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罗马文明展_第1页
秦汉罗马文明展_第2页
秦汉罗马文明展_第3页
秦汉罗马文明展_第4页
秦汉罗马文明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汉罗马文明展

---

罗马篇

(2009-07-3107:00:20)转载▼标签:

秦汉罗马文明展

白色大理石

雕像

胸像

石棺

国庆系列展览分类:

巡弋博物馆

《秦汉——罗马文明展》于昨天(7月30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来自中国和意大利70余家博物馆的489件珍贵文物同场亮相。此次展览是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文化盛宴,也将是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开幕庆典项目。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古罗马的神像,原本分属于2000年前东西方两大帝国的见证物,今天跨越时空相聚于同一个展厅。展览通过秦汉与罗马这两大文明中的文化瑰宝,展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和彼此的交流融汇,体现这两大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和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展品非常精彩,叶子喜好文物,看得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由于秦汉文物还要仔细整理,所以先发罗马文物的照片(咱不太懂他们的神像的由来啊)。据专家表示,这次很多文物即使在意大利也很少露面,大多数时候展出的都是复制品。此次在中国的展览绝大部分是真品,俺仅见两件复制品。

展览的保安经常阻止参观者拍照。但好像石刻部分没有禁止。叶子很高兴地拍摄到了一部分展品。

狄安娜雕像,白色大理石,高1.29米,公元一世纪。

优雅的维纳斯雕像,白色大理石,高1.93米,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

特写一下

女孩与鸽子,鲁尼大理石,高92.5厘米,公元2世纪

双人像,大理石,高1.5米,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

演员雕像,赤陶,高111厘米,公元1世纪。

狄奥尼索斯雕像,玄武岩,高107厘米,公元2世纪

翁法勒雕像,白色大理石,高1.32米,公元2世纪上半叶

维斯塔女神玛西玛雕像,大理石,高1.21米,公元2世纪下半叶

伊希斯雕像,白色大理石,高1.2米,公元2世纪末

阿那克里翁头像,白色密纹大理石,高53厘米。

卡拉卡拉胸像,鲁尼大理石,高68厘米,公元209-217年。

没有记录,但很喜欢

这是一件复制品

墓碑,灰色纹路白色大理石,高27.5厘米,公元41-68年

波浪纹凹形槽石棺

饰有夫妻胸像的石棺

小贴士:展览将于10月7日结束,票价20元,儿童老人等半价。北京展出结束后,将从2010年由意大利开始世界巡展。秦汉-罗马文明展

秦汉篇(上)

(2009-08-0307:26:42)转载▼标签:

秦汉罗马文明展

简牍

漆器

兵马俑

旅游分类:

巡弋博物馆

感受了古罗马雕塑精美绝伦的壮美之后,现在来观赏咱们中国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吧!

兵马俑的存在,是真正意义上的潜伏。一支兵强马壮的军团,在地下埋伏了两千年的黄昏和黎明。

纵横成列,肃穆以待,等待着秦始皇的召唤,等待着生死之战。

厚厚的黄土深深掩埋着秦朝的历史。玄武纹空心砖,高30厘米,长100厘米,陕西秦宫遗址出土。

两千多年前西汉马王堆轪侯夫人的黑底彩绘漆棺,复制件。高114、长256、宽118厘米。为了实现肉身不朽的梦想,她的棺椁竟有六层之多。而且拼接严丝合缝,却不用寸铁,这样的工艺技术在只有简单工具的汉代,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马王堆老太太的云纹漆案及食具。材料为漆、木。岁月没有磨蚀它的精美。看起来像新的一样精致无比。

彩绘“君幸食”漆盘。木胎,黑漆为底,黑地上一灰绿、朱红色漆彩绘各种纹饰,盘中央以朱漆隶书“君幸食”三字,据说为吉祥语。以吉祥语和各种纹饰相搭配装饰器物,是它与以往漆器相区别的一大特色。吉祥语一身二任,既点出该盘的实用功能,又起到装饰作用。这真是古代艺术家心血和才华的结晶。

T型帛画。

随葬的木偶。俑是东周时期开始出现的用以代替人殉的陪葬偶像。这些汉代木偶雕刻得形体清晰,手法简约,纹饰精彩。

彩绘陶女俑。陕西汉阳从葬坑出土,高48厘米,年代为西汉。汉宫的女子,袅袅婷婷,眉清目秀,仪态文静,神情温柔,嘴角那一抹微笑,昭示着汉代淑女温和恭顺的风范。

西汉中山简王刘焉的金缕玉衣。据统计,考古工作者已发现玉衣20件。玉衣从西汉开始启用到三国初废除,流行了二百多年。古人为保死者尸身不腐,期望升天变为神仙,想尽了办法。但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老子,不管是土木葬身还是金玉收敛,都不可能尸身永存。

长信宫灯(复制品)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夫人窦绾(wan)墓出土,材料:青铜,金。年代为西汉。小宫女举灯相照,眼微张,凝眸前视,恭谨的侍候主人。宫女宽大的衣袖做成灯罩,点燃时,烟灰经右臂进入中间镂空的体内,是古代环保意识的体现。

鸟篆壶,河北满城陵山出土,高44厘米。这是一个盛酒器,器身以细金银丝错出鸟篆文字,把雄浑和

精致完美的统一在一起。

龙螭(chi,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衔环谷纹玉璧,高30厘米,厚1.1厘米,河北定州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璧上遍布排列有序的乳钉,宛若满盘珍珠,粒粒可数。

错金铜虎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材料青铜,长19厘米。

鎏金兽形盒砚书写工具,东汉。它躯体如蛙,可以揭开,通体鎏金,嵌以绿松石、珊瑚等,是贵族家用的华贵之物。

王仗简,长23厘米,宽1厘米,甘肃武威韩佐乡红花村汉墓出土,年代为东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