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科经验汇总_第1页
基层儿科经验汇总_第2页
基层儿科经验汇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儿科经验汇总1.临床常见患儿以急性单纯性发热来诊。所谓“单纯”,指患儿除发热外,无其他明显表现,甚至于鼻塞、流涕也不显著。这类患儿中,上感能占80%以上,即使部分最终证明为非上感的病人,接诊时按“上感”治疗也并无原则性错误2.新生儿期单纯性发热时,要重视包被过严引起的“捂热”及喂养不足造成的“脱水热”,前期治疗以纠正不正确的喂养、补液、补水及散包降温为主,这样的孩子看上去较有活力,经过对症处理常在1天内很快恢复正常;如果按这些处理后不好转,则应警惕感染、败血症、肺炎等疾病。3.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上感,发热常在72小时内表现顽固,而于第3-5病日开始波动性下降;体温下降初期只是表现为体温较前易于控制,如:体温虽仍如病初可达39度以上,但原来一天要4-5次的退热治疗,现在只要2-3次即可将体温控制在38。5度以下。精神如随之好转常让医者更加充满信心。只是个别孩子在病初因疾病、痛苫、环境改变、药物影响等难以安睡,在疾病好转后(多在病第3--5日)有24—48小时的补偿性睡眠阶段(纯属个人推测,也许一些感冒药中镇静的药物成分累积、发热时对体能的消耗等都参与其中,总之,在患儿体温开始下降后,确实可以见到这么一些孩子睡得很多,但生命体征稳定,面唇红润手足温暖),不能将此认为精神差的表现;应该注意:有些“上感”发热也可持续7—10天甚至更长一些,可能与该时期、地区的某种特殊病毒感染有关,常有小范围的流行趋势,近期可见到相似病儿有助于自己的判断;4.如果是单一的上感,那么经过常规的对症治疗,5—7天后渐愈是必然的。其实,因为上感大多为病毒引起,发病后如无并发症,则其临床过程为自限性,也即:其好转与我们用什么药无关(相反,其迁延或反复却可能与我们不当的用药有关);医生的目光应该放得更广一些,在我们开始按上感治疗后,我们就应该问自己:如果不是上感,最可能会是什么?有没有危及孩子生命的重要脏器损伤?有没有其他疾病的线索?应该先完善哪些检查与化验?课本上都讲到要重视患儿的基础疾病,即患上感前已经存在的疾病,如: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先心病等;可以使感染迁延、扩散,影响治疗效果,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也因此,不要见发热的孩子只看到咽部充血或肿大的扁桃体就放弃询问既往病史、喂养史等,系统査体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我们有医师遇到过:入院时被明显充血、肿大的扁桃体吸引,而没有仔细查体,结果第二天上级医师査房时见到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肋下都平脐了,可这些在入院病历上都描述为阴性体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提请基层医师们注意,一定不要偷懒,一定不要心存侥性,一定要养成全面査体的习惯(这一点我们下面的医生确实做的很不好),否则,就像我们站到马路中央一样,命运交于人手,出些“意外”就是时间问题了。面对任何一个病人,我们都应该对肝、心、脑、肺、肾、肾上腺、胃肠、内环境等有一个相对肯定的认知,如无症状体征可以明确,不要忘了还有辅助检査及上级医师/医院;由此我们应该铬记:不要被"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迷了双眼,它的损伤范围远不止上呼吸道这么局限,它随时可能对各重要器官发起突然袭击,象隐藏在暗处的″小偷",借用一句电视的上台词:"防火,防盜,防感冒″;我常对家属说:医生眼里没有“小病”哪怕疾病真得很“小”,医生也应该如“狮子搏兔”,竭尽全力。如果让自己和家属相信这次是一个“小病”,哪我们就危险了。5.值得注意的是:当听到医生询问“孩子发热多长时间了?”时,有些家属错误地认为“发热时间”不包括服退热药后体温正常的时间,所以在家属说“发热*小时”后应该补充问诊如“那么,在此前的几天孩子还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等以明确家属对发热时间的理解;另外,有些家属喜欢向医生提供自己比较关心的症状如“发热半天”,却可能对自以为“很轻的”“咳嗽一周”主动忽略不谈,造成医生判断上的失误;所以在家属主动描述完症状后,医生据经验“"暗示性”地补充提问是必需的,如:有没有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特殊的举动?等:6.上感的所谓“并发症”书上分三类:A。局部扩散引起的并发症:引起与上呼吸道相临组织器官的感染,如眼、耳、口、下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B。经过体液扩散引起的并发症,引起远离上呼吸道组织、器官的感染;C。免疫相关的损伤,如:风湿热、上感后肾炎等;要充分认识到“上感是百病之源”这句话,并找机会向家属灌输这种思想,不要让家属在看到第一天诊断“上感”,第二天称为“支气管炎”,第三天又变成“肺炎”时不解或埋怨医生给孩子误诊了,后来的医生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