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央芭蕾舞团创建50周年之路
1959年12月31日,仅五年的北京舞蹈学校正式成立了实验芭蕾舞团。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也是中央舞蹈团的前身。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五十年相对于五百年世界芭蕾历史来说只是短暂的瞬间,而中芭仅用五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从艰苦创业到成为世界名团的辉煌历程五十年来,中芭人追逐着一个又一个梦想,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抚今追昔,让我们穿越时光,一同感受中国芭蕾早期的光荣岁月……在隆重庆祝中央芭蕾舞团建团5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感恩之心,铭记在中国芭蕾草创时期无私奉献的奠基者们,他们奋斗开拓的精神永远值得后来人发扬光大。完整、系统学习和引进俄罗斯芭蕾学派的教学体系是从1954年开始的。在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之前,首先组建了“文化部舞蹈教员训练班”,旨在为即将建立的舞蹈学校培养师资。主持教学工作的是第一位来华的前苏联舞蹈专家伊莲娜。她精通芭蕾教学法,曾在东欧诸国任教,办学经验丰富。训练班设在北京东城香饵胡同内的一座四合院里,北房打通了两边墙,扩成一间大教室,东西两厢作为小教室都铺上了地板。训练班分四个专业组,即: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外国民间舞(性格舞)共46人。芭蕾组的学员有戴爱莲、曲皓、张旭、丁宁、袁水海、吴湘霞、陈伦、刘碧云、尹佩芳等,外国民间舞组包括陆文、夏静寒、王兆雄、赵宛华等。1954年2月25日,“文化部舞蹈教员训练班”举行了开班仪式,周扬、曹禺、吴晓邦等各方面领导出席。为了赶在当年的9月建校,必须在五个月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习是异常紧张的,学员们早、中、晚三段时间都泡在教室内。伊莲娜老师不愧是一位严厉和经验丰富的舞蹈教育家,她言传身教,使大家自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工作热情。1954年7月25日举行了结业典礼,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亲自签署了结业证书。经过国家考试,我国第一批专业芭蕾舞教师诞生了。1954年9月6日,北京舞蹈学校正式建立(今北京舞蹈学院),在白家庄新校址举行了开学典礼,共有学生198名,一至六年级同时招生,高年级的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出团体,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和舞台表演经验。除了四门舞蹈专业课外,学生还要学习文化课和音乐课。建校不到一年的1955年6月,北京舞蹈学校举行了首次对外实习演出,表演了《四小天鹅》、《西班牙舞》等一大批中、小型舞蹈,周恩来总理和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到场观看,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在伊莲娜之后,北京舞校还邀请了前苏联的外国民间舞专家列舍维奇、编导专家查普林和古雪夫、双人舞专家谢列勃涅尼科夫、女班高年级专家鲁缅采娃。当时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经验,虽然芭蕾传到俄国已是17世纪下半叶,但发展很快,俄罗斯学派在国际芭蕾舞坛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当时以俄罗斯学派奠定自己的芭蕾基础,并全面借鉴前苏联舞蹈教育的各种经验,是十分有益的,专家们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年轻的芭蕾舞教员,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边实践、边提高,既做教员,又做演员,大家反映:“即使是去苏联留学,也不见得会遇到这样强的教师阵容,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幸运。”正是在前苏联专家和中国年轻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才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代芭蕾舞教员、演员和编导,他们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芭蕾舞的奠基人”。1955年,北京舞蹈学校开办了文化部第一届舞蹈编导训练班,由俄罗斯共和国功勋演员查普林执教,考生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团体。苏联的舞剧编导理论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编舞技法、戏剧结构,到表现手法、小品实习,使学生掌握舞蹈编导的全面知识。学员有贾作光、李承祥、王世琦、栗承廉、赵宛华、郭冰玲、汪兆雄、黄伯寿等24人。查普林还为舞蹈学校编排上演了芭蕾舞经典剧目《无益谨慎》(又名《关不住的女儿》),它应该作为中国人表演的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目载入史册。当年周恩来总理出席观看,查普林在剧中反串地主婆,周总理夸奖他是“苏联的梅兰芳”。1957年下半年,北京舞蹈学校将在校的八个班学生合并成“民族舞剧科”和“欧洲芭蕾舞剧科”,前者由李正一负责,后者由张旭负责,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时更集中,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有利于芭蕾舞和中国民族舞的独立发展,为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教学体系积累经验。1958年,前苏联专家古雪夫主持了文化部第二届舞蹈编导训练班,助教李承祥、栗承廉、王世琦,学员有张毅、章民新、刘少雄、房进激、韩统山、游惠海等16人。古雪夫早年是一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尤以双人舞见长,被尊为“托举之王”,退出舞台后从事古典芭蕾教学和编导工作。古雪夫选择《天鹅湖》作为北京舞蹈学校的第一个演出剧目,除了考虑到《天鹅湖》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外,也更多注重其训练价值,让年轻的中国学生得到严格、全面的古典芭蕾的舞台实践,继续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天鹅湖》于1958年在天桥剧场公演,周总理亲临剧场,热情鼓励,国外媒体也将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能独立演出这部经典视为“奇迹”。在不足三年间,古雪夫除了担任编导教学和进修课外,还排演了三部大型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海侠》、《吉赛尔》,培养出以白淑湘、钟润良、张婉昭、赵汝蘅、孙正廷、吴祖捷、张纯增等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此外,还亲手带出了张旭、曲皓、吴湘霞等一批舞剧排练教员。最值得珍惜的是,古雪夫与中国的年轻编导们合作创作了中国题材的大型舞剧《鱼美人》,这是中、西舞蹈文化相融合的一次极其有益的实验和探索。古雪夫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舞蹈文化十分喜爱,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他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舞蹈体系,即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相互补充的芭蕾体系。为实现这一构想,他力图通过创作舞剧《鱼美人》为中国舞剧事业探索一条发展道路。在他的总体构思下,编导训练班的全体师生参与了《鱼美人》的编创工作。最后由古雪夫亲自动手,对全剧的舞蹈加以修改润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959年10月,《鱼美人》作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在北京连续演出40场,座无虚席,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鱼美人》的创作还汇集了中国艺术界的精英骨干,包括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舞台美术家齐牧冬,指挥家黄飞立,服装设计李克瑜、张静一,灯光设计梁红州。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参与了舞剧演出。《鱼美人》还培养了陈爱莲、陈泽美、王庚尧、孙正廷、邱友仁等一批高水准的中国舞剧演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虽不是舞蹈家、却胜似舞蹈家的朱立人老师。当时作为俄语翻译和古雪夫的助手,通过他的沟通,使古雪夫的芭蕾经验和艺术追求相当完美地体现在了中国学生的身上。作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芭蕾舞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古雪夫为北京舞蹈学校编导了四部大型舞剧,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的舞剧人才。中国文化部的有关领导意识到建立芭蕾舞团的条件业已成熟。1959年12月31日,我国第一个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正式宣告成立。半个世纪过去了,回想中国芭蕾创建初期在北京舞蹈学校度过的难忘岁月,仿佛重新回到了充满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承包合同内脚手架
- 啤酒销售合同书
- 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指南
- 网站维护与SEO优化作业指导书
- 投资理财与风险防范作业指导书
- 2025年甘肃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答案
- 2025年三明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完整
- 2025年货车从业资格证答题软件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明月4走月亮作业设计北师大版
- 个人前台自我总结
-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100篇七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肿瘤性发热及护理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究的文献综述4000字】
- 敬语专项练习-高考日语复习
- 窗帘工程招标书
- 手术室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应急预案演练流程及剧本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