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迷走神经电刺激加压反应的机制_第1页
颈迷走神经电刺激加压反应的机制_第2页
颈迷走神经电刺激加压反应的机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迷走神经电刺激加压反应的机制

在刺激颈部迷宫神经中间的末端,可以观察到两个相的压反应,即初始短期的第一个相压反应和缓慢出现的第二个相压反应(即“迷宫压反应”,省略prv)。关于后者,虽1937年张锡钧等首次报道以来有较多的研究,但其详细的脑内通路尚未阐明。综合迄今的报道,提示:(1)两个时相加压反应中都有蓝斑参与;(2)PRV与加压素释放有关;(3)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脑内还释放乙酰胆碱。本文着重分析PRV的中枢机理:分别检验蓝斑、室旁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在PRV中的作用。监视和记录动物血压实验用体重180~300g的雄性Wistar大鼠。在乌拉坦麻醉(1.5g/kg,i.p.)下,于左颈动脉近心端插入动脉插管,并通过充满1%肝素的塑料细管与压力换能器相连,后者的输出连至三用误差分选仪和自动平衡记录仪,分别进行血压的监视和记录。并用XDH-3型心电图机记录心率。左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为静脉给药用。然后分离并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在左颈迷走神经中枢端安放双极刺激电极备用。将动物头部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在相应部位开颅,为脑内注射及横断脑干之用。术后,腹腔内注射筒箭毒碱2mg/kg制动,调节人工呼吸(70次/min)的通气量,待血压平稳后进行各项试验。整个实验过程中直肠温度维持在37±0.5℃。一、不锈钢管引导管的制备1.核团定位按照Palkovits和Jacobowitz氏图谱进行。室旁核的坐标为A5340~5660μm,LR0.4~0.6mm,深度为大脑表面下6.8~7.0mm。蓝斑的坐标为P1.5~2.8mm,LR1.3~1.5mm,深度为小脑表面下4.7~5.2mm。RVL坐标为P5.5mm,LR1.8~2.0mm,深度为小脑表面下7.3~7.7mm(相当于延髓的下橄榄核头端1/3的外侧)。2.将外径0.7mm的引导管垂直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分别按照室旁核、蓝斑、RVL的坐标推进至脑的表面,微量注射管为外径0.4mm(内径0.2mm)的不锈钢管,经塑料细管与1μl的微量注射器相连,注药时将注射管插入引导管达注射部位。所用药物为:2%普鲁卡因(北京制药厂产品),pH6.7;硫酸阿托品(北京市医药公司制药厂产品)配成30mmol/L溶液,pH7.0;注射量为每部位每次0.2μl,10秒内匀速注毕。对照用生理盐水,注射量和pH与相应药液一致。二、迷走加压反应事先开颅暴露出大脑表面,将宽度与脑一致,双下角较钝的薄刀片架在立体定位仪的推进器上,参照Jacobowitz和Palkovits氏图谱,在室旁核之尾侧轻轻下插横断大脑和脑干,于断脑前和断脑后12~25分钟分别检验迷走加压反应。实验结束后,根据图谱检查断脑平面,位于A2200~4110μm之间。三、静脉注射分别将配成0.1mg/ml的酚妥拉明,1mg/ml的心得安或生理盐水按照1ml/kg体重,于30秒内匀速注入颈外静脉。四、不同脑胶质中采用机械问题染色法采用正向方波。刺激参数为8V、1ms、100Hz,连续刺激1分钟。实验结束后,由胸主动脉先后灌流生理盐水和10%福尔马林溶液各100ml。待脑组织固定后,先在立体定位仪上切标准平面,然后取下脑组织再固定2~3天后,做75μm厚的冰冻切片,用焦油紫染色。最后,将注射管轨迹的顶端按图谱进行组织学定位。结果刺激左颈迷走神经中枢端引起迷走加压反应时心率无明显变化,因此下列各项只分析迷走加压反应的变化。一、基础血压n值ld50双侧蓝斑内注射生理盐水或普鲁卡因后的基础血压和基础心率变化分别为0.16±0.19kPa和0.7±0.7bpm(beats/min),-0.68±0.16kPa和5.5±1.9bpm;普鲁卡因使基础血压略为降低(P<0.01,n=6),基础心率无明显变化。蓝斑内注射生理盐水后8~13分钟时刺激颈迷走神经中枢端,其PRV为2.17±0.61kPa,蓝斑内注射普鲁卡因后的PRV为0.21±0.37kPa,显示PRV被蓝斑内注射普鲁卡因阻断(图)。二、阿托品对prv的影响与我们以往的实验结果一致,将阿托品注入双侧RVL使基础血压下降。RVL内注射阿托品后8~13分钟时PRV亦明显减小,为0.44±1.13kPa;与对照组1.81±0.24kPa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n=6)。三、普鲁卡在室旁核内注射普鲁卡后,在A2200~4110μm水平横断脑干(n=6)对基础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影响,二者的变化分别为-0.33±0.45kPa和3.8±2.1bpm。断脑后12~25分钟时PRV被阻断:断脑前PRV为1.28±0.09kPa,断脑后为-0.60±0.40kPa(P<0.01)。室旁核内注射普鲁卡因本身使基础血压明显下降(-3.20±0.72kPa),基础心率无明显变化。注射后8.13分钟时PRV亦明显减小,为1.15±0.41kPa:与对照组2.45±0.28kPa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中小型时长对prv的影响与我们以往的报道一致,静脉注射酚妥拉明使基础血压明显降低(-5.32±0.39kPa),显示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已被阻断,基础心率则无明显变化。但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后5~10分钟时的PRV(1.31±0.24kPa)与对照组的结果(1.48±0.20kPa)很接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n=6)。静脉注射心得安对基础血压无明显影响,心率则明显减慢(-56.3±7.2bpm),表明心迷走神经的作用被阻断,注射后5~10分钟时PRV明显减小(0.44±0.08kPa)与对照组(2.19±0.55kPa)相比较P<0.01(均n=5)。早在1937年张锡钧等的实验显示PRV可被中断垂体柄和摘除垂体防止,与垂体后叶释放加压素有关;还观察到升压的同时脑内有乙酰胆碱释放。1988年陈孟勤等进一步显示:PRV时血浆加压素升高,而肾神经放电和血浆肾素活性降低;从而证明PRV主要由于垂体后叶释放加压素增加。1984年金秀吉等报道:毁双侧蓝斑使PRV消失。但迄今PRV的详细脑内通路尚未彻底阐明。文献报道迷走传入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孤束核到达蓝斑;本实验室的工作曾显示:谷氨酸钠兴奋蓝斑引起的加压效应可分别通过室旁核(α-、β-肾上腺素受体)(1)和RVL(α-、β-受体和M-受体)实现。提示除蓝斑外,PRV中还可能有室旁核和RVL参与。本工作显示:将普鲁卡因注入双侧蓝斑或双侧室旁核(以及间脑和中脑之间横断脑干)取消蓝斑或室旁核的作用,均能明显衰减甚至阻断PRV;RVL内注射阿托品阻断蓝斑对RVL的作用,也能明显衰减PRV。表明PRV系通过蓝斑-室旁核和蓝斑-RVL加压系统实现。酚妥拉明(i.v.)使基础血压明显降低,表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被阻断,却不能衰减PRV,这可能是由于PRV主要由蓝斑-室旁核加压素系统实现,加压素对血管的作用大大超过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故取消后者对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效应无明显影响。又,PRV时心率无明显变化,提示心交感神经不起明显作用,但心得安(i.v.)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