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言虚词A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言虚词A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言虚词A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言虚词A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言虚词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君恩深似海臣节坚如山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有时在句意表达上还能发挥重要作用。矣乎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词,为“君恩深似海,臣节坚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此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对联。之乎者也矣焉哉,字字安排得下;油盐柴米酱醋茶,行行奔忙不来。抗战时,重庆一知识分子空有满腹经纶,却难填饱肚皮,乃撰写了上面的对联以自嘲。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017年高考全国卷1·翻译题)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译文】但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用其他的事岔开谢曜的话头。【译文】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2017年高考全国卷3·翻译题)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高考链接·全国卷中的翻译题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用法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使用频率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语法功能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发展变化大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虚词使用与理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介词替、给动词作出、制定虚词使用与理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辩明用法: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虚词使用与理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通晓古今: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学不可以已B、有的完全消失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虽然于是以为至于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虚词使用与理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注意特殊现象: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如:投诸渤海之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虚词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文言虚词的类别: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的词,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吾”、“尔”、“汝(女)”②指示代词。“是”、“此”、“彼”、“兹”③疑问代词。“何”、“奚”、“焉”一代词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如: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如:①公【为我】献之。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王。③请【以剑】舞。④【以资政殿学士】行⑤故燕王欲结【于君】。三介词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②河水清且涟漪。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成分句的词。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正连词。表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偏正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四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它一般分为:结构助词(“之”),语气助词(“焉”“为”)音节助词(“其”“之”)六叹词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五助词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A⑴默写古代诗文(指定篇目见附录)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出现在高考中的频率春秋五霸:而、其、以、于、之战国七雄:何、乃、所、为、焉、因、与六国论:乎、且、若、也、则、者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017北京卷】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晋太傅安九世孙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若使烛之武见秦君C.太建五年,贞乃还朝良乃入,具告沛公D.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或因寄所托【2017天津卷】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盘盘焉,囷囷焉B.或以书丑得鞭勉以行操为基C.处逸乐而欲不放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俗材因其微过其孰能讥之乎BC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015湖南卷】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有官君子,()审择焉。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有官君子,()审择焉。A之与而B者与其C之所其D者所而B大概为了自己廉洁勤勉,即使全家总是清贫,但子孙安康荣耀。为了别人侵吞牟利即使欢然安乐,但祸患随时会在身边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深切领悟的人,是不轻易与他讲的。做官的君子,一定要谨慎作出选择。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②觉今是而昨非。③侣鱼虾而友麋鹿。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1【而】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②发图,图穷而匕首见。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三)动词: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而】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表并列2表递进3表承接4表修饰5表转折6表假设7表因果8表目的一连词,表示各种关系二通“尔”,你、你的三而已、既而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吾尝跂而望矣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剑阁峥嵘而崔嵬5、余闻而愈悲6、掩口胡卢而笑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10、军惊而坏都舍1、连词,表假设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递进4、连词,表并列5、连词,表承接6、连词,表修饰7、连词,表假设8、连词,表转折9、代词,你的10、动词,如同课堂练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蔺列传》)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豫州(指刘备)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苏武传》)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用作副词。1.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开国何茫然妇啼一何苦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三)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2【何】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作谓语:何哉、何也、何者2作宾语:什么、哪里3作定语:什么一疑问代词二副词1作疑问副词(用于句首或动词前):为什么,怎么2作程度副词:多么三通“呵”,呵问。四何如、奈何、若何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B.如太行、王屋何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豫州今欲何至E.作计何不量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G.何不试之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语气助词,相当于“啊”H通“呵”,呵问。G副词,怎么;F代词,为什么;E副词,为什么D代词,哪里C代词,什么;B怎么样,把……怎么办;练习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蔺列传》)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④以吾一日长乎尔。(《四子侍坐章》)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三)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③忽(飘忽)乎吾将行兮。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乎】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表疑问语气2表反问语气3表揣测语气4表感叹语气5表句中停顿一语气助词二介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于”三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高考真题:(2013湖南)C乃以上客礼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13山东)D今乃以“看松”名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13安徽)C尉佗乃蹶然起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13天津)C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4【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时间的延续或事理的顺承,译为“于是”、“就”等;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张衡传》)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④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2.表示事情的前提或条件,译为“才”、“这才”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蔺列传》)②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④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传》)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转折,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限定范围,译为“只”、“仅”等;①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5.表判断,译为“是”、“就是”等。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用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4【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表顺承:于是、就2表条件:才3表转折:竟然4表范围:只、仅仅5表判断:是、就是一副词二代词,你的三无乃、乃尔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你的3、副词,表判断,是4、副词,竟然,却5、副词,才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5【其】(一)用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蔺列传》)②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蔺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有时也可近指,译为“这”“这个”。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用作副词。1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①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2表祈使语气,译为“一定”;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表揣测语气,译为“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4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无知,悲不几时。(《祭十二郎文》)(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5【其】其1代词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作定语(他的、它的)第一人称(我、自己)作小主语(他、它)指示代词远指代词(那、那个、那些)表特指(其中的)2副词表揣度:大概表反问:难道表商量:还是表祈使:一定3连词在句首,或表选择,或表假设,4助词放在句中,调节音节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6【且】(一)用作连词。1.并列关系:又,既…又…,一边…一边…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

2.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廉蔺列传》)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3.让步关系:即使,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蔺列传》)4转折关系:但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将近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彼且奚适也?(《逍遥游》)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③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且连词递进(况且、而且)转折(但是)让步(尚且)副词(将、将要;暂且、姑且)并列(并且、又)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6【且】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用作动词1像,好像;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②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③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2比得上①徐公不若君之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蔺列传》)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7【若】(二)用作代词。1第二人称,你、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④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苏武传》)2.表近指,这、这样、如此①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三)用作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四)用作助词,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若夫】【至若】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至于”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若二代词人称代词近指代词(你、你们、你的)(这、这样、如此)三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四若夫、至若7【若】一动词:像、好像;比得上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8【所】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8【所】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注意:“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③起,取武阳所持图!(《荆轲刺秦王》)2【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译为“用来……的”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缘故)”。①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③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