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新_第1页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新_第2页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新_第3页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新_第4页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程控制》验

书实验项目实验一、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了解和测试实验二、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实验三、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实验装置简介《过程控制》课程实验的试验装置是用《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的控制信号及被控信号均采用IEC标准,即电压0〜5V或1〜5V,电流0〜10mA或4〜20mA。实验系统供电要求为单相交流220V±10%,10A。实验装置包括被控对象、调节器、执行器模块和变送器模块。被控对象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复合加热水箱以及管道。调节器主要有模拟调节器(含比例P调节、比例积分PI调节、比例微分PD调节、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计算机控制等。执行器模块主要有磁力驱动泵。变送器模块主要有流量变送器(FT)、液位变送器(LT1,LT2)等。变送器的零位、增益可调,并均以标准信号DC0-5V输出。实验一、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了解和测试一、 实验目的1、了解单容水箱的自衡特性。2、掌握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二、 实验设备1、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GK-02GK-03GK-04GK-072、万用表一只3、计算机及上位机软件三、实验原理阶跃响应测试法是被控对象在开环运行状况下,待工况稳定后,通过调节器手动改变对象的输入信号(阶跃信号)。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出数据和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给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确定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单容水箱液位开环控制结构图如图所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了解并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与组成。2、 按照图实验原理中的控制结结构框图,完成系统的接线,并把PID调节器的“手动/自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此时系统处于开环状态。3、 打开阀3,出水口阀6打在一定的开度。4、 将单片机控制挂箱GK-03的输入信号端“LT1”与GK-02的传感器输出端“LT1”相连;用配套RS232通讯线将GK-03的“串行通信口”与计算机的C0M1连接;打开所有电源开关用单片机进行液位实时监测;然后用上位机控制监控软件对液位进行监视并记录过程曲线。5、 利用PID调节器的手动旋钮调节输出,将被控参数液位控制在4cm左右。6、 观察系统的被调量——水箱的水位是否趋于平衡状态。若已平衡,记录此时调节器手动输出值VO以及水箱水位的高度hl和显示仪表LT1的读数值并填入下表。

变频器输出频率f手动输出VoLT1显示值HZvcm6、迅速增调“手动调节”电位器,使PID的输出突加10%,利用上位机监控软件记下由此引起的阶跃响应的过程曲线,并根据所得曲线填写下表。变频器输出频率fPID输出Vo水箱水位高度LT1显示值HZvcm7、将“手动调节”电位器回调到步骤5)前的位置,再用秒表和数字表记录由此引起的阶跃响应过程参数与曲线。填入下表:t(s)水箱水位LT1读数(cm)8、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五、注意事项1、做本实验过程中,阀3和阀6不得任意改变开度大小;2、阶跃信号不能取得太大,以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但也不能过小,以防止对象特性的不真实性。一般阶跃信号取正常输入信号的5%~15%。3、 在输入阶跃信号前,过程必须处于平衡状态4、 在老师的帮助下,启动计算机系统和单片机控制屏。六、实验报告要求作出一阶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二、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研究系统分别用P、PI和PID调节器时的阶跃响应。3、 研究系统分别用P、PI和PID调节器时的抗扰动作用。4、 定性地分析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二、实验设备1、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GK-02、 GK-03、 GK-04、 GK-07(2台)2、 万用表一只3、 计算机系统、实验原理图为一个单容水箱单回路反馈液位控制系统,它的控制任务是使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并减小或消除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扰动的影响。单回路控制系统由于结构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且能满足一般生产过程的要求,故它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阀9Ltl泵电进水扰动二k丞莊三—储水箱一给定值”阀9Ltl泵电进水扰动二k丞莊三—储水箱一给定值”当PID调节器变频器单容液位控制系统结构图四、 验内容与步骤1、比例(P)调节器控制1) 、按控制结构图所示,将系统接成单回路反馈系统。其中被控对象是上水箱被控制量是该水箱的液位高度hl。2) 、启动工艺流程并开启相关的仪器,调整传感器输出的零点与增益。3)、在老师的指导下,接通单片机控制屏,并启动计算机监控系统,为记录过渡过程曲线作好准备。4)、在开环状态下,利用调节器的手动操作开关把被控制量“手动”调到等于给定值(一般把液位高度控制在水箱高度的50%点处)。5)、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曲线,待被调参数基本达到给定值后,即可将调节器切换到纯比例自动工作状态(积分时间常数设置于最大,积分、微分作用的开关都处于“关”的位置,比例度设置于某一中间值,“正-反”开关拔到“反”的位置,调节器的“手动”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让系统投入闭环运行。6)、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7) 、减小k或增大k,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8) )选择合适的k值就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过程控制曲线。9) 、注意:每当做完一次试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试验。2、 比例积分调节器(PI)控制1) 、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2) 、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3) 选择合适的k和Ti值,使系统对阶跃输入扰动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此曲线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来获得。3、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PID)控制1) 、在PI调节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即把D打开。然后加上与前面实验幅值完全相等的扰动,记录系统被控制量响应的动态曲线,并与实验步骤(二)所得的曲线相比较,由此可看到微分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 、选择合适的k、Ti和Td,使系统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阶跃输入可由给定值从50%突变至60%来实现)。3) 、观察计算机记录实验时所有的过渡过程实时曲线。五、 注意事项1、 实验线路接好后,必须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后才能接通电源。2、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启动计算机系统和单片机控制屏。3、 若参数设置不当,可能导致系统失控,不能达到设定值。六、 实验报告要求1、 绘制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方块图。2、 做出阶跃响应曲线3、 定性比较P、PI和PID三种调节器对系统余差和动态性能的影响。实验三、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上、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一、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并熟悉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装置构成一个液位与液位串级控制系统。3、利用所提供的实验装置构成一个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4、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方法。二、 实验设备1、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GK-02、 GK-03、 GK-04(两台)、 GK-072、万用电表一只、计算机系统三、实验原理单回路控制系统解决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参数定值控制问题。1、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3-1、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串级控制系统是指不止采用一个调节器,而是将两个或几个调节器相串联并将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下一个调节器设定值的控制系统。四、实验步骤1、自行考虑并连接液位与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2、自行设计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利用所提供的实验装置连接系统。3、 连接好实验线路,并进行零位与增益的调节。4、 正确设置PID调节器的开关位置:副调节器:纯比例控制,反作用,自动。主调节器:比例积分控制,反作用,自动。5、 试利用一步整定法整定系统:、先将主、副调节器均置于纯比例P调节,并将副调节器的比例度5调到30%左右。、将主调节器置于手动,副调节器置于自动,通过改变主调节器的手动输出值使下水箱液位达到设定值。(3)、将主调节器置于自动,调节比例度&,使输出响应曲线呈4:1衰减,记下&s和Ts,据此查表求出主调节器的&和Ti值。(注):阀8的开度必须小于阀5的开度实验才能成功。五、注意事项当第一个串级系统连好后,需经指导老师检查认可,才能拆线进行第二个串级系统的连接实践。六、实验报告内容1、 仔细阅读实验原理后,分析液位与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并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2、 记录实验过程曲线。3、 观察扰动作用于主、副对象,观察对主变量(被控制量)的影响。实验四、温度位式控制系统一、 实验目的1、 了解二位式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2、 掌握位式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调试方法。二、 实验设备1、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GK-02 GK-03 GK-05 GK-072、万用表一只 3、计算机系统三、实验原理1、 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通常采用热电阻元(件感温元件。)它是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其电阻值与温度间的关系式为:Rt=RtO[1£(t-tO)]2、 二位式温度控制系统二位控制是位式控制规律中最简单的一种。本实验的被控对象是电加热丝,被控制量是复合水箱内套中的水温,温度变送器把被控制量转变为反馈电压Vi它与二位调节器设定的

上限输入Vmax和下限输入Vmin比较,从而决定二位调节器的输出信号调节器的输出电压V0(5V)作为执行元件的控制信号。与Vmin和Vmax的关系如图1-1所示,图4-2为位式控制系统的方块图。VoVmin VmaxV0与Vi的关系不仅有死区存在,而且还有回环,因而系统实质上是一个进水扌尤动典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执行器只有“开”或“关”两种极限工作状态。工作原理是:当被控制的水温T减小到小于设定下限值时即V0min控制系统的方块图。VoVmin VmaxV0与Vi的关系不仅有死区存在,而且还有回环,因而系统实质上是一个进水扌尤动典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执行器只有“开”或“关”两种极限工作状态。工作原理是:当被控制的水温T减小到小于设定下限值时即V0min时,调节器的输出为(5V),执行元件(固态继电器)接通,使电热丝接通20V电源加热(如图所示)随着水温T的升高,Vi也不断增大,当增大到大于设定上限值时即VAVmax时,则两位调〜220V|继电器复合加热水箱►位式调节VmaxVmin图4-3位式控制系统结构图节器的输出V。由5V降到0V,此时固态继电器释放,切断电热丝的供电。由于这种控制方式具有冲击性,易损坏元器件,只是在对控制质量要求不高的系统才使用。温度给定值是由}K-05挂件上的给定信号源给濮中RP1电位器用于设矽minRP2电位器用于设定Vmax(要求Vmax-Vmi於IV)。被控对象为复合水箱中的电热丝被控制量为内套的水温,它由铂电PT100测定,并经温度变送器I708送到位式控制挂佑K-05的Vi端。位式控制是根据测得温度与设定温度上限进行比较,发出使固态继电器通断的控制信号,从而达到控制水箱中水温的目的。由过程控制原理可知,双位控制系统的输出是一个断续控制作用下的等幅振荡过程。因此不能用连续控制作用下的衰减振荡过程的温度品质指标来衡量,而是用振幅和周期作为品质的指标。一般要求振幅小,周期长,然而对同一个双位控制系统来说,若要振幅小,则周期必然短;若要周期长,则振幅就变大。因此需合理选择其中间区,以使振幅在限定的范围内,又尽可能获得较长的周期。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按图4-2所示的方块图,利用THKGK-1型实验装置组成控制系统位式控制器输出端V接加热器控制信号的输入端TR”,GK-05给定信号分别“VmaX,和“Vmin”,将AI-708的变送输出信号TT”接至到GK-05的“Vi”端。2、 启动电源,分别调节好min和Vmax的设定值。3、 打开GK-01上的加热开关,使系统投入运行。4、系统运行后,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记录水温变化过程的实时曲线。待稳2定~3振个荡周期后,观察位式控制过程曲线的振荡周期和振幅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S(秒)T(°C)5、适量改变Vmax和Vmin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6、打开阀1、阀4、阀7和阀8,关闭阀5,启动实验装置的供水系统给,复合水箱的外套水箱加流动冷却水,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五、注意事项1、 Vmax必须要大于Vmin(—般要求Vmax-Vmin三IV)。2、 实验线路接好后,必须经检查认可后,方可接通电源开始实验。3、 将计算机接入系统,利用计算机显示屏作记录仪使用,并保存每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和曲线六、实验报告1、 画出不同Vmax.Vmin时的系统被控制量的过渡过程曲线,记录相应的振荡周期和振荡幅度的大小。2、 画出加冷却水时被控量的动态响应曲线,并比较振荡周期和振荡幅度大小。3、 综合分析位式控制系统的特点。实验五、水箱压力ID控制系统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2、 研究单回路压力ID控制系统。3、 掌握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的方法。4、 学会用反应曲线法对1D参数进行整定。二、 实验装置1、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GK-02 GK-03 GK-04 GK-07(2台)2、计算机及监控软件三、实验原理1、压力传感器变送原理简介此压力变送器的敏感核心采用了高性能的硅压阻式压力充油芯体,内部的专用集成电路将传感器毫伏信号转换成标准远距离的传输电流或电压信可号以,直接与计算机接口卡控制仪表、智能仪表或>LC等方便连接,该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油、化工、冶金等行业。2、单回路压力控制系统方框图图5-1、单回路压力控制系统单回路压力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如要实现无扰动地由手动操作切换到自动运行,则要求调节器能自动地跟踪手咗茜〒动输出,且要在切换时使测量值与给定值无偏差存在。 丄改变PID调节器参数5、Ti和Td都会影响系统的动态特 ©性。整定调节器参数通常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振荡法。由于曹u|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