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2024年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2024年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2024年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2024年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章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在盛夏、秋初的晴朗夜晚,一条银白色的星带横贯天穹,宛如奔腾的河流,这就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古代,中国人称它为“天河”。银河系有数千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员。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字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2.通过本课学习,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目

录地球在宇宙中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地球在宇宙中PART01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说文解字》曰:“宇,屋边也。”

“宙,舟舆所极覆也。”空间时间宇宙地球在宇宙中宇宙是广袤无垠的。通常,人们把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目前它的范围已超过137亿光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观测宇宙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如太阳。恒星众行星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如土星。行星

地球在宇宙中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彗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扫帚星(星官名)。星云是稀薄的气体或尘埃构成的天体之一。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卫星彗星星云地球在宇宙中这些天体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大到小依次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地球在宇宙中

银河系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太阳是其中的一颗,距银河系的中心约2.6万光年。地球在宇宙中银河系地球在宇宙中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均按照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其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

2000(1.392×10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0

000倍)。地球在宇宙中太

阳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除了水星、金星外,其他行星均有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两者共同组成了地月系。地球在宇宙中地月系制作行星“个性”档案大红斑木星环木星五木星个性档案编号:1日期:2024.9.3制作人:小明地球在宇宙中实践活动从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任选一颗,参考木星案例制作一份行星个性档案,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古代称谓:中国古人称其为“岁星”。木星之最

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质量约是地球的318倍。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体积约是地球的1

321倍。

太阳系中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自转周期9.93小时。近观木星

木星是一个庞大的气态星球,其表面有明暗相间的云带环绕。

木星表面有数量众多的风暴,其中“大红斑”最为壮观,被称为“木星之眼”。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PART02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其大小适宜,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这就为地球上存在生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如光照、温度、液态水、大气等。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珍爱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担负的责任。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探究活动虚拟“天”““地”对话“人类是否为字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如果有‘外星人’,他们会在哪里?”一直以来,人们对“外星人”有着无限的遐想。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我们又该如何和“外星人”进行“天”“地”对话呢?若想和“外星人”沟通,首先要了解宇宙。可尝试将宇宙中的天体和天体系统有序地组织起来,建构一个“宇宙的结构模式”。议一议,并填写图框,完成模式的建构。如果“外星人”的家园是银河系某恒星的X行星,你将如何把地球的位置告诉对方?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探究活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曾携带一幅“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某些民族的经典音乐制作成“地球之音”激光唱盘,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你能看懂图中信息所表达的含义吗?如果给“外星人”讲述地球的故事,你想选择哪些内容?人类信息图地球激光唱片课堂小结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地球的运动地球在宇宙中天体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可观测宇宙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节

地球的形态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地球的好奇与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这个众人皆知的事实,在古代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果地球是球体,地球另一面的物体不就掉下去了吗?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2.简单了解地球表层的构成。目

录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表层地球的形状PART01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天圆地方天坛北京天坛的建筑格局就含有“天园地方”的寓意。中国古代有“天园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太阳月球月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最早论证地球是球体的观点。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尔南多·德·麦哲伦,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率领船队开始环球航行。1521年4月27日夜间,麦哲伦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船队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地球的形状1957年世界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来,人们获取了大量的地球照片。照片显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东方一号1961年4月,苏联“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见证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地球的形状目前,人们借助三维仿真技术模拟的地球形状已越来越接近真实。地球真实形状:实际上,地球并非是正球体,而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三维仿真地球地球的大小PART02极半径:6

357千米平均半径:赤道半径: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赤道周长:表面积:6

371千米6

378千米约4万千米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探究活动感知地球的大小我国“复兴号”高铁运营时速高达350千米。假如“复兴号”以此速度沿赤道运行一周,大约需要多少时间?114.3小时。运行时间=40000÷350≈114.3小时。国际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假设地球表面是平面且都可建足球场,地球上能建多少个这样的足球场?714.3亿个。510000000÷(0.105×0.068)≈714.3亿个。地球表层PART03地球的表层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地球表层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大气圈地球表层是地球表层比较坚硬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是个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球表层水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20千米。地球表层生物圈课堂小结地球表层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构成: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三节

太空探索学习目标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目

录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PART01探月工程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各种探测任务的总称。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月球探测器,从此人类进入近距离观测月球的时代。

月球1号

1959年1月3日,苏联成功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是首个飞掠月球的探测器。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美国先后发射了先驱者、徘徊者等月球探测器。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将阿姆斯特朗送上月球,成为人类登月第一人。探月工程无人月球探测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登月探月工程我国探月工程需要经历哪些阶段?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并将其明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实现绕月飞行与探测。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并获得更高精度的月表影像。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首次实现太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月球车实现月面软着陆。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探月工程我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的成就探月工程嫦娥六号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月背样品1

935.3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火星探测PART02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在昼夜长短、两极存在冰盖等方面与地球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人们相信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源起,因而备受人们关注。火

星火星探测你知道人类为什么要对火星探测吗?1960年10月,苏联相继发射了两枚火星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探测火星的历程。截至2021年5月,人类共执行火星探测任务51次,但成功着陆只有10次。

维纳斯13号

1986年,苏联的“维纳斯13号”太空探测器成为第一个成功着陆在金星表面的人造物体。火星探测火星探测历程我国实施的火星以及其他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

天问一号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软着陆的国家。“祝融号”火星车火星探测火星探测历程空间站建设PART03空间站,又称太空站,是一种可供航天员巡访、工作和生活的大型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建设空间站定义:苏联——礼炮1号苏联——和平号国际空间站中国——天宫号

1971年4月,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1986年,发射了第二个空间站“和平号”2010年,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16个国家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开始全面使用,这是迄今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实验平台

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又称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空间站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空间站1.了解宇宙奥秘,开拓新的领域。

太空探索可以让人们探索未知宇宙,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的演化历史,激发人类的好奇心,驱使人类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开拓新的领域。空间站建设2.太空资源丰富,保障人类未来发展。

太空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太空资源、建设太空基地,可以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例如,月球上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月壤中含有地球上罕见的氦-3,它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空间站建设3.带动高新技术发展,催生新技术,惠及全人类。

太空探索需要使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带动科技的发展,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例如,太空探索带动国防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类型的监测卫星将人类的视线由地球表面延伸至太空。空间站建设课堂小结空间站建设太空探索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主题学习中国人的飞天梦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万户飞天”雕像“万户飞天”讲述了我国明朝万户(官名)陶成道,为实现飞天梦想,坐在捆绑着火箭的椅子上,手握风筝,飞向天空……为纪念人类首次乘火箭飞天的壮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新课导入目

录回顾中国航天历程致敬中国航天英雄探秘中国航天科技探索浩瀚星空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航天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发展的成就。2.通过了解航天英雄的事迹,学习航天英雄身上的航天精神。3.航天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及其影响。回顾中国航天历程PART01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等为历代传颂。探索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当代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回顾中国航天历程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我国现代航空和火箭事业从此起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我国航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并跃入国际先进行列。钱学森与航天四老合影(左起: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梁守槃、任新民)回顾中国航天历程1956年成立中国航空工业委员会195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1970年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57年返回式遥感卫星顺利回收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迈出中国探月第一步2011年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回顾中国航天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大事记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2016年“墨子号”发生,这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完成了月球天体采样任务2021年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发射,正式步入“探日”时代2021年“天问一号”抵达火星,“祝融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回顾中国航天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大事记任务一:展示中国航天大事从图中选择一件航天大事,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航天大事记主题海报。回顾中国航天历程致敬中国航天英雄PART02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钱学森等一批杰出科学家功不可没,他们身上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致敬中国航天英雄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致敬中国航天英雄任务二:书写中国航天功勋人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航天英雄,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载人航天飞行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致敬中国航天英雄选择一位心目中的航天英雄,将他的事迹或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致敬中国航天英雄任务三:讲述航天英雄的故事致敬中国航天英雄探秘中国航天科技PART03

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实现了“从落后到追赶再到国际先进”的跨越式发展,并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探秘中国航天科技

舱外航天服(简称舱外服)是一个浓缩的太空舱,有着超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密集度。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120公斤,安全系数极高,可在太空环境下连续工作4小时,具有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舱外通信等多种功能。小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飞天”舱外航天服主要部件的功能说明书。探秘中国航天科技任务三:揭秘“飞天”舱外航天服头盔面窗电控台气液组合插座手套安全绳靴子背包照明灯气液控制台背包内部a.环控生保系统b.遥测数据发射机c.遥测数据变化与编码器d.主氧气瓶e.蓄电池f.电台探秘中国航天科技探索浩瀚星空PART04借助手机星空应用程序,完成下列要求。1.找到太阳、火星、月球,说出它们的天体类型。2.说出太阳、火星、月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名称。3.结合教材图1.4,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在人造卫星未探访火星之前,有人判断火星上存在生命。你认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手机星空软件截图探索浩瀚星空观测星空天圆地方月食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遥感影响四幅图反映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四个不同阶段,简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不同阶段的大事件或历史背景。探索浩瀚星空地理故事根据教材图1.12绘制地球圈层结构漫画,举办班级地理漫画展。探索浩瀚星空地理漫画1.制作哈勃天文望远镜、“祝融号”火星车和中国空间站模型,任选一例,说明它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2.温馨提示①以小组为单位,各成员合理分工;②查阅资料,做好图纸设计;③选用合适材料,体现节约、环保理念;④注意安全,手工制作为主。探索浩瀚星空地理模型回顾中国航天历程致敬中国航天英雄探秘中国航天科技探索浩瀚星空课堂小结中国人的飞天梦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章地球的运动极其影响第一节

地球仪台风“利奇马”中心示意2019年8月4日15时,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在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海域生成,其中心位于(16.7°N,131.5°E)。什么是经度?什么是纬度?如何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标定台风中心的经纬度位置?新课导入目

录地球的模型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学习目标1.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3.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地球的模型PART01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地球的模型概念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但地球仪却是一个正球体。这是因为在按照比例缩小的过程中,地球各部分的差别被缩小到用肉眼难以察觉出来了。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的球体。温馨提示地球的模型概念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地球的模型概念02借助地球仪能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帮助我们认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01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地球的模型作用地轴假象的地球旋转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的最难点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地球的模型地球上的点和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地球的模型地球上的点和线经线和经度PART0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也叫子午线。SN侧视图

斜视图NN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经线和经度经线的定义相较于南北两极形状为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经线和经度经线的特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因此在地球仪的最北端北极上,四周都是南方;在地球仪的最南端南极上,四周都是北方。经线和经度经线的特点

在地球仪上,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经线和经度经线的划分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经线和经度经度的划分西东180°150°W120°W90°W60°W30°W0°180°150°E120°E90°E60°E30°E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分180°,称为东经,用“E”表示,如东经90°写作“90°E”;由本初子午线向西分180°,称西经,用“W”表示,如西经90°写作“90°W”。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称其为180°经线。

经线和经度经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两条,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如20°E和20°W。0°经线和180°经线各只有一条,不分东西经,写作“0°经线”和“180°经线”。经线和经度经度的划分西东180°150°W120°W90°W60°W30°W0°180°150°E120°E90°E60°E30°E东经度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度东经度西经度越往西度数越大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经线和经度经度的划分含义: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例如,图中0°经线和180°经线、60°W和120°E分别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之间的关系:这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180°;除0°经线和180°经线外,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经线和经度经线圈北极南极西半球东半球南极北极西半球东半球160°E160°E160°E160°E20°W20°W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温馨提示:国际上统一使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从海洋穿过,避免了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的版图划分在东西两个半球。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大大在西,小小在东”。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范围。西经东经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0°20°W160°E180°180°因此,如果某点经度是东经,与160°E作比较,小于160°E位于东半球,大于160°E则位于西半球;如果某点经度是西经,与20°W作比较,小于20°W则位于东半球,大于20°W则位于西半球。经线和经度知识拓展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纬线和纬度PART03基多赤道纪念碑

基多赤道纪念碑坐落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以北20多千米的地方。基多是世界上距离赤道最近的首都。纬线和纬度纬线北极南极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纬线和纬度纬线北极南极指示方向长度形状相互位置关系数量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缩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纬线的形状是圆,在两极缩为点相互平行无数条纬线和纬度纬线纬线的平行关系是从垂直于地轴方向观察地球仪的到的结果。如果从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外围的最大纬线圈赤道。纬线圈形状是圆,没有起点和终点。例如,一架飞机沿着一天纬线一直向东或向西飞行,最终均能回到出发点。NS纬线和纬度知识拓展纬线的特征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是纬线的起始线。北极南极0°纬线从赤道向北分90°,称为北纬,用“N”表示从赤道向南分90°,称为南纬,用“S”表示纬线和纬度纬度90°30°20°10°0°90°30°20°10°北纬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赤道赤道既不属于北纬也不属于南纬分布规律判定方法分布规律判定方法纬线和纬度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大小与纬线长度的关系北极南极除赤道外,度数相同的纬线各有两条,并且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相等。如图中20°N和20°S度数越小,纬线越长纬线和纬度纬度的分布规律0°30°S30°N60°S60°N90°N90°S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N60°NNS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60°N30°N0°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0°30°N60°N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侧视图斜视图俯视图纬线形状是大小不等的圆,但在不同视角下,纬线表现出的形状是有区别的。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北极南极0°23.5°S23.5°N66.5°S66.5°N90°N90°S南极圈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纬线和纬度特殊的纬线和纬度经纬网PART04叠加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线相互垂直相交经纬网经纬网的含义利用经纬网定位已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观测等诸多领域。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例如,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116°E、40°N。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定位

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利用了经纬网的定位功能,在农业、交通、防灾减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定位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两点同时位于北纬,则度数大的在北;若同时位于南纬,则度数小的在北。如果两点中一点在东经,一点在西经,且东经与西经度数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两点同时位于东经,则度数大的在东;若同时位于西经,则度数小的在东。0302如果两点中一点在北纬,一点在南纬,则北纬在北,南纬在南。0104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定向普通经纬网图:度数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经纬网经纬网图的判读经纬度的判读N0°

180°

90°

90°

按逆时针增大为东经按逆时针减小为西经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为东经(E),按逆时针方向减少为西经(W)。经纬网经纬网图的判读经纬度的判读S0°

180°

90°

90°

按顺时针减小为西经按顺指针增加为东经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为东经(E),按顺时针方向减少为西经(W)经纬网经纬网图的判读经纬度的判读北纬都在北半球,南纬都在南半球。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至160°W为西半球。若经度小于160°E或小于20°W,则位于东半球;若经度大于160°E或大于20°W,则位于西半球西经东经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0°20°W160°E180°180°经纬网经纬网图的判读北半球的判读一般经纬网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经纬网图的判读方向的判读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北

西

西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确定中心时北极还是南极。确定纬线,以劣弧(小于180°)为准,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向。12确定经线,标出南北方向。3经纬网经纬网图的判读方向的判读课堂小结地球的模型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地球与地球仪概念作用地球上的点和线经线的定义经线的特点经度的划分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南、北半球的划分纬度特殊的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经纬线的含义经纬网的作用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新课导入清晨,太阳升起,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夜晚,满天星辰陪伴着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日月星辰为何每日东升西落?

白昼和黑夜为何交替出现?目

录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更替时差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借助地球仪与地图,知道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计算。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PART01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的特点。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旋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约24小时)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北极俯视图侧视图南极俯视图NS“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更替PART0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你发现了什么?昼半球夜半球被太阳照射到的半球未被太阳照射到的半球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昼夜更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昼夜更替如何判断晨线和昏线?

假设你站在晨昏线上,随着地球的转动,下一刻迎来白天则该线为晨线,如甲;下一刻迎来黑夜则该线为昏线,如乙。假设法晨线昏线昼夜更替思考:昼夜现象也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吗?×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仍存在昼夜现象。昼夜更替黑夜白昼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太阳照射昼夜更替地球自转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被称为晨昏线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夜更替

由于昼夜更替的周期长短适中,地球表面白天不至于过热,夜晚不会太冷。这就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昼夜更替时差PART03太阳东升西落东西地球自西向东转太阳东升西落决定时差甲乙两地,谁先迎来日出?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甲乙乙地先迎来日出同一纬度,东边地方比西边地方先看到日出。地球自转+经度不同,产生时差时差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正午时刻是相同的一天中,太阳升至最高位置时就是当地的正午同一条经线上的时间相同,不同经线上时间不同时差(1)地球自转一圈,转过的总经度为

,自转一周需要

小时;(2)地球每小时转过的的角度是

;因此,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

小时。360°2415°1时差时区划分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作东时区和西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中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时差北京时间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进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退一天时差伦敦位于:北京位于:两地相差_____个时区,两地相差

小时中时区东八区88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相隔的时区数东加西减如果伦敦现在为10点(国际时间),则北京现在为_____点18总结一下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吗?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一天当中,影子长短也发生变化,早中晚发生的变化是长变短再变长。时差课堂小结昼夜更替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时差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即一天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昼夜现象地球不停自转→昼夜更替晨昏线同一纬度,东边时间早于西边同一经线上时间相同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计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日期升旗1月1日07:365月1日05:157月1日04:4910月1日06:10一年之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为何不同?新课导入目

录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四季更替地球上的五带学习目标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PART01自西向东概

念方向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一年(约365天)地轴指向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约成66.5°的夹角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演示地球公转实践活动1.在教室内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桌面上正确摆放三球仪。2.在三球仪上指出地球的南北两极、地轴和赤道。3.利用三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说出公转的方向、周期,观察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姿势。4.说出二分二至的大致时间,指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光照情况。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四季更替PART02昼夜长短的判断四季更替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

夏至日秋分日

冬至日

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四季更替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赤道(0°纬线)北回归线(23.5°N)赤道(0°纬线)南回归线(23.5°S)太阳光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极昼极夜

夏至6月22日前后极昼:一天24小时均是白昼极夜:一天24小时均是黑夜四季更替23.5°N

0°23.5°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回归运动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北的纬线。一年中太阳直射1次。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南的纬线。一年中太阳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太阳直射2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叫作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季更替你知道在北半球,春夏秋冬各是哪几个月份吗?春3、4、5月秋9、10、11月夏6、7、8月冬12、1、2月四季更替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夏至日前后的6、7、8月三个月,正午太阳高大,白昼时间长,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的12、1、2月三个月,正午太阳高小,白昼时间短,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前后的3、4、5月三个月和秋分日前后的9、10、11月三个月,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是秋季。四季更替地球上的五带PART03在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光照情况不同,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就有了冷热差异。据此,人们把全球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地球上的五带中国读图找出五带的分界线各在哪里?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地球上的五带地球五带与低、中、高纬度地区范围的比较热带0°—23°26′低纬度地区0°—30°温带23°26′—66°34′中纬度地区30°—60°寒带66°34′—90°高纬度地区60°—90°温馨提示:热带都属于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都属于温带;寒带都属于高纬度地区。地球上的五带这里是寒带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少,气候终年寒冷。地球上的五带这里是温带地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地球上的五带这里是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地球上的五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的五带课堂小结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上的五带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约为365天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不同温度带的特征不同温度带的现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主题学习

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新课导入目

录二十四节气溯源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素养提升

感知地球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了解其发展。2.描述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密切关系,知道二十四节气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二十四节气溯源PART0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是劳动人民长期研究观察天文、气候、物候现象与农事活动关系的经验总结。二十四节气兼具天文季节和气候节令的特点。二十四节气示意二十四节气溯源“八节”指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属于季节的范畴。二十四节气溯源“十六气”指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属于气候的范畴。二十四节气溯源二十四节气融合了天文学、气候学、物候学、地理学、历史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二十四节气溯源春秋时期的《尚书·尧典》记载了使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二分、二至四个节气的事实。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出现了二分、二至和四立八个节气的相关记载。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并对其进行了科学解释,同时把北斗斗柄运行方向作为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溯源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表和圭组成。垂直于地面的标杆叫表,圭是测定表影的刻板,测量时需南北放置。一年中,“表”正午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长度居中的那天为春分或秋分。二十四节气溯源北斗七星与二十四节气北斗七星斗柄朝向与节气二十四节气溯源古代人们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行方向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因此,古人把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变化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标准。古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春分);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夏至);斗柄西指,天下皆秋(秋分);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冬至)”之说。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PART02从天文角度看,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人们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份,每15°为1份,每1份为一个节气。地球公转与二十四节气示意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知识。节气名称中有“春”“夏”“秋”“冬”的属于季节类,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属于气候类,反映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属于物候类。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物候与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物候被称为“大自然的语言”。自然界的草木萌发、展叶、开花、结实,候鸟来去,以及霜、雪、雷、雨等自然现象,统称为物候。物候与节气密切相关,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而一气中的三候均与当地某一种物候现象相对应。例如,“凉风至”属于立秋第一候的物候现象,“白露生”属于第二候的物候现象,“寒蝉鸣”属于第三候的物候现象。同时物候对农事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如“布谷布谷,收麦种谷”“榆钱黄,种谷忙”等。辨识二十四节气将二十四节气按下列要求归类,并填写表格。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二十四节气与农事PART03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先民劳动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创造,为后世的农事安排提供了具体指导。“谷雨”指谷类作物进入成苗期,降雨增多对其生长有利,即雨生百谷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芒种”指有芒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秋熟作物开始播种的意思,收播兼顾,尤为忙碌,故也称“忙种”。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小满”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我国广大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与节气有关的农事谚语,显现出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例如,“立秋种,处暑栽,立冬前后收白菜”“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实践活动收集农事谚语查阅相关资料,或走访当地农户,收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谚语,并举例说明二十四节气是如何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二十四节气产生于黄河流域,它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物候和农事活动等特点,并不完全适用所有地区,因此不能盲目照搬,要因地制宜。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亚太中心代表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素养提升感知地球运动PART04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使其始终保持这种运动状态,分别从侧面、北极上空以及南极上空观察其自转的方向。

1.在甲、乙、丙三幅图上分别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按照时针运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描述乙、丙两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素养提升

感知地球运动演示地球自转乙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自转;丙图(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乌鲁木齐市和济南两地学校的作息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表2.2和表2.3所示。素养提升

感知地球运动感知时间差异1.说出两地作息时间的差异,并做出合理的解释。2.若两地师生实施线上课堂互动,应选择在哪几节课进行?济南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比乌鲁木齐的早。因为济南比乌鲁木齐更靠东,两地经度差异大,但都使用北京时间。可选择在:乌鲁木齐的第一节课(济南的第三节课)、乌鲁木齐的第二节课(济南的第四节课)进行。素养提升

感知地球运动感知地球公转的影响图2.30是我国北方某城市前后两栋楼在冬、夏两个季节正午太阳光照和楼房影子示意。1.观察判断甲、乙两图分别是什么季节,并说明理由。2.在选购低层楼房时,如果只考虑房间采光效果,你会参考哪个季节的正午太阳光照图?为什么?甲图是冬季,此时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楼房影子较长;乙图是夏季,此时我国北方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高,楼房影子较短。参考冬季的正午太阳光照图。因为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年中最低的,楼房影子最长,此时能看出前楼是否挡光,能看出房间的采光效果。课堂小结二十四节气溯源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划分:“八节”——季节类;“十六气”——气候类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划分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表征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三章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校园鸟瞰图小明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为了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小明画了一幅校园平面图。利用这幅平面图,你能否告诉大家:学校大门朝什么方向?教学楼在什么位置?旗杆离校门有多远?小明绘制的地图有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完善?新课导入学习目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目

录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要素地图要素PART01校园平面图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对校园进行了实地测量,重新绘制了校园平面图。用文字、颜色、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面景物,并附加了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还绘制了指向标。地图要素校园平面图地图要素注记根据它可以知道图中标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以及陆高与水深等的数据。图例根据它可以知道图中符号的含义。地图要素校园平面图比例尺据此可以量算实际距离。指向标据此可以辨识方向。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地图。要读懂地图,就要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地图要素,利用这些要素我们就可以与地图进行“对话”了。地图要素地图上的方向PART02地图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地图上的方向城市街区地图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方向。地图上的方向判断地图上方向的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地图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指向标一般指北。判断地图上方向的方法——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的方向经纬网地图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地图上方向的方法——经纬网定向法地图上的方向野外辨别方向的常用方法晴朗的夜晚,对北半球的人们来说,面向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用罗盘辨别方位。把罗盘水平放置,待磁针稳定后,标有“N”的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这种方法要求罗盘水平放置,与磁性物质或铁器保持一定距离。在野外开敞空间,当手机通信信号消失时,我们可以借助手机定位软件(如电子指南针)来识别方向。除上述方法外,你还有哪些野外辨别方向的小窍门?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实践活动地图上的方向在登山、徒步旅行、探险等野外活动中,人们往往借助地理事物和工具来辨别方向。比例尺PART03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1.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比例尺比例尺的计算在图上用线段标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线段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数字式在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文字式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比大小比例尺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的关系图例和注记PART04图例和注记景物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示图例和注记景物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示在地图上,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需要用不同大小、粗细、颜色的点、线、面等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及对符号含义的说明就是图例。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还有一些文字、数字与符号配合使用,用来说明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的名称以及陆高、水深等,这些文字和数字称为注记。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地图上常见的图例课堂小结图例和注记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要素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比例尺方向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计算方法: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有陡有缓,地形类型复杂多样,这些信息如何在地图上进行表达?泰山十八盘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3.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4.通过阅读地形图,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及不同的地形部位。目

录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PART01甲乙丙海平面海拔: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点海拔是________米;乙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乙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10001500500海拔和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9003.17计算中国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和最低点(艾丁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PART02200米150米100米海拔高度同线等高等高线都是闭合的等高距全图一致除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线,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陆地表面主要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隆起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顶面相对平坦,一侧或数侧为陡坡的高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盆地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海拔相对较低的盆状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山坡平缓、山顶浑圆、地势起伏不大、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平原地形起伏平缓的开阔陆地,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低状况的地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上标注的海拔来确定地表的高低状况;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大小;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凹凸方向判断山脊与山谷等;还可以通过等高线海拔的高低和变化特征,识别山峰和陡崖等不同的地形部位。3600米3400米3200米3000米3600340032003000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等高线地形图100200300400盆地:闭合曲线,内低外高等高线地形图80706050408070605040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等高线地形图80706050408070605040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等高线地形图500400300200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等高线地形图SS9080706050鞍部:两组表示山顶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等高线地形图250200200凸低为脊200250250凸高为谷辨析——山谷与山脊等高线地形图山地地形部位尽在你“掌握”陡崖山脊山谷鞍部山顶等高线地形图我们把水域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深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图可以表示水域深度的变化状况。分层设色地形图PART03蓝色表示

;绿色表示

,深浅不同的黄色表示

。海洋平原丘陵高原山地海洋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做的垂直断面图,能更直观地显示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水渠、修建铁路、修建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阅读课堂小结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常见的地形部位等深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三节

地图与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你使用过哪些类型的地图?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地图给你带来了哪些便利?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2.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3.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目

录选择适用的地图数字地图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选择适用的地图PART01地图起源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记述,并随着生产、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实际需要而不断变化。选择适用的地图在古代,地图常用来记录地理方位、领地范围、山川河湖、资源分布、贸易路线、风土人情等,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选择适用的地图地图的分类——按地图的内容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地形、河湖、植被、行政界线、城镇、交通等基本内容;普通地图集中反映一种或几种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工业区的分布、旅游景点的分布等。专题地图选择适用的地图我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适宜的地图。比例尺大于1:10万的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由于其位置精度高、地形表示详尽,是规划、管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资料。大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10万至大于1∶100万的地图。根据大比例尺地图编绘而成。中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图,小比例尺选择适用的地图地图的分类——按比例尺大小慧眼识地图地图中的信息有的是显性的,认真观察便能捕捉到;有的是隐性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专业知识,甚至需要采用某些技术手段才能获得。从澳大利亚地形图中,你能够捕捉到哪些地理信息?选择适用的地图探究活动我能够分析该地区的

地表形态特征我知道了这个地区的河湖分布状况我看到了该地区的海陆分布状况我了解该地区的区域范围我还能够大致推测出该地区的气候状况通过阅读图例。我可以识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上各种要素的阅读分析,我可以了解该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我还能够发现……选择适用的地图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形成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数字地图的应用PART02数字地图也称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可供查询的地图。中国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系统数字地图的应用数字地图最早用于土地与地籍信息管理数字地图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数字地图的应用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利用数字地图可以较为系统、全面地获得交通、人口、环境、城市用地等数据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杭州市城市大脑停车系统数字地图的应用资源调查是指为查清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而进行的量测、分析和评价工作。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将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生成各种综合数字地图,为资源调查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时监测监管系统数字地图的应用利用数字地图可实现对某种灾害过程的动态监测,并将这些信息与地形、河湖、居民点、道路、桥梁等信息进行叠加分析,从而可实现对灾害全过程的预报和预警。金华市防汛系统数字地图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PART0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它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及轨道示意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阅读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01它在物联网、位置服务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如查找自己所处的位置、查找旅游景点、规划出行路线等。02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林业生态海洋渔业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时空感知多网融合,互联互通移动基站万物互联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地图技术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集合,形成了信息量更大,交互性、动态性、共享性、准确性、便捷性更强的数字地图系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地图查询、出行导航、旅游规划等服务。目前,数字地图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素养提升PART041.查阅与学校有关的航拍平面图或遥感影像图。2.绘制学校彩色平面图。3.在图上标注方向、图例和注记。4.在学校宣传栏展示优秀作品。某学校航拍平面图简易地图1.参照甲图提供的相关信息,模仿乙图,尝试制作山地模型,并将山峰、山谷、山脊标注在模型的相应位置。2.展示优秀作品,请获奖同学介绍制作山地模型的技能、技巧,如图纸的设计、材料的选取及山脊、山谷等判读方法。3.如条件允许,可成立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学校模型图,并将作品赠送学校图书馆。依据左图所做的山体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地理模型1.某中学学生借助电子地图设计了徒步黄河研学路线,结合你的体验,说一说使用电子地图设计研学路线的优点?2.举例说明电子地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开展《致敬北斗》主题探究活动,在班级说明自己的探究过程。如查阅了哪些资料?探究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手机导航线路示意生活中的地理课堂小结地图与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选择适用的地图按地图内容按比例尺大小数字地图的应用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卫星导航地图的应用实时定位、导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新课导入太空第一人尤瑞·加加林从太空看到的地球照片我看到的整个地球更像个大水球!为什么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呢?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目

录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陆地主要地形海底主要地形海陆分布PART01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海陆分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