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P-31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把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通过资源的使用率,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答案】A【解析】【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只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综上所述:选择A。3.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A.碘分子 B.碘原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的形态无关。故选D。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水的蒸发 B.钢铁生锈 C.人体呼吸 D.食物腐烂【答案】A【解析】【详解】A、水蒸发时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所以该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选项正确;B、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的过程,该反应中有氧气参加反应,且反应速率较慢,即该变化中包含缓慢氧化,选项错误;C、人体呼吸是呼入的空气中的氧气与体内的物质反应缓慢氧化的过程,选项错误;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的、反应速率减慢的化学反应,包含缓慢氧化,选项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氮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氮元素:N B.氮原子结构示意图:C.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 D.2个氮原子:N2【答案】A【解析】【详解】A.氮元素的符号为N,此选项正确;B.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因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所以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该结构示意图核外有8个电子,表示的是氮离子结构示意图,此选项错误;C.设氮元素得化合价为,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3=0,解得=-3,所以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此选项错误;D.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氮原子表示为,此选项错误;故选A。6.钛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行业,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的原子序数为22 B.钛的元素符号为Ti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钛属于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故钛的原子序数为22,正确;B、钛的元素符号为Ti,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错误;D、钛元素名称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故选C。7.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其质量分数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钠 B.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C.人体中微量元素共有10种 D.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像可知,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Ca),错误;B、从图像可知,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正确;C、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含量低于0.01%的属于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有11种,剩余的为微量元素,人体中微量元素远多余10种,错误;D、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元素,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错误;故选B。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因“生锈”而表面变绿,即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8.下列物质与“铜绿”的形成无关的是A.O2 B.H2O C.N2 D.CO29.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铜绿” B.点燃酒精灯C.加热“铜绿” D.倾倒盐酸10.下列有关“铜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绿”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绿色粉末,可用作颜料B.加热“铜绿”时,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铜绿”不稳定C.加入稀盐酸“铜绿”会逐渐消失,可用稀盐酸除铜锈D.将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可防止铜形成“铜绿”【答案】8.C9.A10.D【解析】【8题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碱式碳酸铜中含有铜、氧、氢、碳元素,所以碱式碳酸铜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有关。所以无关的是氮气,故选C。【9题详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竖起试管,正确;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以免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错误;C、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错误;D、倾倒液体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错误;故选A。【10题详解】A、“铜绿”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绿色粉末,可用作颜料,正确;B、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热“铜绿”时,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内壁出现水雾。加热后铜绿分解,说明“铜绿”不稳定,正确;C、盐酸和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稀盐酸“铜绿”会逐渐消失,可用稀盐酸除铜锈,正确;D、铜变为铜绿需要和水、二氧化碳、氧气接触,潮湿的空气中含有水、二氧化碳和氧气,所以将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形成“铜绿”,错误;故选D。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氮气沸点低,可用作灯泡填充气 B.金刚石不溶于水,可用于切割玻璃C.金属镁质软,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答案】D【解析】【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此选项错误;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此选项错误;C、金属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此选项错误;D、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此选项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故选B。13.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需在55℃~65℃环境中制成。下列关于替诺福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33个原子构成C.该物质中碳、磷原子的个数比为9∶1 D.该物质在55℃~65℃的环境下能稳定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A、由替诺福韦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由替诺福韦的化学式可知,一个替诺韦福分子由9+14+5+4+1=33个原子构成,替诺韦福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构成,故B错误;C、由替诺福韦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碳、磷原子的个数比为9∶1,故C正确;D、替诺福韦需在55℃~65℃的环境中制成,说明该物质在55℃~65℃的环境下能稳定存在,故D正确。故选B。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天鱼池内用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B.焊接时让乙炔在纯氧中燃烧,是因为在纯氧中燃烧可获得更高温度C.登山时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D.燃烧等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氧气未大量减少,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进行了弥补【答案】C【解析】【详解】A、夏天鱼池内用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减小,所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不符合题意;B、焊接时让乙炔在纯氧中燃烧而不是在空气中,是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获得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温度,不符合题意;C、登山时携带氧气瓶,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相对来说单位体积内氧气的含量会变少,氧气稀薄,但是氧气所占空气比例不变,符合题意;D、燃烧等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氧气未大量减少,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还释放了氧气进行了弥补,不符合题意。故选C。15.1909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核不带电D.原子核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大【答案】B【解析】【详解】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则金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A错误;B、通过上述实验,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能说明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确;C、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说明原子核的电性与电子相同,故C错误;D、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因是α粒子在运动中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能说明原子内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故D错误。故选B。16.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图中的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符号描述: D.工业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为H2,为Cl2,为HCl,则该反应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该选项正确;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该选项不正确;C、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选项正确;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则工业上可用该反应制取盐酸,该选项正确。故选B。17.2022年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学者贝尔托西,丹麦学者梅尔达尔,美国学者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发展”的贡献。简单地说,点击化学就像是用分子来拼乐高。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像拼插积木那样简单高效地把小分子模块组合到一起,合成出人们所需要的化学分子。下列图示表示点击化学领域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A、该图表示叠氮化合物与炔烃两种小分子组合到一起,合成人们所需要的化学分子,属于点击化学领域,符合题意;B、该图表示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不是将小分子模块组合到一起,合成出人们所需要的化学分子,不属于点击化学领域,不符合题意;C、该是表示有机催化剂示意图,不是将小分子模块组合到一起,合成出人们所需要的化学分子,不属于点击化学领域,不符合题意;D、该图是纠缠器的工作原理图,属于物理学领域,不符合题意。故选A。18.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B.过程③中,氧分子的结构被破坏C.该过程可以说明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D.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答案】B【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以观察到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顺序是④③①②,故该选项正确;B、从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过程③中,只有氢气分子分解成原子,氧气分子没有变化,故该选项错误;C、从示意图③中可以看出氢气分子分解成氢原子,说明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故该选项正确;D、氧气和氢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该选项正确;故选B。19.用下图设计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挥发的影响,且图乙、图丁中通入的气流缓慢。A.装置甲中活塞最后停留在12mL处,可推知室温下10mL水大约能溶解8mLCO2B.装置乙中石蕊试纸A由紫变红,可推知CO2能使石蕊变色C.装置丙中石蕊试纸A由红变紫,可推知碳酸不稳定D.装置丁中下方的火柴先熄灭,可推知CO2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答案】B【解析】【详解】A、装置甲中活塞最后停留在12mL处,可推知室温下10mL水大约能溶解CO2的体积为20mL-12mL=8mL,正确;B、湿润的石蕊试纸A由紫变红,干燥的石蕊试纸B不变色,可推知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与水作用能使石蕊变红色,错误;C、装置丙中石蕊试纸A由红变紫,可推知碳酸受热分解,不稳定,正确;D、装置丁中下方的火柴先熄灭,可推知CO2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B。20.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情况。足量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4%C.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的耗氧量较多D.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3%【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实验的起点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a点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则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空气体积的84%,即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4%,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停止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红磷燃烧停止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所以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且红磷的耗氧量较多,选项正确;D、由图可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时蜡烛熄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时,红磷燃烧停止,则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10%,选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公园、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设有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1)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2)步骤②除去的是水中的_______(填字母)。a.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b.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c.可溶性杂质(3)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4)可直接饮用的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答案】(1)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2)ab(3)消毒杀菌(4)混合物【解析】【小问1详解】步骤①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小问2详解】因超滤膜的孔径远大于钙镁离子的直径,所以不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但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及细菌类物质,故选ab。【小问3详解】紫外线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所以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消毒杀菌。【小问4详解】通过步骤①②③除去的是水中的颜色、气味、不溶性杂质及细菌,但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所以直饮水属于混合物。22.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2)写出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3)c点所示的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同时生成d点所示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4)构成d点对应物质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填微观粒子的符号)。【答案】(1)单质(2)ClO2(3)(4)K+、Cl-【解析】【小问1详解】a点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只有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填:单质;【小问2详解】b点对应物质为氧化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b点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和为零,故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填:ClO2;【小问3详解】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实验室常在加热的条件下用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KClO3)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来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小问4详解】由(3)可知d点对应的物质为氯化钾(KCl),氯化钾由钾离子(K+)和氯离子(Cl-)构成,故填:K+、Cl-。2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定性实验】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口在装置的呼吸处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止水夹夹紧b处的橡皮管;呼气时,用止水夹夹紧a处的橡皮管。(1)吸气时,用止水夹夹紧b处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2)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3)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定量实验】乙组同学按照题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塑料袋中充有少量空气,一段时间后向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呼出气体,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定塑料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4)时间在35s时的操作是_______。(5)曲线②表示的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浓度变化。(6)80s时,氧气浓度比二氧化碳浓度_______(填“低”或“高”)。【得出结论】(7)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答案】(1)防止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吸入口中(2)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4)向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呼出气体(5)二氧化碳(6)高(7)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的成分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解析】【小问1详解】为防止吸气时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吸入口中,吸气时,用止水夹夹紧b处橡皮管。

【小问2详解】呼气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现象是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小问4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时间在35s时,氧气的含量开始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开始升高,所以时间在35s时的操作是向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呼出气体。【小问5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②表示的是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小问6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80s时氧气的浓度约为18%,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5000×0.0001%=2.5%,所以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高;【小问7详解】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的成分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4.2021年12月,我国“天宫课堂”第一课成功授课。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中“泡腾片实验”很好奇,于是一起展开如下研究。本次实验使用的“维生素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主要成分: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柠檬酸(C6H8O7)甜菊糖苷、胭脂红……(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2)宇航员王亚平将少量蓝色颜料注入水球中,很快整个水球变成了蓝色。然后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产生大量气泡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最后气泡充满整个水球。①蓝色颜料能让整个水球全部变蓝,说明颜料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②产生的气泡是均匀向四周扩散,而不像地球上会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3)地球上的同学对“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假设】同学甲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将一片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Ⅱ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该气体中不含O2Ⅲ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该气体中含有_______【反思评价】②同学乙认为由实验Ⅱ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一定不含O2,理由是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不含O2。③维生素C泡腾片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④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CO2,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填字母)。【答案】①.176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在失重的环境下没有浮力④.二氧化碳##CO2⑤.氧气的浓度过低,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⑥.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⑦.c【解析】【详解】(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8+16×6=176,故填:176;(2)①蓝色颜料能让整个水球全部变蓝,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在失重的环境下没有浮力,水中的气泡也就不向特定方向移动,故填:在失重的环境下没有浮力;(3)进行实验: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Ⅲ中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或CO2;反思评价: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可能是没有氧气,也可能是氧气的浓度过低,故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故填:氧气的浓度过低,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通过以上探究可知,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所以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故填: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④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CO2,不能利用密度大小的原理进行收集,可选用真空袋收集,故选c。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不可再分。18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用锌(Zn)加入稀硫酸(H2SO4)中制得“可燃空气”,将“可燃空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现容器内壁上出现了水雾。1781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用纯氧代替空气,证明试管中生成的液体确实是水,还确认了2体积“可燃空气”与1体积氧气恰好化合成水。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不仅跟踪了该实验,还改进了实验,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的质量增加,经研究证明铁转化为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至此,水不是单一元素物质,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观点得到了化学界公认。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1)普利斯特里制得的“可燃空气”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2)卡文迪许和拉瓦锡用纯氧重复普利斯特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3)拉瓦锡改进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4)在整个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利用了“分合”思想证明了水的组成。下面实验中属于“分”思想的是_______。(填字母)a.氢气燃烧实验b.水通电实验c.铁管实验(5)某同学在实验室改进装置,模拟了尼科尔森用电分解水实验,得到不同电极在相同条件下的电解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不同电极在相同条件下的电解结果(以气柱高度mm来表示电解产生的气体体积)电极电解时间氢气体积H2氧气体积O2V(H2):V(O2)碳棒(长60mm,φ5mm)4'28"66252.6:1镀镍回形针(长60mm,φ0.8mm)2'22"66312.1:1铜丝(直)(长60mm,φ2mm)2'15"66332:1铜丝(螺旋状)(长60mm,φ2mm)2'00"66332:1①用碳棒做电极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总是大于2:1的原因是_______。②由上述表格分析,选择螺旋状的铜丝作为电极的理由是_______(至少写两条)。【答案】(1)H2(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Fe+H2OFe3O4+H2(4)bc(5)①.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碳棒吸附一部分氧气②.电解时间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解析】【小问1详解】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因此普利斯特里制得的“可燃空气”的成分是氢气,故填:H2;【小问2详解】卡文迪许和拉瓦锡用纯氧重复普利斯特里实验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故填: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小问3详解】拉瓦锡改进实验中铁与水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H2OFe3O4+H2,故填:Fe+H2OFe3O4+H2;【小问4详解】a.氢气燃烧实验,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证明水的组成,属于合的思想;b.水通电实验,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的组成,属于分的思想;c.铁管实验,是铁与水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证明水的组成,属于分的思想;故选bc;【小问5详解】①用碳棒做电极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总是大于2:1的原因是碳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故填: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或碳棒吸附一部分氧气;②由上述表格分析,选择螺旋状的铜丝作为电极的理由是电解时间短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填:电解时间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26.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1)仪器A名称是_______。(2)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CO2的发生装置,要求添加稀盐酸时无需拆开装置,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CO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拓展延伸】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用排水法连续收集多瓶CO2,表中“-”表示气泡太少,不再收集。序号反应物收集每瓶气体所用时间(单位:秒)盐酸浓度盐酸体积大理石形状第1瓶第2瓶第3瓶第4瓶第5瓶第6瓶实验110%70mL小颗粒8910121419实验2块状111215172123实验37.5%70mL小颗粒101213151726实验4块状t1416192224实验55%70mL小颗粒1418193263—实验6块状203159———注:本次实验所用的大理石质量均相等;收集的每瓶气体的体积均相等。(4)该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5)对比表中实验1和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6)根据实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表中数据t的合理范围是_______<t<_______。(7)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收集第1瓶气体,请阐述理由。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2)ABD(3)(4)盐酸浓度和大理石形状(5)反应物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6)①.11②.14(7)该做法合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而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收集第1瓶气体,收集的空气的体积一样多,故合理【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为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选用的是“固液常温型”装置,不需要酒精灯和量筒,要求添加稀盐酸时无需拆开装置,应选用长颈漏斗,方便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还需要选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故选用的仪器有ABD;【小问3详解】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小问4详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盐酸浓度和大理石形状;【小问5详解】对比表中实验1和3,盐酸体积和大理石形状相同,盐酸浓度不同,盐酸浓度越高,收集每瓶气体所用时间越少,说明反应物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小问6详解】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浓度越大,第1瓶收集时间越短,故t>11;其他条件相同时,收集第1瓶时间比收集第2瓶时间短,故t<14,则11<t<14;【小问7详解】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收集第1瓶气体,该做法合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而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收集第1瓶气体,收集的空气的体积一样多,故合理。27.“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保健供氧。某品牌制氧机通过制氧剂产生氧气,制氧剂甲剂为白色颗粒,制氧剂乙剂为黑色粉末。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又叫固体双氧水。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研究其制氧原理并组装了一套简易的氧发生器。【探究一】制氧原理(1)分别取等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甲、乙两支试管,再向乙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甲试管仅有少量气泡,乙试管有大量气泡。①黑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②该黑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a.Cb.MnO2c.MgO(2)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3)该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a.产物无污染b.制取成本更低c.运输储存更方便【探究二】氧发生器(4)某同学根据绘制的制氧机简图,利用实验室的仪器组装了一套类似功能的氧发生器。该氧发生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填接口处字母)。(5)装置A相当于制氧机中的_______(填“反应仓”或“加湿过滤仓”),装置B相当于制氧机中的_______(填“反应仓”或“加湿过滤仓”)。【答案】(1)①.催化作用②.b(2)

(3)c(4)c→a(5)①.加湿过滤仓②.反应仓【解析】【小问1详解】①甲试管仅有少量气泡,乙试管有大量气泡,说明黑色粉末可以起到催化作用,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②a、碳是黑色粉末,但是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且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符合题意;c、氧化镁是白色粉末,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2详解】第一步生成了过氧化氢,第二步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小问3详解】过碳酸钠是固体,而双氧水是液体,故该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原因是运输储存更方便。故选c;【小问4详解】由制氧机简图可知,先是在反应仓中生成氧气,然后进入加湿过滤仓湿润氧气,故B是发生装置,然后进入A装置湿润氧气,应“长进短出”,这样湿润的比较充分,故连接顺序是:c→a;【小问5详解】A装置的作用是湿润氧气,故相当于制氧机中的加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