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原理主讲:刘恒敏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本章的中心内容:

从总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它作为时代的旗帜并永葆科学青春的奥秘所在。在与其他理论体系比较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本章的学习重点: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马克思主义是彻底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3、用科学严整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时代需要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育成型,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充分暴露二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成熟的标志是十八至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2、19世纪以三大发现为标志自然科学的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德国的古典哲学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即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1、马、恩在政治上实现了由民族主义者到革命者再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2、马、恩在思想上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转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2、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3、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具有开放的品格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能1、马克思主义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主义的理论基础二、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1、领会精神实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2、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1、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2、有助于提高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3、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本章的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本章的中心内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本章的学习重点:1、世界的物质性2、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3、世界的联系和发展4、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分析方法5、社会和自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第一节物质世界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含义及意义(1)什么是物质:(2)列宁物质概念的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第二、它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第三、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第四、它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的涵义:运动和静止:(2)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含义:空间时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再次、实践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实践购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节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1、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2)联系的一般特点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另一方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联系的客观性一方面,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另一方面,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2、世界的永恒发展1)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发展

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泰山日出

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都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进化图2、世界的永恒发展(1)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发展(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3)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一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的。二是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三是新事物同旧事物相比内容上比较丰富,因而它也就比较地高级和复杂。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对立又同一的性质和倾向。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它的两个基本属性矛和盾②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同一性是指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对立面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③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互相包含和相辅相成的。首先,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其次,二者是统一的一方面,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另一方面,斗争性也包含着同一性,没有斗争性也没有同一性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彼此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矛盾双方互相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生量变B、矛盾双方互相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生质变(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质变的结果是新事物产生,在新事物内部又开始新的量变,质变引起量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互相包含。3、事物发展的肯定和否定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肯定和否定(2)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3)辨证的否定观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1、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2、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做好实际工作的科学方法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含义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本章的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及方法论的意义4、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及意义?5、如何理解辨证的否定观,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6、如何理解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辨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脊髓?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的中心内容:

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基础和本质;认识过程中的辨证运动;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本章的学习重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发生与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即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认识的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发生的

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对立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主体的含义及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