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甘肃省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甘肃省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甘肃省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甘肃省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宁县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自现代考古学在我国兴起以来,诸多考古发现代考古学就使其突破传统小学、金石学、书学范畴,步入全新的广阔领域。《中国汉20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仍以蓬勃生命力在当今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汉字也是解读中国历史文化奥秘的钥匙,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点画,都蕴藏古老文化和深厚内涵。在漫长发展演变中,汉字发展出独特美学,《中国汉字美学史》聚焦于汉字形体及其美学特征,尤其是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萌生于史前刻画符号,成熟于商周图形文字,继之有春秋战国20饰文字笔画中的直线、曲线及其变化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象形是汉字最鲜明的特征,其在史前文化的陶器、玉器刻画符号中已见雏形,其中蚌埠双墩文化与良渚文化器物上的诸多动物形象就很突出。在史前时代,刻画符号已经初具垂直刻画和纵向构造的骨架,具备平衡对称架构,具有造型装饰美感,是汉形体美的源头。早在春秋战20代设计观念的文字造型装饰形式。汉字之美不仅体现在汉字自身,还体现于汉字与其载体的构成关系上。比如,史前刻画符号多集中在器物外口沿、上腹,正中、圈足底部等,也有些居于器物的柄部、容饰”作用加强,文字对器物美化的意识尤为突出。以越国剑器为例,铭文造型与剑身、剑格、剑首浑然一体,铭文采用错金银与镶嵌工艺,更是锦上添花。汉字载体有各种材质,如陶器、玉器、青铜器、刻石、木器、金银器、纸品等,载体材质固有的色泽和质地以及不同的工艺,都使汉字表现出独特美感。据《周礼·考工记》所记,周代工艺技术中攻木、攻金、攻皮、设色、雕刻、制陶等手段俱全,说明当

时针对不同材质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后世文字刻画工艺更是远超周代。欣赏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感受其艺术魅力,是我们研究汉字美学秉持的基本态度。希望从海量资料中遴选的这些文字作品以及从中梳理总结的美学规律,对发扬汉字文化有所裨益,在当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摘编自李明君《展现汉字之美》此文为其主编的《中国汉字美学史》书序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考古学使汉字研究获得突破,传统小学、金石学、书学从此步入全新领域B.汉字中蕴藏着古老文化和深厚内涵,透过汉字可以解读中国历史文化的奥秘。C.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在20世纪达到了顶峰。D.汉字不仅自身具有美感,还被铭刻在器物中轴线旁,大大增强了其载体的美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现代考古学在我国的兴起说起,揭示了《中国汉字美学史》的研究基础。B.文章从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和汉字与其载体的构成关系两个层面展示汉字之美。CD.文章结尾站在编者角度交代研究汉字美学的基本态度,点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汉字是线的艺术,其中的直线、曲线可以变化组合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史前文化的陶器、玉器刻画符号中已体现汉字象形的特征。史前刻画符号是汉字形体美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鸟虫书文字装饰丰富多样,现代美术字的文字造型装饰形式也有装饰美化功能。越国剑器的铭文造型与剑身、剑格、剑首浑然一体且铭文采用独特工艺,有力地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对器物美化的意识尤为突出。运用不同材质的载体和不同的工艺可使汉字表现出独特美感,《周礼·考工记》的相关记载表明当时针对不同材质的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4-6材料一: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陈凌“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藏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精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材料二:

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牛”部,如“牵”“牧”“特”“物”“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从生存发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已何益”,歌颂牛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歌颂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歌颂埋头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文化》,有删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精神的象征。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传统社会中,牛价值巨大,既是作为役力的重要生产资料,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当作财富进行物质交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的精神不仅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中引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意在表明牛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因而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牛与铁犁的结合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的首次技术变革,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和画家李可染对牛精神的解说是大体意义一致的。“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和《周易》中“坤为牛”的描述,分别表明牛具有勇于开拓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两则材料的写作对象都是牛和牛文化,但其内容的侧重点和行文脉络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回报一个人的爱(美)杰克·伦敦约翰·桑顿救过巴克的命,他还是一位理想的主人,犹如它是他的亲生子女一般,巴克把桑顿粗鲁地抱着自己的头、猛烈地摇动的动作和骂着那些难听的话,视之为爱。“得了!”约翰,桑顿说,“巴克能启动一千磅。”桑顿没有答话。他也不知说点什么,茫然若失地扫视着一张张面孔。马修森的雪橇装着一千磅面粉,已经在这儿停留了近两个小时,天气又特别冷,滑板牢牢地冻在硬邦邦的雪地上。人们提出二对一下注的条件,赌巴克拉不动雪橇。“三对一!”他宣布,“我照这个比例再加一千块,桑顿,你看如何?”

“我的天!”一个刚发了财的有钱人连连惊呼,“先生,我出八百块买你的狗。”“驾!”在紧张的沉寂中,桑顿的喊声显得很尖厉。巴克的身体甩向右侧,猛地一冲,它一百五十磅的体重突然被绷直的缰绳给扯住了。抖动了一下雪橇,滑板下面发出清脆的喀嚓声。“咿!”桑顿又下达了命令。“好了,姆是!”桑顿立起身来,他溢满双眼的泪,顺着脸颊淌下来。“先生,”他对那个有钱人说,“不行,见你的鬼去吧。”巴克用牙齿衔住桑顿的手,桑顿把巴克前后摇晃着。旁观的人彷佛明白了什么,几乎同时退了回去,知趣地不使他们受到打扰。(节选自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有删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中的约翰·桑顿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6)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莹,字玄辉,华阴人也。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为康延孝从事。授莹翰林学士承旨寻迁门下侍郎、监修国史。车驾入洛,使持聘谢契丹,及还,加光禄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出为晋昌军节

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建号授莹/翰林学士承旨/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建号授莹/翰林学士承旨/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建号/授莹翰林学士承旨/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建号/授莹翰林学士承旨/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褐,即释褐,指解去做平民时所穿的衣服,改穿官服。“褐”指粗布短衣。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户籍、土地、屯田、水利、财税、俸禄等事务。实录,是我国封建时代记录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资料的编年体史册的名称。稽首,古代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赵莹深受重用,多次建立功勋。他深得高祖赏识,多次升迁;曾以敦厚谦让引荐人才为己任,还曾在监修国史中发挥重要作用。赵莹任职一方,治蝗颇有成效。他在担任晋昌军节度使时,天下遭受蝗灾,他发动民众捕蝗,使饥者获救,因而众人都称赞他。赵莹性虽柔和,却有自己主见。执政认为他性情柔顺能够控制,就推举他恢复相位;他私下提出自己看法,反对给予杜重威兵权。赵莹不忘故土,死后得以归葬。他年老获知家人情况,希望周太祖能给以抚恤;他死后,获得周太祖赠官赐绢,回到故乡安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阴,以粗缞随幕,人或短之。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契丹主闵而许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依韵和杜相公喜雨之什①欧阳修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注)杜相公:杜衍,宋仁宗时社稷之臣,任同平章事(宰相)。之什:篇章。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首联诗人认为年成有好有坏,是受上天的安排,而不是因为治政是良政还是拙政。颔联中“美泽”表明这“雨”是一场及时雨,可能带来丰收,也照应题目中的“喜雨”。颔联说连年丰收也弥补不了灾年的伤害,表明诗人在欣喜之余仍为天下百姓担忧。尾联运用想象和比喻写郊外的景色,诗人欲携酒赏雨后美景,可见其喜雨的心情。颈联中“蔽”和“含”用得精练传神,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6)(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8)《论语中孔子认为在向某个人学习时 , 通过习其长处,避其短处,促使自己进步。韩愈《师说》中,指出老师作用的一句是“ ”,论述选择老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 , 两句借月抒怀,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 )。就像抗击非典时,一些人最初认为致病因素是衣原体,最终发现是冠状病毒。对付衣原体,抗生素就管用,而对付病毒,则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病毒虽然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要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能有效地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提高战胜病毒的信心。一些西方国家和印度的疫情失控,除了病毒变异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疫情防控偏离了科学的轨道。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科学、运用科学。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 拥有了守护健康的法宝广大医护人员 全力救治努力完善疗方案,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变异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发……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 战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因此也希望其他国家的群众相信科学,主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主动隔离,立即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能找到科学救治它们的方法B.它们对人类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C.它们的蔓延让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D.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病毒虽然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有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才能有效地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提高战胜病毒的信心。虽然病毒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要恰当地运用科学武器,就能有效地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增强战胜病毒的信心。虽然病毒不断变异,威胁着人类,但人类只要恰当地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