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真挚友情之珍视归耕隐居之快乐黑暗官场之苦闷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深情贬官谪居之怨愤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愁绪边塞征战怀古咏史人生感怀羁旅思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抒怀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思妇闺怨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民生疾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山水田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1、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2、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题干、作者、背景、注释等;3、诗句中表达情感的词;4、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5、学会审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怎么问,答什么。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解答读解诗歌诗歌发展历程《诗经》→《楚辞》→乐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现代诗古诗分类按音律分类:诗词曲按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内容分类:写景(即景抒情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怀人思乡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爱情诗、讽喻诗等诗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散曲:小令和套数杂居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送别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长亭、灞桥、南浦黄昏、月夜、秋天、古道、折柳赠别、挥泪泣别、借月咏别、芳草惜别、把酒饯别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5、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以物喻人,心理刻画6、风格:语深情切,缠绵哀感,洒脱旷放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鉴赏要点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别董大高适(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送席大孟浩然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情感7: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高考示例】(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参考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高考示例】(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边练边悟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张子尉南海岑参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鉴赏诗的首联说明“张子”之所以不嫌南海偏远而前去任职,是因为上有高堂父母需要奉养。这两句在赞美“张子”孝顺老亲的同时,已经暗含了不宜前去南海为官的意思。颔联描写南海的奇异风物,自然有岑参好奇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形容其地荒蛮,不适合北方人居住。颈联继续描写南海的风物,色彩则趋于明朗。是因为诗人不愿过多渲染南海生活环境不如人意,所以又从劝慰的角度讲此处风景之美。尾联诗人担心朋友厌恶南海清贫,还特地嘱咐“勿厌清贫”。全诗篇法紧密,深婉有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忧国忧民,舍小家顾大家,甘愿辞别年迈的父母双亲,到遥远的南海做官的高尚品质的赞美。B“邑里杂鲛人”中的“鲛人”,即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诗人想象友人将会与鲛人来往,突出此地的偏僻荒凉。C颈联的“暗”与“明”字,写出了南海特殊的地理特点:因紧邻大海多雨而发暗,因雨量充沛而四季花开如春的景象。D“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是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绝佳诗句,这是诗人对朋友语重心长的警示。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仍然充满着正能量。√解析A项对表达的思想感情拔高了,应该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同情。2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案①本诗首联写“张子”为奉养高堂不辞僻远去做县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孝顺的赞赏和对其处境的同情;②颔联写出了南海的条件恶劣,隐含了诗人的担忧;③颈联描写南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四季如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④尾联则是诗人对友人语重心长的警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期望。二、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特点归纳: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舞蹈时铺地用的席子或地毯3、表达志向的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6、借事物讽喻的金钱花罗隐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①将。注:劚,hú,掘、砍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形如铜钱,娇美可爱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咏物诗鉴赏要点: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5、体会表达技巧。边练边悟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白莲王夫之①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②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②檀:红色。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面,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解析“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错,应为“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鉴赏“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秋天是凋零的季节,万物的摇落显出尘世的萧瑟苍凉与衰微。曲长柔美又明媚的弦月,映照着大地,依然是一片肃杀的景象,改朝换代之后血腥的战事虽远去,但清朝著名文字狱时时威胁着前朝的遗民,若文字中呈现对前朝的怀恋及对当朝的不满,必引来身首异处的灾祸。尽管如此,一个人仍要表示对故国的忠诚,遣词必须杳渺幽微却又能给人意蕴深远的联想。同时,这也是词这一文学体式的美感特质所在。王夫之将这二者非常微妙地融合在一起。“秋影”蕴含的摇落,也意味着变节。娟娟片月映照下的尘世种种事态,这里面是有一个对比,片月的纯净与尘世暗淡的对比,前者是王夫之的持守,后者是世道的险恶与人心的易变。“低照银塘光不定”,“银塘”,月光照下来,池塘一片银白。月光低低地映照着池塘光亮摇晃不定,“光不定”所写的正是时代的凝重与人心的思变。清初文字狱的高压,前朝士人多有投清谋取高官者,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如何自处正是这首词后半部分所要表达的,而开头两句词写白莲所处的环境也是自己所处时代大环境的介绍。正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才有了自己的特立独行与卓尔不群。故得以白莲自喻。“绿云冉冉粉初匀”,白莲渐渐绽放开来,就像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这里潜藏着一个没有被说出来的“香”字。白莲逐渐开放出来锁住了清清的河湾,而那悠远的清香遍及东西两岸。这句词所包含的香草美人,在屈原《离骚》中就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象征。在此可看成王夫之的自喻。但写得既含蓄,又意味隽永。“玉露泠泠香自省”,“玉露”,让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是写景,也是在写“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未来的风雨飘摇与昏暗不明。“泠泠”,清凉、凄清的样子。在玉露成霜、凉意袭人的凄清氛围中,白莲知道自己依旧是清香如故。不论外界风物如何改变,自身持有的幽香始终如一。这一点对于王夫之是对前朝如一的忠贞。上片以对比及环境背景暗示性写法作为铺垫,引出白莲或作者自己对自身高贵的认识与持守,下片是对此作更深入的阐述。“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荻花”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秋风从水塘边的荻花丛中吹来,阵阵寒意侵袭着冷冷水波中的白莲。这一句仍是对现实状况的隐喻,清朝建立,明朝留下来的文人纷纷变节投靠清廷,王夫之曾投奔桂王以期恢复明朝,可是朝臣的倾轧荒淫终使他失望隐退。正如瑟瑟秋风吹得人心怎不寒冷?“檀心”,指赭hě色花蕊,可比喻对前朝的赤胆忠心。“晓镜”,指清澈的水面,又有流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慨叹。独自呵护着自身的忠贞赤诚,当清晓来临悄悄看那波光中的自己,无奈于对时光不再的深深叹息。现实恢复明王朝的理想已不可实现,而自身也已是垂垂老者。“窥晓镜”对于王夫之是有很深的哀愁在里面的。而写年华老去恰好引出最后两句词。“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这里所呈现的幽微隐约的情感与似断实连的笔法,令人赞叹。将来想要问我魂归何处,清凉的长夜里一碧如洗的天空就是我灵魂的归宿。一个人虽然身处永世的孤独中,但内心持守的纯净与高洁也将与天地共长久。就像白莲总是出淤泥而不染,洁白的花瓣中蕴藏着的永远是一颗赤子之心。鉴赏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三、边塞征战诗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王昌龄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边练边悟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①虏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鉴赏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可谓形神毕现。铁骢马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以“金”“铁”来修饰“鞭”和“骢”,平添坚强的力度。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此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激情、飞动的气势。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汉代李陵与匈奴交战的遮虏障远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则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功名”句;对句指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之地——太白峰东的长安。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虽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这一联只列地名,不直接书事言情,而事、情俱含其中。尾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尾联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B颔联紧承送别。“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开阖之力。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解析C项“对比”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2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作说明。答案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思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四、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特点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归纳咏史怀古诗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即事议论(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六朝金陵)(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情感1、感慨身世,观照自我:①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立功业的志向和抱负;如苏《念奴娇赤壁怀古》、辛《永遇乐》②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如孟《与诸子登岘山》、王《滕王阁》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①感慨昔盛今衰、盛衰无常,如《乌衣巷》②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之感,如韦庄《台城》③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如《石头城》3吊古伤今,劝诫世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过华清宫》,杜甫等人的咏史诗4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情感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怀古迹①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鉴赏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中,穷困潦倒,故“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至深。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共居同住。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启下文。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所。接着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处。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作《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解析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①抒发了诗人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③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失意之感。五、羁旅乡思“羁旅乡思”,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触景生情,感时生情,托物传情,因梦激情意象:梦境、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鹧鸪、长亭、古道、夜雨、孤灯、落月、黄叶、霜天、阳关及重要节日情感: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歌颂友情,追怀往昔,拳拳眷恋,殷殷劝勉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人们思乡缘由可能是: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羁旅思乡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前三种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边练边悟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暮春赵长卿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注词人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鉴赏这首词上片写思家,起首二句用的是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然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此词云“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国消息茫然”,就带有这样的思想因素,它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倾吐而出,犹如弹丸脱手,自然流畅,精圆迅速,深深地击中读者的心灵。按照常情,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这里说“一春憔悴有谁怜”,则总括上文,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因而人也变得消瘦了,憔悴了。在这样凄苦的境遇中,竟然连一个理解他的人都没有。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推想,其中不无对南宋投降派发出的委婉的讥讽。是他们同金人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置广大离乡背井的人民于不顾。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有谁来体谅像赵长卿这样的贵族子弟?寥寥七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四、五两句,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来。词人怀念家乡,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故云“一春”;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恰恰就在这寒食节的夜晚。古代清明寒食,是给祖宗扫墓的时候。赵氏先茔都在河南,第三句表达了词人惆怅自怜的感情,此刻已沦入金人之手,欲祭扫而不能,更增添了词人思乡的情怀。这两句是一实一虚,前一句叙事,后一句说景,因而化质实为空灵,造成深邃悠远的意境。值得提出的是“中酒落花天”一句,乃从杜牧《睦州四韵》诗变化而来。杜牧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词人只换其中一字,以“天”代“前”,便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换的原因,一是为了对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夜”,此句末字也必须用表示时间的名词“天”;二是“天”字境界更为阔大,且能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表现得迷离惝恍,奕奕动人。词的下片一转,由思家转入归家。过片二句情略一扬起。词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几至不能自拔;然而忽然听说江上春潮高涨,似乎听到了要回故乡的讯息,精神为之一振。这与上阕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遥为激射。上阕说“故园消息茫然”,是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此处则借江头春浪,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正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两相对照,托讽何其之深。下面“别来”一句,缠绵不尽。春浪来了,船儿靠岸了,词人即将告别临安了,却又舍不得离开。这种感情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也是极为矛盾、复杂的。南宋定都临安,经过较长时间的经营,物质上已相当丰裕,生活上也相对地安定下来。赵长卿作为宗室之一,他的处境自然较好,何况在这里还有许多南下的亲朋好友,因而临别之时他又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别来此处最萦牵”。词人就是在这种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矛盾状态中来刻画内心的痛苦,从中我们窥见了南宋时代上层贵族中一个现实的人,一颗诚挚而又备受折磨的心。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富有余味。“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词人此时设想,他已登上归船,正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其心境之凄凉,令人可以想见。他又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不说他的胸中离情万种,而只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来赋诸读的视觉或听觉,留下体会、品味的空间。这就叫作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比之用情语,更富有感人的魅力。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尽征鸿”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园的情感,词人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含蓄地写出了词人的期盼和失望之情。B“一春”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词人惆怅自怜的感情。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竟然没有理解他的人。C“怀家”两句一实一虚,“夜”字境界阔大,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表现得迷离动人。D上阕说“故园消息茫然”,是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下阕则借江头春浪,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江水殷勤有情,正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解析C项应为“天”字境界阔大,与起句相呼应。√2词尾词人以景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答案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借想象之景,写出了心境的凄凉和心中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渲染了情境,使词含蓄隽永,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思妇闺情诗悔教夫婿觅封侯香闺幽怨谁识得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此情脉脉谁共语?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理解概念:一、产生原因皇权无上恩无常男尊女卑夫为纲别离迟暮源征商闺中人的身份宦妇(官太太)商妇征人妇宫妇游子妇怀春少女弃妇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常见情感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真挚爱情。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和家人的思念。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3、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被丈夫冷落、抛弃的哀怨,或借此表达自己不被重用。如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4、注意:怨女诗主要通过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用男女的依恋比喻希望得到君王的重用;一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弃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爱情诗常见意象:1、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2、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3、画眉: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4、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5、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6、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7、结发:比喻夫妻。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8、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闺怨、宫怨诗:1、常见类型:①闺怨诗。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②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③征妇怨诗。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④商妇怨诗。“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⑤少女闺怨诗。1宦妇《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悔”怨思念2商妇《罗贡曲》刘彩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埋怨后悔盼归思念宫词朱庆余寂寞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久己失宠,感怀无限,怨恨深重。宫庭统治的严酷,朝廷纷争的复杂残酷。3宫妇4征人妇《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思念担忧怨战盼团圆5、少女闺怨诗。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伤春词》白居易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总结意象行宫花红宫女轩楼鹦鹉黄莺燕子鸿雁月亮帷幄落花泉水晓风烛光画屏夜色银河飞蛾商妇征妇杨柳章台栏杆衰草秋景春景落叶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陌头杨柳色”使女子触景生情,表现了女子对丈夫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后悔与怨恨。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撷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寄希望在梦中与丈夫相会,却被不知趣的黄莺惊扰了她的美梦。表现了女子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和对丈夫的思念、想往。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二:表现对游子的思念、牵挂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整首词短短的两句二十七个字,字字精炼,句句精彩;把一个独守闺房盼郎归的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女子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二:表现对游子的思念、牵挂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了战争的罪恶。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寄征衣(元)姚遂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中描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宫怨诗)何满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宫怨诗)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五:表现闺中人的伤春、惜春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六: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行宫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古代写闺怨诗的多数为男子,为什么?多用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或渴望被重用的心理。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七: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托志帷房”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摸鱼儿·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1、以相思寓_____________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______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4、以冷落薄情寓_________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渴望报效国家朝廷壮志未酬功业未就怀才不遇遭排挤打击主题人物身份“怨”由“怨”情伤春怀人弃妇思妇征妇商妇游子妇少女妃子宫女
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年老色衰丈夫情变以夫为纲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对爱情婚姻的失望;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丈夫戍边远征丈夫远行(为利)丈夫远行(求学)青春辜负,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寂寞孤单、百无聊赖;向往自由和幸福;对帝王情薄、遭人冷落的怨恨幽闭深宫失宠青春短暂等待思念、关切、独守空闺的寂寞、孤独长期分离的苦楚对团聚的渴望悔恨对朝廷连年征战的不满;对战争无情的痛诉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总结主题:⒈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借此暗指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高考试题】(2012年新课标卷)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2分)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1分)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1分,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1分)。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3分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3分)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六、闺怨诗鉴赏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的模式:别离──盼望──孤单。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大体有: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2、描写美人迟暮的。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七、山水田园诗(写景诗)代表诗人: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高低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各种感官)、白描、色彩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如《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如《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7【“忧国伤时诗”的鉴赏】内容上: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阅读下面这首诗。(8分)10安徽卷岁
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考题示例】【答案提纲】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发差。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九、建功报国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缅怀古代明君圣主、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也会出现国难当头、奸臣当道、昏君无能的社会现实;还有战乱、民生、北伐等相关字词。【“建功报国诗”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量与仪器课程设计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影响评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测控传感器课程设计
- 拆除食品厂施工方案
- 安全的租赁吊篮施工方案
- 厂区地面防水施工方案
- 北京道路中央护栏施工方案
- 北京复合纤维湿地施工方案
- 保山轻钢拼装别墅施工方案
- 不规则外墙贴砖施工方案
- 高考688个高频词汇 word版
- GB/T 41664-2022低NOx燃油燃气燃烧器评价方法与试验规则
- GB/T 41000-2021聚碳酸酯(PC)饮水罐质量通则
- GB/T 25021-2010轨道检查车
- GB/T 22427.9-2008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
- GB/T 20897.4-2019充气艇第4部分: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5 kW及以上且船长在8 m~24 m之间的艇
- 班会-学霸的炼成
- 临安遗恨-古筝+钢琴五线谱
- 抽象代数复习习题及答案
- 薪酬管理分析报告5篇
- 台海局势之我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