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判读(唐)_第1页
等高线判读(唐)_第2页
等高线判读(唐)_第3页
等高线判读(唐)_第4页
等高线判读(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剖析通过对近五年高考题的研究可知,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选择题、综合题均有,重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及其应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值线图综合判读是高考文综地理重头戏,有些考题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区域等高线图展示地理信息,考查回归教材主干知识。考纲原文考纲解读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绝对高度又称“①____”,是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则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在地图上,②_相等的点连结而成的线叫等高线。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海拔___海拔

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⑴同线等高:

⑵同图等距: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⑷密陡疏缓:

⑸凸低为脊:

⑹凸高为谷:

⑺重叠为崖:

⑻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一、判断地形类型1、大地形单元: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核心考点突破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降低平原等高线稀疏,值小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丘陵类似山地,值小海拔在200~500米,起伏小与山地类似,以数值进行区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小地形单元---地形的部位4、凹坡和凸坡在坡地等高线图中,坡地海拔高处等高线密、海拔低处等高线疏为凹坡;高处等高线疏、低处等高线密为凸坡。注意区分1、山谷与山脊2、鞍部与山峰3、缓坡与陡坡3、一些特殊地貌的等高线表达如:新月形沙丘、火山、梯田、冲积扇等。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①图中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风;

②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对应考题研析1西北西北例1: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下图回答下列1_2小题。1.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①④C甲乙海例1: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下图回答下列1_2小题。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D甲乙海(二)、推算高度---------等高线数值为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两条等高线数值的差为相对高度。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的海拔高度的判断依据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河流分布于山谷地形中,“水往低处流”,根据等高线数值判定地势高低,确定河流流向。(三)、找河流,定流向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1~2题。对应考题研析3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1001250B.11001350C.15001250D.15001350Ac集水方向与等高线垂直而且指向海拔低处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对高度=H高海拔-H低海拔。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对高度/100m。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四)、等高线图中的相关计算3、估算陡崖的高度如图: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相对高度:≥200米,<400米3、估算陡崖的高度(1)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2)陡崖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图中E、C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D任意两点相对高度H:(n-1)×d<H<(n+1)×d考题研析4:1、读等高线图,完成下题: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DC核心考点突破三等高线地形图坡度大小的判读

1登山路线的选择:坡度较缓的山坡,即等高线较稀疏的路线。2水的流速: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段漂流,比较惊险刺激;而在等高线稀疏的河段漂流,则会比较平稳安全。3凸凹坡影响通视:凹坡,不影响山坡上下的通视;凸坡,影响山坡上下的通视。

4交通线的走向:选择等高线较为稀疏的地区,坡度较小、施工容易,且交通较安全。

5农业生产根据坡度的大小因地制宜:坡度较大的地方宜发展水土保持林、护坡林,而坡度较小的地方可以发展经济林,甚至可以开辟为梯田来发展种植业。1.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