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课件艺术实用教程》教案 第2课 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_第1页
《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课件艺术实用教程》教案 第2课 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_第2页
《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课件艺术实用教程》教案 第2课 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_第3页
《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课件艺术实用教程》教案 第2课 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_第4页
《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课件艺术实用教程》教案 第2课 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第课2第课第课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2PAGE8 PAGE8PAGE9 PAGE9第课第课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2

课题书法史简述之行书、草书以及书法学习方法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行书和草书的艺术特点。(2)了解行书和草书创造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3)掌握书法学习的方法和规律。(4)能区分不同书体;(5)能赏析书法作品。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行书和草书的特点教学难点:行书和草书的区分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传授新知(35min)第2节课:复习导入(3min)传授新知(30min)布置实践活动(5min)(5min)

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

(8min)【教师】讲述成语“入木三分”的故事皇帝去北郊祭祀的时候,曾让王羲之将祭文写于一木板上,后来呢,皇上派人去将那块木板拿回来准备雕刻,可是木匠在雕刻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王羲之写的字已经渗入木头3分有余了,看到这一幕大家纷纷赞叹王羲之书法的刚劲有力。后来大家常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情要有入木三分的态度。【学生】聆听【教师】提问:1.“书圣“是谁?2.“二王“是哪两位?【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讲解故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

(35min)任务四了解行书【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新知行书,据说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刘德升所创,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行书始于东汉,成熟于晋唐。代表人物: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李邕、颜真卿;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宋四大家”;元明清赵孟、文徵明、郑板桥等。【教师】播放周杰伦歌曲《兰亭序》,请同学们猜歌曲名字。询问大家关于兰亭序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重温“二王”的知识,介绍其行书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兰亭序》一、二王行书王羲之的行书传世佳作甚多,如《洛神赋》《快雪时晴帖》《兰亭序》等,其中《兰亭序》最具代表性。《兰亭序《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在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今绍兴)兰亭行“祓禊”之会而作。其书法骨格清秀、点画俊美、体势自然、行气流畅,结构布局自然多变、神采飞逸,是王羲之行书创造的杰作。图1-33王羲之《兰亭序》(局部)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是杰出的行书书法家,其书法气势开张、雄健俊美,传世佳作有《中秋帖》《东山帖》(见图1-34)等。图1-34王献之《东山贴》(局部)【教师】播放视频“详解行书基本笔画“,带领学生体会书法的变革【学生】观看、聆听体会【教师】讲解唐人行书,介绍唐代名人名作二、唐人行书初唐代表作有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褚遂良的《枯树帖》、欧阳询的《张翰思鲈帖》。盛唐时李邕更以行书著称于世,他擅长以行楷入碑版,笔力沉雄,结字深稳,自成一家,代表作碑刻《麓山寺碑》。图1-35李邕《麓山寺碑》(局部)唐代后期,出现了颜真卿等书法家,其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见图1-36),变“二王”之妩媚为挺拔、秀润为苍劲,另辟蹊径,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图1-36颜真卿《祭侄文稿》【学生】聆听、体会【教师】请同学们扫码观看“《祭侄文稿》赏析“,体会行书的艺术魅力【学生】观看、思考、体会【教师】讲解宋人行书,介绍宋四大家及四大家名作三、宋人行书宋人书法创作重视性灵和情感的表现,开“立意”书风之先河,代表者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大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行书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寒食帖》(见图1-37)等。图1-37苏轼《寒食帖》(局部)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行书代表作有《寒食诗跋》《松风阁诗》(见图1-38)等。图1-38黄庭坚《松风阁诗》(局部)图1-39米芾《蜀素帖》(局部)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米襄阳”,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行书传世佳作有《多景楼诗》《虹县诗》《蜀素帖》(见图1-39)等。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等,传世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学生】聆听【教师】播放视频“《蜀素帖》简介”,体会宋人行书的“立意”,品味其中蕴含的意境【学生】观看、思考、体会【教师】介绍元明清之后的行书及期间的名人名作四、元明清之后的行书1.元代元代的行书代表书法家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等。赵孟頫(1254—1322)的行书风格同其楷书一样,功力深厚,以秀雅见长,对当时和后世书法产生了深厚影响,有《千字文》《洛神赋》(见图1-40)等佳作传世。图1-40赵孟頫《洛神赋》(局部)鲜于枢(1257—1302)的代表作有《御史箴卷》《续千字文》等。康里巎巎(1295—1345)的行书代表作有《述笔法卷》《柳宗元梓人传》《十二月十二日帖》《渔父辞》《奉记帖》(见图1-41)等。图1-41康里巎巎《奉记帖》(局部)2.明代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文徵明和董其昌等一批行书书法家。文徵明(1470—1559)的代表作有《诗卷》《赤壁赋》(见图1-42)等。董其昌的行书代表作有《跋智永千字文》《跋苏轼书》《东方朔答客难》(见图1-43)等。图1-42文徵明《赤壁赋》(局部)图1-43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局部)3.清代清代行书的代表人物很多,有郑板桥、何绍基等。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1765),“扬州八怪”之一。行书传世名作有书赠慧通禅师的《诗轴》《五言诗》(见图1-44)等。何绍基(1799—1873),他的字学颜真卿但有所变革而自成面貌,传世佳作有《行书对联》(见图1-45)等。图1-44郑板桥《五言诗》(局部)图1-45何绍基《行书对联》(局部)【学生】聆听、记忆从学生们熟悉的流行歌曲着手,顺理成章过渡到新知讲解,在减少师生距离感的同时,提高知识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周杰伦古风歌曲所带来的影响,呼吁学生热爱中国文化,做好文化的传承介绍不同时期行书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通过名家事迹讲解,鼓励学生学习名家坚持不懈、不惧困难的精神第二节课复习导入

(3min)【教师】回顾行书发展历程,请同学们说出三个以上的行书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复习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传授新知

(30min)任务五了解草书【教师】讲解草书的类别、各个类别的特点及代表作草书是一种笔画连绵、书写较行书更为便捷放纵的书体,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一、章草章草由草隶演变而来,始于秦汉年间。其特点是字字独立而不连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隶书笔法的遗迹,笔画顿挫明显,粗细变化较大,横笔的尾部一般写成隶书似的捺脚状,向右上方挑起,结构一般为左紧右松。早期章草的传世名作有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月仪帖》(见图1-46)等。图1-46索靖《月仪帖》(局部)二、今草今草也称“小草”,始于汉末,到王羲之父子手中臻于完善。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有《十七帖》《二谢帖》《丧乱帖》(见图1-47)等;王献之的草书代表作有《鸭头丸帖》《地黄汤帖》(见图1-48)等。图1-47王羲之《丧乱帖》(局部)图1-48王献之《地黄汤帖》(局部)“二王”以后的今草名家非常多,如隋代高僧智永,唐代孙过庭、怀素,宋代黄庭坚、米芾,元代鲜于枢,明代祝允明、徐渭,清代王铎、傅山等。代表作有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见图1-49)、黄庭坚的《杜甫寄贺兰锸诗》(见图1-50)、米芾的《李太师帖》(见图1-51)、王铎的《临阁帖》(见图1-52)等。(详见教材)二、狂草狂草也称“大草”,在草书中属于最为放纵的一种。狂草笔势连绵奔突、跳跃跌宕,字形狂放不羁、变化多端,极龙飞蛇舞之至。狂草的代表书法家是张旭、怀素、毛泽东等。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世称“张长史”。有“草圣”之誉。代表作有《千字文》《肚痛帖》(详见教材图1-53)等。怀素(725—785),字藏真,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市)人。与张旭齐名,世称“颠张狂素”。草书传世佳作有《苦笋帖》(详见教材图1-54)、《自叙帖》等。毛泽东(1893—1976)的《满江红》《长征》(见图1-55)等草书作品,颇显磅礴气势,较之“颠张狂素”的大草,毛体草书趋于规整,易于辨认。图1-55毛泽东《长征》【学生】聆听任务六遵循书法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教师】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练字故事,总结取得的经验【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讲述名家学习书法的故事,总结书法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学习书法没有诀窍或捷径,遵循方法和规律:一、端正态度,树立信心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要强迫自己“洗”脑“净”心,从零开始,从头再来,从点画学起,从楷书基本功练起。二、深悟博览,提升素养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才能学好书法。同时,一专多能,具有绘画、音乐、文学等各方面知识乃至于能挥毫、唱和、写作,将大大有益于书法水平的提高。三、夯实基础,循序渐进1.先正楷,后行草各种用笔方法在楷书中是最齐备的,写好楷书能练好基本功,然后再写行书和草书。写好楷书,首先就要把点画这些最基本的要素(或是构成汉字的“零部件”)“塑造”成“标准件”,而后再在间架上按法则优化结构。2.先大字,后小字初学以寸楷或更大者为宜,先贴腕写中楷,再悬腕写大楷。初学书法,最重要的是掌握点画的用笔,一个笔画的书写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行笔过程中又必须有提有按,调整中锋。这些笔法只有在大字的练习过程中,才能分先后、分阶段地逐一体会清楚并最终掌握。3.先专一,后博学选好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然后专心致志地临写不辍,不可见异思迁、好高骛远。四、学习前人,继承传统【学生】聆听【教师】扫码观看“毛泽东谈书法和写字的区别”,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学生】观看、思考、体会通过讲解草书的不同类别,欣赏不同时期的草书作品,使学生体会书法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将书法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借助于名家学习书法的故事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激励学生向名家学习,提高素养布置实践活动(5min)【教师】请同学们按照教材要求完成视听学习,并提交作业【笔墨实践——视听学习,走入中国书法五千年】【学生】观看、体会、思考通过视听学习,体会中国书法五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