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耕作技术的革命保护性耕作——耕作技术的革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减少机械作业费用增加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耕作技术的革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双赢保护性耕作——耕作技术的革命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五、玉米精量直播技术的优点七、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发展趋势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相对于深翻种植的传统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从保护农田、治理沙尘暴角度出发发展起来的重大新型土壤耕作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时代性,有其强烈的社会和经济原因。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
早在19世纪初,欧洲工业技术革命促进了农用机械的快速发展,美国开始大规模使用拖拉机翻耕土地,数千万公顷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为粮田,耕翻后多次耙压碎土、裸露休闲,获得了几十年不错的收成。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
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大风,裸露疏松的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成千上万吨表土被刮走,沙尘遮天蔽日,形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1934年5月,一场典型的沙尘暴从土地植被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连续3天,横扫美国23国土,把高达3.5亿吨地表肥沃土壤卷进大西洋。仅这一年美国就毁掉300万公顷耕地,冬小麦减产510万吨。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保水、保土、保肥保护性耕作技术
“黑风暴”灾难惊醒了人们,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很早就纷纷开始总结传统耕作中存在的问题。................全世界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国家达到70多个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旱作农业面积约3300万公顷•干旱少雨,灾害频繁,产量
低而不稳、农民生活贫困•农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背景60年代开始进行了保护性耕作单项农艺技术研究中国90年代初开始组织进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研究“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项目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181个国家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省级项目县数百个,示范推广面积达6000万亩以上。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每立方厘米1.0-1.6克土壤容重•50%(或稍大于50%)•大于10%充气孔隙率总空隙度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传统耕作方式坚硬的犁底层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原理1.根系松土:指作物的根系腐烂后,留下大量孔道,可以进行水分渗入、
运移,气体交换。(如果耕翻后,这些孔道就会被破坏)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原理2.蚯蚓松土:土壤中的蚯蚓在不断地制造孔道,所造成的孔道粗细适当,
是水、肥、气的良好通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耕层。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原理2.蚯蚓松土•蚯蚓很少传统耕作小麦地•每平方米有蚯蚓3-5条保护性耕作6年的麦地•每平方米有蚯蚓10-15条10年以后的麦地:土壤中的蚯蚓在不断地制造孔道,所造成的孔道粗细适当,
是水、肥、气的良好通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耕层。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原理3.胀松松土:是指土壤冬冻春融、干湿交替的变化,使土壤在膨胀和
收缩的自然过程中趋向疏松,孔隙度增加。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原理4.结构松土:通过作物残茬碎秆混入土壤使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同时
微生物活动增强,有利于土壤疏松、稳定,在降雨、灌
水等情况下不易回实,能够保持土壤疏松的特性。二、保护性耕作的原理•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原理5.深松松土:当土壤自然恢复疏松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可以用机械对
土壤进行强制疏松,机械从底层土壤入手,实现上下松土。1不打乱土壤耕层上下结构2对地表覆盖物破坏少3对蚯蚓等杀伤小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秸秆覆盖技术1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2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3机械化深松技术4•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秸秆覆盖技术1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2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3机械化深松技术4•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秸秆覆盖技术1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2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3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机械化深松技术4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1播种前不耕翻土壤,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机械进地作业次数,节约机械作业成本,同时,减少了机械对土壤的压实次数;2不破坏地表覆盖层,秸秆均匀覆盖地表,阻止阳光直接照射地表,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蓄水保墒,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水资源,减少浇地的资金投入;保护性耕作地表有秸秆均匀覆盖,阻止阳光直接照射地表,水分蒸发少保护性耕作地表无覆盖物,阳光直射地表,水分蒸发很快很多,地表干裂传统耕翻三、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及其优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1播种前不耕翻土壤,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机械进地作业次数,节约机械作业成本,同时,减少了机械对土壤的压实次数;2不破坏地表覆盖层,秸秆均匀覆盖地表,阻止阳光直接照射地表,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蓄水保墒,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水资源,减少浇地的资金投入;3合理利用作物秸秆,秸秆腐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4避免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机械
近几年来,我们把小麦免耕播种机械的适应性改进做为突破口,改进后的小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业幅宽保持在1.4-1.7米,不改变原来的种植规格,并实现了播种行距、苗带宽一定程度上的简单无级调整。小麦免耕播种机改进后大面积作业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与免耕播种小麦同步进行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一次完成多道工序,节省费用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每亩减少机械作业成本40-80元播种节支分析120-160元/亩60-80元/亩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播种施肥
小麦免耕播种,将化肥深施到种子5cm以下,减少了肥效挥发。肥料利用率30%以上节支分析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节省浇地费用20元左右播种施肥浇水每亩减少浇水次数1到2次节支分析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增产分析免耕播种小麦每畦4行,苗带宽5-8cm传统播种小麦每畦6行,苗带宽2-4cmVS
尽管播种量基本一致,免耕播种的小麦亩株数相对较多,这与地力肥沃,肥料利用率高,小麦分蘖好,而且抗倒伏能力强有直接关系。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增产分析………………………………亩均增产50.9千克,增产幅度11.3%450千克/亩500.9千克/亩2010年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小麦免耕播种的效益分析增产分析………………………………亩均增产52.5千克,增产幅度11.5%550.9千克/亩553.4千克/亩2011年五、玉米精量直播技术的优点五、玉米精量直播技术的优点•麦收前套种玉米五、玉米精量直播技术的优点•玉米精量直播小麦收获与玉米播种同步进行,为延长玉米生长期赢得了时间五、玉米精量直播技术的优点•玉米精量直播单穴单粒种子,行距、株距准确,不仅不需要“间苗”,而且节省种子五、玉米精量直播技术的优点•玉米精量直播每亩地大约节省种子3l5斤减少支出人工间苗等费用20元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深松与耕翻、旋耕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疏松土壤•深松与耕翻、旋耕相比,它的优点在于:深松不打乱土层,动土量少;1深松对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和杂草影响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少,增加镇压后保水效果好;2深松深度一般是30-40厘米,不仅能够打破过去连年耕翻的犁底层,而且增加了土壤蓄水深度。3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松土深度蓄水量30厘米1厘米3毫米降水25立方米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松土深度蓄水量30厘米1厘米3毫米降水25立方米
深松后30-60厘米土壤层中贮水量比传统耕翻要多8.6%-30.1%,相当于全年多蓄降雨80mm左右,或者说相当于每亩地多灌水50立方米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传统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方式•深松的土层确保作物的根系不仅生长旺盛而且发达,增强了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传统耕翻松土浅,麦苗根系短、细保护性耕作深松,麦苗根系长、粗壮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传统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方式•深松的土层确保作物的根系不仅生长旺盛而且发达,增强了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易倒伏不易倒伏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耕翻
打乱了上下土层结构,掩埋了草种、虫卵、肥料和作物秸秆残茬(根上部分),造成耕翻后土壤空隙大,水分蒸发快。•旋耕
把上下土层充分翻动(搅合),耕层土壤细碎好看;但是,由于地表杂草、有机肥料(比如土粪等)、作物残茬和土壤混合均匀,也造成旋耕后耕层空隙比较大,水分蒸发快;而且,旋耕剪断了蚯蚓等微生物,影响土壤的自然膨松。六、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
在同样的降雨或灌溉情况下,尤其是干旱的情况下,深松过的地块水分更充足,因此有助于作物增产。据专家测算,正确的使用深松技术,能使作物千粒重增加14克,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七、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七、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居间合同模板
- 能源贸易购销及服务合同
- 农产品批发市场居间合同
- 木工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企业品牌宣传与推广营销合同
- 数字频道承包合同
- 私人品酒师红酒品鉴课程购买合同
- 直播平台搭建及运营合同
- 电子商务运营托管服务合同
- 2024年房地产项目销售代理合同
- 永磁直流(汽车)电机计算程序
- 国家电网招聘2025-企业文化复习试题含答案
- 医院物业服务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培训管理方案
- 外观判定标准
- 江西上饶市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 工行人工智能风控
- 2023风电机组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