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肛肠外科直肠肛管疾病解剖生理概要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厘米。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直肠内面观直肠内面观上段较窄,下段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环外纵。粘膜较厚,在壶腹部有上、中、下三个横的半月形皱襞,叫直肠瓣(横皱襞)。直肠下段因括约肌收缩,粘膜成纵行皱襞,叫直肠柱也叫肛柱,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叫做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做肛窝(隐窝),深约3~5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常积存粪便,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肛管与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状线,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肛管直肠血液供应动脉有四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两个静脉丛:①直肠上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下层内,扩张形成内痔。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门静脉;②直肠下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皮肤下层,是外痔的发生部位。直接或经阴部内静脉流入髂内静脉。齿状线齿状线上下的神经、血管分布齿状线上下结构部位表层组织动脉供应静脉流向淋巴回流神经支配齿线以上粘膜直肠上下动脉直肠上静脉流入门静脉腹主动脉周围及髂内淋巴结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齿线以下皮肤肛管动脉直肠下静脉流入下腔静脉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阴部内神经痛觉敏感肛管直肠环由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功能。肛门手术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直肠肛管周围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坐骨肛管间隙直肠后间隙肛门周围间隙间隙内充满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容易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肛管检查方法体位:膝胸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胸部贴在床面、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检查中最常用。左侧卧位向左侧卧,左腿伸直,右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必要时可垫高臀部15~30度,适用于病重,年老体弱的病人。截石位仰卧屈起下肢并抬高外展,同时髋膝关节屈曲,肛肠手术常用体位。蹲位病人作大便姿势,向下用力摒气,适用于内痔脱出,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检查。肛门直肠检查体位检查步骤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直肠指诊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肛镜检查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痔等。顺时钟定位法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肛门镜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直肠癌结肠癌克隆病肛瘘直肠肛管周围脓肿perianorectalabscess病因和分类
病因:肛隐窝炎。少数:外伤、肛周皮肤感染。三阶段:肛隐窝炎→肛管直肠周围炎→脓肿分类:在肛门周围皮下的为肛旁皮下脓肿;在肛提肌以下肛旁间隙的,为坐骨直肠窝脓肿;在肛提肌以上直肠两侧,腹膜返折以下的为骨盆直肠脓肿;在骶骨前直肠后两侧韧带之间的为直肠后窝脓肿。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临床表现肛门周围脓肿局部持续性跳痛明显,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全身症状不明显,穿刺可确诊。脓肿穿破皮肤,形成外瘘或内瘘。坐骨直肠窝脓肿较常见。全身可发热,畏寒,局部呈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跳痛。检查肛周,有红肿、压痛,直肠指检有触痛、波动感,穿刺抽脓确诊。骨盆直肠窝脓肿位置较深,全身症状更明显而局部症状轻。依靠穿刺抽脓确诊。其它:如直肠后窝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等,由于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显,诊断较困难。治疗未形成脓肿,非手术:①抗菌药物②热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疼痛。脓肿确诊,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方法: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各异。表浅者局麻下进行,作肛门周围放射形切口。坐骨直肠窝脓肿部位较深,切口应距肛缘3~5厘米,呈弧形,术者手指进入脓腔分开间隔。骨盆直肠窝脓肿,穿刺定位,穿刺针引导下切开引流,或经直肠切开引流,低位的可在直视下进行,较高时需通过肛镜进行。肛瘘analfistula肛瘘: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内口齿线附近,外口肛门周围皮肤。病因与分类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少数为结核性。外瘘至少有一个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内瘘无外口,临床所见90%为外瘘。瘘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为低位瘘,以上为高位瘘。单纯性只有一个瘘管,复杂性有多个外口和瘘管。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括约肌间瘘、经括约肌瘘、括约肌上瘘、括约肌外瘘。各种类型的肛瘘肛瘘的四种解剖类型临床表现外口有脓性分泌物,皮肤瘙痒不适、湿疹。较大较高位的肛瘘,常有粪便或气体从外口排出。反复形成脓肿,溃破成多个外口。体征:外口乳头状突起,挤压有少量脓液排出。直肠指诊可触及硬结样内口或条索状物,内口有触痛。特殊检查:寻找和确定内口: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染色检查(美兰1~2ml外口注入,拉出纱布,如染色,即证明有内口存在。)碘油瘘管造影。治疗肛瘘内口切除或切开内口是治愈肛瘘的关键。瘘管切开术:适用低位肛瘘。底小口大“V”伤口。肛瘘切除术: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内小外大,一般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愈合。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肛管直肠环,免术后大便失禁。挂线疗法:适用高位单纯性肛瘘。挂线使要扎断的括约肌与四周组织产生粘连,因结扎后局部缺血、坏死,不发生收缩失禁。肛瘘挂线方法:将探针从外口经瘘管在内口穿出,探针引导一无菌粗丝线或橡皮筋,将此线从内口经瘘管而在外口引出,然后扎紧丝线。注意:收紧丝线或橡皮筋前,要切开皮肤及括约肌皮下部,以减轻术后疼痛,缩短脱线日期。术后热水坐浴,3~5天再拉紧一次,2周完全断裂。肛裂analfissure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发感染所形成的慢性溃疡,大多位于肛管后正中线。病因与病理便秘,便时用力过锰,排出时裂伤肛管皮肤。肛裂患者恐惧排便,形成恶性循环。粗暴检查可造成肛裂。肛裂多为单发的纵形溃疡。反复损伤、感染,使基底较硬,肉芽灰白,裂下端皮肤因炎症、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形成结缔组织性外痔,称“前哨痔”。肛裂上端肛乳头因炎症和纤维变而肥大。肛裂、前哨痔、肥大肛乳头合称肛裂三联征。临床表现典型症状:疼痛、便秘、出血。疼痛性便血。检查:肛裂三联征。肛裂病人禁止肛指和肛镜检查。治疗非手术治疗: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热水坐浴。扩肛疗法。手术治疗:肛裂切除术,创面不予缝合,换药至愈合。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痔hemorrhoid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淤血、扩大、屈曲而形成的的静脉团。病因静脉曲张学说:直遥上静脉无静脉瓣、腹内压力增高、肛周感染。肛垫下移学说:肛垫是直肠末端的组织垫,由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及静脉丛构成。便秘、腹压增高等因素使肛垫向下移位、同时伴静脉丛淤血、扩张成痔。饮酒及辛辣饮食刺激。分类和病理内痔是直肠上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团块,位于齿线以上,表面粘膜覆盖,常见于左侧、右前,右后三处(3、7、11点)。内痔分四期。外痔是直肠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团块,位于齿线以下,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因静脉内血栓形成而突出肛门外的血栓性外痔最常见。混合痔由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交通、扩大、曲张的静脉团。病理:出血、栓塞、脱出、嵌顿、绞窄、感染坏死。内痔分为四期分期便时出血痔核脱出回纳情况痔核嵌顿一期滴血或射血不脱出二期出血大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回纳三期少或不出血大便时脱出便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嵌顿、绞窄、坏死、感染溃烂四期痔块长期脱出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复发3、7、11点混合痔血栓性外痔内痔直肠上动脉在内痔发生处的分支示意图临床表现内痔:主要症状是无痛性便血。便时出血大便带色、无痛,喷射状,可贫血。痔块脱出内痔二、三期可脱出肛门外,由自行回复渐变为用手推回,否则容易嵌顿。疼痛单纯内痔无疼痛。当感染、糜烂、血栓形成,尤其嵌顿时疼痛剧烈。瘙痒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瘙痒,甚至湿疹。检查:最好蹲位、排便后观察,可见痔块大小、数目、部位。内痔肛镜检查。外痔单纯性外痔异物感血栓性外痔多因静脉栓塞或破裂,血液凝结成块。剧烈疼痛是特点,肿块短期长大。结缔组织外痔是肛缘皮肤皱折变大,内有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少,无曲张静脉。偶有瘙痒感,炎症时可疼痛。治疗一般治疗:保持大便通畅,热水坐浴,肛管内用栓剂。血栓性外痔热敷、外敷消炎止痛药,内痔脱出手法复位。硬化剂注射:适用一二期内痔。常用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5%石炭酸植物油等。胶圈套扎法:适用于一、二、三内痔。将特制胶圈套在痔根部,使痔缺血、坏死、脱落。注射疗法器械套扎法内痔胶圈套扎术手术疗法痔切除术齿线上粘膜缝合,皮肤切口敞开。痔环状切除术
手术借助长8~12cm有炳软木园柱,插入肛门将痔拖出切除,间断缝合内外创缘。容易感染,术后需定期扩肛。外痔血栓剥离术局麻放射状切开皮肤取栓,术后敞开伤口,换药至愈合。痔切除术内痔环切术(1)软木塞(2)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固定环痔(3)环行,切开外层粘膜,分离痔核(4)环行切断内层粘膜,缝合内、外粘膜(5)环痔切除后,局部引流PPH手术直肠(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等。息肉可有蒂,也可无蒂。单发息肉少恶变,多发息肉多恶变。临床表现与诊断便血:无痛性,炎症时粘液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直肠肿块带蒂息肉,排便时脱出肛门外,鲜红樱桃状,便后自行复回。无蒂肛指和肛镜才能发现。肛指与内镜检查:园形,柔软。息肉变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肠壁,可能癌变。为明确性质,取活体组织。钡灌肠有助于了解息肉分布情况。乙状结肠息肉治疗切除摘除术:适用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儿童低位蒂长者可手指捏断摘除。电凝切除术: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结肠镜,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套扎冷冻术:乙状结肠镜,胶圈套扎息肉基底,取活检定性,接触法冷冻2~3分钟。结肠直肠切除术:结肠息肉病,癌变可能性大。切除息肉送病检。结肠癌carcinomaofcolon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发病率最高。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有关。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有关。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肝曲脾曲病理
肿块型(菜花型、软癌):肿瘤向肠腔内生长,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生长较慢,恶性程度低,好发右半结肠,尤盲肠。浸润型(缩窄型、硬癌):肿瘤环绕肠壁侵润,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转移早,恶性程度高。好发左半结肠,尤乙状结肠和直乙交界处。溃疡型:最常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四周侵润,易发生出血、感染、穿透肠壁。转移早,高度恶性。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肿块型结肠癌
浸润型结肠癌
溃疡型结肠癌组织学分型腺癌占3/4,腺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印戒细胞癌),予后较腺癌差。未分化癌预后最差。临床分期Ⅰ期(Dukes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局限于粘膜
A1期: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侵及肠壁浅肌层
A3期:侵及肠壁深肌层Ⅱ期(Dukes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Ⅲ期(DukesC期):穿透肠壁且有淋巴结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结肠壁及结肠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及其根部)Ⅳ期(Dukes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扩散转移扩散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公共事业领域投资合同
- 吊车零租赁合同范本
- 钢钉铁钉售卖合同
- 2025有限责任公司银行贷款担保合同
- 水电装修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模板附条件买卖契约书范本
- 高科技项目开发与落地合同
- 河卵石销售合同
- 物业承包合同集合年
- 2025临时劳务派遣合同
-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 管理ABC-干嘉伟(美团网COO)
- 基于视觉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
- 军事英语词汇整理
- 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
- DB31-T 1440-2023 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讲义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处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英语经典口语1000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