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_第4页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以下简称罐体)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为常压、设计温度为常温条件下,与所载液体理化特性相适应的不同材质的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体。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0-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539-1995耐油石棉橡胶板GB/T3181-1995漆膜颜色标准GB/T3854-1983纤维增强塑料巴氏(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8237-198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9419-1988轻质燃油油罐汽车通用技术条件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365-1992机动车排气火星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3392-1990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HG/T2183-1991耐稀酸碱橡胶软管JB/T5943-1991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T/T230-1995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QC/T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罐体tankbody指由筒体、封头、人孔、注入口、卸料口等和其他必须设置的附件所构成的装载液体货物的封闭容器总成,其容积大于0.45m3。3.2金属罐体metaltankbody主要指用碳素钢、耐酸不锈钢、铝或铝合金板材所制作的罐体。3.3非金属罐体non-metallictankbody主要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制作的罐体。3.4常压normalpressure指工作压力不大于72kPa。3.5常温normalatmospherictemperature指在正常大气压下,金属罐体环境工作温度为-40℃~+50℃,非金属罐体为-20℃~+40℃。4.技术条件4.1罐体基本要求4.1.1罐体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义件制造。4.1.2罐体容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载液体的密度和罐体自重,并和车辆总质量相匹配。4.1.3原材料、外购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所有零部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4.1.4橡塑制品应耐腐蚀和耐油,其性能应分别符合HG/T2183和GB/T539的规定。4.1.5罐体的横断面应为椭圆形、带圆弧矩形或圆形。4.1.6金属罐体要求4.1.6.1罐体封头应采用忻边平封头、碟形封头、椭圆形封头,不允许采用无折边平封头。4.1.6.2封头与罐的焊接须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形式,不允许采用角焊缝。4.1.6.3罐体材质应适应所载液体的耐腐蚀性质,其腐蚀率应不大于0.5mm/年。罐休材质和所载液体的相容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若装运附录A未提到的液体,参考附录A的同类液体。4.1.6.4罐体表面纵向素线直线度,在1m范围内不大于5mm,全长范围内额定容量不大于12m3的罐体,不大于12mm;大于12m3的罐体,不大于15mm。4.1.6.5组装对接时,相邻筒节的纵焊缝之间的距离或封头焊缝的端点与相邻筒节纵焊缝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4.1.6.6罐体的焊按和补焊,应符合JB/T4735的规定。4.1.6.7罐体内外表面应无裂纹、明显划痕或腐蚀凹坑等损伤缺陷,修磨处的深度不应超过所用材料厚度的负偏差值。4.1.7非金属罐体要求4.1.1.1罐体材料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4.1.7.2罐体横断面应为圆形或椭圆形。4.1.7.3罐体结构应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由内衬层、强度层、外表面层组成。内衬层由表面层和次内层组成。4.1.7.4罐体材质应与所载液体理化特性相匹配。内衬层增强材料为表面毡,树脂含量应大于85%。厚度为0.5mm;次内层增强材料为短切原丝毡,树脂含量大于70%;厚度为2.0~2.5mm。4.1.7.5强度层可采用耐腐蚀树脂作基料、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采用玻璃纤维缠绕工艺,其树脂含量应控制在30%~35%;采用手工制作,其树脂含量应为60%~70%。厚度根据强度设计确定。4.7阀门4.7.1卸料阀出料管口应设在罐体底部后端,如必须在罐体后封头开孔,装置卸料阀时,其出料管口不应超出车辆的后保险杠。4.7.2罐体接管与阀门之间,不允许采用胶管连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罐体除外)。4.7.3所载有毒、腐蚀液体的罐体,采用耐压不低于PN1.6MPa的钢质阀门或其他专用阀门。其卸料阀门应为串连式双道阀门,其中一道阀门应为内置式阀门,并装置在罐体的底部。4.7.4所载易燃液体的罐体,宜采用不发火的铜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球阀,直径应不大于DN65mm。4.7.5所载剧毒液体的罐体,应配备抽吸式或增压式装置,该装置应设在罐体上部。4.7.6卸料口应配置堵盖或封闭式积漏器。4.8罐体仪表罐体上选配的液面计、流量表、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应有检定的有效合格证。4.9装卸软管4.9.1所载易燃液体的罐体装卸管的公称通径和单管流量应符合GB9419-1988中4.12的规定。4.9.2所载易燃液体罐体的软管接头执行GB9419-1988中的4.22条。4.9.3吸入软管在196kPa压力下,保压5min不得渗漏。4.9.4装卸软管在1.5倍泵出口额定工作压力下,保压5min不得渗漏。4.10通气阀4.10.1载易挥发液体的罐体应安装DN60通气阀,罐体容量大于12m3时,必须装置2个DN60的通气阀,通气阀的技术性能应符合GB9419-1988中4.16.4的规定。4.10.2当罐内压力高于外界压力6kPa时,出气阀应关闭;但高于8kPa时,出气阀应开启。4.10.3当罐内压力低于外界压力2kPa时,进气阀应关闭;但低于3kPa时,进气阀应开启。4.11罐体安装4.11.1罐体纵向中心平面与车辆底盘(或底架)纵向中心平面偏移量,不大于6mm。4.11.2罐体与底盘(或底架)应连接牢固、可靠,必须采取防松措施,并能承受振动和冲击,若采用焊接形式连接,焊接件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4.12罐体对整车的安全要求4.12.1车辆必须配备不少于2个与所载液体相适应的灭火器或有效的灭火设施。4.12.2罐车必须在驾驶室顶部配置“危险品”标志灯,车身尾部右侧配置“危险品”标志牌,并符合GB13392的规定。4.12.3所载易燃液体的罐车必须配备导静电接地装置,并符合JT/T230的规定。4.12.4罐车应安装火星熄灭器,并符合GB13365的规定。4.12.5载易燃液体罐体的泵送系统距发动机排气管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4.12.6载易燃液体的罐体,当蓄电池安装在罐体下方时,必须有专用的箱和盖,并关闭良好。4.13罐体及其附加设备的导静电要求4.13.1罐体内外任一点到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和车辆连接点的导电通路电阻值不大于5Ω。4.13.2金属管路中任意两点间,或管路任意一点到橡胶拖地带和车辆连接点的导电通路电阻值不大于5Ω。4.13.3易燃液体装卸软管的两端,其电阻值不大于5Ω。5.检验方法5.1外观检验5.1.14.1.5;4.1.6.1;4.1.6.2;4.1.6.7;4.1.7.2;4.1.7.7;4.3.1;4.3.2;4.4.3;4.5.1;4.6.1;4.6.4;4.7.1~4.7.6;4.9.1;4.10.1;4.11.2;4.12.1~4.12.4;4.12.6目测检验。5.1.24.1.1~4.1.4;4.4.2;4.7.3;4.8;4.9.2;4.10.1项检查相关的技术资料,以及外购、外协件合格证或相应合同。5.1.34.1.6.4~4.1.6.7;4.1.7.4~4.1.7.11;4.3.2;4.4.1;4.5.1;4.6.2;4.6.3;4.11.1;4.12.5;4.13项采用相应的量具或仪表测量检验。5.2导静电装置试验执行JT/T230。5.3罐体试验方法5.3.1罐体整体渗漏试验试验仪器: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3倍、精度不低于1.5级的压力表2个,安全阀1个。试验用气:一般应用洁净的空气,对运输易燃液体的罐体,罐体未得到彻底清洗,应用氮气。封闭好人孔,关闭注入口阀门,在各连接部位和阀门出口处贴一张薄纸,从适当位置缓慢向罐内通入洁净空气或氮气,使其压力达到36kPa1)或72kPa2),保压30min后,在各封闭连接部位涂抹肥皂水,观察有无渗漏、压力下降,同时观察薄纸是否被吹动,放气后观察有无永久变形。1)试验运输易燃液体罐体的压力。2)试验运输腐蚀性、有毒液体罐体的压力。5.3.2装卸软管压力试验试验仪器: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3倍的压力表1个。试验用气:洁净空气。首先在软管外涂抹肥皂水或将软管完全浸入水中,然后从适当位置缓慢向软管内通入洁净空气,使其压力达到196kPa,观察有无渗漏。5.3.3通气阀性能试验试验仪器:量程为试验压力2~3倍、精度不低于1.5级的压力表2个,安全阀1个。试验用气:一般应用洁净的空气。在专用通气阀校验台上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4.10的要求。5.3.4罐体壁厚测定方法测量仪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条件:一般在罐体外部进行测量,如在内表面进行测量时,必须对罐体内部进行彻底清理和置换,使氧含量在18%~23%(体积比)之间,可燃气体含量小于0.5%,且保证无刺激性、无有毒气体存在。测定部位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一般情况下每个方向测四个点,其中两点为前后封头部位,遇有可疑处再增加测定点数。5.3.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罐体硬度试验GB/T3854的规定。6.检验规则6.1检验类别罐体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6.1.1出厂检验出厂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质量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厂。6.1.2定期检验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体及附件必须每年度进行检验。6.2检验项目定期检验和出厂检验均完成以下全部试验。6.2.1安全检测,试验方法按5.1.1~5.1.3和5.2,检查报告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表B2。6.2.2罐体检测,试验方法按5.1.1~5.1.3,检查报告见附录B表B3。6.2.3罐体壁厚测定,试验方法按5.3.4,检查报告见附录B表B5。6.2.4罐体渗漏试验,试验方法按5.3.1,检查报告见附录B表B3。6.2.5人孔、液体注入口密封性试验,试验方法按5.3.1,检查报告见附录B表B3。6.2.6装卸软管试验,试验方法按5.3.1和5.3.2,检查报告见附录B表B3。6.2.7通气阀性能试验,试验方法按5.3.3,试验报告见附录B表B4。7.标志、运输、贮存和技术文件7.1罐体铭牌铭牌的内容应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