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剧展大型舞剧的艺术特色_第1页
广西剧展大型舞剧的艺术特色_第2页
广西剧展大型舞剧的艺术特色_第3页
广西剧展大型舞剧的艺术特色_第4页
广西剧展大型舞剧的艺术特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剧展大型舞剧的艺术特色

2012年11月22日至12月26日,举办了第八个月的广西戏剧展。本届剧展共上演大型剧目20台,包括壮剧、桂剧、彩调剧、京剧、粤剧、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音乐剧、木偶剧等剧种,集中展现了广西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戏剧艺术成果。从戏剧的内容来看,本届剧展的大型剧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红瑶梦》对戏剧情境的表达乡土之情是地方人民对赖以生存、发展的乡土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故乡发生变化或者人们离开故乡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本届剧展涌现出一批表现乡土之情的戏剧作品,如话剧《老街》、粤剧《海棠亭》、彩调剧《红瑶梦》及《山歌牵出月亮来》等。话剧《老街》的故事发生在桂西北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上,讲的是镇上的老街居民对“街”变成“村”命运的抵制,对“街民”身份的守卫,对老街深深的眷恋之情。在戏剧中,老街是连接众街民情感的载体。街民们追忆老街的历史,怀念曾经的“辉煌”,并掀起了保护老街的各种活动。戏剧以散文化的方式将发生在老街的几个故事进行串联,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街民的心理活动,如既表现了老街淳朴的民风、浪子回头的美好,也表现了变革给老街居民带来的心灵冲击。戏剧通过老街居民生活画面的呈现,表现了这些小人物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乡土深深的热爱之情。粤剧《海棠亭》以北宋著名词人秦观被贬横州的历史为素材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讲述的是秦观来到横州,通过办学培育壮乡人才,在当地百姓的关爱中,从官场失意的惆怅中走出的故事。《海棠亭》不以编写外部激烈的戏剧冲突取胜,而是通过营造与秦观个性相符的如诗如画的舞台氛围,编造有助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戏剧情境,来抒发文人情怀,传递人生况味。该剧写出了秦观在接连遭贬时内心的惆怅,并写出了在壮乡人的尊敬、关爱、包容下秦观自我认识上的变化。秦观官场失意的惆怅,在海棠花、醉乡亭、郁江水、伏波庙及凝结横州百姓浓浓乡情的茉莉花茶、壮乡糍粑中得到释怀。剧中以横县陶圩山歌为基调的主题歌《歇脚歌》多次出现:“外乡人你是过客吗?走累了你就歇歇脚吧,渴了就喝口茉莉香茶,饿了就吃点壮乡的糍粑……”它唱出了壮乡人的热情好客,并通过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引导观众思考故乡的含义。秦观在横州建立书院,传道授业,得到横州人民的认同、尊重、爱护,使才华有所施展,个人价值有所体现,心灵获得了安定,找到了如家一般的感觉。由此可见,故乡自然不应单指出生之地,它也体现在人生的旅途上,是心安之所。从这个角度看,《海棠亭》是一部以秦观入乡、安乡、离乡为内容的诗剧,传递出的是人在旅途的落寞、心安他乡的愉悦及再次离别时的感伤。当戏剧进入尾声,舞台上所流露出的,是秦观离去之时对壮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彩调歌舞剧《红瑶梦》讲述的是柳州的瑶山女子兰山翠在众乡亲、地方企业的帮助下走出瑶山,学成归来后以自己的力量回报地方企业和家乡的故事。戏剧的外在矛盾表现在英国鑫锐公司与中国龙腾工程机械厂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上,内在矛盾则集中在鑫锐公司总裁罗远山与红瑶女兰山翠父女相认的困难上。罗远山在龙腾厂发现兰山翠是自己的女儿后,马上要认女,更希望女儿能跟他回英国继承产业。兰山翠虽也想认父,但碍于父亲要兼并自己所在的工厂而难以相认。作为龙腾厂技术骨干的她,深知自己若离去,将给龙腾厂这个民族企业带来深深的伤害。一件父女相认的家事便由此变成了关系地方人民福祉乃至民族利益的大事了。戏到最后,兰山翠坚持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母亲坟前,她向父亲倾诉衷肠。对乡亲们的养育恩,对龙腾厂的助学情,使她坚定自己的红瑶梦,铭记恩情,以爱国爱厂爱家乡为己任。作为父亲的罗远山,在女儿的倾诉面前,终于理解了女儿对家乡的深切感情,并愿意尽己之力帮助女儿实现她的红瑶梦。这个梦体现了红瑶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明天美景的展望。《红瑶梦》将民族文化和工业文化相结合,在戏剧中加入了瑶族的长鼓舞、双刀舞和表现工人劳动的电焊舞、装配舞等舞蹈,使戏剧既有民族韵味,也有现代气息。彩调剧《山歌牵出月亮来》关注的是农民进城和妇女留守乡村的社会问题,以进城农民和留守妇女的相互思念作为戏剧的主要内容。该剧的乡土之情,表现在进城农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月亮坡和村头大榕树等的怀念上。尤其是那棵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榕树,在乡亲们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他们寻找情感归依的载体。当大榕树成为女人们解相思之苦的“牺牲品”,换来了手机,却不得不从乡村挪到城里,人们这才意识到失去大榕树不只是失去乡村的一幅美景,更是失去了一个维系乡民情感、寄托乡民希望的精神载体。在戏剧中,凝结乡土之情的,还有供乡民们过文化生活的山歌和调子。在乡村,留守妇女演起“双黄旦”,唱起盘歌,思念在外的男人。在外的男人们,也在思念家乡亲人时,唱起调子,扮男又扮女,以歌舞寄相思。戏剧正是通过一个个乡村中的物象和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来表现对亲人的思念,寄予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该剧在表现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许多流行文化的元素,节奏欢快,喜剧效果较为明显。二、个体的精神塑造在广西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为广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广西的戏剧艺术家,积极利用这样的文化资源,开掘民族文化的价值,探寻文化所凝聚的精神和意义,如在本届剧展大型剧目展演中,便创作出壮剧《赶山》、音舞诗剧《铜鼓》、舞剧《瑶妃》等艺术作品。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由壮族人民创造出来的手工艺美术织品。在历史之中,色彩绚丽的壮锦寄予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广西、云南的壮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壮锦的故事,如《一幅壮锦》、《美丽的壮锦》、《壮锦》等,它们都说的是壮家人通过追寻壮锦来追寻幸福的故事。壮剧《赶山》在民间壮锦故事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改编,将重心放在了寻锦的过程中,将冲突集中在寻锦的母子四人与阻挡寻锦的石头鸟之间,突出了“追寻”的主题。戏剧在舞台呈现时,以旋转的斜坡,来表现山路的崎岖、艰险及壮家人赶山之路的艰辛。戏剧中的老大、老二、母亲相继牺牲,表现出一种不可摧毁的意志力与人格精神。在浓厚的悲剧氛围中,壮家人不畏艰辛、敢于抗争、坚忍不拔、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淋漓体现。剧中那个因渴望化石成仙而偷锦的石头鸟,以为可以凭借法力阻挡母子前行。这个被剧作者赋予了人性的角色,由最初制造悲剧,到从悲剧中发现生命的意义,经过了灵魂的反思、忏悔和觉悟,最终以自我的牺牲来帮助壮家人完成了寻锦重任。戏剧通过石头鸟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从侧面表现了壮家人的勤劳善良、勇敢坚强、乐于奉献的高贵品格。从语言上来看,壮剧《赶山》在原有相关作品的基础上,从壮族山歌中吸取营养,对戏剧语言进行锤炼,使其更具个性、诗意和地方色彩。如“短短的腿走长长的路,矮矮的身爬高高的坡……”这样的唱词,以矮马这个壮族地区的物象作比,来表现壮家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开掘戏剧“追寻”主题的含义。戏剧还通过织锦、寻锦的故事,把壮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元素,如布洛陀、壮锦、铜鼓、驮娘江、歌圩、矮马、马骨胡、红棉、天坑等,有机地融入剧情之中,使全剧闪烁着壮民族文化的色彩。在壮族历史上,铜鼓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曾被当做乐器、神器、战鼓等使用。民间流传有许多关于铜鼓的故事,如《铜鼓的传说》、《红铜鼓》等,表现了人们对铜鼓所凝结的精神力量的认同。民族音舞诗剧《铜鼓》以铜鼓文化为艺术创作的对象,从阿公在铜鼓歌会上给孙子孙女讲述铜鼓的历史和先人们的故事说起,通过“鼓源”、“鼓魂”、“鼓韵”三个篇章,将铜鼓与先人、铜鼓与当下人民的密切关系呈现在观众眼前。戏剧的第一篇章通过“神器”、“铸造”、“战神”三个段落,讲述了铜鼓产生的缘由和先人们用铜鼓战斗的故事。铜鼓被视为神器,体现了先民们在战胜艰险的自然环境时所依靠的精神力量。铜鼓以人血铸造而成的过程,结合了民间流传的铜鼓传说,表现出人鼓不分的人文内涵,寄予了对先民的敬仰之情。第二篇章分为“纹饰”、“祈雨”、“丰收”三个段落。在“纹饰”一场中,铜鼓上的太阳纹、云纹、羽人、飞鸟、青蛙等物象,是先人在铜鼓这个生命图腾上铸造的希冀与幻想。“祈雨”和“丰收”,则通过蚂虫另舞、扁担舞等,表现铜鼓和壮族稻作文化的密切关系。在第三篇章中,“歌会”、“大婚”、“同醉”这三个场次,通过歌圩、绣球等文化元素的揉入,表现了壮族、瑶族等民族人民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寄予了对新生命和新生活的美好祝福。民族音舞诗剧《铜鼓》,通过述说一段铜鼓的昨天和今天的故事,挖掘铜鼓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表现了铜鼓所凝结的民族信念与精神。该剧气势恢宏,民族文化色彩浓郁。舞剧《瑶妃》根据历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讲的是贺县瑶族姑娘李唐妹进入大明皇宫,得到宪宗皇帝的垂爱,生下皇子,但遭到了无嗣的万贵妃的嫉妒和迫害。皇子在李唐妹的保护下悄悄成长,最终继承皇位,称为明孝宗。全剧通过舞蹈,表现了瑶族的勇敢坚强;通过瑶族女子李唐妹无私的母爱,表现了汉、瑶一家的人文理念。剧中的瑶族服饰、舞蹈,使该剧呈现出鲜明的瑶族文化韵味。三、戏剧情节的突转艺术反映时代,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留下了相应的时代烙印。在本届剧展大型剧目展演中出现的一批历史题材戏剧作品,如桂剧《七步吟》、彩调剧《一品油茶七品官》、话剧《四知廉》、京剧《江雪谣》等,通过历史故事表达对现实的关怀,奏响了和谐、清廉、奉献的时代之音。桂剧《七步吟》是一部以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的历史故事为素材来进行创作的戏剧作品。戏剧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通过曹丕、曹植两兄弟矛盾关系的发展变化,来表现人物个性和戏剧的主题。在剧中,曹丕和曹植都很傲,一个以谋略傲,一个以诗情傲。然而他们二人在自己的长处面前并不满足,曹丕虽得天下,但他也有文才,在文学方面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在剧中,他拿自己的文才跟曹植比较,对弟弟通过诗赋赢得逸女之心嫉妒不已。曹植长于文才,但也有治国安邦之志,对其兄曹丕使计谋得皇位的做法心怀不满。二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强势曹丕对弱势曹植的步步相逼上。曹植在兄长逼迫下,吟出《七步诗》,该诗表现的正是对兄弟相残现实的苦闷。但曹丕故意说曹植已走八步,欲置他于死地,这兄弟之间的矛盾进入了高潮。在二人矛盾无法调和之时,逸女饮下毒酒,以自我的牺牲换得二人的“明白”。逸女之死深深震撼了曹丕、曹植两兄弟,戏剧情节由此突转,曹丕不再以死相逼。戏剧“以和为贵”的主题,也借助这样的突转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戏剧演出时,舞台上悬置了一个巨大的铜镜,它既扩大了舞台的空间,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也突出了戏剧的主旨。正如《旧唐书·魏徵传》中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戏剧从当代视角切入,对这一历史素材进行重新把握,以史为镜,吟唱出“和谐”的时代之音。戏剧通过逸女这个至美、至善形象的塑造,为剧中的曹丕、曹植树立了一面“人镜”,让他们以此为对照,知是非、明得失,从和谐相处中发现人生大义。彩调剧《一品油茶七品官》说的是北宋年间广西恭城瑶寨人周渭在外为官、造福一方的历史故事。戏剧通过周渭来到山东永济以后为民所做的种种事迹,如见人困难解囊相助、与贪官斗智斗勇、放粮救灾、铲除恶霸、修建防洪大堤等,塑造了一个见义勇为、敢于承担、足智多谋、乐于奉献的清官形象。剧中的周渭,以瑶山茶叶作比,推着板车,来到永济,既为地方百姓送上一碗碗想喝、爱喝的一品油茶,也通过自己为民谋福的事迹,让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种乐于奉献的茶叶精神。话剧《四知廉》是一部以廉政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剧中的昌邑县丞张用、县令王密先后赠金与杨震,一个是希望得到举荐,一个是报杨震的提携之恩。杨震并没有因为与张用的亲情、与王密的师生情而收受礼金,而是不以私情干扰心中正气,坚守为民做官之道,通过言行让二人理解了自己的官品和人品,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那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典故,既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道,是杨震勇于接受良心拷问的结果。《四知廉》通过东汉官员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的途中所发生的拒金故事,塑造了杨震这个明白做人、清白做官的人物形象,奏响了一曲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的时代旋律。与《一品油茶七品官》相同的是,《四知廉》在舞台呈现时也设置了一个斜坡,以此来暗示官道并非平坦。为官者惟有抵住诱惑,以民为本,勤政廉政,才能走好官道,造福一方。京剧《江雪谣》以释奴为中心事件,呈现了一段柳宗元在柳州探寻官道、人道的心路历程。剧中的柳宗元欲禁止贩卖奴婢,却又因与黄家女奴稗子的关系而难以推行释奴政策。在情与理的困境中,柳宗元踟蹰不前。而稗子、孟常谦、谢宁为义赴死,激励柳宗元走出这一困境,他勇抛官帽,自释“心奴”,义无反顾地颁布释奴文告。剧中柳宗元致力于推行尧舜之道,以民心所向当做为官、为人之道,追寻的是一种“甘为民役”的奉献精神。四、民族题材的格局除了以上三类戏剧作品,本届剧展的大型剧目还有童话音乐剧《鬼马小雀仔》、木偶剧《拇指姑娘》等关注儿童成长的戏剧作品,它们以积极的主题、生动的故事、新颖的形式赢得了小朋友们的喜爱。本届剧展参演的大型剧目题材丰富多样,除上述剧目外,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