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唐诗五首
新课导入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唐诗的魅力。文体知识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2)通常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3)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称“颔(hàn)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或结联)。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重点)(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的谋篇布局;(重点)(3)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大,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镐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作者简介读准字音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诗歌以《野望》为题,读首联,找找诗人“望”的时间、地点,感受诗人“望”的心境。地点时间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呼应尾联,表现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精读细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远景静近景动精读细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尾联化用典故,你能找出来吗?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不得已辞官隐居的苦闷与惆怅之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采薇而食。精读细研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叙事写景抒情板书设计
《野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诗作思想情感的理解。
《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野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诗作思想情感的理解。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都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黄鹤楼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作者简介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号为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1年重建的。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读准字音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黄鹤楼》虽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但这首诗的格律并不标准,诗的前四句完全不合格律,到了后四句才回到律诗的正轨上来,但是你完全感受不到这首诗有任何别扭的地方。《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的诗作是不是有模仿的痕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之感。费祎登仙,于此处骑鹤飞去。首联巧用典故,试着体会首联的用典和效果。精读细研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易逝的感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精读细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写景清晰明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清新明快的感觉。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颈联写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的景色,请赏析。精读细研尾联将思乡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尾联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能概括诗人情感精读细研黄鹤楼愁而不怨意境高远尾联颈联颔联首联用典感慨岁月景色描写抒发情感板书设计《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前两联,写神话传说,在下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来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妙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鹤楼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这两句诗的“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使至塞上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有《王右丞集》。作者简介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然。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目的地点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绪。精读细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正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诗歌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精读细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写出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景物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亲切温暖而又苍茫“圆”“直”二字,用得尤其精妙,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古诗词炼字技巧:答题时,要把这个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格式: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要求:品味古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形式: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②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③本诗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④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诗人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从“候骑”口中得知“在燕然”,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歌的尾联是如何收束全诗的?精读细研《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触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描绘了旅程中所见的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因受排挤而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主旨大意使至塞上叙事
出使边塞抒情蓬草自况绘景叙事
塞外风光战事紧张雄浑壮美慷慨悲壮板书设计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心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此行诗人李白豪情满怀,对未来有着美好期待。同样是思乡诗,《渡荆门送别》与《黄鹤楼》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有《李太白集》。作者简介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诗人游历过程中,见到了怎样的景色?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拟人手法。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却借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他。此联写出了长江水送“我”的离别之意,对故乡依恋不舍的情感溢于言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长江两岸壮丽多姿、雄浑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奋发向上的精神,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眷恋的真挚感情。主旨大意渡荆门送别叙事:远渡地点,出蜀目的绘景抒情:怜水送行舟远景——平野江流近景——江月云生雄浑壮阔意境高远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小额贷款抵押合同资产评估及报告协议2篇
- 2025年度个人与公司租赁房屋修缮责任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旅游规划与导游服务合同2篇
- 2025版室外照明灯具广告宣传与品牌推广合同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业绿色运输体系构建合同4篇
- 2025标准新能源材料研发与采购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生态环保瓷砖批量采购合作协议3篇
- 2025版医疗健康大数据合作开发合同3篇
- 个性化定制小区房产买卖合同(2024版)版B版
- 2025版国际贸易纠纷诉讼担保委托服务协议3篇
-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5年山东浪潮集团限公司招聘2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财政部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题目及答案一
- 2025年江西省港口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液化气安全检查及整改方案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公园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光伏电站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议书三方版
-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