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研究
一中心地区及内部文献文献研究的回顾在我们现在知道的汉代石雕中,巴蜀地区的汉代石雕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许多形式的汉碑、汉末、汉崖、墓名、石棺等。尤其是近代以来发现的汉碑等引人注目。同时以上诸形式的石刻文字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对这些石刻文字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我们相信这可以加深对汉代巴蜀地区社会历史的认识,同时汉代整体社会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因此得到深化。巴蜀作为一个历史地域的概念,至晚在战国时已出现,原指当时的巴国和蜀国。秦统一六国后在巴蜀共设置了巴、汉中、蜀三郡。“巴蜀”,在汉代时已经盛行,主要是指原巴国、蜀国统治的区域。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割巴郡、蜀郡各一部,置广汉郡。汉武帝时设立的益州刺史部,辖巴、蜀、广汉、武都、汉中、犍为、越嶲、益州、牂牁、沈黎、汶山等郡。东汉建立后,基本沿袭西汉时的情况。建武十三年(37年),益州刺史部辖汉中、巴、广汉、蜀、犍为、牂牁、越嶲、益州、武都等9郡。西汉、东汉的益州刺史部大致包括了今四川省、重庆市、陕西汉中市以及贵州省东部、云南省西部的部分地区。本文所说的汉代的巴蜀地区大致与两汉的益州刺史部所辖范围相同。1949年以来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资料不断发现,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梳理和总结60多年的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资料和研究情况,对于我们整体把握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的状况当有一定的益处,同时也有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与进步。二19文字新资料发现或出土的诸程序1949年以来的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新资料不断发现或出土,包括了碑碣、摩崖石刻、石阙、崖墓题记、石质墓门等多种形式,这里择要介绍。1.汉代中、晚汉时期吕后族墓葬石刻分析张勋燎、袁曙光撰文介绍了1950年代出土于成都、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博物院)的汉代吕后族人墓葬石刻文字,并结合文献对相关问题做了十分细致的分析。据此文,可知汉代吕后族人墓葬石刻为2块墓门门枋石刻,高195、宽27、厚15厘米。右枋正面刻字3行,满行长98厘米,31字,共64字;左枋刻字3行,满行67厘米,18~20字不等,共40字,两石侧面分别刻画青龙、白虎。文字内容涉及吕后族侄姓名、封爵、迁入蜀中等。对于解决汉初诸吕问题和了解西汉向巴蜀移民的史实较为重要。遗憾的是该文未提供石刻文字的拓片、线图。2.遗迹与题刻的考古调查工作1960年11月、1963年2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褒斜道石门附近的栈道遗迹与题刻进行了科学的考古调查工作。将当时石门洞内外的45种石刻的位置、尺寸、释文及拓片予以公布。褒斜道石门题刻在宋代已被著录,尤其是其中的汉魏题刻更是声名显赫,但全面的科学的调查工作这是第一次,对于相关研究意义重大。3.碑形制3:左扇墓门1966年4月,在四川郫县犀浦公社(今犀浦镇)二门桥发现5座残墓,其中一墓墓碑、墓门上均刻有文字和图像。墓碑高255、上宽91、下宽96、厚23厘米。碑正面上部浮雕朱雀、男女、跪女,下部刻隶书碑文。背面上部浮雕伏羲、女娲、蟾蜍,下部浮雕朱雀、玄武、牛首、鹿、圭、璧、璜。两侧分别浮雕龙、虎各一。碑文13行,剥蚀严重,为故县功曹、郡掾王孝渊碑。该墓的左扇墓门,是利用旧碑改作的。推测原高应为157、宽71.5、厚9.5厘米。碑文内容记载田舍、土地、奴婢、牲畜等的价值。4.像的结构和织物1974年3月,四川灌县城西都江堰渠首鱼嘴附近的外江里发现了李冰石像。石像为直立全身的大型圆雕,身高2.9、肩宽0.96米,重约4吨。像的底部有一方榫头,残长18厘米。在石像的衣襟中间和两袖上,有浅刻隶书题记3行,共38字。1975年1月,又在该处发现持臿石人像一座,在“臿柄下部似有题记痕迹,但模糊不清,难以辩认”。5.墓门二确定1978年12月,四川郫县红星公社九大队五队社员在距城西约3公里的娃娃坟取土时,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砖室墓。石刻墓门两扇,通高1.65、宽0.7米。右扇墓门以中部铭文带分为上下两组图案。上部刻车马出游图,在马的头部上方竖刻“家产黑驹”4字。中部高12.2厘米,刻隶书铭文13行、53字,内容类似墓志文字。下部为铺首衔环。左扇墓门上部刻车马出游图,中部留空,未刻铭文。下部为铺首衔环。分析右扇墓门中部铭文文意未完,应接续左门中部刻写,但未刻完。6.猛追村明墓乘舆壁画1980年6月,岀土于四川成都市金牛区圣灯乡猛追村一座明墓中。其中1件石刻永元六年(94年)题记。阙石正面刻槽,槽底刻题记4行。另1件石正面刻题记3行,侧面刻铭文5行。7.鬼头悬崖墓石棺名单1988年1月,四川简阳县董家埂乡深洞村鬼头山崖墓出土6口东汉石棺,其中3号棺有榜题15处。8.汉初文材料后明1983年2月,四川昭觉县四开区好谷乡好谷村发现东汉光和四年(181年)邛都县安斯乡石表一座、石阙残石10块、石狮残足1块。石表为上细下粗的长柱形,断面呈长方形,表座、表顶情况不明。表身高162、表面最宽处62.5、侧宽42厘米。正面文字9行,侧面3行,共约400字,均为隶书,内容为“五曹诏书”。有件石阙构件背面横刻“官匠所造二”5字,为草隶。1988年6、12月,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两次发掘,又新发现东汉初平二年石表1件和部分残石构件,还发现了石刻的基础痕迹。新发现的石表1件,表面刻有文字,但因风化严重无法辨识。新发现东汉初平二年石表1件,残存上半部分,长方形,残高75、宽69.5、厚26.5厘米。表身上端有一高10、宽15.5、厚10.5厘米的方形凸榫。正背均刻有边框,在表阳、侧、阴面皆阴刻隶书文字。阳面文字19行,可辨130余字;侧面6行,可辨近60字;阴面17行,约400余字。内容为公文。9.碑体上3块的文献意义2000年6月,四川芦山县姜城遗址发掘出土了东汉赵仪碑。赵仪碑在出土时已碑凿成3块,作为城墙建筑石料。3块分别长112、宽53、厚30厘米,长115、宽50、厚32厘米,长115、宽53、厚33厘米。“最上面一块从断面可知该碑帽应为圆琬形,沿珙形镂一近似圆雕的螭虎,虽已断裂但头尾尚存。”3块碑阴和2块碑面均刻有碑文,均为隶书,惜正面碑文已无法辨识。碑阴碑文内容基本相连,5行,约114字。10.西汉后期的“中心”2002年2月,发现于成都市新都区三河镇互助村廖家坡东汉崖墓群M3。在右墓门背面刻有隶书74字,石门上端竖行隶书“石门关”3字。石门正文刻在高101、宽65厘米的方框内,隶书6行,共71字,内容记载了广汉郡人段仲孟世系的四言韵文、卒年、年龄、葬地、造墓刻石年月等。正文右侧框线外,竖行文字系10年后补书,刻痕较纤柔,内容为“段仲孟年八十一以永和三年八月物故”。11.石阙构件出土情况2002年秋,出土于重庆忠县新生镇邓家村第二村民组邓家沱遗址。共出土石阙构件9件。其中右阙阙身正面题记1行:“□□□长丘□君神道阙门。”左阙阙身正面题记1行:“故绵竹令……”另在阙身上的画像上有“郑宽”、“凤凰”、“三”、“天马”等榜题。12.何君尊阁日本石刻2004年3月,在四川荥经县烈士乡冯家村钻山洞荥河南岸陡陡崖峭壁上重新发现了何君尊楗阁摩崖石刻。刻于面朝西北向、高约2.5、宽约1.5米的人工凿成页岩断面上。刻石四周凿以边框,略呈正方梯形,高65、上宽73、下宽76厘米,3行,52字。它最早见于《隶释》,后长期不知所踪。13.碑三:汉代《设计》碑2004年,在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旧县坪遗址出土了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发现时碑已被人为地断为两截,但因碑面朝下,碑文保存较好。该碑晕首长方形,底部有长方形榫,榫端已残。碑首正反两面各刻晕线3道。正面晕线左起,晕环内正中为“妇人启门”高浮雕。其左右为浅浮雕的金乌、玉兔。碑左右侧为浮雕青龙白虎。碑首高55、通高240、宽95、厚22厘米。碑文隶书,13行,367字。据碑文可知,碑主为东汉和帝时的朐忍令景云,卒于永元十五年(103年)。该碑为碑主同乡朐忍令雍陟于灵帝熹平二年(173年)为之所立。14.该碑的文物价值2005年3月,都江堰渠首又有新的发现。共出土了包括东汉石像2尊、碑刻1通(郭择、赵氾碑)在内的文物78件。汉碑有穿,碑文隶书,14行,行27~29字。这是吏民为监作北江塴官吏生立的碑。碑文提供了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奴婢等问题的新资料,值得重视。这些石像和石碑应纳入整体考虑,可能会更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15.碑身写实文献信息2010年11月,成都天府广场东御街发现二块汉碑,分别为“李君碑”“裴君碑”。两者形制相似,“李君碑”发现了碑身和碑首,碑座遗失;“裴君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组成。两者正背面均刻有阴文隶书,“李君碑”碑身正面碑文10行,每行42字,背面碑文10行,每行13字,共800余字;“裴君碑”碑身正面碑文17行,每行42字,背面碑文14行,每行41字,共1400余字。根据碑文可知,“李君碑”初立于东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六月下旬因遭水灾而冲毁,后由蜀郡太守裴君重立。“裴君碑”初立于顺帝汉安三年(144年),8年后桓帝元嘉二年(152年)重立。此外,相当一批崖墓题记在这一时期被发现,石棺文字也有较多的发现,兹不一一介绍。综观1949年以来新发现的巴蜀汉代石刻文字,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大多是经科学调查、发掘出土或发现的,信息较为全面,这颇有利于研究;第二,数量较大,种类较多。石刻种类涵盖了石碑、摩崖、崖墓题记、石阙、石表、石质墓门题记、石质门枋题刻、石棺、石像等;第三,内容丰富,研究价值巨大。有一些重要碑刻如景云碑、李君碑、裴君碑等,对于历史学、考古学等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第四,一些古代已经著录的石刻,得到了重新发现和科学调查。前者如何君尊楗阁摩崖石刻,后者如褒斜道石门摩崖题刻等。三1949年以来,汉代石雕在巴蜀地区的研究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汉代石刻文字的资料性、研究性专著的新成果不断面世,推动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1.该碑的收入水平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一册《战国秦汉》收入北京图书馆藏秦汉石刻拓本约200种,每种有简单的说明,其中有17种属于巴蜀地区。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本文篇)》收入汉代石刻176种(其中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22种),既有图版、释文,亦有注释等。共收入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24种。这是目前无论在体例还是在学术水平上都可谓最高者。徐玉立主编的《汉碑全集》,共6册,收入汉代各种石刻文字285种,凡360件。每件石刻均有拓片(或照片)、释文(无标点)和说明文字。其中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68种,这是目前收入最多者。高文、高成钢《四川历代碑刻》一书则搜集了今四川省、重庆市的历代碑刻,每碑都有释文,碑刻则以照片、拓片或文字双钩印成。其中汉代石刻文字53种。《凉山历史碑刻注评》收入了四川昭觉县出土的光和四年石表和初平二年石表。《雅安汉代石刻精品》、《雅安新出汉碑二种》主要收入了赵仪碑和何君尊楗阁摩崖石刻。作为大型的地方石刻文献汇编,《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共20卷,第1、2册为《四川重庆卷》,第3册为《四川凉山卷》,但不知何故,第1、2册竟未收入任何汉代碑刻,而第3册也仅仅收入了2件五曹诏书石表拓片而已。从收入碑刻的完整性来说,缺漏汉代石刻甚多的这3册,实难称之为“汇编”。高文《汉碑集释》对约60种汉代石刻文字字词、典故等予以注释,基本涵盖了现在所见的汉代主要碑刻,成就十分突出。虽大多无图版,但指明了拓片出版情况。该书收入巴蜀地区著名石刻6种。李樯《秦汉刻石选译》选取秦汉刻石41种(仅1种为秦代石刻)予以注释、翻译,每篇由题记、原文、注释和翻译组成,收入巴蜀地区著名石刻4种。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共11册,著录2006年前所有公布的西汉至南北朝各类碑志1400余通(其中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21种),并从多方面对石刻文字进行校勘注释。《汉魏六朝碑刻总目提要》收录2008年以前出土或著录的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碑刻文献。主要收录有实物、拓片、照相、摹本的碑刻,包括碑志、砖券;同时兼收历代金石著作、总集、别集、报刊中著录的碑刻铭文,包括原文过录和仅著录题目者。共著录碑刻近2600通,已可以反映汉魏六朝碑刻文献的基本面貌。资料搜集完备,校审精湛,为该书的特点。作为地区性的古代墓葬出土铭刻资料,《成都出土历代墓铭券文图录综释》收入2006年10月以前成都地区历年出土的各种质地的墓葬铭刻723件,其中东汉3件、蜀汉1件。《四川汉代石阙》为经过科学测绘、认真编排的巴蜀汉阙资料论著,包括了线图、拓片、照片等,为学界提供了科学的第一手的资料。画像石棺文字方面,主要有高文等编著的几部《中国画像石棺艺术》、《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中国画像石棺全集》,分别收入汉代画像石棺文字4种、4种、7种,几乎全为巴蜀地区出土。罗二虎《汉代画像石棺》搜集了岷江、沱江、长江流域的画像石棺(主要为今四川省、重庆市),其中有铭刻文字者也不过数种。石门摩崖石刻,主要有郭荣章主编《汉三颂专辑》(收入石门颂、郙阁颂等)、郭荣章编著《石门石刻大全》等,后者因资料全面、研究深入,被誉为“石门石刻整理与研究的集大成者”。以上资料性论著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研究性内容,其中不乏有价值的见解,值得特别重视。2.石刻分类及研究概况刘昭瑞《汉魏石刻文字系年》以编年的形式,对汉魏石刻文字进行整理,注明书体、字数、制作时间、出土、流传、收藏、著录等,并对1949年以后新出石刻,还附有释文。叶程义《汉魏石刻文学考释》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汉魏石刻论著。作者将搜集到的汉魏石刻文字(主要是汉代),分为杂记类、碑志类、颂赞类、哀祭类、箴铭类、传状类、诏令类、序跋类、奏议类、辞赋类、诗歌类和辞辩类。每类前有概说、后有结语,每类下又分为若干小的类别。在小类下又按时代前后排列各石刻文字,每件石刻文字包括考述、释文。旁征博引的同时加以作者的按语予以判断、解说。该书因体量宏大,体例合理,征引广泛,谨慎严密,取得的成就巨大。石门摩崖石刻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主要研究成果有郭荣章《石门摩崖刻石研究———〈石门十三品〉专辑》、冯岁平《石门十三品》和冯岁平主编《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等几种。在崖墓题记方面,唐长寿在其《乐山崖墓和彭山崖墓》一书中,从文字题刻的出现和发展、内容以及书法艺术三个方面,对乐山、彭山崖墓中的文字题刻做了大致的梳理。这对于巴蜀地区汉代崖墓题记的研究也是有参考价值的。范小平《四川崖墓艺术》中相关章节也可资参考。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是对有明确纪年的汉代画像石研究的专著,其中设有“四川地区的纪年汉代画像石”部分。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和何如月《汉碑文学研究》两部论著,是从古代文学研究角度对汉代碑刻整体研究的成果。两者虽各有侧重,但都比较重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古文字、古汉语研究角度的论著,有陈淑梅《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吕志峰《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以及以东汉隶书异体字等选题完成的几篇硕士学位论文。包括汉代石刻文字在内的字形表也已出版。以上成果多涉及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3.发表论文从数量上来看,1949年以来巴蜀地区汉代石刻文字研究成果最多是研究论文。其中关于汉碑的研究占了大多数。(1)巴郡浚江云碑的史传考证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王孝渊碑、“簿书碑”是1949年以后巴蜀地区较早出土的重要碑刻。有学者就王孝渊碑中所反映的“汉徙豪杰”和汉代蜀地农村社会状况的问题等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关于“簿书碑”的性质并未达成共识,存在“簿书”、“资簿”、分家析产的“分书”、“财产簿”等观点。巴郡朐忍令景云碑为近年来出土的保存最好的汉碑,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学界已就该碑的用词、景氏起源、汉初巴蜀移民等内容做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的李君碑、裴君碑形制特殊,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已有多位学者就碑文用语、史实、所反映的制度、碑主以及出土地点性质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因为两碑与一般汉碑书写不同,用典也较多,学者对于碑文的释读和理解还存在很多歧异之处,尚有待深入。不但是陆续出土的汉碑,学界给予了充分关注,即便是久已著录的汉碑,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如陈显远、冯岁平对仙人唐公房碑,谢凌对樊敏碑以及何如月、赵凯、吕宗力对冯绲碑的研究成果。(2)关于“汉三咏”中重要要素的探索摩崖石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石门摩崖石刻,代表性的论著见前文郭荣章、冯岁平的论著。值得注意的是王子今《“汉三颂”交通工程技术史料丛说》对“汉三颂”中有关交通工程史料语汇及其反映的当时交通的状况予以了有益探索。何君尊楗阁摩崖石刻是巴蜀地区重新发现的重要摩崖石刻文字。它的重新发现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其重要价值与意义。(3)关于汉阙的铭文、历史文献和画像有学者已对目前已知的汉阙铭文做了梳理,并初步探讨了一些相关问题。此为关于汉阙铭文的整体研究文章。大多数研究汉阙的文章或多或少会涉及到铭文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孙华的关于巴蜀地区汉阙的系列成果。采用铭文、历史文献和画像、建筑风格综合考虑的方法,以试图得出阙的时代、阙主等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他的系列成果的特点。虽然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种方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4)悬崖石雕崖墓石刻文字字数很少,大都为标明墓主、吉语和年月的文字,历史研究价值相对来说要小些。专门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这里不再介绍。(5)注意使用的著作目前发现的画像石棺有刻铭文字的不超过10具,石棺文字字数较少,又多属于题记、榜题,因此学术研究成果相对来说也十分有限。除简报介绍性的文字外,值得注意的有以下3篇论文。马晓亮《“柱铢”及“离利”辨误》一文认为四川简阳县鬼头山东汉崖墓出土的3号画像石棺榜题“柱铢”应为“桂铢”即“桂树”,“离利”应为“禽利”即“麒麟”。从文字、图像入手,对这两处榜题进行了新的释读。熊龙《东汉孙仲妻柩铭考略》、《古礼、铭旌与石刻纪铭———新见东汉石棺四种与汉阙大字纪铭形式来源新考》公布了近年据传出土于四川双流县的4具石棺棺盖上的大字柩铭,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指出这种刻于棺盖的大字柩铭的性质应与铭旌有关。(6)“林”与“诸诸诸神”都江堰出土的东汉李冰等2具石像有题记,其中李冰石像题记文字清晰,但对其中关键的词语认识并不一致。如王文才《东汉李冰石像与都江堰“水则”》认为题记中“都水掾尹龙长陈壹”分别指都水掾尹龙、都水长陈壹;唐光沛《关于“李冰”石像的几个问题》则认为“陈壹”为“都江堰所在地的县一级的职称为‘长’的地方官”;周九香《都江堰李冰石像题铭浅释》则将“都水掾尹龙长陈壹”分为都水掾、尹龙长、属吏赵壹。另外,关于“三神石人”所指与作用,学界的意见亦不一致。看来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思考。胡顺利《关于四川郫县东汉墓门石刻题字的看法》不同意简讯执笔者关于杨耿伯墓门题记中“家产黑驹”的“自家饲养”的“深黑色的马”的解释,认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基础和声(2)》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证券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税务代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14T+30-2024柑橘种质资源圃建设和管理规范
- DB2310-T 141-2024红松苗芽接培育技术规程
- 文书模板-《小区停车自治管理方案》
- 钢结构大棚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 林业项目融资与资本运作考核试卷
- 高考名句名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
- 兽医病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试卷与答案(共5套)
- 运动安全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模具设计与制造生涯规划报告
- (完整版)四宫格数独题目204道(可直接打印)及空表(一年级数独题练习)
- 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2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3秋)
-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公开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