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菩萨蛮许慧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菩萨蛮许慧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菩萨蛮许慧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菩萨蛮许慧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菩萨蛮许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南可采莲,______________。(无名氏《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风情描写江南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淡妆浓抹总相宜。莲叶何田田落花时节又逢君春风又绿江南岸烟笼的江南,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菩萨蛮韦庄韦庄字端己,唐末五代诗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浓艳为主,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写作背景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句赏析:“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的水澄明碧绿,可与蓝天媲美;躺在画船上,看江南蒙蒙雨景,听着细细雨声悠悠入梦。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江南风景之美江南生活之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当垆卖酒的女子肌肤似雪,如卓文君般美丽。垆:酒店砌台安放的大酒缸。《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江南人物之美为什么只提酒家女呢?游人要添兴,不入酒家又往何处?而那个时代的诗酒风流生活,是少不了女子的。酒家女操作用手,所以特写其“皓腕”。洁白的手腕如霜雪凝成,其美貌自不难想见。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美女描写——《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译: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陌上桑》描述秦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1)好在景美(2)好在生活美(3)好在人美

江南好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画船听雨眠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想还乡而不能还乡的苦衷。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不能回,不忍回,不敢回总结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上阕两句先从美景写起,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在碧蓝的水上、精雕细刻的画船中,听雨入眠的悠闲意境。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下阕转而写人,酒家女貌美似月,肤白如雪。“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词人写到这里,把江南的美景美人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以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作结:“未老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面上似乎盛赞江南的无限风光,接天秀色,但无论它“水碧于天”也好,“人秀似月”也罢,读来总觉那一抹有乡不得还,有家不得归的离愁怨意深切入骨,总也摆脱不得。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艺术特点白描: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细描: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红楼梦》第三回江南的清山秀水,独特的风物和人情,吸引了无数理想主义文人栖居。他们把对春逝的伤感,被贬的失落,相思的惆怅俱化为了江南的风景人情:画桥、流水、扁舟、荷塘、雨巷等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白居易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依恋江南的感情。韦词在依恋江南的同时,还表达了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白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江南山水,而韦词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更有了一种冶艳意味。可以说,白词呈现的是江南山水图,而韦词是江南仕女图。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起句“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这首词构思新巧,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