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范畴的多维审视_第1页
形象范畴的多维审视_第2页
形象范畴的多维审视_第3页
形象范畴的多维审视_第4页
形象范畴的多维审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象范畴的多维审视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像今天那样强调图像的价值和魅力。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讲究个人形象;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企业形象;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讲究政府形象。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又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地区形象、区域形象乃至国家形象。形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形象的追求与塑造已成为维系个体、群体、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区域、国家等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目标与手段。一、形象的含义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首先,“形象”理当是个合成词,是由“形”与“象”两个词构成的。《荀子·天论》云:“形具而神生。”《孙子兵法·虚实》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充《论衡·齐世》云:“形而且恶。”显然,古人所言“形”的基本意思就是形体、形状、(人之)容貌等;关于“象”,最先提及又说得最多的应该是《易》(又名《周易》或《易经》)。《易·系辞传》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唐人孔颖达《周易正义》云:“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韩非子·解老》说得更明白:“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可见,“象”的基本意思是“象征”、“物象”、“肖像”、“相貌”。“形”“象”二字合用,最早当见《尚书·说命》的疏注中,说到殷王武丁梦见天帝送给他一个助手,于是回忆梦中之所见,令百工“刻其形象”,“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去民间寻找。这里“形象”的基本意思是人之相貌,物之形状。值得说明的是,在古文献中,“形”似乎更具体,“象”似乎更抽象。如《淮南子·精神训》云:“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易传》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由此更让人觉得,形象的本意是具体的形与抽象的象对立统一。综上所述,形象一词在历史文献中的含义主要有三层:其一,指人、物之相貌形状;其二,指能够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人们产生印象、观念、思想及情感活动的物质;其三,它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历史在发展,形象的含义也在与时俱进。现代许多学者已对形象概念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与研究,这对我们今天更科学、更准确合理地界定现实中实存着的以及人们观念中的形象大有裨益。《现代汉语词典》将形象定义为“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显然,这一定义与英文中的image一词大体对应。但这个曾经相当“经典”的定义已与当代“政府形象”、“警察形象”、“角色形象”等所指的“形象”含义相去甚远。在西文中,与汉语“形象”一词可以对应的词除image外,还有figure、form、identity等,在英文中,这些词的含义皆有多种,且都没有停止演变。陶淑艳、殷雅平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象可以有不同的涵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除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外,主要指人物形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形象也称作表象,指人们对感知过程的外界刺激在头脑中的再现。由于人是形象的感受者,任何客观形象都是通过人的感知反映出来的,因此形象就成为人们对某种对象的具体印象。现实生活中我们理解的形象是较为具体和直观的,即指人或事物的形状外貌。罗长海则从哲学的层面将“形象”的含义解析为五个层次,即个体形象、类形象、组织形象、艺术形象和创造形象,并认为“形象”概念经历了从个体到“类”的第一次飞跃,从“类”到组织的第二次飞跃以及从“组织”到“理想和理念”(包括个人的、组织的、人类的理想和理念)的第三次飞跃。他特别强调形象的第五层含义,即形象是符合理想本质的客观存在。认为最能体现这层含义的就是企业形象。现代企业充分展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本质力量。因此企业形象属于“创造形象”。还有的学者借用传播学的原理,从形象形成的过程来探讨形象的涵义。张毓强认为,形象是物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经过人脑形成映像后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媒介的输出。形象的源本体是物质世界,没有物质的本源,形象就无从谈起。物质的运动变化产生信息,这是形象的“源像”,也就是形象的次级本体,信息实质上就是“形象”中的“形”;源像是客观存在的,是惟一的,但是具有不可描述性。作为物质运动及其表征的信息进入传输领域之后,通过一定的中介,并经过四次变形形成一系列局部(部分)形象以及对特定事物总的形象。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汉语的形象一词主要出现在文学艺术领域。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形象,即由文学的本文结构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与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感性形象不同,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情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呈现出来了。”其次,与科学活动中的概念不同,文学中的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而概念则是抽象的,要求确证、确定或明晰。如别林斯基所说:“在真正诗的作品里,思想不是以教条方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概念,而是构成充溢在作品里的作品灵魂,象光充溢在水晶体里一般。”显然,文学艺术中的形象与当代升华与扩展了的无处不在的的“形象”是有明显区别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形象”一词已逐步地也是迅速地从文学走向社会;从个别走向一般;从市井生活走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强调警察形象到后来强调学生形象、教师形象、干部形象以及今天无处不在的社会角色形象;从注重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到注重政府形象、国家形象、政党形象,以及无所不及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形象。“形象”一词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在改变、深化、发展它的含义。逐渐由figure或image发展到identity。从强调外在到强调内外兼修,从强调人、事物、社会组织的区分、区别、形式到强调其独特性、社会性、个性,社会组织从注重事件、阶段、环节到注重内外同一、组织自身各要素同一,以及组织发展过程的个性同一。显然,要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理解当代的形象概念,应该从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三个维度来对其进行界定。就主体而言,形象是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在这一维度上,形象首先是一种实存,而且是一种直接的外在实存,没有这种实存(源像或像源),一切印象、评价、关系等不可能发生。这种实存可能与内在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反;尤其是在人的世界里,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组织,不一致更是经常的、普遍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一致与否如不与内在特点对照,虽根本不构成道德评判的标准、文明野蛮的尺度,却可能有一些抽象的美学或艺术的评判余地或空间。不过,即使相左或相反,溢美或饰丑的外在表现究其根源仍然受主体的内在特点所决定。只不过有些表现相对直接一点、正态一点、“直白”一点;更多的表现也许更间接一点、歪曲一点、含蓄一点而已。当各种外在表现与内在特点相对照之时,不仅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可以找到出处、根基,而且一切也都能成为评判真假、善恶、美丑的依据。就客体而言,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或事物的总体印象或评价。人是形象的确定者和评定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形象就是人感知、认识客观事物所形成的印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以一定的条件为背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获取关于对象世界的信息,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或深或浅的印象,或这样或那样的评价,这就是形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印象和评价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深的还是浅的,实的还是虚的,总是具有总体性。这种总体性印象或评价虽难免有“盲人摸象”之失,但无疑都是形象主体在公众心灵上的投影,具有客观性;而且,根据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评价的人多了,不同公众对同一形象主体产生的不同评价或印象会逐渐趋于一致,其局部性、片面性、主观偏见自然就减少。因而,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就主客体关系而言,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从这种意义上讲,形象是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中的人和一定条件下的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由于条件的多重作用或多重的条件作用,形象常常是可变的。例如,在城市形象中,有些城市曾给人以远看得,近看不得,上看(指鸟瞰)得,下看不得,晚上看(指夜景)得,白天看不得的印象。这显然是因环境条件差异而形成的形象差异。又如,在《红楼梦》中,同样一个大观园,其印象在同一个林黛玉的眼里,有木石前盟期待时的难以言表之美,有因金玉良缘替代木石前盟而失望后的令人肝肠寸断之丑,这也是因主客观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形象差异。当然,由这一维度也不该推出形象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论,因为即使“毫无标准”可言的东西,只要条件大致相同,其标准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二、图像与人类的关系网络(一)形象是人类实践的反映形象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日常生活到各种社会活动和历史运动,形象无处不在。人通过自身的外在表现,去与他人交往,通过他人的评价获得社会认同,从而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着丰富多彩的形象,个体的,群体的,民族的,国家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的形象史。形象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形象具有人为的性质,它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是人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对象化活动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动物有根本不同。动物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自然,它自身就纯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应”,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于人类生活的需要,并且同时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发展自身。恩格斯指出:“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马克思说,这种“生产生活”是“创造生命的生活”。就是在这种“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之中,“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在这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创造的能动性,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生活在现实中获得了积极的肯定。”也可以说,人在对象化活动中,认识了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形成物象(形象),并在这种物象(形象)中反观自身,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形成自我的认识(形象)。那些纳入了人类实践视野的万事万物的形象里,无不潜藏着人的形象的影子。其次,人的对象化活动还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即主体间关系。“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因此,主体间的关系不仅是单纯的认知、意识的关系,而且是实践的关系。人在与他人的交往、共同活动中,彼此从对方那里获得认同,从而确证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间的关系形象化。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主体间关系的形象化,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那样生成转化为形象的存在体。形象“化”不是在主体(当事人)的日常意识中直接体现的过程,而是主体间关系的折射映现;其二,作为主体的人自身而言,其“形象”不仅仅现存地被知觉,而是作为“现存的形象”的存在,并且最终是客观地、对象地现存的形象,这个“形象”直接制约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其三,在主体间关系中,形象成为主体间互动的中介。这种中介性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1)形象所包含的行为规范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规范的约束和调节,整个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将是混乱不堪的,社会就会沦为萨特所说的一盘散沙状的“群集”。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形象(规范)通过对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行为限制,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形象实际成为社会辨别的象征,社会交往互动的中介。因为形象规定了角色的行为内容和行动方式,从而给互动的另一方提供符号的提示,使互动成为可能,并且可以保证互动顺利进行;(2)形象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内容。对文明的向往,对规范的重视,对真善美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基本价值取向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影响、制约人们的行为,以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顺利实现;(3)形象所包含的人的精神需要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形象对人与人的情感沟通作用上。主体通过自身塑造的形象一旦获得客体的认同,便会油然而生自豪感、自信感和喜悦感;对客体而言,这种良好的形象也会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心理感受;(4)形象是人获取自由的中介。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应的。人的外在限制在于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必然性。人永远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实践自由,这就是自由的限度。然而,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的范围仍是相当广阔的,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获得自由。表面上看,塑造形象与人的自由是矛盾的,但实际上,二者也是统一的。在社会生活中,从形象中获得自由,个体一般是通过其在社会活动中良好的自我感觉和社会舆论的“有风度”、“有魅力”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而表现出来,组织则一般是通过对投资者、旅游者、参观者、求职者的吸引以及经济实力、政治威力和文化魅力表现出来。(二)形象的真实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善、美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的虚构,也不是与人无关的客观存在,归根到底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人们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也是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具体表现。形象塑造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之一,本质上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首先,形象追求真。关于“真”,人们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范畴的。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到“真”时,通常指的是“确实存在”或“确有其事(人)”,是对(客观)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肯定,这里的“真”通常是等同于“存在”。“真”还指“事实真”,即指同客观事实相符合(或一致)的主观描述和表象。形象真主要指的是“事实真”,即形象的外在表现与其内在的客观状况的符合(或一致)。从哲学的层面讲,“真”是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列宁说:“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他又说:“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包括形象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的目的。现实存在的各种形象都是在客观性的不同层次上建构起来的。而历史的趋向性(规律性或必然性)作为最高的真实,也就是形象的内在生命。任何具体的形象都在历史的必然性面前确认自身的存在价值。换句话说,各种具体的形象都存在于真实性的不同层面上。形象之所以为形象,首先就是由于它蕴含着历史的真实。其次,形象追求善。简单地说,就是形象活动的合目的性。“善”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和实质,即追求“合利”——“合乎人的利益或需要”,是对人类实践活动所担负使命的高度概括。对“善”的不断追求,正是人类需要不断发展和实践活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力量。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的需要,这就是善。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形象善即一种伦理善,是主体行为与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之间符合,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对人的行为的评价。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列维纳斯(E.Levinas)将我与他人的关系视为存在的一个本质的方面。按列维纳斯的看法,他人对我来说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存在,我总是面对面地与他人在一起,而我与他人的这种关系首先是一种责任关系:“人们通常把责任看作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我认为责任首先是对他人而言。”“我把责任理解为对他人的责任。”这种对他人的责任,就是善。正是在对他人的责任中,自我的形象获得认同,自我的主体性得到了确证。广而言之,形象善表现为“我”对“他人”的关注,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和满足,表现为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总之,形象的善与不善要看它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在历史进程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第三,形象追求美。美作为人改造世界的能动创造的生活表现,它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的创造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展现。这种美的表现和展现是通过形象实现的。形象即美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说某形象具有美的属性,也可以说形象具有美的本质。形象的美包括自然形象的美和社会形象的美两个方面。这二者又分别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形象的美不是自觉实现的,归根结底它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只有当人们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对象的某些规律,开始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些对象的时候,只有当人们开始从自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宰的时候,也就是成为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占有者”的时候,自然界才有可能成为美的对象,才会产生美的形象。这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自然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并由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对象变为“为人”的对象,进而唤起人的审美愉悦,成为美的形象。其次,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既有体现着人类进步的各类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事件,又有表现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友爱关系、亲情关系、劳作关系的各种行为和情境,更有品格高尚、具有美德和善行、受人崇敬的众多的人物,既有各种美仑美奂的服装、饰品、用具建设等物质文明,又有各种制度、规范等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些反映出来的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