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1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2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3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4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程标准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重点难点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就。2.理解党和政府在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础落实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目的: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的垄断。2重大成果空间技术领域时间成就意义核技术1964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20世纪90年代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和平利用核能为国民提供电力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仿制近程导弹成功我国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_______导弹试验成功原子弹中近程空间技术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

时代2003年“

”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_________技术的国家东方红一号航天神舟五号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判断正误×√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背景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许多科学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2过程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3评价1地位: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2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__________问题。世界性饥饿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知识点拨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1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计算机。②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____________”。③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2地位:中国的高性能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3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尤其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思维点拨2生物技术1表现①1965年,人工合成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②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意义①开辟了人工合成的时代。②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结晶牛胰岛素基因工程蛋白质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科技进步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沉重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其遏制中国社会发展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2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归纳总结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缓解和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知识结构科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联系密切,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针对练1949年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其原因是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解析“科教兴国”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苏联撤走了在华专家,故B项错误;1964年至1970年,中国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发展国防科技并取得重大成就,这是努力拼搏的结果,故C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物质基础并不雄厚,故D项错误。史料实证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如果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应用1材料表明邓小平主要阐述了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的道理。国际地位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举行的中非商务合作论坛上作《发展杂交水稻,促进世界粮食安全》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保障全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地增加粮食单产,“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现在看来就是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应用2材料表明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问题。世界性饥饿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西安晚报》应用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关注太空发展的侧重点。提示侧重点:发展经济。12345612018·大连高二期末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C美苏等国家对原子弹的垄断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析为打破国际上美苏等国家对原子弹的垄断,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故C项正确。√达标检测解析A项与材料“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相符,故A项正确。12345622018·潍坊高二统考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成就时,一位老工程师回忆到: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研优势是A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B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利用C科技文化工作受到广泛尊重D“左”倾思潮没有影响科技领域√12345632019·西安高二检测高二五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举办了一个“建国以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展”,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枚烟标,它们反映了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解析由“‘70’烟标”和“‘卫星’烟标”的名称可判断,这是为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70”烟标“卫星”烟标1234564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解析据“空间技术”“文化大革命”可知,C项正确。√1234565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解析由“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可知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选D项。√123456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走在世界最前列,故选D项。√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重点难点1.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2.理解贯彻“双百”方针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3.探究“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发生变化。21956年初,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2提出: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3内涵:问题上“百花齐放”,问题上“百家争鸣”。社会制度知识分子1956艺术学术基础落实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内涵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即在文学艺术领域强调“百花齐放”,在学术研究领域鼓励“百家争鸣”。2“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没有区别的。

判断正误√×4特点: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5成就1主题: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时期的新风貌。2作品:老舍的话剧《》,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等。3其他:文艺期刊增多、质量提高等。6影响1科学技术和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社会主义建设青春之歌文学艺术茶馆“双百”方针≠自由化方针“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但是,“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在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概念辨析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2表现1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诗《》、昆曲《李慧娘》和电影《》《早春二月》等都遭到错误批判。3影响1许多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2自然科学和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阶级斗争蝉的歌北国江南知识分子社会科学材料1957年,艾青写了一篇寓言诗,一只蝉从早到晩在树上叫的都是一个调子,而它自豪的正是“一口气唱很久也不会变调”。然而,八哥却忍无可忍了:“我说句老实话,我一听见你的歌,就觉得厌。”因为这首诗他被错划为“右派”。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思考提示问题:一些文艺作品受到错误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双百”方针未能贯彻。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学术和文学艺术领域。三、文艺的春天1原因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路线。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坚持贯彻“双百”方针。4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左人民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表现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伤痕文学”和以_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作品。2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3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反思文学改革实践改革开放“双百”方针的经验和教训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2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3“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发展的方针。4坚持“双百”方针,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5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②科学与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③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归纳总结知识结构史料实证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在新中国的电影历程中,1959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以向建国十周年献礼为契机,广大电影工作者一鼓作气,共推出了风格多样、题材不同、高质量的18部献礼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广大观众和电影从业人员称为“难忘的1959年”!——《中国电影》2005年16期应用1材料一说明党和政府提出“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__________”;知识分子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百花齐放核心素养材料二随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响起,很多文艺作品被打成“封资修”而遭到批判。……“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都写着《梁祝》是大毒草,说工人听了《梁祝》,机器开不动了;农民听了《梁祝》,锄头举不起来了;解放军听了《梁祝》,枪杆子打歪掉了”。——《东方早报》应用2材料二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政治运动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胡锦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用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是什么?提示“二为”和“双百”方针。“双百”方针的实质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解读毛泽东强调决不能让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方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思想传播。其实质就是“双百”方针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历史解释针对练1956年,毛泽东讲道:“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所说的春天是指新中国的诞生B体现为在艺术和学术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D其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解析材料说明毛泽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在艺术和学术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但对于不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文艺学术思想是不能传播和提倡的。√12345612018·山西名校高二期末1956年12月,我国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国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上演报酬制度的确立反映出A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文化建设B文化工作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C国家对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视D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层解析根据材料“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可知,国家这是在通过物质利益来刺激和维护文艺工作者的权益,故C项正确。√达标检测12345622017·南阳高二期末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一经提出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A开拓了文艺创作新思路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解析归根结底,是由于“双百”方针顺应了时代要求,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所致,故C项正确。√解析材料说明当时的表演使用了传统笑料垫话,而当时的工人想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故B项正确。12345632018·邢台高二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当时北京“拆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拆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这种现象A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B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C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在必要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12345642019·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B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C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解析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文人画受到排斥到“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说明艺术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故B项正确。√1234565“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赵匡胤“杯酒释兵权”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C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D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解析齐放是和,争鸣是不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材料中“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相符,故B项正确。√12345662018·大连高二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A制定了“星火计划”B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C提出了“三个面向”D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解析“双百”方针提倡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后重新贯彻这一方针,使得科技文艺领域再次出现繁荣,故D项正确。√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重点难点1.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政策和成就,“科教兴国”的原因和影响。2.理解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过渡时期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事业。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人民教育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基础落实1新中国教育方针是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2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农民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决策,为创建社会主义教育拉开了序幕。

判断正误××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的学校教育制度。3成就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和的建设人才。智育半工半读劳动后备军德才兼备图示法理解人民教育的奠基图解历史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2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被废止。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大学教育水平下降。3影响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2整个民族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高考制度工农兵学员文化素质提示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结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材料改革教育……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思考材料中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革命的结果如何?问题思考三、教育的复兴1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2措施20世纪70年代末①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

,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_________②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高考制度尊师重教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①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

》,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

教育并举④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

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_______20世纪90年代①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

”计划②实行

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③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

”④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_________⑤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义务教育法职业学位自主权211工程国家拨款希望工程教育经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对策1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3发展教育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归纳总结2对策1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知识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与经济建设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急需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我国明确人民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两种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就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后备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唯物史观核心素养解析1952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为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而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新设的院校主要是工科学院,这说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经济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D项正确。针对练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史料实证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6月应用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变为沿着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人民教育社会主义材料二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应用2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义务教育高等教育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习近平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应用依据材料,分析习近平主席对教育地位的评价。提示评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教育。达标检测12345612018·黄冈高二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际上采取的是“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状况A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B体现了追求城乡公平的教育政策C是“左”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D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育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的,故A项正确。√1234562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解析根据材料“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和“‘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故A项正确。√12345632018·赣州高二期末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说明我国高校达世界先进水平C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D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解析根据材料“1960年”“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科学家和工程师、工科毕业生的培养,都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故D项正确。√12345642018·周口高二期末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A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引发了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调整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B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C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12345652018·大连高二期末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解析从1977年至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从48%增长到723%,说明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故B项正确。√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5772.31234566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解析材料中为加快民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公平,故B项正确。√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总结知识结构新中国的科技、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