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相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6 将相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6 将相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6 将相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6 将相和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将相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6将相和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璧、臣"等1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削、强、划”,会写“召、臣、议"等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掌握快速默读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复述故事。

3.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从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的美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明白“和为贵”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重点:1.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2.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深入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和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预习检测

1.讲述和氏璧的来历。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由“和氏璧"引起的。(板书课题:将相和)齐读课题——。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之后100多年,西汉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记载了这个故事,(板书:《史记》)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来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解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出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指导字音、字形。随机展示图片“鼓瑟”“击缶"。指导书写“荆”,注意“荆"左右结构,左边的部分写短一些,收一些,右边的“刂”可以向下伸展一些。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同学们都读过了课文,知道了课题中的“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题目是“将相和",那么之前两人之间因为什么原因不和呢?我们先来关注两个词语,这是战国时期两个官职的名称,谁来读一读:上大夫、上卿,(指名读,正音、齐读)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两个官职谁更高吗?(上卿比上大夫级别更高,相当于宰相。)

2.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学生交流)

(1)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用小标题概括——完璧归赵,看老师把这个词语写到黑板上,(板书:完璧归赵)“璧”其实就是一种玉器,所以是——玉字底。在这个故事里的这块璧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璧,它是无价之宝——和氏璧。

(2)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渑池是一个地名。在这段课文中还有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谁来试试——鼓瑟侮辱拒绝击缶;(指名读,正音、齐读)第二个故事用小标题概括——渑池之会(板书:渑池之会或渑池立功)

(3)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之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用小标题概括——负荆请罪。理解“负"(背着)(板书:负荆请罪)

(4)这三个小故事合起来就是“将相和”。请大家把这3个小标题端端正正地写在相应的故事旁边,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照,写整齐,写美观。

第二课时

一、探究情节,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个历史故事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2.还记得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吗?你喜欢其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对秦王和赵王,你们有什么看法?(学生交流)

3.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廉颇和蔺相如,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请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在写这两个人物时,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它们分别找出来,用心体会。

二、学习“完璧归赵”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在文中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3.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三、学习“渑池会面"

1.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结果: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品质特点。

出示句子: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1)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特点?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在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而蔺相如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所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2)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4.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四、学习“负荆请罪"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分析蔺相如的行动、语言。

①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②语言:“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从蔺相如的行动和语言中,我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高尚品质。)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蔺相如的行动、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

(2)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语言:“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②行动: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③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图片,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情理即可。)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思维拓展,深化认识

学完了课文,你知道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负荆请罪”是果,“完璧归赵"和“渑池会面”是因。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板书:爱国)

6将相和

英勇善战_机智勇敢

?_?

廉颇→和←蔺相如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