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要求【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的概念;院前
急救的任务;急诊科的任务、布局;急救绿色通道的
概念、范围及管理;团队合作成员的基本能力要点及
核心技能。
【熟悉】急诊科的设置;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急诊护
理工作质量管理;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了解】
ICU
的设置及管理;
ICU
的发展及收治范围
;医学伦理及器官捐献。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概述系体务服疗医救急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ystem,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院前急救: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医院急诊科和ICU:
院内救护重症监护室
急诊室抢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概述院前急救途中救护转运现场抢救现场急救组织监测和运
输工具
"急救网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概述◆
EMSS包括完善的网络体系通讯指
挥系统“120”高水平的
院内急诊服务机构重症监
护病房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概述即刻性
连续性
层次性
系统性主要对地震、水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的紧急救治EMSS1936年法国最早建立EMSS196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议建立“急症医疗系”1970年日本规定急救车标准1972年美国国会举行了建立急救医学体系听证会1973年美国总统颁布了急诊医疗体系(EMSS)
法案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称“空中救护车”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中国:20世纪50年代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救护站。1980年10月
原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目前,我国二级以上的医院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设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综合性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医学科,并配备一定的专业医护队伍。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120”。(一)院前急救概述院前急救-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一)院前急救概述有效的院前急救组织具备标准①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根据具体病情转送
到合适医院;②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③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难事件发生时应急能
力强;④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二)围范作工及务任的救急前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
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执行特殊任务时的
救护值班为院外患的救呼
者提供救急前院的中络网讯通
务任纽枢能技和识知救急及普任务(三)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模式2013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从事院前医疗
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EMT)
。我国院前急救主要模式独立型具备病房、门急诊及院前急救部,送至急救中心继续治疗。中心大城市沈阳、北京(2004年前
)指挥型不配备车辆和人员,只负责指挥调度。广东省为主的南方城市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成都院前型不设病房,专门从事院前急救,设有急救分站。中心大城市和部分经济较好的中等城市上海、杭州、北京(2004年后)依托型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具备病房、门急诊及院前急救部。大部分中小城市和绝大多数市县级城市重庆、海南附属消防型附属于消防机构,共同使用一个报警电话号码,总部下设有
多个救护站,形成急救网络。
其纪律严明,反应迅速。香港地区香港类型组织形式城市和地区代表城市二
、医院急诊科医院急诊科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时间一周7天,
一天24小时首诊负责制以“急”为中心,体现时间就是生命(一)医院急诊科的主要任务急诊医疗急救医疗教学培训科
研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护(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总体布局从
应急出发,以方便患者就诊和抢救为原则。1.
急诊科的标志:急诊科应有标志和路标,其标志应醒目,路标应准确,二者均应昼夜可见。2.急诊科的平面布局:设在医院内便于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布局应以减少
交叉穿行、减少院内感染和节省时间为原则。(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总体布局1、
医疗区必预检分诊室——
急诊病人就诊第一站预检员:有经验的护士任
务
:
分诊和挂号,快速疏导病人进入抢救室或者各专科诊断室,合理调配医护人员。设备: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等(
二
)
医
院
急
诊
科
的
布
局
—
—区
域
布
局(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
区域布局1、
医疗区急诊抢救室配置要求:临近急诊分诊处,房门宽敞明亮,门高大。根
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具备紧急外科处置功能。4、
有足够的照明设施5、
有足够的电源6、
设置抢救床
抢救室设置遵循的原则:1、应有足够的空间2、
配有基本的急救器械3、
急救物品实行四定合
抢
教
区(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
区域布局1、医疗区诊疗室
注意:儿科诊断室应与成人急诊室分开,设置单独出口,以防交叉感染清创缝合室
紧靠外科诊疗室,设有诊查床、清创台。急诊手术室
紧靠外科诊室治疗室和处置室
治疗室备无菌物品柜、配液台、治疗桌及消毒用品;处置室用于存放和中转病区污染物品(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
区域布局外科诊疗室
清创缝合室
急诊手术室治疗室和处置室治疗室处置室急诊观察室收治对象:收住需要在急诊临时观察的患者,观察床配备物品
齐全,要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轨道输液架等设施。EICU
为严重创伤、中毒、休克等提供优质的监护和强化治疗急诊病房
缓解患者入院难的矛盾、促进急诊分流。(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1、
医疗区区域布局(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
区域布局2、支持区:急诊医技科室:
药房、检验室、放射科等。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保安、后勤部门等辅助科室也应该在急诊区域内。(四)医院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人员要求急诊科人员资质
—
执照、规范化培训、上岗证等急诊科人员编制
—
固定编制医生、护士不少于在岗医护人员的
7
5
%通讯及信息设备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仪器设备、急救器械、抢救室急救药品
(五)急诊科的管理1.
急诊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急诊患者)①
各种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的生命垂危者。②
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③
批量患者,如外伤、中毒等。急救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醒目标志、优先抢救合理配置、规范培训
正确分诊、有效分流首诊负责、无缝衔接分区救治、
优化流程定期评价、持续改进
规范运行、有效救治接诊医生根据情况决定开通绿色
通道>可在所以单子上标明>各司其职,保证救治的连贯、及
时、有效先救治后付费(五)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五)急诊科的管理2.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是为迅速、有序地对急危重症患者、批量伤(病)员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治而预先制定的实施方案。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急救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危重症患者及突发事件所致的批量伤(病)员的绿色通道的畅通,以及救治效果。2.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基本原则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责任明确、分级负责
培训演练、快速反应常见类型常见急症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灾难批量伤员应急预案应急准备人员准备物资准备区域准备启动与运行院领导急诊科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各相关专科医护及专家(五)急诊科的管理急救应急组织体系(五)急诊科的管理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原则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优化急诊工作流程3、
实行分级分区就诊4、
定期评价和反馈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危急值班报告制度危重患者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入院转送制度护患沟通制度1、
救治流程-就诊顺序、接诊
方式2、
抢救流程-分工合作3、
转归流程-专人转送、备好
转运物品、电话通知接收科室
、途中监测(五)急诊科的管理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原则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优化急诊工作流程3、
实行分级分区就诊4、
定期评价和反馈(五)急诊科的管理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一级-濒危患者二级-危重患者三级-急症患者四级-非急症患者红区-一、二级患者黄区-三级患者绿区-四级患者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优化急诊工作流程3、
实行分级分区就诊4、
定期评价和反馈四级三区(五)急诊科的管理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原则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优化急诊工作流程3、
实行分级分区就诊4、
定期评价和反馈制定标准及考核办法
体现质量持续改进检查、分析、评价、
改进-反馈具体目标和措施稳定急诊专业护理队伍提高分诊准确率-预见性提高身份识别准确性一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人员相对固定,掌握
急救技术床号、姓名、门诊ID禁止用房间、床号作为唯一身份反问式核对必要时医护双重核对>
使用腕带提高急诊患者救治率,缩短救治时间规范护理文书保证护患沟通顺畅(五)急诊科的管理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稳定急诊专业护理队伍提高分诊准确率-预见性提高身份识别准确性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急诊患者救治率,缩短救治>
定人管理
定位放置
定期检查及维修--足够电量物品用后补充、每周检查
、记录在册
设备清晰的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急救设备不外借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具体目标和措施规
范
护
理
文
书保证护患沟通顺畅(五)急诊科的管理3.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具体目标和措施稳定急诊专业护理队伍提高分诊准确率-预见性
提高身份识别准确性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记录及时记录如未记录,6小时内据实
补记,并加以注明文字口头保持医护一致性规范护理文书保证护患沟通顺畅提高急诊患者救治率,缩短救治时间(五)急诊科的管理留
观
时
间
<
4
8
~
7
2
小
时三、
重
症
监
护重症监护单位
(intensive
care
unit,ICU):
也称加强监护病房,是由专业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高科技现代
化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专业化集中监测、治疗和护理的
场所。(
一
)ICU
运作模式专科ICU:
为收治某个专科的危重患者而设立的ICU,
如心内科ICU、
呼吸内科ICU。综合ICU:
跨科室的全院性ICU,
以处理多学科危重患者为主要工作。部分综合ICU:
介于专科ICU
与综合ICU
之间,主要收治各专科或手术后危重患者,如外科ICU、
麻醉科ICU。(
二
)ICU
的布局1.总体布局●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各区域相对独立,减少干扰和感染●各区域面积和比例合适●建筑装饰符合要求2.区域布局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
医务人员生活区域2.病室设置●床位数:床位使用以75%为宜,超过85%应扩大规模●手卫生设施:每个床单元配备手消毒液●通风与采光设施:最好有气流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
,能独立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噪音控制设施:各种声音减小至最低水平(
三
)ICU
的
设
置1.人员编制●护士:床位数
(2.5~3):1以上专业
技术理论
知识其他(
三
)ICU
的设置3.仪器设备设置●设备带●病床●监护系统●呼吸机●注射泵●其他必备设施●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检查设备等(
四
)ICU
收治范围1.ICU
收治原则●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终末期、不可逆性疾病不是ICU
的收治范围
(
四
)I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泡蛤蚧酒?泡酒的正确方法与配方大全泡酒的比例是多少泡酒的功效与作用解析
- 医疗运营策略方案
- 【培训课件】员工敬业与责任心培训
- 医院手术证明书
- 2024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样书
- 2024建筑劳务的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地坎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铝合金挡风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花洒产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自行车把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职业生涯规划建筑工程
- 护士进修汇报麻醉护理与手术前后的护理
- 生产能力提升策略与实施计划书
- 癫痫性精神病护理查房课件
- 第三小学花样跳绳校本教材(一至六年级通用)
- 小学科学实验目录1-6年级新教科版
- 安全重大隐患管理制度
- 我国的宗教政策(共37张)
- 动漫制作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殡葬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ERP运行检查明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