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1.gif)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2.gif)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3.gif)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4.gif)
![高三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93a11cd0adda829e8a22d4983793247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一般不单独命题考查,而大多结合着仿写、扩写、变换句式,诗文阅读鉴赏,写作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效果;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①作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②仿写或续写中修辞方法的运用。③诗文鉴赏中修辞方法的运用。题型及趋势:全国卷(06):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写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6分)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四川卷(06):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6分)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形象地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0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21题。
造心
(毕淑敏
)心的边疆,可以造的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没有一片乌云,可以覆盖心灵辽阔的疆域。没有哪次地震火山,可以彻底颠覆心灵的宏伟建筑。没有任何风暴,可以冻结心灵深处喷涌的温泉。没有某种天灾人祸,可以在秋天,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
19.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4分)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效果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比喻1、概念:2、结构: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相比)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4、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例如: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②思想感情的潮水。③祖国母亲。④我的朋友——书籍。(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的人爱他,也有的人恨他。三座大山马蜂窝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4、是不是出现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的都是比喻句?5、比喻的表达效果: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春风是旋律,春雨是歌词,春花、春草是春的跳动的音符。化平淡为生动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化深奥为浅显“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化抽象为具体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学以致用: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罟师:渔人,这里指借指船夫。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和“机遇”开头,各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2004年重庆卷)例句:
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爱心不搞商业投资,一旦付出了,切莫求回报。机遇不办终身保险,一旦失去了,真难以补偿。参考答案:比拟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
。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概念:构成: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种类: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人格化。例如:①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属性。例如: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②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拟人:拟物:例1: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效果1: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例2: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效果2: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比拟的表达效果: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比喻)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比拟)例②: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比拟)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比喻)比拟与比喻的区别:下面没有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C学以致用: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题目2003年高考(北京卷)请另选一物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伞\你注定\一生以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己.
黑板\你注定\一生与粉尘为伴,时时为别人传授知识,\却磨损了自己。蜡烛\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人们发光发热,\却耗尽了你自己要正确解答此题,必须注意以下要点:1.运用拟人手法。2.形式上应为三句话。3.大致意思应是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面。4.如果不是赞扬某物,要注意是否合乎事理。借代
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体,借体之所以能代替本体,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是实在的,而不是想象的。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概念:构成:(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系)借代类型: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⑥我建议大家多读点鲁迅。借作者代著作。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试举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②“终岁不闻丝竹声”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①“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②“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③“阳关”“折柳”寄托离别。④“鹧鸪”“杜鹃”寓有悲愤。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⑥“长生殿”代统治阶级……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借代。中国不需要对长城的意义和作用否定的观点。学以致用夸张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夸张的类型:扩大的夸张: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缩小的夸张: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超前的夸张: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概念: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庭院租赁合同模板
- 高校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
- 沟通艺术情感交流的核心
- 远程教育背景下的学习方法探讨
- 小学生语言技能进阶之路
- 教育行业中的创新平台创客空间的发展与挑战
- 2024年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产品介绍文案范文(多篇)
- 视觉传达在设计创新家用纺织品中的作用
- 2025年眉山药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中物理 选修1 第四章 光(折射反射干涉衍射偏振)(2024人教版)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公安校园安全工作培训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合理用药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