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一个国家的城乡规划体制界定了城乡规划活动运转的空间、城乡规划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与逻辑。第一节城乡规划体制概述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管理职能,是以城市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公共干预。(1)克服城市建成环境开发中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2)确保城市建成环境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需求;(3)同时保障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纵观世界各国,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都是城市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城市规划无不与行政权力相联系城市规划目的:这种作用的发挥——通过对空间尤其是土地利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加以实现的。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Process)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城市规划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受益的大部分:个人差异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产生的部分经济:社会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1)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一些基本的城市服务设施的集体供应2)试图减少一些资本的运行所产生的会导致其他部门损失的消极外部性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体现在:

1)提供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2)在修正市场失败的基础上支持土地和房地产市场3)保障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使用和开发4)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障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利益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的城市规划·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城市建设与发展政策涉及到各个方面(公共、私人)·城市规划具有极强的政策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种政策的表述政策引导·城市规划的政策作用来支撑整个土地市场信息供应

有可能成为城市各个部门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决策的整合基础体现在:1)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2)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提供有关发展控制的引导3)协调各类开发,无论是个人的或私有的4)考虑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影响5)告知公众规划政策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市空间系统——城市土地使用关系

(地上、地面、地下)·城市规划是通过引导和控制来实现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并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连续性。━━引导分类计划(如土地使用分类、建筑形式划分)规范化的准则手段对可能的严重问题的描述对综合引导的阐述对可能结果的处理(措施)━━控制国家的《城市规划法》通过“一书两证”制度加以保证地方的相关规划法规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任务:(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城市规划的意义城市规划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相关政策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1)分布的广泛性:收集资料的广泛性综合观点的广泛性分析角度的广泛性分析对象的多样性(2)论证的严谨性:思维方法的严谨性论证手段的严谨性

(数理统计论证、计算机技术辅助论证等)如:文字——严谨、图纸——准确(3)工作成果的弹性:规划成果形式的弹性规划成果内容的弹性

如:图纸表现与非图纸表现多种可能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规划成果城市规划的工作特征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开发控制)

城市规划体系构成第二节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基础,为城市规划行政、城市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一、城市规划法规渊源(一)英国城市规划行政的立法授权英国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的职能起源于公共卫生和住房政策。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律《住房和城市规划法》。(二)中国城市规划行政的立法授权中国于1990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一)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国家的《城乡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法律《城市规划法》地方法规(体系)各地颁发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行政法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技术法规(体系)《城市规划标准规范体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章

《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措《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施国务院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等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的法规体系存在问题1、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3、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4、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1、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受到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城乡结合部管理权限不清,建设混乱。《城市规划法》形成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内容上难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随着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等,带来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建设单位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利益主体,甚至地方城市政府也产生了追逐利益的冲动。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2、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3、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现行城乡规划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理依据;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效规范;乡村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导致乡村建设难以逐步实现集约化发展。4、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城市规划法》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据此形成的规划管理体制,使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城市政府,而立法机关、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对规划工作这一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5、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现行《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该法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制度,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鉴于一些地方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机会成本,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建规[2005]161号)国办转发《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2号)近年来颁发的几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的重点内容

►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强调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规划管理的事权

►坚决纠正贪大浮夸、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规模的现象►制定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制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严格规划调整的法定程序

►加强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政责任的追究►强调建立城乡规划监督制度城乡规划法起草过程1999年《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启动,2001年开始从《城市规划法》修订改为《城乡规划法》的制定;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乡规划法》(152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并正式颁发;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章节比较

《城乡规划法》共七章七十条第一章

则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城市规划法》共六章四十六条第一章

则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三)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五)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七)明确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八)强化法律责任

1、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强调城乡统筹

遵循城乡统筹……的原则。

规划区划定,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将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中,成规划体系中不同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关键词(1)划定规划区要求的变化(2)城市、镇、乡和村庄都要划定规划区城市规划法第三条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2、划定规划区的变化3、“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基本农田”近期建设规划要“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1)城乡规划体系的变化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不同层级政府编制规划和从事规划管理的责任下位规划不得违背上位规划的要求

(2)、明确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规定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关键词:“绿线”、“蓝线”、“黄线”等在规划实施中不得擅自改变下位规划不得改变上位规划强制性内容(3)突出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县、镇政府应当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关键词: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实施的关键是城市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依据4、对规划条件的规定根据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