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一、“水的行星”雾云雨霜露雪雹雾淞冰如图所示,若将①地球上的水,②沼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的液态淡水,③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三者分别汇集起来,只不过形成三个小水珠。地球上水的体积与地球体积大小对比①②③①②③图中的三个水珠并不太大,但地球却被称为“水的行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如图所示,若将①地球上的水,②沼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的液态淡水,③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三者分别汇集起来,只不过形成三个小水珠。直径分别约为1384千米、273千米、56千米。地球上水的体积与地球体积大小对比1图中的三个水珠并不太大,但地球却被称为“水的行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水珠”虽然不大,但地球上的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从太空中望去,地球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包围,所以人们称地球是“水球”。2地球上淡水源的储量并不多,而人类每天都在大量取用它,这会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呢为什么?不会。淡水资源的储量虽然不多,但通过水循环,这些水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不停运动,使地球上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若发生较大程度的气候变化或严重的污染,这些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将可能减少。一、“水的行星”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水圈是自然水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形态气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空间分布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97%主体供应人类所需的淡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03%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人类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下水。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储量并不多,而人类每天都在大量取用它,这会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呢?为什么?不会。淡水资源的储量虽然不多,但通过水循环,这些水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不停运动,使地球上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二、自然界的水循环二、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1概念2动力太阳辐射、重力3环节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类型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上的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面上的水循环)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下渗类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特点及意义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循环水量很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循环水量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作用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水循环的类型总结蒸发、蒸腾3、主要环节01光照光照越强,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03风速02气温04湿度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风速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湿度越小,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05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影响蒸发的因素下渗影响因素影响地面性质硬化路面不利于下渗、沙质土壤利于下渗坡度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植被植被越茂密,越有利于下渗降水强度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降水持续时间降水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下渗影响下渗的因素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海陆间循环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如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地下水丰富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的影响。地表径流水循环环节人类活动地表径流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地下径流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地下交通线路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大气降水人工降雨蒸发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以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建坝后建坝前上游下游削丰补枯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硬底化地面/森林破坏/地表破坏降雨后短时间地表径流增加长期来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生态趋向恶化硬底化地面前后河流水位变化后前雨量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2012·天津文综)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B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土地问题探究: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试从水循环的角度想一想,鱼鳞坑为什么能保土、保水、保肥?①鱼鳞坑一般建在较陡的坡上,下雨时可拦蓄坡面径流;②在鱼鳞坑中植树造林,可增加水的下渗作用,达到涵养水源、固定表土等目的,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四、洪涝灾害的防治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洪涝灾害洪水灾害雨涝灾害暴雨水利工程失事冰雪融化海陆间循环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低洼地区积水、淹没1类型2.洪涝灾害的成因01淹没农田洪涝危害巨大,洪水常常淹没农田。02破坏基础设施洪水会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03引发生态问题洪涝还会引起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问题。04容易引发疫情此外,洪涝过后容易引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3危害4洪涝灾害的防治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御洪涝灾害。2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3防御洪涝灾害,需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措施具体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遭遇洪涝灾害的自救举措问题探究: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4-9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分表示洪水新淹没的范围,通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4-9,完成相关任务。(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原因:②长江中游地区围湖造田现象严重,降低了河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排洪能力。①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②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易造成排水不畅。人为原因:①长江上游流域植被遭到破坏,水的下渗作用减少,河流流量增大;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河水的来源河流补给河流潜水位潜水位河流丰水期河流枯水期河流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河流河流补给地下水想一想: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分析这句话是否科学?黄河下游河段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始终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丰水期河流枯水期洞庭湖长江湖泊补给河流湖泊水补给河流补给湖泊洞庭湖长江一条河流可能有好几种补给又以某一种或几种补给为主注意:长江上游地区以冰川补给为主下游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整条河流最主要的形式是大气降水补给类型径流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分布地区补给特点大气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汛期枯水期季风气候:汛期枯水期世界绝大部分地区,我国水量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溪市明山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中远职业学院《形体训练与健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财经学院《趣味逻辑学与人生智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字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外国电影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柱上式无功补偿装置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心理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体育职业学院《童装结构与工艺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右江民族医学院《英语学术文献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香港专才移民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销售人员提成及薪酬制度++副本
- 高空清洗施工安全的协议书6篇
- 口腔科防控课件
- 南宁2025年3月高三二模英语试卷
-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一期)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技术标
-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侵爆复合破坏效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