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自花和异花授粉类型的初步筛选_第1页
棉花自花和异花授粉类型的初步筛选_第2页
棉花自花和异花授粉类型的初步筛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棉花自花和异花授粉类型的初步筛选

近年来,随着不同品种的广泛应用,许多植物的产量有了一个突破。由于棉花制种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限制了进一步发展。为突破这一技术关键,国内外开展了三系研究,并对昆虫传粉问题作了探讨。据袁钧等报导,在运城治虫4~7次背景下,质核不育材料的异交成铃率达60%以上。这一参数虽为三系利用展现了良好前景,却对常规品种保纯提出质疑。为了探索其中奥秘,促进育种发展,进行了两类材料成铃及授粉机理的研究。1田间配合试验1997年在山西棉花所(下称所内)育种试验田,进行了质核不育系的成铃考察。试材利用了26个陆地棉质核不育系。田间种植,单行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行长6.67m,行距0.53m。生育期间治虫6次,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收花前,以全行为样本,考察单株铃数和果节数,测算异交成铃率。1998年安排了两项试验。一是柱头接受花粉能力的检测,在所内育种试验田进行。试材选用了常规品种晋棉19。设置了一次去雄分期授粉的5个处理。具体作法是,清晨开花前去雄,分别于当天上午、下午,次日上午、下午和后天上午授以当天开放的新花粉。花朵去雄后,随即用蜡管隔离;授粉后,即刻套管并挂牌标记,每个处理挂花10朵。授粉后15天,统计成铃数,并观察棉铃发育情况。二是回交转育试验,在所内网室进行。试材利用了20个质核不育系及其相应的17个保持系。田间设计,单行区,相邻种植,顺序排列。行长3m,行距0.5m;生育期间治虫3次,浇水2次,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收花前,以全行为样本,考察单株铃数和果节数,测算自然成铃率。1999年安排了三项试验。一是隔离制种探索,在所内农场进行。试材选用了保持材料(MB)晋棉19号和质核不育材料(MA)陆海型衍生后代。试验单行区,不设重复,行长5m,行距0.7m,隔离范围200m以上。生育期间治虫5次,浇水两次,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收花前,以全行为样本,考察单株铃数和果节数,测算自然成铃率。二是模拟昆虫传粉试验,在所内育种试验田进行。试材选用了鸡脚红叶棉(父本)和晋棉19(母本)。试验父母本分别为2行和6行区。行长6.67m,行距0.6m。设置7∶30、9∶00、11∶00、13∶00、15∶00、17∶00不去雄授粉的6个处理。具体作法是,于双亲盛花期杂交,选当日开放花朵,把父本整花取下,直接将花药向母本柱头上涂抹,随后挂牌标记处理时间。每行1个处理,杂交20朵。吐絮后,按授粉分收杂交铃,并轧花保存。2000年将6个处理的种子分别种于大田,单行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出苗后,结合疏、定苗分别统计每个处理的红、绿苗数,并测算其所占百分率。三是回交转育试验,于当年10月在海南崖城野生棉种植园进行。试材利用了28个质核不育系及相应的26个保持系。试验单行区,顺序排列,相邻种植。行长7m,行距0.7m。生育期间治虫6次,浇水3次,其它管理同一般大田。2000年3月对两系作自然成铃调查,以全行为样本,考察单株铃数和果节数,并测算自然成铃率。2结果与分析2.1异交成铃试验表1列出了质核不育系在运城大田开放授粉条件下的异交成铃结果。从表1中看出,1997和1999年的异交成铃率分别为44.62%和43.2%。在该项试验中,尽管两年的试材类型和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但所得结果却非常接近。由此表明,在该地区的昆虫活动频率较高且稳定,便于三系制种供杂优利用。2.2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自然成铃率从表2可知,在运城大田、网室和海南冬繁条件下,保持材料(MB)在三类条件下的自然成铃率分别为46.5%、41.2%和55.8%。其生态表现较稳定一致,充分显示了其自花授粉的遗传本质。质核不育材料(MA)在三类生态条件下的自然成铃率分别为43.2%、0和2.04%,其间随生态条件变化而差异悬殊。表明,自然成铃完全依赖于昆虫的传粉作用,显示出异交类群的特色。2.3成铃多,大正常从表3中看出,开花当天柱头接受花粉能力最强,不仅成铃多,且铃大正常;推迟授粉,两日内虽可成铃,但明显减少,且发育畸形,但对异交类群来说,尚可充分利用。2.4不同直径授粉比例表4列出了人工模拟昆虫传粉的异交成铃结果。在6个处理中,红叶苗比率以7∶30授粉最高,达72.7%;以后递次减少,其中以13∶00下降最快,仅7%,17∶00为0。表明,由昆虫传粉导致的异交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到17∶00即传粉无效。3授粉对传粉过程的影响(1)自花授粉和天然异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授粉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作物或类群。多年实践证明,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异交程度虽因地区环境和昆虫多少而发生变化,但在各类条件下,依靠自花授粉,始终保持了稳定的自然成铃率;质核不育材料是由一般棉种突变形成的特殊类群。由本项研究看出,在海南冬繁和网室条件下,自然成铃率几乎为0。可见,其后代繁衍完全依赖于天然异交。因此,其生殖方式和利用途径与常规棉种不同,应归于异花授粉类群。(2)一般来说,常规品种的天然异交率虽有时较高,但仍以自花授粉为主,由本项研究看出,在模拟昆虫传粉情况下,红叶苗比率,随授粉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17∶00授粉为0,意味着此后异交无效。由此表明,传粉形成的异交效果,除昆虫数量外,更与传粉时间及品种自交进程息息相关,传粉时间早,自交进程慢,则异交效果好,反之,则异交效果差。据报导,昆虫活动高峰一般出现在9∶00以后,这时,由于品种已部分完成自交,且传粉同时也促进了自花授粉,以及自身花粉量大,自交进程快等优势,都有利于常规品种自交机制的实现,从而使品种保纯获得了基本保证。(3)质核不育材料的自然成铃,完全依靠天然异交,因此,受精(授粉)过程,不存在选择作用。因此,配子受精有待于昆虫传粉的出现,致使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