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实验心理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1页
第2章-实验心理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章-实验心理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3页
第2章-实验心理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4页
第2章-实验心理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第2章实验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何谓科学获取知识的途径——非科学的方法注意凝聚:知识或信息反复呈现就被人接受。权威:知识或信息通过听信权威的方式来获得。两种途径的联合作用要强于任何一种的单独作用。两种途径的问题:1。无法验证所得知识的真实性。2.面对对立的证据时缺乏作出校正的能力,忽略或设法削弱。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何谓科学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个体经验:从直接经验获取。如色盲对世界的知觉是扭曲的。逻辑推理:从一个前提假设出发,经过演绎得出结果,为逻辑三段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个体经验:从直接经验获取。如色盲对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科学的方法:探究心理过程,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它对问题进行重复观察的人提供可验证的客观信息。科学途径的关键因素——1.对研究现象进行客观的测量2.可以对他人测量的结果进行确认和验证3.对错误及不完善的推理进行自我校正4.通过控制排除多余因素的影响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科学的方法:探究心理过程,获取知识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科学方法的特征——1.客观性。它是依靠对现实世界的客观量化的观察。2.研究发现的验证(重复)。按照前人研究的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的科学研究。重复+拓展——获得新的信息3.自我校正。对结果中的错误和逻辑缺陷进行修正。4.控制。包含两层意思。(1)直接操纵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以判断它如何起作用。(2)直接操纵研究者不感兴趣的但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科学方法的特征——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实验:力图揭示本质上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尝试。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变量(变项,valiable)-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事物或事物特征。如字号大小对阅读速度的影响。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的最基本的3个相关因素:自变量——研究的核心,是研究者直接操纵的因素。并确定其对行为的影响。自变量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2类:外部刺激: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内部刺激:来自被试本身的特性,包括固有特性和暂时特性。固有特性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已经具有的特点。如性别、年龄、民族、智力等。暂时特性是指由研究者操纵的外部刺激引起并影响被试行为的中介心理变量。如动机、疲劳等。这类自变量操作化比较难,需要详细定义。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的最基本的3个相关因素: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因变量——实验中记录的信息或实验的结果,是被试的一种反应或行为。因变量的重要特点:(1)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2)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观察、测量的,并且可以转化为数据的。一个实验中,可能有多个因变量。如字号大小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正确率可设为因变量)的影响研究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因变量——实验中记录的信息或实验的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能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上例中,汉字笔画数、呈现速度、先后顺序、文化水平、疲劳程度等。心理学实验中变量的作用:研究者要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回答的。如何识别、控制额外变量对能否得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控制潜在的额外变量并同时操纵自变量,才能对因果关系进行推断。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能影响因变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本质实验效度定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内部效度)。效度高——实验的观察才是客观、准确、有效的。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本质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提高效度,控制以下因素: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对适当反应的预期影响着对待被试的方式以及被试的行为。如罗森塔尔效应,聪明和愚笨鼠走迷宫实验。好被试效应:被试按照他所感知到的主试期望来进行反应的倾向。如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双盲实验法——主试和被试都不清楚哪组被试接受的是哪组处理。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提高效度,控制以下因素: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统计回归:重测分数的提高或降低很可能是向均数回归或移动。选择极端特征的被试时,要注意这种现象。如高、低两组-某课程学习-下降、升高。其他影响因素过去事件:除自变量外在2次因变量测量之间发生的任何事件。进行多次测量或测验时,必须意识到它的影响。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统计回归:重测分数的提高或降低很可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成熟:被试在实验中相当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包括实际的机体成熟或疲劳、厌倦、饥饿等状态。对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时;研究时间跨度较大时,必须意识到它的影响。如疾病由坏好转。测验:对因变量的重复测量导致因变量的变化。如练习效应,SAT等。测验装备:测验因变量的仪器或人在一段时间内改变测验标准。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成熟:被试在实验中相当一段时间内发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选择:选择被试时实验之前2组并不等值造成的问题。如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质。死亡率:不同组的被试以不同比率退出实验。注意——死亡率差异不大,但构成实验组时,很可能已构成不同死亡率。实验处理的扩散和仿效:某组被试从其他组的被试那里了解到其他实验处理并复制它而对实验结果造成损害。如不同教学法实验与选择的交互作用:基于成熟、过去事件或测验装备所选择的不同处理组之间系统性的区别。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选择:选择被试时实验之前2组并不等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的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被试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即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影响因素:实验环境的人为性被试样本的代表性测量工具的局限性只有在高效度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或确立的信念才是可靠的。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的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当考虑外部效度时,一般化的3种常见形式:总体的一般化:实验结果应用到实验被试之外的其他群体上。情境的一般化:实验结果应用到不同于原始实验的情境或环境中。时间的一般化:实验结果应用到不同于原始实验的时期。在所有时期都适用。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当考虑外部效度时,一般化的3种常见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威胁外部效度的因素:方法角度——1.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前测微妙地改变被试,而此时处理还没有发生。如态度或态度改变的实验,由于前测,对处理的反应会有所不同。2.选择与处理的交互作用:处理效果只对特定的样本或被试有效。3.反应性的情境:实验情境改变被试的行为,而无论自变量是否呈现。4.多重处理的干扰:当被试在同一个实验中经历多个实验处理时发生。如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中,有些研究结果只适用于学习大量词表的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威胁外部效度的因素: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被试角度——研究的物种。动物实验中,75%以上以白鼠和鸽子比较心理学:研究不同物种行为的差异,包括人类。人类被试-大学生?便捷取样:选取更容易被找到的被试,而不是真正地随机选取。女性被试。男性至上的表述,能否不论性别?白种人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民族中心主义:将其他文化看作自己文化的延伸。跨文化心理学:确定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可以检验外部效度的极限。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被试角度——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信度: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的程度,可重复程度。影响实验信度的最重要因素:被试样本容量怎样验证实验信度?直接验证: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重复实验。系统验证:实验者试图变化某个先前被认为与实验结果不相关的因素。在实验中引入原来未加控制的因素。概念验证:在某种程度上与原来的实验有很大不同的实验也得到了与原实验一致的结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信度: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心理学的科学难题——伦理道德保护易感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知情同意与欺瞒。知情同意可能影响效度。要得到被试的同意,签协议。使用欺瞒条件:将带来科学上或教育上的重大影响,没有可替代的方法,并且不会对被试造成压力或伤害。实验汇报会。实验结束后向被试解释实验的真实性和目的的环节。实验结果的保密。一般情况下,未得到被试的同意,不能公开实验中的表现,不能泄露个人信息。除接受帮助比保密原则更加重要。要关注如何在最好的保护的同时,完成一项有意义且有效的科学研究。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心理学的科学难题——伦理道德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结束后研究者的道德准则1剽窃:在没有指明出处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2伪造数据:实验者故意更改或凭空捏造实验数据。3用统计方法篡改结果:人为的因素来选择公布什么结果,怎样公布结果。4正确引用相关文献资料。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实验结束后研究者的道德准则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能明确变量间关系,保证科学性,但不是唯一的科学方法。非实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不见得比实验法所得结果逊色。1。描述法定义:不涉及对自变量的操纵的研究方法。运用描述法时,只能推测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果关系。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能明确变量间关系,保证科学性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1来自于文献和先前记录的数据资料内涵:研究者并不自己采集数据,会借用他人为其他目的而记录的数据来回答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存在的问题:除非资料是明确指明的,否则不知道资料是谁的。对结果的理解、概括难,如酒消耗量。文献中所记录的内容是经过选择的。如冯特的著作-铁钦纳翻译-扭曲?记录保存的完整程度。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1来自于文献和先前记录的数据资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2观察技术1.2.1个案研究:对一名被试的行为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常用于临床,以帮助人们构建假设和观点,以进行深入研究。注意——不应将所得结果推广到其他个体身上。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2观察技术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2.2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的观察来寻求研究问题的答案。使用此法的目标:1。得到真实自然的行为2.描述现存的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注意——研究者不能干预或打搅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否则影响或改变行为。分类:无干扰测量,无干扰观察缺陷:无法进行因果关系的解释,因为没操纵任何变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2.2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有缺陷,没有放弃此法的原因:研究某种特定行为类型时唯一可供选择的研究技术。如自然灾害。可以作为实验法的辅助手段,了解相关变量进一步的信息。1.2.3参与观察法:观察者成为被观察群体的一部分。分类:1.作为被试的观察者——只作为成员2.作为观察者的被试——主动融入被研究群体中3.民族文化直接观察法——研究者成为被研究文化的一部分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有缺陷,没有放弃此法的原因: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和2之间有成本-利润关系。越沉浸,越了解,越不客观。严格的实验主义者标榜客观性和控制力,逃避3。缺陷:1.观察者成为其研究团体的一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没被接受,收集的信息受严重限制;被接受,客观性的丢失也无法避免。

2.作出因果关系描述能力较差。时间抽样——在不同时间进行观察,以便获取更具代表性的样本。情境抽样——在不同情境下观察同样的行为。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和2之间有成本-利润关系。越沉浸,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用多个观察者,是为避免忽视行为。观察者信度——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程度。如何测量信度?①意见一致次数/一致机会总数×100%=意见一致百分比②评分者判断之间相关,r²×100→一致性引起的变异占总变量的百分比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用多个观察者,是为避免忽视行为。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2。4调查法调查表与问卷调查表:让被试对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类型——(1)描述性调查表:了解具有某种行为和心理的人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民意调查(2)分析性调查表:确定有哪些相关变量以及这些变量的相关程度如何。预测验:正式研究实施之前进行的测验和评估。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1。2。4调查法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编制良好的调查表或问卷的步骤:(1)确定以什么方式来获取信息。如邮寄、个测、电话?(2)确定使用问题的类型①是-否型②迫选题(必须在2个选项中选择1个)③单项选择题(几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④李克特式(LikertType)量表(已经指定好的量表上选择一个答案)。典型形式:1,……,7,⑤开放性问题(回答者通过给出自己的答案来回答问题)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编制良好的调查表或问卷的步骤: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类型直接影响收集到的数据类型及其分析方式。如:①——频率、百分率④——均数⑤——概括性的描述(3)编写具体项目,项目应清晰、简洁、具体,使用熟悉的词汇,并且适合施测对象的阅读水平,避免回答偏差或诱发偏见的提问。(4)实施预测验,并听取专家的意见,并修改相应项目。(5)确定需要采集的相关的人口统计学数据(6)确定施测过程并编写指导语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类型直接影响收集到的数据类型及其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施测方式对研究成败至关重要。(1)信件调查。优点:分发大量被试缺点:①不知谁来填写完成②低回收率——应50%以上(2)个人访谈。缺点:①花费一定的时间、金钱②个人施测可能引起偏差③不愿接待(3)电话访谈。缺点:缺乏面对面的接触,难以建立信赖关系。优点:可以随时选择对象(现代化手段)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施测方式对研究成败至关重要。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测验和量表:为测量被试所具备的某种品质、能力或特征而编制的专业问题。良好的测验和量表所具备的特质。(1)效度:测到它想要测的对象的程度。构建效度的方法——①内容效度:测验项目对其所测材料代表性的大小。评分者信度——专家对项目判断的一致性。②同时效度:不同测量方法间相一致的程度。③效标效度:对某种结果的预测能力。如SAT(2)信度:相同被试在某一测验或量表上得分的一致程度。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测验和量表:为测量被试所具备的某种品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

评估信度的方法——①重测法:对相同被试重复施测同一测验。②分半法:分为2个分测验,通过比较2个分测验的得分确定信度。测验类型:(1)成就测验:评估掌握水平或能力的测验。如资格考试(2)能力倾向测验:测量某一特定工作上的潜在能力和技能。GRE:词汇、数学(3)人格测验:测量个体的动机状态,人际交往能力或人格的一个具体方面。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评估信度的方法——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4种测量方式(所选用的测量量表)直接决定统计检验类型。(1)称名(分类系统)(2)等级(分成等级,没有可比性)(3)等距(分成等级并相邻间距是相等,没有绝对的零点)(4)比率(具有(3)的性质,但有绝对零点)众数(M0)——仅适用于(1)中位数(Md)——(3)(4)可计算均数(M)——(3)(4)可计算,(1)(2)不可以。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4种测量方式(所选用的测量量表)直接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相关法定义:是一种探求2个或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特点:能够描述事物间共同变化的关系。2.1相关法的指标量化指标(r),评估关联程度。2种类型:正、负相关r的功能:提供预测的依据,零相关——不能预测,互不相关r无法直接确定2个变量的因果关系。高相关不代表变量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牛——学生;低相关未必表示变量间没有联系。(前提是曲线性时,可能出现低相关)如:年龄——词汇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相关法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2交叉——滞后法定义:先获得随时间变化的若干相关系数,然后依据它的大小和方向,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什么结果。研究结果逼近因果关系解释。例:图2—1P35局限:假设2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况下,断定方向的,因此,假设不成立时,没有实际意义的。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2交叉——滞后法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在控制额外变量的情况下,操纵自变量,考察因变量变化,以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间因果关系。3.1实验的基本要素3.1.1变量的性质变量:有2种或2种以上取值的事件或行为。如:温度、重量、噪音水平等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2变量的操作定义涵义:研究者应根据产生变量的操作来定义变量。如果以某种方式定义变量,那么其它研究者在重复你的研究时只要依照你给变量下的定义即可。例:“作出正确反应时都会得到奖励”。什么反应?什么奖励?必须清楚地表达所有变量的操作定义,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2变量的操作定义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3自变量定义——由实验者有目的地操纵的变量。它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变量而独立存在。它是进行研究的原因,对所起作用、效果感兴趣类型:①生理自变量:被操纵的某个生理状态。②经验自变量:对训练或学习的量或类型的操纵。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3自变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③刺激自变量:被操纵的刺激或环境因素的某个方面。例:大学生写出赤脚及穿高跟鞋女性的多种特质。④被试自变量:被试特质作为自变量。如年龄、性别、人格特质等。

④是无法直接操纵,因此,不是真正的自变量,是分类变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③刺激自变量:被操纵的刺激或环境因素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4额外变量(污染因素)定义:不受控制的变量,它使组与组之间产生无法预期的变化。污染——将实验结果可归因于自变量,也可归因于额外变量的情况。例:自变量(传统、新教学方法),额外变量(不同年级)阅读理解教学法实验,结果:夸大?变小?正常差异?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4额外变量(污染因素)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5因变量(DV):被测量的反应或行为,实验者期望因变量的变化直接与自变量的操纵有关。(1)因变量的选择:①仔细思考研究假设。如果…,那么…;②过去相关研究的回顾。(2)记录或测量:①正确量。如:能记住的单词量②比率或频率。频率——某段时间内所作的反应数量。如幼儿交往次数比率——某段具体时间中反应的快慢程度。反应数量③程度或量。如量表上的得分④反应时间或持续时间。如情绪状态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1.5因变量(DV):被测量的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是否应记录一个以上的因变量?

了解其它因变量对研究现象是否有益处。如反应时实验中,速度——准确性权衡。(4)良好因变量的特点:①应有效——应测量的内容时②与自变量相关因变量的区域偏差:③应可靠智力测验: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是否应记录一个以上的因变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控制额外变量P60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额外变量的干扰,防止混淆的发生。3.2.1随机化:保证每个被试有均等的机会被分配到实验中的任意一种处理下的方法。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控制方法。如:被试被随机分配到……

此法的逻辑:有相同机会接受任一种处理,那么与被试有关的特征在所有组之间应该是平均分布的。缺点:无法确知是否在各组之间分配均衡。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控制额外变量P60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2排除:将额外变量在实验中完全去除的控制方法。局限——降低外部效度如:面部表情识别的跨文化研究。照片——从前额顶部到下颚底部;暗室可排除噪音、光线3.2.3恒定:额外变量只有单一取值,并为所有被试所经历的控制方法。如实验地点,温度水平,照明水平,时间段——保持在一个恒定水平上。实例:不同教师,不同方法,不同班级。恒定额外变量——同一教师局限:①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它水平上去。②有时自变量可能与恒定的变量产生交互作用,如女性主试使男性被试分心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2排除:将额外变量在实验中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4平衡:额外变量水平数为2个以上时,将额外变量的影响平均分配给所有组以达到组间平衡的控制方法。最简单的形式:测量2组被试实例:不同教师用2种方法(分半被试)

1组2组处理A处理B

额外额外┇┇

nn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4平衡:额外变量水平数为2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5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某个变量上的表现相等。实验组—接受自变量处理的被试所组成的组控制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被试所组成的组处理——实验中一个自变量的不同取值(量上的不同)3.2.6统计控制法:采用统计技术把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出来,控制额外变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5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7抵消平衡法:涵义: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以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的方法。(以呈现不同的处理顺序来控制顺序效应的过程)在有些实验中,被试要接受一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这些处理之间会造成混淆。它表现为:(1)位置效应:实验处理所处的位置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例:A、B可乐(2)延续效应:一种处理的效应对下一种处理的反应产生影响。表现为提高(练习效应)或降低(疲劳效应)(3)差异延续效应:对某一处理的反应是由哪种处理先出现所决定。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2.7抵消平衡法: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平衡设计的逻辑:既然位置效应会与处理效应相混淆,那么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可以将各处理下的结果差异归因于自变量。P66分类:(1)被试内抵消平衡法——向同一被试呈现不同的处理顺序。用于控制每个被试所接受的顺序效应。(单个被试的测试上安排顺序效果相等)自变量有2个水平

线性效果(恒定的增加或减少,位置效果、延续效果)时,ABBA法有效平衡。非线性效果(不恒定的增加或减少,位置效果、延续效果)时,①A-B-B-A,B-A-A-B法平衡②练习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平衡设计的逻辑:既然位置效应会与处理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组内抵消平衡法——向不同被试呈现不同的处理顺序。控制对不同被试呈现不同顺序所造成的问题。(组内的所有被试的测试上安排顺序效果相等)组内抵消平衡法的3个要求:每种处理必须以相同的次数呈现给每一名被试每种处理在每个测验或练习阶段出现的次数相同每种处理在其他处理前后出现的次数相同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组内抵消平衡法——向不同被试呈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自变量有3个或更多水平时:a.完全抵消平衡:所有可能的处理顺序都出现。n!—n(水平数)每个条件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每个条件在其它所有条件之前和之后,均出现的次数相等。要增加被试数量,必须是n!的倍数。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自变量有3个或更多水平时: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b.不完全抵消平衡:只出现一部分可能的处理顺序(使用一部分而不是所有可能的顺序来实验)。要增加被试数量,应是处理顺序数的倍数。(1)随机决定一个处理顺序,而后将这个顺序有系统地旋转展开(2)采用平衡拉丁方设计P68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b.不完全抵消平衡:只出现一部分可能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3其他要素3.3.1被试:设计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1)类型:动物研究者;人类研究者?最佳选择?①先例——一种已建立的模式,说明对这类被试有相当的认识,无需预测验和设计新工具。如small(1901)在美国进行第一例老鼠实验,建立模式并沿用至今。缺点:限制结果的概括或推广力②可得性——并不能保证研究者所用的被试是最好或最恰当的。不断使用白鼠和大学生的原因之一。③研究项目的类型——性质决定所用的被试。如玩具偏好与固执之间的关系;幻觉和错觉研究,应能表达及感受这些现象的人。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3其他要素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数量:考虑的因素——①经费②时间③可得性需要与前人研究数量相当的被试。一般而言,被试越多,统计检验力越强。检验力——统计结果显著的可能性3.3.2仪器:既可在呈现自变量时使用,也可能用于记录因变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2)数量: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4无法预期的影响3.4.1实验者成为额外变量(1)实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质会影响实验结果。如性别、年龄、种族等;敌意、焦虑、内外向等(紧张和坦然的主试测量)。(2)实验者期望:实验者不知不觉以一定方式对待被试。Rosental效应-实验者对适当反应的预期影响着对待被试的方式以及行为。如智力超常;聪明与愚笨鼠(3)控制实验者效应a。生理和心理特质:恒定、平衡、重复实验(不同主试)。如标准化,培训。b。实验者期望:认真准备,排练指导语;使用仪器和自动操作;单盲实验。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4无法预期的影响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4.2被试知觉成为额外变量:被试对实验的知觉会影响实验结果。(1)要求特征——来自实验本身的特征不经意地引导被试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好被试效应。控制方法——①双盲实验:在实验中,主试、被试双方都不清楚哪组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②故意隐瞒(2)反应偏向:肯定偏向和否定偏向。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3.4.2被试知觉成为额外变量:被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肯定偏向——用否定回答代表赞成。如,是-否-否-是的顺序。控制否定偏向——用肯定回答代表不赞成。反应定势:实验情境或测验环境影响被试的反应。如实验室、实验者的不同情景,装束打扮等。控制反应定势法—仔细勘查实验情境,彻底检验所有问题,预测验,与被试交流。第二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肯定偏向——用否定回答代表赞成。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1确定研究课题3.1.1选择课题:在实验开始之前,总是从不同的来源得到启发,从而提出课题4个来源——1.实际需要: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要解决的问题2.理论需要:从理论或学说中推论出某些假设3.个人经验: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找到课题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1确定研究课题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1.2查阅文献:绝大多数前人的研究都以文献报告的形式保存下来的1文献检索:查找所需要的文献2阅读:整理出需要的信息通过查阅文献,可能要对最初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3.1.3确定实验类型1因素型实验:是一种定性实验,旨在探明影响一个行为的条件是什么。2函数型实验:是一种定量实验,旨在探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探明条件怎么样决定行为。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1.2查阅文献:绝大多数前人的研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1.4提出理论假设对因素型实验,描述为“如果…,那么…”对函数型实验,通常用方程式来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共变的函数关系。3.2选择被试3.2.1什么样的被试——依据课题的性质而定3.2.2如何挑选样本——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1.4提出理论假设第三节科学的研究程序3.3确定实验控制3.3.1自变量的控制1对自变量进行严格的规定——操作化2对刺激纬度上的连续变化——选择变化的水平数;确定变化的范围;确定好各检查点之间的间距3.3.2因变量的控制:让被试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