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2010年6月暴雨成灾原因分析_第1页
延平区2010年6月暴雨成灾原因分析_第2页
延平区2010年6月暴雨成灾原因分析_第3页
延平区2010年6月暴雨成灾原因分析_第4页
延平区2010年6月暴雨成灾原因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平区2010年6月暴雨成灾原因分析

2010年6月13日以来,福建省延平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降雨、降雨和特别降雨。降雨时间为半个月,最大影响为700.4mm,市区影响为678.5mm。洪水涨势凶猛,山洪暴发力大,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给我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全区直接经济损失达34.56亿元,并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交通、通讯中断,水利工程冲毁,农田受淹,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本次洪水的明显特点是小流域重于大江河,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一方面说明“98.6”洪灾后市、区投入巨资建设的城区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洪水预警系统在本次洪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流域的防洪能力仍然十分低下,无法抵御较大的山洪灾害。因此,小流域的防洪减灾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小流域防洪减灾综合能力。1小流域经济发展现状延平区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流经本区境内的有“一江三溪七十二支流”,除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和武步溪、吉溪、高州溪、斜溪、新岭溪、西芹溪、照溪、王台溪12条主支流外,集雨面积在100km2以下的小流域有64条,其中50~100km2的9条、10~50km2的48条,境内流域面积2653km2。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601mm、年平均降水总量约达42.48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833mm、年平均径流量为22.09亿m3、径流变差系数CV为0.34~0.46。境内地表切割强烈,水系十分发育,径流变化大,河道坡降大,溪水下泄快,具有源短流急、易涨易落的特点。小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选择,是延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建国以来,我区高度重现小流域的综合开发,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山地开发和村镇建设,加大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小流域内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水利建设方面,按“小型为主、依靠群众、民办公助”的方针,兴建了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形成了蓄引提并举,大中小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使农田灌溉得到基本保证。目前全区小流域内拥有各类水利工程40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达24万hm2,这些水利工程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受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小流域开发和治理欠帐太多,水利设施老化、水土流失、河道淤积、防洪设施脆弱等问题相当突出。2010年“6.14”、“6.18”、“6.23”连续几场大暴雨,引发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中小河流遭受重创,河道淤积、变窄,河床抬高,堤、坝、护岸等防洪设施冲毁严重,安丰溪、大横头溪、高埠溪等防洪工程几乎全毁,小流域治理刻不容缓。2流域内的小洪水灾害近年来,我区小流域频频遭受洪涝灾害,除了近年处于暴雨多发期的客观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2.1降水量、降水条件高强度的持续降雨是小流域洪灾的客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据水文记录2010年6月13~26日,王台、西芹过程雨量超过600mm,其中王台雨量最大,达705.4mm,西芹次之达681.2mm。14、18、23日城区和大部分乡镇均出现日雨量大于100mm以上强降水。14日最大雨量出现在西芹,日雨量为258.9mm;18日最大雨量出现在大横,日雨量为203.4mm;23日最大雨量出现在城区,日雨量为150.7mm。持续高强度降水加上局部高频率降雨和短时强降水造成小流域河水猛涨,山洪暴发。“6.18”洪灾中,石佛山景区支流、三千八百坎支流两大峡谷山体大滑坡,几千万方的泥石流倾泻而下,向村庄呼啸而来;安丰溪河道被山洪冲下的泥土、石块、木头、垃圾堵塞,导致河道改变,淤积在村民房屋、农田的淤泥高达1~2m,面积达28万m2,淤积量约3000万m3。2.2森林建设方面山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当人们进行资源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时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主要表现为:一是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森林被乱砍乱伐,矿山、石板材开采不规范;二是人与水争地、挤占河道搞建设,河道断面减少,降低行洪能力;三是河道设障增多,造成阻塞壅水河床淤积抬高,加剧了山洪、内涝、泥石流、滑坡灾害;四是耕作方式不科学,炼山全垦造林,山地过度开发和垦复,造成植被破坏,涵养水份能力下降,如茶果园、竹山等高度垦复,一遇降雨,即形成径流和冲刷,一方面造成小流域流量大水位高,暴涨暴落;另一方面造成水土流失,乃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3灌溉不力,河道狭窄,制约河道生长一是水坝太密,由于隶属关系和资金来源不同,不少小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利设施没有统一规划,往往以村、组为单位,自行筹资建设,造成小流域内小水坝密度大,有的不到100m就有2~3座水坝,这虽然有利于农业灌溉,但对河道行洪造成阻碍。如王台溪郑坑至元圩仅2km多的河段就有7座水坝。二是桥梁太多。为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在小流域河道中人们修建了大量的大小桥梁,大大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特别是有的地方为了节约投资,桥坝结合建设,行洪断面严重不足,加上上游漂浮物的淤塞,一座座桥梁变成一座座挡水建筑物,水位严重壅高,一旦超过其承受能力,像大坝一样垮塌,加剧了对下游的冲击和淹没。三是河道太窄,不少河道是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改道的,为了多造耕地,河道宽度预留不足,一遇洪水,四处流溢,田毁路塌,甚至改回老河道。四是防护标准太低,受资金因素制约,不少农田防护工程建设标准低,基础埋深不足,无法抵御大洪水,年毁年修,年修年毁。2.4工程维护与管理一是工程管理跟不上,受资金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岁修制度已名存实亡,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连简单的维护和清淤都没有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二是河道管理跟不上,违章建筑、违章弃土、垃圾随处可见,造成河道淤积严重,障碍重重。3提高小流域防洪灾害能力的对策建议小流域是我区广大农民繁衍生息的栖息地,小流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小流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决定着全区的生态环境。因此提高小流域防洪减灾能力,维护小流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然而,如何提高小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必须坚持开发治理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走“山水田林路、蓄清预保筑”综合治理的路子;必须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持之以恒抓落实才能见成效。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件事。3.1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原则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小流域灾害特点、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各专业、各层次的人员深入研究小流域现状、特点、问题和治理措施,合理规划治理方案。规划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人与水和谐相处的原则。妥善处理人与水的关系,既要以人为本,以确定人的生命安全为终极目标,又要规范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按照一定的防洪标准,确定河道的宽度、坡降和断面,留足水路,再也不能改河造田,占河建房、占河修路。二是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运用蓄水、引水、提水,清淤除障等工程措施,又要加强监测预警、水土保持、生物防护等非工程措施。三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采取治理措施的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并落实防洪预案和地质灾害防御方案,对治理难度大的危险区域,应规划搬迁,主动避灾。四是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统筹考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目标,统筹安排山水田和村镇建设,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治理的需要制订总体规划方案,同时根据实际财力和承受能力确定分期实施方案。3.2合理建设堤坝,减轻防洪压力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地制宜地采取建库蓄水,清淤拓宽,筑堤砌坝等工程措施,可有效提高小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一是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在小流域上游兴建具有一定库容的中小型水库,可有效拦蓄洪水,减少下游防洪压力,提高整个流域的防洪标准。二是全面开展河道清淤除障和拓宽。河道清淤除障投资省、见效快,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如王台溪姜口至新坑河段2009年实施了河道清淤,在2010年的洪灾中,水位明显降低,有效减轻了王台集镇的防洪压力。三是合理建设堤坝。因地制宜,采取“土洋结合,路堤结合,工程生物结合”的方式修建堤坝工程。在水坝建设和修复上既可采用传统的砌石坝、草木坝、木闸坝,也要注重应用新技术,推广翻板坝、混凝土闸坝、橡皮坝等,这些坝型既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又能在必要时降低阻水碍洪作用,减轻对上下游、左右岸和自身的防洪压力。在防护堤的建设和修复上,一方面要注意防冲不防淹,采用矮胖堤型设计,允许洪水漫堤过水,确保堤防冲而不垮,农田淹而不毁。山区河流流速快、冲刷大,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刷能力强;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采取生物防护,除少量冲刷严重的河段外,尽可能种植小径竹等植物进行防护,投资省,效果好,又能营造岸绿景美的自然风貌。如王台溪通过实施2009年中央投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采用石砌护岸、路堤结合、生态防护等措施,防洪减灾效果显著,在2010年的洪灾中受灾轻微,只是部分农田受淹,若无此防护措施,大部份农田将变成无法复耕的沙滩。同处王台镇的另一条高埠溪流域则损失惨重,堤防、水坝、防洪堤挡墙、桥梁及733.33hm2农田全部被冲毁。3.3生态保护优先,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延平区属山区县、后发展地区,如要大量采取工程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经济难以承受,因此完全采用工程措施来进行治理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一是要科学耕作山地,改变传统的垦复方式,让竹山果园自然长草或人工种植绿肥,提高山地涵养水份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建一些蓄水池或鱼鳞坑,既起保水作用,又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效益;二是要搞好水土保持,切实保护好小流域一重山,分步实施退耕还林(草)。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实行封山育林,特别是加强水源涵养林、阔叶林的保护,大力发展混交林,全力实施省政府提出的提高生态保护能力的“四绿”工程;三是加强预警系统建设,1998年以来我区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灾害性天气和洪水预警系统,在“05.6”和去年“6.18”洪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满足了城区和主要江河的防洪需要。但受资金等因素制约,许多小流域还没有雨量、水位站点,影响防洪抗灾预警的时效,今后要继续加大洪水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力度,提高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水平。3.4加大水利资金支持力度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公益性工程,社会效益明显,但经济收益无法直接体现,无法通过市场运作来完成,必须以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涉及的是广大农村,基层财力和农民投入十分有限。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资金应多渠道筹集解决。首先需要中央资金支持,1998年以来水利资金重点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加大了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如我区2008、2009年连续两年实施了峡阳五星桥和王台溪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后还需加大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力度。其次是各级地方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第三是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一些简易的砌石坝、草木坝和生物防护可以由群众自筹资金或投工投劳解决,工程建设和河道拓宽等需要征占用地的,通过调整用地的办法来解决补偿问题。第四是盘活资源投入,乡村盘活水能资源、林木资源和集体资产所得要优先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这样的公益设施建设。第五是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税费返还投入。第六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国土、烟草、财政等多部门力量共同组织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改善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增强抗灾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3.5加强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建设《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大江大河已由国务院明确了管理机构和权限,但小流域的管理尚不健全完善,亟待加强。一是要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能。目前我区乡镇水利工作管理体制混乱,有的合并到三农服务中心,有的合并到生态服务站,职责不清、关系不明、人员不整,严重影响农村水利和小流域管理工作,加上小流域往往跨区域,有的跨乡镇、有的跨县(市),有的一条小流域有多个乡镇,难以实行统一管理。建议按流域设立水利工作站,作为区水利局的派出机构,对小流域实行统一管理。二是要加强工程管理。要建立管护制度,定期维修加固各类水利工程,确保水利工程健康运行。三是要加强河道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碴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行为,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生命。3.6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开发与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加强协调机构的设置和力量,负责流域规划的编制、审查,避免部门规划与流域治理工作的矛盾和冲突,协调和督促治理规划的实施。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防灾减灾工作相结合,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实施“四绿”工程相结合,与城乡防洪堤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