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中考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第1页
安徽省2023中考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第2页
安徽省2023中考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第3页
安徽省2023中考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第4页
安徽省2023中考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命题点1新文化运动1.[2018安徽,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2.[2014安徽,15(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践行“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的。(4分)3.[2012安徽,15(2)]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材料二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2)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内容有哪些?(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命题点2五四运动4.[2020安徽,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5.[2012安徽,4]下图是沈泊尘先生于20世纪前期所作的一幅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七七事变6.[2011安徽,2]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7.[2015安徽,15(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的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2分)181.[2020青岛]“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2020苏州]右图所示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B.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3.[2020合肥包河区二测]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民主”“平等”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B.国民革命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已发生转变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4.[2021预测]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王正廷评价:世界由此认知中国外交主权在于国民全体,非复政府(北洋政府)中少数人所能愚弄;各国知中国民族既有自决之心,足为外交后盾,不可再加轻侮,各国渐悟不平等条约伤害我国人感情过甚,应有设法疏解之必要……变其强权压迫之态度,而为亲善之态度。材料评述的是()A.辛亥革命 B.袁世凯复辟帝制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诞生5.[2021预测]1919年6月5日以后,在上海“三罢”斗争的推动下,南京、扬州、厦门、天津、济南等150多个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均先后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席卷全国的“三罢”斗争的洪流。这表明()A.北京是五四运动的中心B.五四运动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C.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巨大力量D.青年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6.[2020南充]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C.五四精神 D.铁人精神7.[2020广东]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8.[2020河北]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9.[2020扬州]“……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材料中的“大事变”是指()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1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之一是()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D.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从上海转移到南湖11.[2021预测]五四运动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了解到工人阶级的疾苦和他们的要求,把自己的立足点转移到了工人阶级的一边。而一部分工人也逐渐认识到了本阶级的历史使命,具有了阶级觉悟。材料所述()A.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进行了紧密的结合B.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C.表明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是历史的必然D.说明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的队伍更为壮大12.[2021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在中国人民的斗争压力下,当时的中国政府对此事作出了怎样的回应?(4分)材料二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句话的理解。(4分)(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回答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安徽十年真题1.C【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中西文化……撞击和交汇”“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启蒙”等可知,“这一阵波潮”是指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故选C。2.(3)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等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任答两点即可,4分)3.(2)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等。(4分)有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2分)4.D【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故选D。5.B考法总结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五四运动三步解法审题干一审设问:“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二审关键词:“20世纪前期”“《山东·青岛》”析选项由题干中关键信息“20世纪前期”“山东·青岛”和图片中的日本国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英、法、美等国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因此,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故选B查知识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会议被英、法、美等国操纵,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因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6.A【解析】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A是五四运动中的口号;B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是魏源的言论;D是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7.(1)五四运动。(2分)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分,答“马克思主义”亦可)考法总结本题通过史料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四步解法读设问、读材料一、读设问,明了题目问的是什么:“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二、带着问题读材料找中心、找信息根据设问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与知识的联系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小问,由“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可得出答案组织答案根据上述分析用历史语言组织答案备考提升演练1.D【解析】“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由此可排除A、B、C。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故选D。2.D【解析】注意图片中文字信息“做白话文秘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由此可知,《做白话文秘诀》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故选D。3.C【解析】根据题干中“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流思想是民主和科学,而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因而“革命”一词出现次数较多。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A、B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1915—1922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未发生改变,排除D。故选C。4.C【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世界由此认知中国外交主权在于国民全体”“北洋政府”“各国知中国民族既有自决之心,足为外交后盾,不可再加轻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故选C。5.B【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150多个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均先后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席卷全国的‘三罢’斗争的洪流”可知,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B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6月5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6.C【解析】“中华民国八年”即1919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从此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选C。7.B【解析】依据题干中“‘资本家’一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关。故选B。8.D【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信奉马克思主义”“反抗西方列强……反对封建军阀”“秘密组织政党”“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故选D。9.B【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