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登高课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1.gif)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登高课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2.gif)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登高课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3.gif)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登高课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4.gif)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登高课稿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29ba5b503ca885e301f70fb800c65a2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近体诗1字数句数严格限定2偶数句句末字必押韵3中间两联必对仗。4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平仄相对。——绝句、律诗、排律庚子·重阳木易逢饵黄花吟客棹,登山斑鬓茱萸老。天高水阔清秋露,地远山横淡酒醪。魏晋风流时易逝,诗骚潇洒情难抛。含霜红叶封山岭,雁去一行鸣九霄。杜甫--用生命拥抱诗歌!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1400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天宝三年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二、困居长安时期(35-44岁)这一时期,靠献赋始得小官。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
战乱流离时期。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及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四、西南飘泊时期(48-58岁)
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岁晏行》等。
1杜甫一生思想: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小结2杜甫在艺术: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被称为“诗圣”。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晢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400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邀远亲吴郎聚饮,吴郎因事爽约,失意中登上夔州一处高地,感怀秋景而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此时的杜甫内心充满了郁闷、悲凉,但诗中抒发的不只是个人的不幸,还有时代的苦难。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忧愁、苦闷、悲伤,他抱病登台。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767年9月9日,重阳节,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万木凋零。江水翻滚,孤鸟盘旋,猿声哀鸣。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裳褴褛,形容枯槁,步履蹒跚,满身疾病。重阳节应是祈求高寿、重聚的时节,可他穷困潦倒,一生飘零,似乎已经走到生命的秋季。而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时期,他有家不能回,孤零零地在外漂泊。今日登高望远……天高风急,声声猿啸,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萧瑟的秋风中,水清沙白,只有沙鸥徘徊在江中渚洲上,不时又低空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登高远望,想到了自己一生漂泊,备尝潦倒艰辛之苦,经历了国难与家愁,到如今已两鬓成霜;百病缠身,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思考:诗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视俯察,绘形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自然之秋。“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萧条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自身之秋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前四句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颈联:“悲秋”是情景语:点醒了景物描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悲秋”二字下得沉痛,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就像那无边的木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尽。这句诗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它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联系起来了。--人生之秋。“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千古忧恨,悲秋绝唱秋气肃杀——一悲也万里为客——二悲也长年飘泊——三悲也多病之身——四悲也残生暮齿——五悲也亲朋无一——六悲也忧国伤时——七悲也因病停杯——八悲也千古忧恨,悲秋绝唱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白发日多,可见艰难潦倒之苦;浊酒新停,更难排遣悲愁。尾联分承五六两句:“白发”因“作客”而生,“浊酒”因“多病”而停。登台结果只是惹恨添愁,“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国运之秋。全诗哀景写哀,哀景蕴蓄哀情,哀景引发哀情,哀景烘托哀情。小结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秋风云天江水洲渚无边落叶不尽江水悲秋作客多病登台苦恨霜鬓新停酒杯——仰望——仰望——俯视——俯视写秋江景抒悲秋情景语皆情语古人评价: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代胡应麟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光焰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两人对饮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李逸杜工拓展鉴赏:登高诗古代文人常有登高临远而写景抒怀的传统。诗人登高望远,面对亘古不变的山川和浩渺无穷的天宇,常感山川豪迈阔大,而叹人之微弱渺小;哀生命之韶光易逝,惜人生之苦短沧桑;抒思亲怀人,思乡念远之情。一、登高望远,思亲怀乡例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例2:江楼感旧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二、登高望远,伤时悲己例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例2: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三、登高望远,抒怀砺志例1:《登鹳雀楼》(王之涣)小结: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人不遇等,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古代文人登高临远的诗歌的主旨,其感情多为慷慨多悲,凄婉哀伤;其手法多为触景生情,借物抒怀。四、登高望远,闲度时光秋登桃花岭其一桃花岭上冬阳暖,三五同僚觅趣闲。偶遇缤纷霜降落,半山况味半山间。其二桃岭苍穹山道远,参差楼立乏眼帘。林深木叶通幽处,半日悠游半日仙。其三桃岭水秀绕清闲,空月虚悬小径潜。偷得橘黄尝野趣,半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材料国际贸易代理服务合同
- 舟山2025年浙江舟山市普陀海洋产业研究中心招聘紧缺高端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2025年浙江温州平阳县企事业单位面向全球引进博士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2025年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选调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门广东江门台山市卫生健康局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家具喷漆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惠州2025年上半年广东惠州市技师学院人才派遣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2-溴丙酰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广州2025年广东广州市天河区金燕幼儿园编外教辅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织带印花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7课+课件
- 第四章《数列》复习小结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数学人教A版】
- GB/T 8944.1-2008纸浆成批销售质量的测定第1部分:浆板浆包及浆块(急骤干燥浆)浆包
- 《当前中国海疆形势》课件
- 初中七 八年级生物思维导图大全 张
- 婆媳关系证明
- 江苏宿迁家乡介绍旅游课件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十八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臭和味检测原始记录表
- 变压器检修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