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记》成书与作者新探
一、《乐记》主要为公孙尼子作《音乐》作为中国音乐理论史和儒学史的重要文献,其写作和作者问题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据《汉书·艺文志》: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因为对“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一句有不同的解读,争论随之而起。据这段文字,主张《乐记》为河间所作的学者认为这里“与禹不同”,实传本的不同,内容上仅是篇章略有不同;但反对的学者则据此认为河间所作《乐记》,实为《王禹记》,与现存《乐记》无关,现存《乐记》实为刘向所得,《乐记》作者应是公孙尼子。学者认为刘向所得《乐记》是公孙尼子所作,主要的依据有:一是保存在《隋书·音乐志》中的梁沈约《奏答》,这里沈约首次把《乐记》与公孙尼子联系了起来;二是《史记·乐书》张守节正义:“其《乐记》者,公孙尼子次撰也。”但考沈约《答奏》所论亦甚为模糊,并不能直接得出《乐记》为公孙尼子所作的结论。据《隋书·音乐志》:窃以秦代灭学,《乐经》残亡。至于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其内史丞王定,传授常山王禹。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向《别录》有《乐歌诗》四篇、《赵氏雅琴》七篇、《师氏雅琴》八篇、《龙氏雅琴》百六篇,唯此而已。《晋中经簿》无复乐书,《别录》所载,已复亡逸。案:汉初典章灭绝,诸儒捃拾沟渠墙壁之间,得片简遗文,与礼事相关者,即编次以为礼,皆非圣人之言。《月令》取《吕氏春秋》,《中庸》、《表记》、《防记》、《缁衣》皆取《子思子》,《乐记》取《公孙尼子》,《檀弓》残杂,又非方幅典诰之书也。礼既是行己经邦之切,故前儒不得不补缀以备事用。从上述文字看,诚如刘心明所指出的,这段引文中关于《乐记》的论述部分,含有比较明显的两层意思:“一、沈约并不否认河间献王等人‘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的事实;二、沈约认为河间献王等人在编辑《乐记》时曾取材于《公孙尼子》一书。”但以往学者引用沈约的这篇奏章时多断取案语部分,径以“《乐记》取《公孙尼子》”立论,事实上,“即使仅就第二层意思立论,也不能以‘《乐记》取《公孙尼子》’一语为前提,必然地推导出《乐记》作于公孙尼子的结论。”刘心明此论可从同样是沈约所作且成书在《奏答》之后的《宋书·乐志》中得到佐证:武帝时,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著《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殊,其内史中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记》二十四卷。刘向校书,得二十三篇。然竟不用也。”显然,从沈约的这段话看,沈约不但不否定《乐记》为献王所作,且认为刘向所校与王禹所传之本只是传本不同罢了。由于受沈约、张守节等古代学者的影响,郭沫若先生在《公孙尼子及其音乐理论》一文中明确地认为《乐记》主要为公孙尼子作。虽然郭沫若这篇文章也留有余地,一方面承认《艺文志》中的《乐记》二十三篇与《王禹记》二十四篇的“不同”,只是传本篇数和部分文字的出入而已,但另一方面又几乎将《乐记》全部置于公孙尼子名下加以讨论,给人造成《乐记》的实际作者乃是公孙尼子的强烈印象。郭沫若以后,杜国庠、杨荫柳、杨公冀、董健、冯吉轩、周来祥、金钟、吕骥等学者则更进一步,多认为现存《乐记》与献王无关,而是公孙尼子所作。其中吕骥持公孙尼子说最为坚决和彻底,他在《关于公孙尼子和〈乐记〉作者考》一文中说:最重要的,我以为他们(持刘德作《乐记》学者)似乎有意不提,或者不愿读者知道《汉书·艺文志》还有另外的一段记录。就在这段话之前,明明有这样几句话,现全录:“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二十四篇,……”这样的记载难道不清楚么?《乐记》二十三篇,排在前面,为了与前面《乐记》相区别,将另一种与乐有关的书《王禹记》二十四篇列于其后,最后说:“凡乐六家,一百六十五篇。”最清楚不过,《乐记》是一家,《王禹记》是一家。我以为史学家班固这样写是经过思考的,不是任意乱写的。如果不看这个记载,我们是不容易搞清楚谁是谁非,看过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乐记》既不是河间献王刘德领一班儒生所编撰的,也不是王定所传的;而王禹所记的二十四篇,大概也就是河间献王刘德所编撰的,不过并不是刘德的著作,也不是他写定的,所以《汉书·艺文志》写作《王禹记》二十四篇。班固并不是没有看到河间献王的著作,在儒家著作目录中,除了记明《公孙尼子》二十八篇之外,后面还记下了《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三篇。如果关于乐的二十四篇文论确是刘德所记、所编,班固决不会把这笔帐记在王禹名下。……公孙尼子的《乐记》和王禹记乐事的书性质根本不同。《乐记》不可能是刘德所写。对于吕骥等人的观点,力主今本《乐记》为献王所作的蔡仲德给予了回应。蔡仲德认为,按《汉书·艺文志》体例:1)“《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二十四篇”的著录方式,如果指作者不同的两种《乐记》,按《艺文志》其他各类体例,前者应写明作者“刘德记”或“刘德乐记”,《艺文志》没有这样写,而且还称后者为“王禹记”,更说明这里只有传本之异,不存在作者之别。将之与《艺文志》著录《论语》、《孝经》方式相比较,《艺文志》中《论语》类所著录的有《论语古》二十一篇、《齐》二十篇、《鲁》二十篇,孝经类所著录的有《孝经古孔氏》一篇、《孝经》一篇,二者都是一书的不同传本;又《论语》类只称《论语古》二十一篇为“论语”,而对《齐论语》则只称“齐”,对《鲁论语》则只称“鲁”,其体例正可作为“与禹不同”不是作者之别而是传本之异的旁证。2)《艺文志》著录《论语》类书后说:“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即将《论语古》二十一篇、《齐》二十三篇、《鲁》二十篇各算成一家,这又足以说明尽管“《乐记》是一家,《王禹记》是另一家”,“与禹不同”也仍然是传本的不同,而不是作者的不同。3)《汉书·艺文志》并无公孙尼子作《乐记》或《乐记》取自《公孙尼子》的记载,《乐记》二十三篇之下不注明作者,读者怎么可能想到它是“在总数二十八篇”之内,它的作者是“七十子弟子”或“公孙尼子”?显然,如果《乐记》作者真是公孙尼子,这个“重复”是决不可“免”的。4)《艺文志》对所有著作,凡作者、传者已知者,均在所录书名上下或在每类著录后的短文中予以注明,无一例外。根据这一体例便可断言,既然“《乐记》二十三篇”之上并无“公孙尼子”四字,之下又未注明“七十子弟子”,乐类后边的短文也无公孙尼子作《乐记》之说,《乐记》便不可能是公孙尼子所作。这里只提刘德作《乐记》,未提别的作者,如从整体理解这段文字,而不割裂文意、断章取义,自应得出这一结论。据此,《乐记》作者便只能是河间献王,而不可能是公孙尼子。总之,蔡仲德通过对《汉书·艺文志》体例分析,有力地说明了《刘向》所校《乐记》实河间所作《乐记》,“与禹不同”只是版本、卷数的不同。实际上,亦如叶明春所指出的:吕骥存在着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即在认定《乐记》是公孙尼子所作后,就无根据地把《艺文志》“儒家类”的《公孙尼子》二十八篇,与乐类的《乐记》联想系在一起,而认定《公孙尼子》二十八篇包括了“《乐记》二十三篇”。笔认为,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是因为学界一直有这样一个预设,即沈约见到了《公孙尼子》原书,所以其说《乐记》取自《公孙尼子》可信。其实不然。因《隋书·经籍志》作时见存宋王俭《七志》、梁阮孝绪《七录》,所列诸书如与上述志录不同,皆注明。如《周易》二卷,注曰:“魏文侯师卜子夏传,残缺。梁六卷。”《后汉记》六十五卷,注曰:“本一百卷,梁有,今残缺。”《孟子》七卷:注曰:“刘熙注。梁有《孟子》九卷,綦毋邃撰,亡。”《谯子法训》八卷,注曰:“谯周撰。梁有《谯子五教志》五卷,亡。”皆如此类。然于《公孙尼子》一卷下仅云:“尼,似孔子弟子”,可见在宋梁时其书绝大部分已亡佚,梁时已仅存一卷。沈约所见也仅是残存的一卷而已。且对于隋志所录《公孙尼子》一卷,徐复观云:“《隋书·经籍志》时,《公孙尼子》二十八篇已亡;但儒家中仍录有《公孙尼子》—卷。若此《公孙尼子》之内容与《乐记》相同,则《隋志》应将其录入经部之乐类。《隋志》不将其录入经部之乐类,而将其录入儒家类中,可知写定《隋志》之人,固知其非言音乐之书。”因此,向时沈氏所见其言乐者也仅是佚文片段与《乐记》相近,而做出“《乐记》取《公孙尼子》”的如是判断,其时《公孙尼子》决非言乐之书。其后张守节之说也很可能只是在沈说基础上的发挥,并无实质性的根据。至于郭沫若张守节之说可能是采皇侃义疏的说法,也只是郭沫若的推测,皇侃义疏并无此说。而后世学者以马总《意林》、徐坚《初学记》所辑《公孙尼子》只言片语与《乐记》相同或相似而做出《乐记》为公孙尼子所作,更不足为据。另外持公孙尼子所作说的学者,往往将河间所作《乐记》与河间《乐语》相混,据此认为河间所作《乐记》今本《乐记》截然不类。事实上,《乐语》即是《乐元语》,从其内容上看,当是言度量衡制度之书,亦为河间兴修礼乐的一部分。这与刘歆《钟律书》相类,从名称看是言音乐,内容实为言度量衡等制度之文献。这是因为古人律历合一,以律生历,皆以黄钟律标准为数,专言律者为生黄钟法和度量衡,专言历者为历书,合二为一为律历。因为二者皆以黄钟律为标准,所以律历被属之乐官。《汉书·律历志》:“汉兴,北平侯张苍首律历事,孝武帝时乐官考正。”又因数者“本起于黄钟之数”,故《乐语》又叫《乐元语》,与记乐之义的《乐记》实两种不同性质的文献。近年来,更有一种调和之势,认为《乐记》的成书,非一时一人之作,其肇始于公孙尼子,后经先秦历代诸子的阐释流变,最后由刘德、毛生等人综合编的一部著作,与今天意义上的作者不同。用蒋孔阳的话说就是“它的原作者,应当是先秦儒者,它的编辑者则是汉初儒者”。实质上,就《乐记》的思想形成史和音乐理论发展史而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就《乐记》文献本身的成书和作者而言,这不过是一种看似合理的想当然判断。因为无任何文献证明《乐记》在先秦已经成书或流传。笔者认为这也是学界在文献考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之称为“悬置性的想当然”,看似合理,实质上经不起科学的稍加检验。不仅如此,这也严重抹杀了文献作者的努力和对文献形成的重要意义。二、《乐记》的流传途径迄今为止即使认为刘向所校之《乐记》与《王禹记》之间只是版本不同的学者,也很少正面回答或说清二者之间的版本源流关系。所以这里“与禹不同”仍停留在文字解释层面,以致彼此都不能有力说服对方。造成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研究《乐记》的学者对汉代经籍源流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实质上,对汉代雅乐系统与河间儒学的关系,班固《礼乐志》中言之最详。据《礼乐志》,汉代雅乐有两个系统:一是乐家制氏。《礼乐志》曰:“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可见这一系统只懂其声律,“纪其铿鎗鼓舞”,至于乐理篇章内容一概不懂。二是河间乐。其主要成就在诗乐和乐理上,《礼乐志》:“是时,河间献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庙皆非雅声。然诗乐施于后嗣,犹得有所祖述。”可见河间不仅精通铿锵鼓舞,而且制成乐章,成为诗乐,乐“为音中正雅”,内容则“君臣男女有功德者,靡不褒扬。功德既信美矣,褒扬之声盈乎天地之间,是以光名著于当世,遗誉垂于无穷也。”诗乐系统施后世全赖河间之功。不仅如此,河间犹擅乐理,特别是雅乐与治道的关系。据此,汉代雅乐唯两家,雅乐文献的制作则只有河间儒者有此能力,中央制氏无此能力。献王以下其学益微,除河间余脉以外,有汉诸儒已是“但闻铿锵,不晓其意,而欲以风谕众庶,其道无由”,更不要说进行这方面的文献著作了。据《汉书·艺文志》雅乐著作有:“《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二十四篇。《雅歌诗》四篇。《雅琴赵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时丞相魏相所奏。《雅琴师氏》八篇。名中,东海人,传言师旷后。《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师古曰:“刘向《别录》云亦魏相所奏也。与赵定俱召见待诏,后拜为侍郎。”)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这里《雅歌诗》以下,皆是武宣帝时期成书的文献。又据刘向《别录》,《乐记》有《乐器》一章,雅琴是当时雅乐乐器的一种,赵定居住的勃海郡也与河间紧邻,当是河间乐学之余脉。而东海、梁与河间相隔也不是很远,很可能也是散落的河间雅乐制作学者后人或后学。综上所述,至少在河间以前并无系统地阐明诗乐和乐理的著作,作《乐记》者唯有河间这一源流。而《乐记》成书于汉代还可从以下文献得到印证。魏曹植《辨道论》载桓谭《新论·琴道》云:《乐记》云:“文帝得魏文侯乐人窦公,年百八十,两目盲”云云。这一记载正可与《汉书·艺文志》文字中有关窦公、《周官》及其与《乐记》关系的记载相参证,也可与刘向《别录》著录之《乐记》佚篇篇目《窦公》相参证。又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笛,谨按《乐记》,武帝时丘仲之所作也”。据《别录》,《乐记》佚篇篇目有《乐器》,《风俗通义》此条所采用者应该就是《乐器》篇的资料。桓谭、应劭与刘向父子及班固生活于同时或稍后,均有可能得见《乐记》全书,其记载当属可信。这些材料说明《乐记》成书年代当在汉代,而不是战国初。汉代只有河间作《乐记》,并无其他《乐记》著作。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刘向校所得《乐记》从哪里来的呢,这个与《王禹记》不同版本的源流又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都忽视了除民间王禹所传之外,河间《乐记》流传的另一条线索,那就是早在河间献王时代河间所作《乐记》已进入中央皇家藏书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已进入中秘了。这有两种可能途径,一是元光六年河间献王来朝,《汉书·河间献王传》说其“献雅乐”,而《汉书·艺文志》更在其“作《乐记》”后云:“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两相对照,这里献雅乐的同时,将“言其义”的《乐记》献于中央则在情理之中。所以《隋书·经籍志》说河间献王“献《乐书》”是有道理的。而另一条途径则涉及到整个河间文献下落与流传的问题。据《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在《史记·五宗世家》也说:“山东诸儒多从其游”。又《史记·五宗世家》裴骃《集解》引《汉名臣奏·杜业奏》曰:“‘河间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俊雄众儒皆归之。”又《西京杂记》:“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对此陈直在《汉书新证》给予了证实:“按翟云升《隶编摹》有河间献王君子馆砖,《苗夔墓志铭》亦云,得君子馆砖。余在西安白集武处,见旧拓君子馆、日华宫两砖,合拓本一幅。君子二字直书,日华二字横书,旁有大兴刘位坦题记。大意谓‘河间献王宫馆遗址,时时发现君子二字砖,篆形各相侔,日华宫砖,尤为罕见’云云。《西京杂记》所记,与近出土甓,完全符合,可见《杂记》成书虽晚,所载西汉故事,可信者多’。今河间市博物馆尚存此砖。文献和实物都证实了当时河间学者云集,聘求幽隐,善书典籍的盛况。但对于这么大规模的文献的去向,《汉书》和其他文献都讳莫如深,学者也很少给予注意和研究。笔者认为河间这些文献,在河间受到打击献王死后,在大部分原典或复本都在武帝末的一次“大收篇籍”时进入了中秘系统,同时则有些复本或原典通过师道授受在民间流传。刘向校书所得《乐记》当是中秘所藏本,所以基本保存了河间时代的原貌。而王禹所传之本当为民间传授本,虽从献王传授,历经百有余年,在授受传抄中出现内容或篇章不同,也符合私学文献流变的一般规律,故出现了与原河间本的不同,但它们都属河间《乐记》系统无疑。刘跃进先生已注意到了《乐记》版本的问题,并将汉代《乐记》分为河间毛、刘本、王禹本、刘向本、戴圣《礼记》本、《史记·乐书》本等5个版本。由于其认为《史记·乐书》司马迁所作,所以认为《乐书》本为最早的版本,是直接源自先秦七十子后学的原始材料,后来河间本、刘向本所据也都是这些材料,从而认为“有关《乐记》的各种版本材料的来源应皆与先秦之《记》有关,七十子后学的材料应是各本共同的渊蔽”。换句话说,他认为《乐记》五个版本是同时并行的各自采集编纂而成的文献。但问题是《乐书》是不是司马迁所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汉书·司马迁传》云:“而十篇缺,有录无书。”颜师古注引三国时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乐书》之补可能更在元成褚氏之后。所以臧庸《拜经日记》卷九曰:“《史记·乐书》所载《乐记》共十三。‘夫乐不可妄兴也’,为《奏乐》篇结句。‘夫上古明王举者’,为《乐意》篇起句。中有‘太史公曰’四字,系后人妄加,当删正。其先后之序,必原本如是,非后人所能升降也。”余嘉锡更在此基础上认为:“以《乐书》与《小戴记》校其篇次,诚有颠倒,然恐是《乐记》别本如此,与刘向所校定本及小戴所见本原自不同,未必补史者以意为升降。”臧庸、余嘉锡此论无疑是正确的。元成以后甚至从武帝时期河间《乐记》除了中秘本外,就不只一个复本在民间流传。据上引《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就可见其时河间善写复本的情况,其时河间原典皆有复本是非常可能的。又《汉书·礼乐志》,“成帝时,谒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间乐,能说其义,其弟子宋晔等上书言之。”从其时王禹已有“弟子宋晔等”,其所传《乐记》可能已非孤本了,至少在献于朝廷时其复本仍在民间流传是没有问题的。而元成之后学术为之一变,河间古文学经武宣时期的抑压之后,这时已渐登庙堂,公卿大夫中已间有其人,其时的传授隐线也渐至显露出来,至王莽时古文之学已大兴了。而二戴《礼记》在元成时期的横空出世,也正是与此政治学术的演进密切相关。关于二戴《礼记》与河间文献源流关系,一直是汉代学术史上一个言而未明的大问题。清儒钱大昕说:“《记》七十子之徒所作,后之通儒各有损益,河间献王得之,大小戴各传其学。”钱氏可谓独据睿识,但因其缺乏论证,并不为学界重视或采信。考汉代礼学传授系统有两次可能与河间发生关系。一是徐生、桓生时,《汉书》载孝文时其为礼官大夫,孝景时记载空白,其时河间制礼作乐的活动正如火如荼,而其弟子桓生,也就是《刘歆让太常博士书》中所说的桓公,传《逸礼》,为河间古礼一脉,应无疑义。这说明徐生、桓公在景帝时极可能在河间。二是瑕丘萧奋时。其亦当为徐氏弟子,但三传至大、小戴时,高堂生的《士礼》谱系中则突然出现了二戴之《礼记》。因为《汉书》所载传承谱系皆汉代先后立于博士的传承谱系,故对河间礼学进入了二戴系统未予记载。但据《礼乐志》,《士礼》之外的礼学出自河间是无疑的,二戴之记来自河间亦无疑问。只是我们不知道此传承是何时开始,从《汉书》给我们的蛛丝马迹看,应该在徐生、桓公之时。与这一时期儒学在中央发展相联系,文帝时儒学曾一度活跃,博士达七十人,但因新垣平案遭遇顿挫,在此后的文景朝一度沉寂,这些博士的去向在《史记》、《汉书》中都为空白,而此处徐生、文帝时博士韩婴在河间则却在若隐若现露出了身影,这似乎透露了一重要信息,即他们很可能在窦太后打压儒学,在中央得不到伸展之时,跑到当时高举儒学的河间大展身手,为河间儒学的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此类行为,如同这一时期在中央不得志的赋家司马相如跑到重赋的梁王处。这从《汉书》述河间贯公之学来自文帝时博士贾谊这一线索中似也可得到佐证。从上述礼学传授的或隐或现中,似可见汉代礼学传承在中央礼学的背后伴随着一条隐线,即礼经博士系统在职守官方礼学的同时,极可能私相授受着河间礼学。因为政治情势的发展,至宣元时期的二戴,这条隐线才得以浮现出来,公开授受。钱大昕更认为“《记》七十子之徒所作,后之通儒各有损益,河间献王得之,大小戴各传其学”,并认为大、小戴两《记》合起来正合百三十一篇之数。徐复观认为此说最合理,否则“《记》百三十一篇及大小戴《记》,皆无由探索其下落。”其实也不尽然,如姚振宗指出,大、小戴所取并不仅限于《记》百三十一篇,如《乐记》就是由戴增入的。总之,二戴之学与河间学术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肯定的,无论是直接承传还是后来增入,《礼记·乐记》亦源自河间《乐记》本是没有问题的。三、《周官》及诸子言乐者以作《乐记》清楚了河间《乐记》版本在汉代传授源流关系后,再让我们来考察《汉书·艺文志》所云:“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究竟是什么一种情况。是如学者所说的杂采诸书,直接抄录诸家文献,进行材料搜集编纂呢,还是在采撷的过程中,进行精心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从而完成新的创作,即《汉书》所谓的“作”呢?1.《乐记》改“好恶”为“性知”《乐记》文献采用最多的是《荀子·乐论》,但在采用的过程中,并不直接抄录,而是在关键的地方都做了一些相应改动,论述更加精细和严密,一些地方的改动,也使乐理依据发生了重要变化和发展。如将《乐言》篇与《乐论》进行比较,《乐言》改《乐论》“先王导之以礼乐”为“先王著其教焉”,与上文“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相呼应,也与整篇文章反复言“教”相一致。而“导”为“倡导”之意,重在君王的主观行为,不是国家制度和政策,而“教”则是国家意志和行为,是制度、政策,需要教育职能部门负责实施。一字之差,使整个文章的立足点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者立足点和重心君王的个人意志行为;而后者的立足点和重心则在国家礼乐制度及意义。又如《乐论》:“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乐记》改为:“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说乐更加精细、明澈,且改“好恶之情”,为“血气心知之性”,抽换了《荀子》立论的情性论基础。荀子强调性恶,情是作为性的表征,如不加以规范必然致乱,故需要“修其行,正其乐”,规范其喜好,尤其是外部的规范。所以“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篇》)而《乐记》的情性论所强调的是“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人天生本性是静,静有知能。受外物所感后出现各种波动,谓之情。此处的性和情不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而是人性所处的不同状态。人性受到不同外物的影响,就会有不同情的反应,但这些并不是人的本性,只是人性所处的一种状态,受良知的节制。要使人性在喜怒哀乐中都有所节制,引导人处于良好的情感状态中,就要有本之情性的礼乐来影响感染它。这不是一种外部的规范,而是内在的人性的激发和引导,要“反情以和其志”。因此,与《乐论》的人性论基础有着很大不同。又如《乐记》改《乐论》“先王恶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为“先王耻其乱……”。“恶”与“耻”一字之差,内在逻辑和理论依据却有很大差别。《乐记》强调人性的静与知,所谓“知耻谓乎勇”,“耻”作为人的情志反应,主要从“知”上产生,强调先王、圣人之“知”,与“人生而静”相对应。而“恶”仍是一种情感反应,是先王、圣人“度量分界”,“性伪”相合之情的反应。其他《乐记》对《乐论》的改动还有许多,有的地方改动的篇幅也很大,此不赘述。总之,通过上文分析,这些改动与《乐记》与《乐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有关,《乐记》通过这些改动,抽换了荀子一些思想,与全文思想高度一致,基本完成了一次新的创作。所以班固说河间“以作”《乐记》而不是编《乐记》是可信的。《乐记》对《荀子·礼论篇》也有很多吸收和整合,对其他篇章亦然,恕不一一举述。2.“天礼合一”、“经天纬地”的音乐本体论学者已注意《乐记》中一段文字与《易·系辞传》大致相同,说明《乐记》的作者从《易传》中截取了材料。两文比较见下表:从这段文字可见,《乐记》并非简单地因袭《易传》。这里“乐”与“乾”相对应,“礼”与“坤”相对应,《乐记》由此得到了启发,以《易传》为根据,对《易传》文字进行了创造性地改造和发挥,借着《易传》的宇宙论模式,论述了礼乐与宇宙天道的关系,建构了其“天礼合一”,甚至“经天纬地”的礼乐本体论思想体系。我们将之称为“天礼之学”,与其时中央董仲舒所建构的君王本体论“天人之学”相对应。其他如《乐记·乐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云乐云。”又如“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显受《易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这些思想的启发,在礼乐理论上进行阐发。而“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显是受《易·节卦》“天节地以四时成”,《易·乾·文言》“保合太和”思想的影响。不仅如此,从这些论述中,我们都可见到《乐记》上其基础上的创造和发挥,充分阐述了其“天礼合一”、“经天纬地”的礼乐本体论的思想。这乃是河间“天礼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总之,从思想的层面上,《易》对《乐记》思想上的影响是深刻的,并非是简单地因袭,而是在其启发下进行本体论的创造与建构。3.《乐记》系统考释《吕氏春秋》作为一荟萃各家的巨著,对典籍泯灭的汉初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文献宝库,也成为河间辑佚、整理文献的重要资源。而《吕氏春秋》中大量的对乐的论述,也成了《乐记》创作采获材料的重要资源。如《吕氏春秋·侈乐》:“生也者,其身固静,或而后知,或使之也。遂而不返,制乎嗜欲,制乎嗜欲(无穷),则必失其天矣。且夫嗜欲无穷,则必有贪鄙悖乱之心、淫佚奸诈之事矣。故强者劫弱,众者暴寡,勇者凌怯,壮者慠幼,从此生矣。”这段话被《乐记》继承和发展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云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和“天理”的概念在《乐记》被明确地提出,对后世思想史,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指出:“天理二字,始见于《乐记》,如《孟子》‘性善’、‘养气’,前圣所未发也。”2陈澧在《东塾读书记》里也说:“《乐记》所以为精要者,黄东发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天理灭矣。’夫宋儒理学,上接孔孟者也。而其渊源出于《乐记》,然则此数语乃孔门之微言,真精要也。”3又如《吕氏春秋·音初》曰:“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而将之与《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相比较,显然《吕氏春秋·音初》这段文字是《乐记》音乐产生论的直接思想文献来源。《乐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挥,系统地进行其音乐理论的阐述。又《吕氏春秋·适音》“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对河间影响也至深,分别被河间文献《乐记》和《毛诗大序》采用,又稍加改动,使语句精炼,更加优美和畅。将“平”改为“和”,也使其与整篇《乐记》所强调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相一致。但关于《乐记》与《吕氏春秋》的关系,学者薛永武认为:“《乐记》尚没有把‘音’和‘乐’合成‘音乐’一词使用;而《吕氏春秋·大乐》所言‘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却意味着“音乐”作为‘音’和‘乐’的合成词,已经由来已久。由此可见,《乐记》的初稿应形成于荀子《乐论》和《吕氏春秋·大乐》之前,绝对不可能是汉代的刘德。”笔者认为,这一判断是值得商榷的。就《大乐》篇来看,这里“音乐”合词非常突兀,因为通篇都是讨论“乐”,而不及“音”一词,所以学者一般认为“音”为衍词。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乐部》,“音”作“夫”,《群书治要》卷三十五则无“音”字。陈其奠认为:“‘音’字不当有,《古乐》:‘乐所由来尚矣’,亦无‘音字’。此文音字盖及‘二曰’二字之讹衍者,《治要》无‘音’字,则唐人所见本不衍也。”且就今本《吕氏春秋》而言,其他篇章音和乐皆分而论之,均无“音乐”一词,所以陈说当为不易之论。4.《乐记》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关于《乐记》采《周官》的问题,据《汉书·艺文志》:“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从这段记载可见,河间作《乐记》,所采就是窦公所献《大司乐章》,而据刘向《别录》,《乐记》就专门有《窦公》一章,今已亡佚,其中很可能有《大司乐》中相关文字。对《周官》与《乐记》更深层的关系,钱穆先生有精彩论述。对于《周官·大司徒》曰:“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钱穆云:“此与《天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云云,竟是《中庸》、《乐记》一路文字,是又春秋以前之所能有乎?”对于《周官》三大祭皆无商音,钱穆又云:“清商乃亡国之乐,靡靡之音,所谓‘濮上之声’者是,所以《周官》三大乐皆不用商,正是为其是濮上之遗声是也。”“《乐记》载孔子与宾牟贾论及大武之舞,……,是征其大武之舞也有商,而彼辈讲音乐者乃力事排斥。正商声淫靡,乃濮上之新声,故不认为是武王之古乐也。可知《周官》三大祭无商,固不以‘金克木’之说释之。《乐记》本是汉河间献王与诸生共采《周官》及诸子而成,自应与《周官》书有同样之理论也。”对于《周官》六乐,变致羽物,乃至于六变致象物,又云:“此中已涵‘天人相应’(笔者案:“天礼相应”应更为准确)之说,而礼乐可以通天地,感鬼神,其论畅发于《小戴记》,不仅孔孟论礼乐,并无此等意想,即荀子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分期付款授权合同
- 二零二四年数据中心建设水泥供应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健身器材销售代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道路建设设计与施工合同2篇
- 地铁站务员带教合同(2篇)
- 售后回购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子商务数据共享与交换合同3篇
- 借款合同争议上诉状写作
- 长期农产品加工购销合同
- 酒水采购协议样本
-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PPT课件
-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
- 儿童通信知识教学(课堂PPT)
-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
- 北医三院洁净实验室施工组织设计
- 储气罐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表
-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9课小书签赣美版(16张)ppt课件
- 递等式计算(四年级上)
- 中级按摩师培训课件
- 钢丝绳、吊索具检查表(共3页)
- 文秘专业教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