持水土4缓解作物争地、争时、争肥矛盾5有利于稳产19在单作时,南北行向比东西向增产,但在间套作时,为了取得两种作物丰产,缓和作物争光矛盾,东西行向在一定情况下对矮作物有利20施肥要做到看天、看地、看苗、瞻前顾后,综合考虑。21施肥的基本原则:1、用养结合的原则2、需要的原则3、经济的原则22肥料的种类一般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三类23有机肥料适合各种作物和土壤,常用作基肥施用。氮肥可分为三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不易被土壤胶粒吸附,因此,不能用于水田,也不宜作基肥和种肥。尿素在水田中施用后,不宜立刻灌水;在旱田施用,也要注意深埋和覆土,防止转化碳酸铵后挥发损失。磷肥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不溶于水,能被弱酸溶解,逐渐被作物吸收,肥效缓慢、持久,适合作基肥。钾肥在沙地可采用分次施用,防治肥料损失。氯化钾价格低,但有些作物忌氯,如烟草、马铃薯、甜菜等,只能施用硫酸钾。24、常用肥料所含三要素的有效成分来命名。如15-12-10表示肥料中含氮15%,P2O512%,K2O510%;15-12-10-1.5Zn表示含氮15%,P2O512%,K2O510%;和锌1.5%。25、植物激素分为: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26、害虫的防治方法分为五大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政策。27、不同种植方式的田间配置差别很大,确定合理田间配置的原则是瞻前顾后、兼顾左右、便于管理、增加密度、保证产量。确定作物种类的原则是“生态上大同小异、生物学上互补有利、生产管理上方便容易”。28、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划分常以花芽分化或抽穗分化为标志。29按作物的亲疏关系进行分类。以界、门、纲、目、科、属、种为分类的各级单位。30、作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作物生长的周期性2作物生长的极性现象3作物的再生现象.4生长的昼夜周期31、按用途和植物学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粮食作物(3类)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二)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类作物香料作物(三)绿肥及饲料作物(四)药用及调味品作物32、短日照作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时,由于北方生长季节内日照时数比南方长,气温比南方低,往往出现营养生长期延长,开花结实推迟的现象,要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反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时,要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33、长日照作物正好相反,由南向北生育期缩短,由北向南生育期延长,应选择适合的品种。34光周期现象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引种、控制花期、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35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蓝光对蛋白质的合成有利,紫外线照射对果实着色起良好作用36作物育种的方法: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论述题1作物生产的特点(一)严格的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各异,作物的种类以及品种也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生产条件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所有这些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因此作物生产与工业生产很不相同。工业上,一条生产线在A地适用,在B地也适用。但在农业生产上,在某一地区适宜的作物种类、品种或栽培措施,在另一地区就不一定适宜。如北方的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但引到南方种植时,则表现为成熟延迟,产量低、品质差;又如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南方后,就有可能不抽穗成熟。因此,在作物生产上,特别强调因地制宜。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二)明显的季节性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如温、光、水、热等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性的强烈影响。作物生产必须掌握好农时季节,否则,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如浙江的慈溪大白蚕(蚕豆)10上旬播种时,产量可达158kg/亩,但到11月中旬播种时,产量只有25kg/亩。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晚种一休,秸矮二指,晚种一天,秸矮豆扁;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苗正当时。(三)生长的规律性作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长期进化中,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四)生产的连续性作物生产要有全局的观点,对土壤进行合理使用,做到前季为后季,季季为全年,今年为明年,这样才能持续地高产、稳产。(五)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产是生物体、环境和人的措施三者综合的过程,而三者都各自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和因素,各种不同的因素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从而影响到整个作物生产。因此,在作物生产中,技术措施的实施,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增产效果,还要考虑该措施对整个作物生产乃至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2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生产率目标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可来自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改善和提高作物的管理水平以及选用抗虫、抗病和抗各种不良环境的品种,从而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提高产量的措施主要依靠综合的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包括养分管理、水分管理、土壤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作物高产适用种植技术等。二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2.可持续性目标今后的农作物生产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要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农业环境和资源。要继续发展良种、化肥、灌溉和农药等行之有效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必须根据持续性目标进行改进,并开发出新的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3.营养安全目标国际上关于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饮食能量安全转向能量安全和营养安全的结合。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营养学家发现,在以往作物品种改良中没有同步改善营养价值,致使许多品种产量很高,但微量元素含量很低,这些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取代或减少了那些富含铁和其他微量营养的传统作物或品种,致使世界上40%以上的人口已受到微量元素缺乏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生产应全面实现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和营养安全。经济高效目标像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物生产必须服从本身内在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做到生态、技术、经济上的统一,形成效益型的生产结构。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生产,推广应用简化轻型栽培技术等提高作物生产的效益。一名词:生态型: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作物发育:作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质变的过程。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收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混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在同一块田地上的种植方式。连作: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种子产业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生活型:作物生长: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生物产量: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复种: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杂种优势:两种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均优于杂交双亲,比如抗逆性强、早熟高产、品质优良等。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二填空1.农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因此农学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业。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是玉米和水稻,其次是小麦和油料作物。2.在作物信息技术中,以3S(GIS、GPS、RS)分别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3.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4.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分类,可分为C3、C4和CAM(景天酸代谢)作物。5.大豆是人类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起源于中国,但在美洲有较大发展。6.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7.有些作物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正常萌发,这一现象称为休眠。8.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及空气。9.仙人掌类作物肉质部分器官是茎,其上的刺是变态叶。10.作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11.按芽所形成的器官不同可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12.单子叶作物叶脉的特征是平行脉。13.桃的食用肉质部分是果皮,桃仁则是胚。14.各种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15.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5大类群。16.钾肥的主要品种是和。17.按土壤中各粒级的构成情况,可以把土壤质地分为3类,即砂土类、壤土类、黏土类。18.地面灌溉按其田间工程和湿润土壤方式又可分为淹灌、畦灌和沟灌。19.种子市场由、、三个要素构成。20.两种肥料同时施用对作物的效应要大于每种肥料单独施用时作物效应的总和,称为养分的协同作用;二者共同效应小于二者单施效应之和,称为养分的颉颃作用。21.一种是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称完全变态昆虫,如水稻螟虫、粘虫、棉铃虫等.22.昆虫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称为趋性,如食物饵诱杀是以趋化性为依据的。23.蚊子的口器是刺吸式口器。24.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25.作物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昆虫传播,雨水和流水传播,气流传播,和人为传播。26.油菜—早稻—晚稻复种方式的复种指数为3。1.农学正式形成一门科学是19世纪后期的事,它与施旺的细胞学说、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等分不开。2.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3.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例如小麦属禾本科,其学名为TriticumaestivumL.,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4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可分为喜温作物作物和耐寒作物作物。5.谷物中又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最多,号称世界三大作物。6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在地理上明显呈现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大特点,引起温度、降水、光照等的巨大变化。7.根据作物温光反应所需温度和日长,可将作物温光反应归为典型的两大类,即以小麦为代表的长日照作物和以水稻为代表的短日照作物。8.按芽在茎上发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顶芽和腋芽。9.食用马铃薯、芋头器官是变态根,而甘薯则是块茎。10.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穗粒数、粒重。11.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阳生和阴生植物。12.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种。13.土壤胶体一般带有净负电荷。14.肥料三要素是指:氮、磷、钾。15.土壤的三相是指固相、液相和气相。16.目前国内外育种的总目标是高产、稳产、优产、多抗和适应性强。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实行和(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制度。18.土壤耕作分为和表土耕作。19.常用的氮肥有,尿素、硝酸铵和酰胺态氮肥。20.作物施肥时期的确定要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和不同肥料的特性决定,可将施肥时期分为、种肥和。21.生产上采用的播种方法有以下几种:、、和精细播种。22.用于作物生产促进果实成熟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是乙烯。23.昆虫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体躯分成明显的头、胸、腹三个体段,具六足,多数还有两对翅。24.末龄幼虫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蛹,这种现象叫做化蛹。25.不全变态昆虫的末龄若虫蜕去最后一次皮后变为成虫,全变态昆虫的蛹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这个过程都称为羽化。26.昆虫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称为趋性,如灯光诱杀是以趋光性为依据。27.叶片残缺不全这是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典型为害状。28.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29.病害在寄主作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病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三.判断题1.施肥给作物和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最好不施肥。(F)2.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T)3.作物一生中对养分需求最迫切的时期称为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T)4.温度升高,作物生长加快,因而,提高温度对作物有利。(F)5.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T)6.零度以上低温对作物生长所造成的伤害称为冷害,而霜冻对作物生长所造成的伤害称为冻害。(F)7.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温度三基点,同一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具有相同的温度三基点。(F)8.作物生长和发育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结果。(T)9.光照影响作物生长的方式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以及光质。(T)10.整地的目的包括平整田地、协调土壤三相比例、拌匀施入的肥料、杀灭杂草等。(T)1.作物种子发芽可分为三个过程,即吸胀、萌动、发芽。(T)2.在作物品种选育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基础,人为选择是动力。(T)3.地膜栽培技术关键是:地整平整细、膜盖平盖严、化学除草、及时揭膜、残膜回收。()4.一年内,在同一田块上,种植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混作。(T)5.良种是指具有某种优良性状的品种,其优良性状由品种遗传物质决定。(T)6.氮肥应施在近根部,磷钾肥可施在远处。(F)7.农业生产中用到的种子即指植物学中的种子。(F)8.北方农谚:“倒茬如上粪”、“三年两头倒,地肥人吃饱”;南方农谚:“年花、年稻、眉开眼笑”。都说明了轮作换茬的重要性。(T)9.养地的中心目的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T)10.耕作制度区划指标中,主要环境指标是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耕作制度本身的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T)四、选择题(1-5单选,6-10多选。)1.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田地上称谓(C)。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轮作
2.(B)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A.作物布局 B.种植制度 C.轮作 D.复种
3.武汉地区作物的复种指数为:(A)。A.>1 B.=1 C.<14.集犁、耙、平三次作业于一体的耕作方法是(A)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中耕5.长日照作物是指只有在(D)条件下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过程的作物。A.短日 B.长日 C.低温
D.长于临界日长6.品种改良的目标有:(ABCD)。A高产 B优质 C稳定性好D适应性强 E种植面积大7作物病害防治方法(ABCDE)。A植物检疫 B选用抗病品种 C物理和微生物防治D化学防治 E栽培管理8.确定播种期须考虑的因素有(ACDE)。A品种特性 B种植制度 C气候条件D土壤湿度 E病虫害发生情况9.播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BCDE)。A选种 B晒种 C消毒D包衣 E浸种催芽10.植物营养诊断包括()。A生长诊断 B形态诊断 C组织分析D缺素诊断 E生育诊断11.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田地上称谓(C)。A.间作B.套作C.混作D.轮作
12.武汉地区作物的复种指数为:(A)A.>1B.=1C.<113.集犁、耙、平三次作业于一体的耕作方法是(A)A.翻耕B.深松耕C.旋耕D.中耕14.连作的危害有(ABCD)A病虫草害加剧B土壤养分失衡C有毒物质积累D土壤结构恶化E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15.作物病害防治方法(ABCDE)A植物检疫B选用抗病品种C物理和微生物防治D化学防治E栽培管理16.植物内源激素包括(ABCDE)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E乙烯17.叶面施肥(ADE)A养分吸收快B肥料用量大C浓度不宜太低D喷在新叶上为好E可用于根部受损时或田间干旱时。18.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包括()A水资源优化分配技术B多水源联合运用技术C雨水汇集利用技术D地下水利用技术E劣质水利用技术19.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ABCDE)A调整耕层三相比B调节微生物活性C提高肥料利用率D保水蓄水E控制病虫草害20.人类对作物的环境进行调控的目的有(ABCDE)A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B克服环境的不利条件C改变作物的形态结构D优化作物的生育进程E改善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五、简答题1.作物单产提高的原因有哪些?答:作物高产群体的特点有哪些?答:简述间、混、套作的意义?答:简述优良的种子应具备的条件?答:5.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措施?答:(1)种皮厚,透气差(2)胚未发育完全(3)后熟作用未完成(4)抑制物质的存在6.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答:7.试分析地膜覆盖栽培的效应。答:8.轮作有哪些作用?答:(1)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用养结合,提高地力(2)可减少病虫害(3)消除土壤有害物质(4)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六、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论述学习该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土壤的重要性维持生态平衡过程中,土壤的重要性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具有肥力的特征,土壤能够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须条件的能力。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整个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从土壤圈在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来看,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是联结自然界中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或人类干预,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系统的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反之,如不能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的破坏或生态失衡。如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洪涝灾害等,均是生态失衡所带来的恶果。土壤除了具有生产力、能生长植物以外,还具有缓冲自调和净化两大功能,但是土壤的缓冲自调和净化功能是有限度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环境容量后土壤本身也被污染了。土壤的性质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的50%。其中矿物质一般占固体部分的95%;液体部分主要是土壤溶液,约占土壤的25%,包括水分、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有机-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及最细小的胶体物质;土壤气体部分只要是指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也有一部分是土壤中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的。改良土壤,首先就是改造土壤的固相组成,调节三相比例,使之适合作物生长的需求。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土壤固液气三相体系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各种性质和过程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其中以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居主导地位,它们的变化常引起土壤其他物理性质和过程的变化。(1)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通俗说,土壤质地就是土壤的沙黏性。按土壤中各粒级的构成情况,可以把土壤质地分为3类9级(卡钦斯基的土壤质地分类制),即砂土类(粗砂土、细砂土)、壤土类(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黏土类(轻黏土、中黏土、重黏土)。各类土壤的特性如下:砂土类:土粒以砂粒(粒径1~0.05mm)为主,占50%以上。土粒间孔隙大,大孔隙多,小孔隙少。土质疏松,易耕作;透水性强,保水性差;保肥能力差。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容易出现前期猛长,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施肥管理宜勤少施。这类土壤对块茎类作物的生长有利,也适宜种植生长期短而耐瘠薄的植物,如芝麻、花生、西瓜等。黏土类:土粒以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造价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 小学班主任自我工作总结
- 拒绝平庸的800字议论文范文-拒绝平庸议论文范文五篇
- 顶岗实习报告范文汇编8篇
-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 企业应聘自我介绍9篇
- 2022年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心得
- 大学的素质拓展活动策划书
- 指南培训心得体会
-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 大学生就业21问-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2024年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套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计算练习凑十法、破十法、借十法、平十法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创办精神病医院申请
- 国际标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完整版)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MOOC 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作家协会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3篇
- 2024征信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