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多元激荡的文化:文化的自觉与大成【课程标准】(1)政治上,在概括三国至隋唐的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概述和说明各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发展历程,探究这一时期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教材分析】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第八课旨在讲述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领域与文化领域新的发展,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教材给出的材料足够丰富,需要补充的有对三武灭佛、韩愈复兴儒学的详细解释,再加上文学艺术更多图片与文字史料的补充,可以使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中比较直观的体会到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的繁荣程度。【教学目标】唯物史观: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的内容,分析三国至隋唐文化繁荣的社会历史客观基础,由文化到社会存在,由表及里形成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认识。时空观念:掌握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出现的“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的有关知识。史料实证:欣赏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壁画图片,感受其艺术魅力,总结其艺术特征。进一步加深对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思想文化的感性具体的认知以及理性客观的思考。历史解释:总结这一时期文艺达到高峰的原因,探究一定时期的文化现象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史料实证:通过图片、文字资料深刻感受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和深远影响。家国情怀:学习对三国至隋唐的思想、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到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对异质文化进行包容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学情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初中有所涉及,但内容深度比较浅显,本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加强。授课时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清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史料、人物、图片、视频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教学重难点】重点:思想领域儒佛道思想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交流的基本史实。

难点:三国至隋唐多元文化交融的原因和表现【概念解释】中华文化圈:是以中国为主体,范围包括越南、朝鲜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它是一个多样统一、有机组合的文化世界。汉字、儒学、中国化佛教和中国式典章制度,是中华文化圈的基本特征。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方面促进了唐代经济的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唐代文明的对外传播泽被东西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讲授新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导入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这种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文化,又决非凝固的化石、僵硬的模式,而是常与变、因与革、内与外相统一的有生命的机体。”——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一、裂变与整合:儒学和佛道的发展1.儒学危机:三教并行(理论的弱点:缺少世界本源和终极目标的论述。)(1)两汉时期:从孔子开始,儒学奉行的是“不能事人焉能事鬼”,要求“敬鬼神而远之”,这是一种强迫人们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社会规范。这种强烈的理性主义确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但是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征战杀伐,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让人们对现实失望。在无力改变之下,开始寻求个人解脱的精神支柱。①佛教东传: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经历了一个在曲折中扎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佛徒做出了努力。有的致力于提升佛教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使之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佛教进入中国,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文化第一次接受另一个人类重要文明的影响,相当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的信仰,是对神祇的祭祀与对祖先的崇敬……神祇与祖先的信仰,没有深刻的教义,对人生种种终极关怀,不足以提供普世超越的解释。来自印度的佛教填补中国文化这一空间自此以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儒、道、佛三家激荡,互相影响的后果。——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②道教发展: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开始主要流行于民间,曾为农民起义所利用。东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为早期道教的两个重要派别。(2)魏晋时期:冲击儒学在主流地位①佛道先融:一拍即合——为何能够首先交融?在探究世界本源和探寻人生的终极归宿上二者具有相似性。有共同的沟通话题,佛家“空”与道家“道”可以相互理解。道教强调人生哀乐、现实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道家的学术思想自然成了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可能稀释、消除对于死亡的恐惧。同时,其所蕴含的抽象思辨、深邃哲理对于注重精神享受的士大夫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②佛儒后融:困难重重一是儒家独尊地位及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佛教难以轻易撼动,缺乏文化基础,即使某一阶段佛教备受重视,仍难以企及;二是受“华夷”思想影响,从心理抵制外来文化,佛教传播缺乏心理基础;三是儒家始终没有宗教化,世俗特征明显文化的产物,佛教缺乏社会基础。儒家重现实,重人事,重社会功能,社会秩序,重入世干进求禄,建功立业。所以……名教礼法是绝对不可丢失的。另外儒学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能成为一种宗教信仰。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思维拓展】儒学的危机: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3)隋唐时期:①隋朝:儒家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隋朝王通提出了“三教可一”的思想,代表作为《中说》。三教合一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即“三教合归儒”,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唐朝: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禅宗起于北魏,由印度僧人达摩所创。到武则天时,分为慧能的南宗和神秀的北宗。南宗宣传顿悟,北宗宣传渐悟。南宗最为盛行,几乎取代其他各宗派。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原有的哲理丰富,又逐渐中国化,在与道教竞争中占有优势。因而儒学在儒、玄、释、道中仍然居于首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时人认为儒学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皇权,重振封建纲常,也有利于建立中原正朔形象,感召四夷,建立大一统。这些均是玄、释、道所不能取代的功能。——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知识延伸】禅宗与佛教的本土化:禅宗是中国特创的佛教,它舍弃了佛教理论中大量的繁琐论证,而以佛教中一些最基本精神,来讨论和解决儒家最关心的心性问题,在沟通儒佛方面,大开方便法门。禅宗源于现实,注重现世生活,讲究对于生活的积累和顿悟,主张出世不离入世,生活日用即为佛道,加之禅宗并不拘泥于出世,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于统治阶层保持着积极的互动关系。是中国本土文化孕育出来的最具特色的佛教宗派。总之,隋唐思想学术的发展,是在三教鼎立的新局面下展开的,这不仅推动了隋唐思想学术的发展也对唐宋以后的中国思想学术产生重要影响。……唐宋之际,三教鼎立的局面逐渐让位于三教合一。至宋代,随着新儒学的出现和被定于一尊,儒佛道三教终于形成了延绵千年之久的以儒家为本位的三教合一思潮。——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2.化解危机:反佛、灭佛(1)官方灭佛:“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的合称。这些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这些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又被称为“法难”。这一现象与当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北魏中期迁都洛阳后,佛教进一步繁荣,僧尼从北魏初期的8万人急增到200万人……从公元454年到公元477年,全国共兴建了6478所佛寺,其中仅平城一地就有100多所。到公元515年,佛寺增加一倍,洛阳城内多达1367所。——翟文明主编《中国全史》(2)民间反佛: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主张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是以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僧侣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修寺院)。——范缜《神灭论》(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知识延伸】舍身侍佛:天子和尚——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4次),他推崇佛教发展至高峰阶段。梁武帝四次出家的时间都非常短暂,最短的仅有4天,最长的仅有37天,每次都引起朝野震动。但每当大臣用钱将其赎回时,萧衍又都"顺从"地回去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一时间,"佛家天子"的名声响彻海内外。3.古文运动:儒学复兴运动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其“道统说”即是受到佛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除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改造儒家学说。天命论:韩愈认为天有意志,能赏罚,人们的贵贱祸福是“存乎天”的,人们只能随顺敬畏天的意志,不可能以人力改变天命。韩愈批判佛教,回归孔孟,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自己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发起“文以明道”的古文运动,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成为宋明理学的先声。韩愈模仿佛教的传法世系,编造了一个儒家的“道统”。该道统由尧开其端,一直传到孔孟,与佛老的“道统”不同,而在时间上更早,且更具正统的权威性。韩愈以孟子之后儒家唯一的道统继承人自任。韩愈还在《原道》中指出了儒家“道统”的具体内容,这就是孔孟所讲的仁义道德。“道统说”的提出,为封建伦理纲常的永恒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得以重新确立。——摘自周晓光《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在历史抉择的关头,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华文化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作用。来自外域的佛教吸收了儒、道的思想,趋于本土化。儒学开始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历史选择的重要节点,两者没有走向绝对的对立。“三教合一”成为了最终的出路。【历史纵横】玄学:魏晋风度——醉、傲、隐、游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注:魏晋喜用“玄”字:玄言、玄味、玄门、玄风、玄理、玄奥、玄远。汤用彤先生用“玄学”概括此期哲学主潮。这一思潮把老庄思想和儒家经义相融合,构造出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理论体系。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它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文人的心态和时代的精神来看待。主要表现为: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魏晋风度反映出魏晋士人追求洒脱的背后,实有一种无法排解的忧愁和痛苦,显现出他们矛盾的心态。就思想言,其特色是易、老、庄的三玄之学代替了汉代的经学。就行为言,其特色是突破传统礼教的藩篱而形成一种“任诞”的风气。——余英时《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二、多元与创新:文艺与科技的发展1.文学:社会变迁影响文学艺术的风格(1)建安文学:建安风骨——慷慨悲壮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大家初中的时候就有学过一首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就很好的体现出建安文学的特点——慷慨悲壮。曹植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如描绘人民痛苦生活的《泰山梁甫行》,描写爱情的《美女篇》,《洛神赋》等。(2)田园诗:恬淡疏朴,清新自然。东晋时又出现了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与建安文学的慷慨悲壮不同,陶渊明的田园诗取材于田园生活,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t"s://baike.baidu/item/%E7%94%B0%E5%9B%AD%E8%AF%97%E6%B4%BE/_blank"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诗情画意的感受。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3)民歌: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不同,因而南北民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婉转柔媚。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朴素无华,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等。(4)唐诗:各个阶段唐诗风格迥异,体现了唐朝的兴衰历程。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流派方面,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等。而从创作方法看,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一生喜好“醉、傲、隐、游”,堪称魏晋风骨与大唐气度的完美结合,也是现代无数知识分子心之向往的理想信仰。他出生于商人家庭,按照当时唐朝的规定来说,他是无法参与科举的。于是与科举无缘的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四处游山玩水,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的诗作。他来到庐山,便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到黄鹤楼,便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不难发现李白诗中蕴含的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后世赞他是“诗仙”。李白的诗作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与李白不同,杜甫出身与官宦世家,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因此充满着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杜甫的中年时期,亲眼目睹了当时唐朝历史上的安史之乱,看着昔日繁华的长安变成了一座荒凉的鬼城,他不禁感慨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至此之后,杜甫的诗中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而正是因为杜甫他的诗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眼里满是对于国家前途的忧思,这种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使得他被后世冠以“诗圣”的美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艺术:文化多元、文人自觉(1)书法:书以写意书法艺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唐代则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韵在书法中,是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态。中国书法重视线条,但一个伟大的书家追求的是忘掉线条,从线条中解放出来,不拘于有形的线条墨色,而是呈现书法家的喜怒哀乐,展露其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世界。书法之韵,通常指一种以书写作者主观审美体验为主,意味无穷的艺术氛围。《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0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欧阳询的书法“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而颜真卿的“颜体”肥硕丰润、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显示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公权的“柳体”则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有“颜筋柳骨”之誉。除了楷书,唐代草书也有发展,其中以怀素和张旭为代表。书法艺术远远超越了文字本身的实用功能,而被视为心迹的流露和精神的外现;展现出唐人所特有的刚正遒劲、舒展严整的风骨,或潇洒奔放、浪漫雄豪的气势。——邓小南(2)绘画:画以传神——写意传神国画魂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东晋时无锡人,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的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图中的妇女形象端庄秀美,神情温顺柔和,体现了顾恺之绘画用线精细绵密,如“春蚕吐丝”,人物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女史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顾恺之依据三国时期魏国大文学家曹植的作品《洛神赋》进行构思创作,绘制出了《洛神赋图》卷。运笔细劲古朴,色彩艳丽厚重,人物刻画生动传神。他充分发挥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浪漫故事。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含情脉脉,仪态万千。这位美丽非凡的仙女,据说正是使曹植寝食不安、朝思暮想的恋人甄氏的化身。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3)雕刻:石窟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抒怀赏。印度佛雕艺术,也顺随着佛法弘扬之旅,在高昌、在敦煌、在麦积山、在云冈、在龙门觅得立足之地,构成一条辉煌而绵长的佛教石窟寺艺术进带。云冈共有洞窟53个,造像10万多个。其中,昙曜五洞开凿地最早,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特征:鼻直而高,唇薄肩阔,衣服段瘦,衣纹左右对称。但佛像上的舟形佛光,阴刻花纹,都是中国传统风格。龙门共有洞窟和壁龛数千个,造像的十分之三属于北朝,十分之六属于唐代。古阳洞和宾阳洞是北魏后期的作品,其特点是面部秀润,表情温和,唇厚肩窄,衣服较为宽松,衣纹飘动流畅,使雕像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千佛洞绵亘于公里长的崖壁上,因这里石质地松脆,不宜雕刻,所以石窟内的艺术品多是壁画,内容为佛教神话故事,丰富多彩。——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汉魏早期佛像脸额方圆,深目高鼻,衣纹厚重,体现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特色。唐代的佛像面型丰满,方圆适度,大耳下垂,服饰宽衣博带,神采稳重慈祥,这样变化说明佛教逐渐中国本土化。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大量的石窟。【思考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⑴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物质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大运河沟通南北,社会经济繁荣。⑵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础。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成熟,官僚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的人才群体,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⑶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隋唐统一后政治稳定,带来了全国的社会安定。⑷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印度、中亚文化传入,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在文艺领域以绘画和雕塑较为显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及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3.科技:世界的领先与价值的局限——服务小农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特点:①主要服务于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②对外影响巨大,但对外来的东西吸收得少。③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创新;④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安排农事。而精确立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算圆周率。这是因为太阳、月亮等天体是沿椭圆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的,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把握这些天里的运行规律有决定性作用。——方美玲《历史知识分类与历史教学本质》【学思之窗】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答案提示:重农抑商的思想。贾思勰生活在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孝文帝改革,剌激了农业生产时,为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仅服务农业,长远看缺乏进一步转化的动力;实用性强,但不注重探索事物发展规律不利科《齐民要术》是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如树的嫁接、果树熏烟防霜法,葡萄冬季埋蔓法等直到今天还在运用。——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科技,如农学,大体上都是各种农业生产具体经验的记载,很少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天文学基本上就是为制订历法服务的,虽然天象观测上有许多成果,却极少探讨理论问题,更未深入研究宇宙结构模型。数学始终是以计算见长,注重解释实际问题,理论性的研究相当薄弱。——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三、开放与保守:文化的吸收与传播1.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外文化交流:外传——制度、文化、物质、技术;传入——物种、宗教、娱乐文化作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在数量庞大的佛经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信息。作为文化交流最活跃的主体,中外僧人既是佛学理沦丰富的信仰者,也是各种知识的拥有者,在译经弘法的过程中,在佛教私学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客观上为科学的交流和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小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科学的影响》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祆教人就有20万。”——摘编自《中国文化通史》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从扬州(今瓜洲镇入江口处)出发,双目失明。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现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实现了东渡宏愿。此后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了十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2.以使节、商人、留学生为主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唐代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同时,也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华文化圈”。——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3.中外交流的影响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深深远影响,如: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朝鲜、日本和越南的政治制度大多来自唐朝;(选必三)西亚、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反映出当地人的审美等方面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本课小结】在历史抉择的关头,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华文化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作用。来自外域的佛教吸收了儒、道的思想,趋于本土化。儒学开始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历史选择的重要节点,两者没有走向绝对的对立。“三教合一”成为了最终的出路。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惟其有不同文明的互动,

才能展现文明的生机与活力。不同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碰撞、交流、融合,在扬弃中诞生新的文化成果。这启示我们,要想实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需要继承传统、革故鼎新,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能抛开经济、政治领域孤立地看文化领域的成就,要透过文化成就的表象去认识其社会发展背景,追溯文化繁荣的深层次原因。【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庞杂且相对枯燥,一节课很难面面俱到地涉及到每一个点。因此,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文化史拥有丰富的素材资源,如何把握好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在历史课堂中上出“历史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后根据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材料进行删减,给学生留足思考讨论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给予学生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作用存在问题:引用材料较多,阅读量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挑战性比较大。另外总结部分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问题探究】唐朝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很大,给唐朝社会打上了深刻烙印。著名史学家向达指出: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