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_第1页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_第2页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_第3页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_第4页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首次对中国采取了积极支持,并采取了一些积极行动。在那之后,他们改变了主意,谴责了日本,并最终决定对中国负责。是什么原因导致威尔逊言行不一,首鼠两端本文试图从新旧国际秩序交替的视角,就这一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一第一,日本利用其秘密条约,强调了日本以其地位为依据的经济关系1918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威尔逊在国会两院发表了他称之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公开了美国的具体战争目标及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总体构想。美国《纽约论坛报》评论说:他“只用一篇演说就改变了美国政策的全部性质,打破了它的一切传统。他把美国带回了欧洲,他建立了美国的世界政策”(P149)。中国人民盼望着“已成为他们最美好的希望和愿望的化身”(P245)的威尔逊总统能在和会上给中国一个公道。1919年1月27日上午,巴黎和会的最高决策机构“十人会议”首次议及山东问题。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提出,日本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他还大言不惭地把山东问题限于德日双边关系,不希望在讨论德国和日本的关系时有中国代表出席。威尔逊反驳说,他“不理解为什么牧野认为胶州的处理与中国无关”(P125)。在威尔逊的坚持下,“十人会议”同意让中国代表出席当天下午的会议。1月28日,顾维钧代表中国在“十人会议”上陈述意见。他从历史、种族、语言、宗教、风俗、地理、经济等各个方面,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要求根据和会倡导的尊重民族自决及领土完整的原则,把胶州租借地、胶济铁路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权益直接交还中国。牧野狡辩说,日本占领胶州湾后,事实上已成为领属,并提醒说:中日之间“已有交换胶州湾交还之约,并关于铁路亦有成约,此等之公文,对于四国间,亦认为有注意之价值也。”(P267)威尔逊要求把有关条约和换文提交会议。牧野说这须请示日本政府,顾维钧则当即表示愿意提交。威尔逊这样做,是根据“十四点”的原则,表示对日本同中国及其他各国签订的秘密条约不予承认,而日本称霸亚洲的地位正是以这些条约为依据的。在和会上舌战失利的日本人,转而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P269)。他威胁中国政府,不得把这些密件交给和会,除非得到日本方面的同意,并要求把这个意思电告中国代表。得此消息的威尔逊立即指示国务卿兰辛:“我看到此事的严重性,我想你最好给芮恩施发份电报,要他奉劝中国政府站稳立场,你再给东京的莫里斯发份电报,指示他就此问题与日本外相进行友好会谈,点明我们知道在北京发生的事情,并表示我们痛心竟会出现这种迹象,这表明日本政府并非诚心诚意地信赖和会的公平与正义。同时建议顾,以他认为正确的方针行事。”(P148)由此可见,在和会前期,威尔逊至少在三个环节上支持了中国。一是27日牧野发言后,他提出要听取中国的意见,打破了日本避开中国取得山东的企图;二是28日日本暗示中日密约及其他密约后,他提出要求双方公开有关条约,使日本要挟不成;三是阻止了日本在和会之外通过秘密外交迫使中国让步的图谋。这些事实表明,威尔逊在和会前期是同情与支持中国的,并且采取实际行动,使日本代表连受挫折。威尔逊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为了践行他所倡导的世界新秩序的理想主义外交理念。众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日、俄、英、法等西方列强通过结盟、协商和签订双边条约等方式,在东亚地区建立起各自的势力范围,并根据实力均衡原则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持这一地区的国际秩序。这种以均势为基本特征的国际关系体制,是建立在牺牲落后民族的领土和主权基础之上的,是谋求领土分割、门户封闭和政治、经济膨胀的帝国主义行径,因此被称为“世界旧秩序”。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打破了这种以均势为特征的旧秩序。战争结束后,如何重新构建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国际秩序,不同的国家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产生了不同的设想。美国作为在一战中崛起的最大的新兴国际力量,其代言人威尔逊提出了以他的“十四点”计划为基础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威尔逊的“世界新秩序”蓝图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商业自由和国际性门户开放”(P27),而维系这一新秩序的支柱则为国际联盟,即美国通过控制国际联盟来保持它在道义和金融上的世界领导权,为美国将来的商业扩张铺平道路。由此可见,威尔逊所倡导的“新秩序”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它主张多国协作,贸易自由,集体安全,国家平等,民族自决,在不损害弱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前提下进行和平竞争与合作。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旧秩序”的存在基础。而中国收回山东的要求,符合世界新秩序所倡导的各项原则,因此支持中国的要求,便成为威尔逊维护世界新秩序的具体体现,必然会为他在国际和国内赢得很高的声誉。威尔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同时也是遏制日本在东亚扩张的现实需要。威尔逊关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并非无源之水。早在1899年、1900年国务卿海约翰发表关于“门户开放”的照会时,其中包含的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维护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等主张,便为威尔逊的世界新秩序思想做了铺垫。但是,日本自从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以来,一直是美国在东亚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最大障碍。与美国相对立,日本在东亚推行的是所谓的“大陆政策”,即通过与列强结盟与争抢势力范围的做法,取得在东亚地区的优势地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便先后与英、法、俄等国缔结了英日同盟、日法条约和日俄协约,通过这一系列双边条约和协定,日本获得了三国对其在东亚扩张的认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其他列强忙于欧洲战事之机,进一步加快了在东亚地区的扩张步伐。1917年1月至3月,日本以支持中国参加一战和承认对方战后在领土上的要求作为交换条件,先后与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得到了四国在未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对山东要求的保证。1918年9月,日本又以对中国借款2000万日元为交换条件,同段祺瑞政府签订了关于处理山东问题的秘密换文。与此同时,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经济控制方面占尽了先机。到大战结束时,日本已崛起为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枝独秀”,打破了原有的实力均衡。美国对日本运用“旧秩序”的手段在这一地区屡屡得势早已顾虑重重。因此,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真切希望通过促成山东问题有利于中国的解决,遏制日本在东亚和中国的扩张,维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让中国收回山东,体现了威尔逊所构想的世界新秩序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他理想主义的外交思想与现实主义的外交需求的完美统一,从而可以肯定地认为,威尔逊在巴黎和会前期对中国的支持与帮助是切实的,真诚的。二街边外:日本的新外交努力让日本拥有更高的利益然而,随着与会各国利益争夺的加剧和彼此矛盾的深化,威尔逊对中国的支持逐步发生了转向。4月16日,“四人会议”(3月中旬以后,它取代原来的“十人会议”成为和会最高决策机构)再度讨论山东问题,中国代表仍未被邀请。顾及日本的强烈要求,美国国务卿兰辛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内容是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先交给与会各国暂时接管,等山东开作商埠后,再归还中国。这是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对日本作出的第一次让步。由于这一方案排除了日本从德国手中收取山东权益的可能性,牧野当即表示反对。17日,美国代表转而提议将山东由与会各国暂管改为由五强国共管,这是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对日本作出的第二次让步。但仍遭日本反对。当中国代表在当日拜访威尔威时,威尔逊表示他是支持这一方案的。但他又说,这只是目前的看法,最后能否定夺还不能肯定。这说明,面对日本的强硬态度,威尔逊这时已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动摇。在21日下午举行的“四人会”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提出: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让给国联,由国联以委任统治地的方式接收管理。这是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对日本做出的第三次让步。这种主张似乎没有赞同日本的要求,但它要将山东变成托管地,与美国提出的由国联转交给中国的方案,是截然不同的。但日本仍不接受这一方案。(P136)日本代表团接到训令后,当即向记者发表声明,同时公布了1917年与英、法、意等国签订的密约。在日本代表团的步步进逼下,威尔逊支持中国的决心彻底动摇。4月22日下午,“四人会”(意大利首相缺席)在威尔逊下榻处续开。中国代表陆征祥、顾维钧应邀出席。威尔逊首先发言,他一改同情中国的论调,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姿态说:“现查该问题实为复杂,中国、日本既有1915年5月之条约换文于前,又有1918年9月之续约于后,而英、法等国亦与日本协定条件,有维持其继续德国在山东权利之义务。此次战争,本为维持条约之神圣……”(P131)劳合·乔治据此提出两个方案要中国代表选择,一是按中日协定条件处理,一是让日本继承德国权利。这是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对日本做出的第四次让步。看到和会支持日本的大势已不可逆转,中国代表团遂于24日向“四人会”提出中国的让步方案:胶州先交五国暂收;和约签字一年内交还中国;中国愿付一笔款项给日本作为报酬;胶州湾全部开作商埠,也可以设立租界(P134)。针对中国的外交努力,日本四处扬言,如不按其主张解决山东问题,将退出和会,甚至“联络德、俄另组一团”(P150)。在日本的威慑下,和会于25日拒绝了中国的方案。4月30日,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议写入对德和约第156、157、158条。日本只按威尔逊的要求提出了空洞的口头保证,即把主权交给中国,只保留经济特权等。但坚决反对做出任何文字上的承诺。分析威尔逊让步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日本拒不妥协因素以外,还包含着更为深厚而复杂的国际背景。首先,世界旧秩序理念与威尔逊所倡导的世界新秩序理念产生了激烈的对撞。威尔逊提出的以“十四点”为基础、以国际联盟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其目的便是要颠覆以“均势”为特征的世界旧秩序,“代替历来的权谋术数式的外交,谋求‘世界政治的国际化’,通过多个国家的共同参与来维护和平秩序。”(P46)这种崭新的理念,必然会遭到利用旧秩序获得既得利益国家的反对,首当其冲的便是英、法、意、日等国。因为英、法、意等国作为帝国主义阵营中的“先来者”,赶在美国之先参与了对殖民地的争夺和对世界的瓜分。日本虽然同美国一样属于帝国主义阵营的“后到者”,但因占有地缘上的优势,也利用一战之机在东亚地区捞足了“油水”。因此,当威尔逊亲率美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时,“凡尔赛会议成了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新旧外交的角逐之地。”(P446)因为同他一起出席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与意大利总理奥兰多,都是“旧秩序”的核心人物,他们团结在一起同威尔逊的“新秩序”相对立。“法国首相克雷孟梭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正在一心等着他那些充满对德报复的要求得到满足。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是不仅毫无解放本国殖民地之意,而且野心勃勃地要吞并德国所属殖民地。”(P446)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极力想取得亚得里亚海岸的阜姆港。日本代表团则“集中全部精力于保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运用‘旧外交’而获得的权益。”(P135)同时,日本早在1917年就与上述三国分别签订了秘密条约,根据这些密约,双方在未来的媾和会议上相互支持彼此在领土方面的要求。因此,当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对山东的要求时,出于共同保卫运用“旧秩序”所获成果的目的,英、法、意以“维护条约的神圣”为借口,对日本齐心协力地予以支持。按照威尔逊对新秩序的设想,所有这些秘密外交的结果都是不该予以承认的,无奈维护旧秩序的势力是如此强大,威尔逊不得不在一些方面做出让步。如果说秘密外交的牵绊还不足以使威尔逊在山东问题上彻底妥协的话,那么,“总统那生怕国际联盟垮台的发自内心的担心是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前面已经提到,在威尔逊的世界新秩序蓝图中,国际联盟起着支柱性的作用。按照威尔逊的设想,国际联盟应该是一个全球性的集体安全机制,是以多国合作来防止战争及保护各国不受侵略的国际组织,其要点是相互保证所有联盟会员国的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创建国联在威尔逊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也是他亲赴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和他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在国际联盟盟约内容上和与会各国达成一致,威尔逊已经做出了重大让步,其中包括在处理德国殖民地问题和战争赔款问题上的原则性让步。然而,这经过种种曲折终于即将达成的妥协,又因为意大利引发的系列事件而摇摇欲坠。4月22日上午,意大利代表团要求取得亚得里亚海岸的阜姆港遭到美国拒绝,愤而退会。比利时也趁机威胁,如果德国的赔偿不包括清偿全部损失费,他也采取同样行动。在这种局势下,日本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以不同意其要求就退出和会相威胁。威尔逊意识到:由于意大利退出,俄国缺席,同盟国被排斥在外,如果日本再退出,“我们的世界大会,或者不管它是什么,就缩小到一个残余议会的份儿了。”(P267)出于这“发自内心的担心”,威尔逊只好决定再次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三从美国社会经济立场看日本山东问题或许是历史的嘲弄,威尔逊为实现国联计划出卖了山东,而山东问题反过来又成为美国国会否决国联计划的重要借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之时,随着威尔逊世界新秩序思想的出炉,美国国内关于这一新思想的争论也日趋激烈。持传统的立国思想——孤立主义思想的人认为,介入世界的纠纷会打破美国现有的稳定和繁荣,他们认为美国真正的使命是发挥国内民主制度的作用,致力于自身的改革,而不是去为其他国家承担义务。持扩张主义思想的人则认为,随着自身经济地位的增强,美国必然要参与世界事务,并承担相应的世界责任,但不能无条件地承担国际联盟盟约所规定的集体安全义务,这将束缚他们对外扩张的手脚。尽管争论的观点各异,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反对威尔逊的国联计划。围绕着对这一计划的争论,美国国内形成了以共和党议员为中心的强大的反对派。1919年2月,威尔逊代表的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失败。当威尔逊将附有国际联盟盟约的《凡尔赛和约》提交国会讨论时,遭到了共和党议员的猛烈抨击。有关山东的条款是抨击的重点之一。反对派的核心人物亨利·洛奇认为,威尔逊“把山东……从一个盟国手里拿给另一个盟国,作为签字加入联盟的代价的做法,是外交史上一件最肮脏的事情”,像瓜分波兰一样可耻(P176)。威尔逊也承认,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是“条约中最难为之辩护的部分,无奈法国和英国己铁下心来支持日本。”(P278)他“同诸位一样”,“不喜欢山东解决办法,但情况是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他问道,你打算为了把山东归还中国而对日本、法国和英国开战吗”他同时又为自己开脱道:“盟约第10条将维护所有成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11条给中国提供了机会,任何国家侵犯它,它都可以要求这个世界法庭主持公正。因此,这部条约是中国主权的今后保证。”(P285)说这话时,威尔逊大概忽略了,盟约第10条、第11条正是共和党议员反对最激烈之处。这两条规定:联盟会员国有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凡任何战争或战争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的和平。以洛奇为首的共和党反对派认为这两条有可能把美国卷入欧洲冲突之中,所以强烈要求修改(P161)。按照威尔逊的逻辑,如果条约第10条、第11条成立了,那么条约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成立的;但按照洛奇的逻辑,既然条约第10条、第11条不能成立,那么条约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方法当然也不能成立。无论怎样解释都不难看出,论争者最关注的问题在于美国是否应该承担盟约所规定的集体安全义务或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这种义务,这正是世界新旧秩序之争的一个关键问题。面对国内强烈的反对声浪,尽管威尔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连失去健康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还是没能挽救他的国联计划在国会被否决的命运。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是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旧秩序斗争妥协的集中反映。山东问题在和会上的处理方式,以及它在美国国内引起的反响与后果,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威尔逊的世界新秩序思想在国际、国内两条战线双双遭遇失败的情形。威尔逊的失败,固然与他个人性格和斗争策略有关,也绝不否认国内党派倾轧的恶性影响,但归根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