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未来_第1页
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未来_第2页
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未来_第3页
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未来_第4页
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未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未来

在统一历史之后,从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世界秩序建立以来,世界秩序的发展和发展一直遵循有序稳定、无序失衡和新的有序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螺旋从简单变为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一般规律。其中,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维也纳秩序、凡尔赛秩序和雅尔塔秩序是世界秩序发展过程中几个最主要的有序稳定阶段。每次从前一个秩序的终结到下一个秩序的初创,则是世界秩序发展的过渡期或间歇期,整个世界社会都处于程度不同的无序失衡状态。从主权国家到世界秩序按照国际关系史学界公认的标准,近代世界政治的出现始于17世纪中叶,以“三十年战争”结束时欧洲各大国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我国著名学者陈乐民非常明确地指出,“国际政治中的‘格局’是从欧洲近代时期开始的。”基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世界秩序。欧洲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西欧、中欧、北欧各主要国家几乎全部卷入。此次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德国西南部新教诸侯组成的“新教同盟”和旧诸侯组成的“天主教同盟”之间的一场内战,又是欧洲各主要国家之间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混战,其中瑞典、法国、英国、荷兰、匈牙利、威尼斯站在“新教同盟”一方,神圣罗马帝国、教皇、西班牙站在“天主教同盟”一方。德国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经过三十年的混战厮杀,德国损失惨重,交战双方中失利的“天主教同盟”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新教同盟”虽然处于优势,亦早已精疲力竭。于是,双方于1648年10月停战,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欧洲各国和德国内部各邦之间重新划分了领土,确定了疆界,还追认了瑞士的独立,西班牙也正式承认了荷兰的独立,从而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但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所以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却在于它第一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无论大小,也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协议的原则。这条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正是这条原则使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真正具有了世界秩序的意义。有些学者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建立的秩序只具有国际意义,但不具有世界意义。理由是,当时整个欧洲仍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资产阶级尚未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更不用说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然而,自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就已经在欧洲萌芽,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7~1498年葡萄牙人开辟了绕道非洲直通印度的新航线,1519~1521年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这一系列“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推动了商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而且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兴起以及世界市场的建立。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的时候,世界已经逐步联成为一体,全球性国际关系亦已形成。如果用国际关系学的“层次分析方法”总结这段历史,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时期主要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从国际层面上看,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的能力已经走向衰落;从国家层面上看,民族国家(nationstate)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角色;从决策者个人层面上看,王权逐渐代替了神权,各国君主的“国家主权”意识得到了增强,国际关系中的纷争更多地体现了决策者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观愿望,而不再是虔诚信仰的宗教信念。因此,此阶段完全可以看作是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上的世界秩序的初创时期。1985年,美国学者米勒出版《全球秩序》一书,他通过研究1648年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得出结论:全球政治秩序起源于欧洲,是首先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的。因为这个和约“至少奠定了一种新的欧洲体系的基础,而在当代,这一体系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米勒认为,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形成主要依赖四大支柱:其一,民族国家的主权平等;其二,世界政治中的自由主义;其三,分权世界中的势力均衡;其四,大国之间的协调。在米勒看来,“主权平等”是这四根支柱中最重要的原则。然而,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缺陷也正在于此。作为该秩序建立基础的主权平等原则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用恩格斯的话来说,这一原则只适用于“处在差不多相同的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独立国家”,而把所谓的“非基督教文明国家”排除于适用这一原则的范围之外。不仅如此,威斯特伐利亚秩序试图“通过力量均衡建立基督教国际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但是实际上各国都只是以谋求均势为名,而行夺取战略优势和世界霸权之实。因此,威斯特伐利亚秩序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秩序内部各种矛盾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行霸权主义、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相互倾轧,激烈角逐。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使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基本框架饱受战乱之苦,例如著名的数次王位继承战争、九年战争、七年战争等等。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更是给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后的拿破仑战争则彻底打破了由威斯特伐利亚秩序所确立的基本格局。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有序稳定态是非常短暂的,其后漫长的无序失衡态是由维也纳和会结束的。从中世纪到近代:从主流国家到国际关系的世界新秩序的形成维也纳秩序是于19世纪初,在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经维也纳会议建立起来的。拿破仑战争是指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波拿巴于1905年执政后为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而进行的一系列对外战争。拿破仑战争也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有保卫和发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反对封建势力的一面,又有侵略和争霸欧洲的一面。正是拿破仑战争的扩张性使它遭到了欧洲封建君主国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英国联合组成的反法同盟的强有力反抗,并最终走向失败。拿破仑战败后,欧洲各国旋即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立了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新秩序。维也纳会议从1814年10月一直开到1915年6月,在这次马拉松式的会议上,几个主要战胜国——沙皇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和英国,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不仅重新划分了欧洲领土,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而且还重新分割了海外殖民地。维也纳会议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在欧洲大陆上恢复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会后还建立了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神圣同盟”。这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动,因此遭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强烈谴责。但是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建立了以英、俄、奥、普、法五国在欧洲的均势为基础的世界秩序。由于在这个秩序建立之后,欧洲100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因此维也纳秩序获得了西方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开创了百年和平的世界秩序,是19世纪“导致稳定的国际体系”。同威斯特伐利亚秩序一样,维也纳秩序虽然也主要是建立在欧洲,但是由于当时欧洲已经通过英国革命、法国革命,使资本主义率先得到了发展,从而处于世界的中心和前驱地位;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和法国,已经把他们的势力扩展至亚、非、南北美各大洲;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斗争也已经开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毫无疑问,维也纳秩序作为世界秩序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也真正具有了世界意义。推动维也纳秩序创建的根本动因并不是来自秩序外部,而是来自秩序内部。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对比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保守势力的激烈对抗,乃是促成维也纳秩序形成的关键因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各个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由于增强的幅度不同,新兴大国对原有大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传统的实力均势难以维系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创建的世界格局,因此,以一种新的能够真实反映各国力量对比关系的世界秩序取而代之也就成了大势所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国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各国向世界各地的扩张。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均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和进行宗教文化渗透。欧洲扩张的结果之一就是欧洲各国在划分各自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发生了无休止的激烈较量和冲突。结果之二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国际关系中最后形成了一个以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五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多极格局。有的学者把这种格局称为“五角政治”。维也纳会议把这种格局确立下来,一个新的以列强并立、相互制约为主要特征,以多极均势、欧洲协调(EuropeConcert)为主要机制的世界新秩序——维也纳秩序由此开始。但是,维也纳秩序同样没有维持很长时间的有序稳定态,自19世纪60、70年代起,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维也纳秩序随之逐渐进入了无序失衡态。1861~1865年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消灭了南部的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道路。1861年在意大利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西西里与撤丁王国合并,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驻罗马军队的撤退,使教皇丧失世俗权,意大利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同样是1861年,沙皇下令废除农奴制,俄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德意志在普鲁士的主导下,通过三次战争(1864年对丹麦、1866年对奥地利、1870—1871年对法国)自上而下地完成了德国统一,特别是普法战争之后,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头号强国。在日本,1868年发生了以推翻德川幕府为主要标志的明治维新运动,经过对封建上层建筑的部分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得以开辟。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挑战,并且获得了成功,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为有利。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最终结果则是重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了英、法、德、美、意、日、俄等列强争雄、重新瓜分世界的局面。尤其是美、日两国的崛起,代表了北美和亚洲各国开始登上世界舞台,要求改变原有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世界秩序再次发生重大变动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扮演了毁灭旧秩序、创建新秩序的革命者角色,凡尔赛秩序成为维也纳秩序的继承。第一,从过渡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美、德国联邦关系凡尔赛秩序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巴黎和会建立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否定了维也纳秩序,巴黎和会对国际政治作了重新安排,以欧洲为主的国际政治活动开始向欧洲以外延伸。维也纳秩序之所以走向终结,一战之所以会爆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原有世界秩序内部的各种矛盾发展到了极端激烈、难以调和的程度。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整个世界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政治经济侵略,全世界的国家除了少数帝国主义宗主国之外,就是广大的殖民地,另外再加上少数不同形式的附属国。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国家内部的矛盾等等,都是原有世界秩序进一步维系下去的最大障碍。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不断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却寸土不让,这样就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上升为世界的主要矛盾。由于世界领土已经分割完毕,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除了通过战争,别无它途。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列强之间从两极对峙到帝国主义战争的过渡时期。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和战争,使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再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的出现、德国力量的削弱、奥匈的解体、英法损失严重、美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迫切要求国际社会重新构筑世界秩序。大战结束之后,英、美、法等国于1919年1~6月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随后又同德国的盟国签订和约,从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日等国则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订立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和《九国公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作为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这样,凡尔赛体系就和华盛顿体系一起,确立了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安排了战后世界的基本秩序,使世界出现了暂时的和平。鉴于以往均势秩序的失败,国际社会普遍希望借助这次战争的历史契机,用一种新的非均衡外交的方式谋求人类和平。英国国际关系史学权威泰勒(AJ.P.Taylor)认为,为了适应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战后两个新兴的大国苏联和美国先后提出了改造世界的不同方案。其一是列宁倡导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政策;其二是威尔逊为抵消苏联的影响而提出的以“国际联盟”取代均势外交的构想。但是,后来的国际形势证明,列宁的方案只取得了局部成功,而威尔逊关于国际联盟的构想则完全失败。列宁的方案之所以没有完全成功,主要是因为苏联不仅被排除在国际政治生活之外,“不能参与决定世界事务”,而且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和军事等多方面的围攻与封锁。威尔逊的方案之所以彻底失败,则是因为国际联盟是在美国缺席和苏俄、德国被排除在外的情况下产生的,并演变成为少数大国特别是英法操纵的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的跛足国际组织。在众多的世界秩序中,凡尔赛秩序大概是最短命的,它大约只维持了10年左右的有序稳定态。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秩序自诞生之日起就孕育着动荡和危机。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但是这却使一向作为欧洲大国而存在的苏俄,跟德国一道被排除在凡尔赛体系之外;美国实际上也未参加凡尔赛体系,这使凡尔赛秩序从一开始便失去了世界大国的支持;英法之间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不和;奥匈帝国解体后,分离出来的东欧各小国在欧洲的政治构架中未能占有应有的位置,也得不到大国的尊重。所有这些都是凡尔赛秩序的致命弱点。凡尔赛秩序下的世界和平体系是列强之间从实力出发暂时妥协的产物,因而是很不稳固的。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约束维系的整个国际关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由于对战败国的宰割以及彼此分赃不均,凡尔赛秩序不仅没有消除世界列强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加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列强之间的实力对比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些矛盾,并最终导致这一秩序的崩溃,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新战争又一次在所难免。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凡尔赛秩序从此走向无序失衡态。在西方,1933年希特勒上台,撕毁凡尔赛和约,废除洛迦诺公约,欧洲战争策源地随即形成。在东方,日本为转嫁危机,在国内强化法西斯专政,对外则加快侵略战争的步伐,1931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远东战争策源地也随即形成。两大战争策源地的相继形成,表明战争已经迫在眉睫,由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的世界秩序面临着灭顶之灾。雅尔塔会议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束了凡尔赛秩序的短暂生命,并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秩序。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为战后秩序的形成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个新秩序往往被称为雅尔塔秩序。但由于雅尔塔秩序以两大阵营的对抗为主要特征,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一直贯穿于雅尔塔体系的发展演变,因而雅尔塔秩序又常常被称作冷战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和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意大利由于不满对自身利益不利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于是就以法西斯的面貌出现,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世界性侵略战争,以期夺取世界霸权。战争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战争把世界社会分为两大集团———法西斯国家集团和反法西斯国家联盟,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世界社会的主要矛盾,凌驾于其它一切矛盾之上。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最后的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国际层面上看,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从国家层面上看,欧洲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以致于丧失了昔日主宰世界事务的能力和地位。美国在战争中得到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超级强国。苏联虽然在战争中损失巨大,但它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欧亚大陆强国。大战末期,美苏两个大国实际上已经开始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两支世界性力量主导世界秩序的重建。雅尔塔会议就是这种主导作用的标志。虽然雅尔塔会议是由苏、美、英三大战胜国的首脑们策划的,但会议的主题却是美苏两国在欧洲和亚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根据雅尔塔协议,欧洲被一分为二,东欧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并随后发展为东西两个德国。在远东,苏联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其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则满足了苏联收回南库页岛、获取千岛群岛、外蒙古独立,以及把中国的大连港国际化、旅顺港租作苏联海军基地等要求。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冷战秩序就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制确立之后,世界社会的主要矛盾随之转变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由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因而在战后的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诞生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使原有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土崩瓦解,分别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构成了战后世界的基本秩序。这种冷战秩序大体上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1、战后至50年代的两极对峙时期。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而成型。北约集团和华约集团之间的对抗导致了诸如1948年柏林危机和1950年朝鲜战争等冷战高潮的出现。但是这些冲击都并未影响和改变雅尔塔体制确立的基本格局。2、60年代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和组合时期。西方阵营中,“戴高乐主义”的出现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战。在东方,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解体。3、70年代后的三个世界时期。苏联成为美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第三世界兴起,成为国际社会牵制美苏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第三世界涵盖面较大,第三世界内部存在多种分力,因而也并未触动雅尔塔秩序。4、80年代后的“东西南北”时期。美苏对抗缓和,国际裁军问题出现突破性进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超越世界范围内争霸与反霸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则日益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的抗争转化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虽然战后45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重大变化,但是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前美苏两极对峙的冷战秩序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当然,冷战秩序也并不是绝对凝固不变的。事实上,在世界各种基本矛盾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量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虽然缓慢但却持续不断地在改变着世界各种基本力量的对比,并酝酿着重大的质变。这主要表现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日本和西欧的重新崛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第三世界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以及作为第三世界一员的中国的发展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自70年代起就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趋势,两极对峙的格局开始动摇。早在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提出了世界上已经出现美国、西欧、苏联、日本、中国五大力量中心之说,并认为“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在本世纪最后1/3时间里的前途”。当然,确切地说,当时的日本、西欧、中国等作为新的力量中心还只是在形成之中,尚未打破原有的均势而取代两极秩序。但无论如何,这说明自70年代起世界秩序就已酝酿着重大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当时还处在事物发展的渐变或量变阶段,还不十分显著而已。进入80年代下半期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美、日、西欧在经济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西方的急剧倾斜,战后世界秩序的大变动已经基本酝酿成熟。至1989年下半年,以东欧剧变为标志,战后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世界秩序终于从渐变、量变转化为突变、质变。随着德国的统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终结,雅尔塔秩序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世界开始步入新一轮的无序失衡态。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世界秩序原有结构的终结,世界秩序的新结构尚处在初创阶段。但是与以往不同,本次世界秩序的调整和转型并不是通过世界战争来完成的,而是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世界秩序的转换过程,既没有世界性的硝烟,没有战胜国、战败国之分,也没有重大的旨在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会议。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创建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斗争过程。如何创建以及创建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是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课题。随着冷战的结束,虽然世界安全关系“敌”、“友”阵线的边际变得相对模糊,但是在表面平缓的秩序调整的底层,却掩藏着扑朔迷离的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国际关系中的平衡与相互制约更多地将取决于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较量。此外,国际间广义文化因素将更多地影响国家间关系,高科技的发展也将给国际关系的一些传统概念带来挑战。但是无论如何,从总的发展趋向来看,新的世界秩序既不会回复到冷战结束之前的两极秩序,也不会出现由美国一极独霸世界的单极秩序,未来的世界秩序将肯定会以多极并存为主要特征。统观历史,世界秩序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由有序稳定到无序失衡,再由无序失衡到新的有序稳定,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但每一次新的有序稳定都在更高一级上实现了世界秩序的发展。世界秩序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首创,维持了一个时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稳定,但随后由于发生了世界各主要力量的重新改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被拿破仑战争打破。拿破仑战争的重要后果就是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重新恢复了世界秩序,虽然维也纳秩序维持了近百年的世界和平,但是它最终还是被第一次世界大战送上了不归路。一战建立了一个暂时性的因而短命的世界秩序,凡尔赛秩序从一开始就蕴藏着巨大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二战终结了凡尔赛秩序,并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冷战秩序。冷战秩序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冷和平(coldpeace),最后因冷战的结束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世界再度陷入无序状态。人类将以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迎接21世纪,现在仍然是个未知数。世界秩序的发展演变,恰似《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看,世界秩序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历史循环,而是在曲折中有前进,在循环中有上升。例如,世界秩序在威斯特伐利亚时期和维也纳时期,主要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在凡尔赛时期,世界秩序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美国转移。而到了雅尔塔时期,世界秩序则进一步由欧美转向全球。世界秩序开始时期是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独霸的,但国际舞台上的新角色越来越多,特别是一战之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出现,逐渐使整个世界秩序的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世界秩序不断前进、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