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2.两宋王朝在政治上的新变化。3.认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学习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学习难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学基础,对于朝代发展的先后顺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新教材对于历史的叙述更为简洁,所配的文字和图片和旧教材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力。但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不足,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尚不明确,故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层次,先易后难,深入浅出;同时要突出历史核心素养,通过让学生整理时间轴,具备时序感,用史料阅读培养基本的历史解释能力。核心知识一、“三冗”“两积”二、(1)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权②分割军权(2)地方措施:①设置路级机构,节制各州②州设通判,与知州相互牵制(3)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三、王安石变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教师个人复备导入新课《剑门道中遇微雨》宋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诗中作者细雨骑驴入剑门,反映出宋代哪些问题?二、讲授新课一、繁荣背后的危机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两宋面临什么样的危机?统治者如何处理这些危机?边境危机的深化签订和议的方式2.时空观念:根据地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历史时间轴。澶渊之盟庆历和议靖康之变绍兴和议3.钻研教材:北宋的财政危机如何形成?两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冗兵:募兵政策军队扩编,军费开支大冗官:机构重叠官僚膨胀冗费:对外求和和羁縻之费负担巨大二、探寻危机的真相4.史料实证:观察教材图片并阅读教材,概括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权②分割军权地方措施:①设置路级机构,节制各州②州设通判,与知州相互牵制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历史解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史料: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就其被赞誉肯定的方面而言,例如政治稳定,限制宗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等等……就其负面内容和影响而言,例如“守内虚外”的内政外交总政策,造成的国势不振,中央政府组织机构间相互牵制带来的效率低下,为避免割据局面的重演,收缩州郡长官权力,倡导文武臣僚循规蹈矩,防范喜事兴功,不任官而任吏,不任人而任法,在文武关系处理上,实行以文抑武的方针。——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专制集权。消极:专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消极的政治风气6.史料实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宋的政治有哪些变化?史料一:中国古代自秦汉至五代十国,武将干政、乱政乃至引发战乱、分裂国家一直史不绝书,其根源在于权力掌握在武将军阀、政治派系手中。例如:东汉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汉末曹操军政大权独揽,唐朝玄武门兵变、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而宋朝因其特殊的制度,结果恰好相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史料二:南宋宝佑四年《登科录》的统计显示,样本601名进士中,平民出身417名,官宦子弟出身的只有184名。——《现代的拂晓时辰·宋》史料三:三、危机孕育着生机7.情景再现:纵观大宋江山,如果你是王安石,面临这样的危机你会何去何从?8.呈现王安石变法的措施(设计意图)突破重点、难点。9.史料实证:阅读三则史料,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认识?史料一、综上所述,王安石变法失败除了其他原因,如新法在实施中走样,实践与理论相背离外,重要还在于变法派人士的分裂。——张祥浩:《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讨》,载《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史料二、王安石变法的关键是富国,实现国家对经济、财政的全面控制,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改革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改革难以维持。——熊光慈:《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史料三、吕本中的《杂说》所载:“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王安石只有一走了之。——邓广铭:《宋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2页(设计意图)利用史料,全方位去看待王安石变法,从而深入吸取历史发展的教训,加深对改革的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对照核心素养3史料实证水平1,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参考答案:理论与实践相背离,改革派内部分裂,经济改革缺乏配套政治改革,改革支持者:宋神宗的动摇10.课堂总结:南宋灭亡的标志,陆秀夫,满江红朗诵11.交流讨论:结合史料,小组讨论,假设你是宋高宗,你会杀岳飞吗?史料:宋高宗希望与金完成和议,以便获得短暂的安宁。总的来说,皇帝的权力和地位只能通过与主和派站在一道才能得到加强。主和派官员秦桧毒死了岳飞,岳飞死后不久,秦桧与金国特使完颜宗弼达成和议。——《哈佛中国史之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75页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繁荣背后的危机“三冗”“两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