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标:通过了解一下金元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难点:行省制度1,时空观念:结合地图和相关事实,了解了下金元四个政权的关系,认识了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和阶段特征。2,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史料论证辽夏金元时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3,历史解释:通过对辽,夏金政治制度的了解,对其制度建设进行合理的解释。4,唯物史观:通过对了下基政治制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唯物史观。5,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辽与西夏辽2,政治制度

契丹族,辽河上游,游牧渔猎

耶律阿保机916年建立契丹,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947年改国号为辽1,建立

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契丹人任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汉人和契丹人任南面官。▲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实质:是一种民族分治政策(蕃汉分治政策);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作用:加速契丹游牧政权封建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民族交融。四时捺钵制度:皇帝和宫廷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2,政治制度四时捺钵制四时捺钵主要地点时间活动内容春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永安山炭山四到七月避暑议政秋庆州伏虎林七月入山射鹿冬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皇帝和宫廷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西夏羌族分支党项族1038年

元昊脱宋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1,建立2,政治制度西夏的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一套制度,两种称谓,也体现因俗而治、蕃汉分治)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皇帝的陵墓。1127年,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1125年,金灭辽。女真金农牧并举1、女真兴起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定都会宁府。1125年,金兵两路南下攻宋,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

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游牧渔猎为主。1114年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上京,今哈尔滨市白城)

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这是北京建都史的开端。二、金朝入主中原2,政治制度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2)“猛安谋克”制度二、金朝入主中原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出征。体现兵农合一,是基层制度也是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3、鼎盛时期“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4、金的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1123年被蒙古所灭。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①都较多地吸收了申原先进的政涌制度内容,如辽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②采取民族分治政策(蕃汉分治),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管理。(2)原因:辽、西夏统治的北方地区游牧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为了适应这些地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

1、蒙古的崛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并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成吉思汗。

此后,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260年忽必烈即位、兴建大都;2,元朝的建立及统一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文天祥就义。形成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蒙古汗国俄罗斯西亚、中亚印度河流域

西夏

金蒙古汗国的征战方向西征南战四大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汉、隋、唐、宋……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修驿站、驿道,急递铺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传递公文;◎元代急递铺令牌(2)行省制度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辖今河北、陕西、山东地区。(元朝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全国政务)(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全国共10个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中央: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行省制度的意义:①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②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3)宣政院:管理西藏(吐蕃地区)和全国佛教事务;(4)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理;(5)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2)回族形成:波斯人、阿拉伯的人等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4、元朝的民族关系(1)铁木真统一草原后将其他部落融入;等级名称民族目的实质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第二等色目人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回鹘)等第三等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契丹和女真族等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其他各族等3)四等人制背景:社会贫富差距导致阶级矛盾日益严重。结果:14世纪中叶,爆发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4、元朝的灭亡5,民族融合:元朝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