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课件(必修一)_第1页
高一地理课件(必修一)_第2页
高一地理课件(必修一)_第3页
高一地理课件(必修一)_第4页
高一地理课件(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行星地球1.1宇宙中的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3地球的运动1.4地球的圈层结构1.1宇宙中的地球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①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气体、尘埃也是是天体)②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民航飞机不是天体)天体的判断方法①看是不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②看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知识补充星云、恒星的概念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卫星:环绕行星运转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不同天体的区别天体类型形状组成物质能否自己发光现象恒星球状或类球状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能(只有恒星自己能发光)明亮闪烁行星近似球状岩石等否明亮不闪烁,有明显位置移动星云云雾状由气体和尘埃组成(主要物质是氢)否发亮的云雾状天体流星球状、块状岩石等否(与大气摩擦形成光迹)在天空中有一道明亮的光迹彗星云雾状有彗尾主要由冰物质组成否发光的“扫帚”形天体天体系统概念: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主要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⒈八大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的差异)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有光环):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⒉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⒊行星的运动特征: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自西向东)②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③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知识补充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方向除金星是自东向西外其他七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太阳系中的天体被定义为三类⑴行星: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质量产生的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⑵矮行星:同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⑶太阳系小天体: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课外小贴士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的表现形式(举例说明)太阳的大气层的结构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形式对地球的影响活动周期温度厚度亮度日冕层太阳风1.两极地区夜空出现极光2.产生磁暴现象色球层耀斑、日珥影响无线电、短中波通信11年光球层黑子可能影响地球气候高低大小小大重要知识点总结1.太阳辐射不同于太阳活动。2.在太阳活动中,太阳风暴产生的带电粒子流来源于色球层。3.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4.极昼、极夜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

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周期不同周期参考点地球自转角度时间长度恒星日(真正周期)某遥远恒星360°23h56m4s太阳日太阳360°59′24h自转速度自转速度类型大小特殊性角速度约15°/h,每度4分钟除南北极点外,全球任何地点角速度都一样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线速度因各地维度不同而有差异,维度越高线速度越小1.赤道线速度最快为1670km/h2.南北纬60°约为赤道处的一半3.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都为0)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恒星年(365d6h9m10s)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运动形式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西向东恒星日、太阳日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太阳自西向东恒星年近日点大,远日点小近日点大,远日点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交替和时差北京时间:指东八区的区时或120°E经线的地方时。日界线人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自然日期分界线:0时经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偏转方向:N--右偏,S--左偏地转偏向力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0。河流的冲刷和堆积N:左岸堆积,右岸侵蚀S: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都是顺着河流流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任何时刻,全球昼夜范围都相等。

日出=12-2\昼长;日落=12+2\昼长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随时值);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即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值)。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天文四季物候四季西方:以二分二至日划分我国:以四立日划分气候统计的方法适合北温带前者比后者晚一个半月左右,前者的划分更接近于气候的实际变化。五带:划分依据是地表不同纬度地区一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其直接依据是看该纬度地区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知识小结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地方时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假设黄赤交角不是23°26′,而是变为0°或30°时会什么情况?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包括岩石圈等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类特点所经物质状态传播速度共同点地震波纵波三态(固、液气态)较快都随着所经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固态较慢◆在河中游泳时突然发生地震会有何感觉?(只会感觉上下颠簸,不会感觉左右晃动)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地下深度波速变化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33km处(大陆部分)该面下,P(纵波)、S(横波)波速都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km处在这里,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三、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地壳莫霍界面平均17km1.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2.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幔上地幔古登堡界面2800多km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地核外核(液态)3400多km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内核(浓融状)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本章专题提升一、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日出方位)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为西北。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日落方位为西南。③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二、3种不同的日照图

①侧视图(普通侧视图和特殊侧视图)②俯视图③投影图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2气压带和风带2.3常见的天气系统

2.4全球气候变化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部分的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被加热以后,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近地面空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口诀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如下图)大气上界地面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是大气逆辐射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透明体隔热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1.对流层大气中的CO2、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2.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3.对于太阳辐射中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地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易被大气分子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热力环流1.在同一水平面上,无论是高空还是低空,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2.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也比低空的低压气压数值小,气压低。3.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4.我们常说的高压、低压一般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为0不影响风速大小北半球使风右偏,南半球使风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斜穿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都会影响风速大小(但摩擦力不影响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都会影响风向(但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速)。风的合成图解①赤道上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一力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1010hpa1015hpa1020hpa②高空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两力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1010hpa1015hpa1020hpaNS③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010hpa1015hpa1020hpaNS知识补充①如何区分高空风和近地面风?

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②如何通过等压线图来判断是近地面还是高空?一般等压线气压值在1000hpa左右为近地面,低于800hpa为高空。局部大气环流①山谷风②城市风③海陆风④焚风焚风空气流越过山脉后,沿坡下降,空气受热增温,使背风坡空气温度比迎风坡高,湿度比迎风坡低,这种现象叫做焚风。焚风的影响①初春的焚风可使积雪融化,利于灌溉。②夏末的焚风可使粮食和水果早熟,影响产量。③冬季的焚风可引起雪崩;在春夏季节焚风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④焚风还可以影响荒漠的形成,如唯一分布在地球大陆东岸的巴塔哥尼亚温带荒漠。2.2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二、气压带、风带和三圈环流(理想状态)

1.假设条件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近地面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特点:

①分布上两两相间: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中高压带与低压带相间分布。②南北半球各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相反:北半球沿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③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对大气的影响不同,不论南北半球都是“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低压带)湿润下沉(高压带)干”。

3.三圈环流的形成模式

①低纬环流(0°-30°):热力环流②中纬环流(30°-60°):以动力环流为主③高纬环流(60°-90°):热力环流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不论南北半球,夏季都是往高纬方向移动,冬季都是往低纬方向移动。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现实状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分布:气压带被分裂成块状分布(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所以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7月份,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大约在30°N附近,反映了7月份北半球正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以高压中心的形式存在于海洋。1月份,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大约在60°N附近,反映了1月份北半球正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以低压中心的形式存在于海洋。大陆上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美低压海洋上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上)亚速尔高压(大西洋上)大陆上海洋上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上)冰岛低压(大西洋上)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上图为气候模型图90°70°60°40°30°20°10°0°90°70°50°35°25°10°0°极地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图1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5℃寒带气候图2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图3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关系1.低纬度热带地区①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②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③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2.中纬度亚热带地区①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②大陆东岸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3.中高纬度的温带地区①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②大陆内陆和东岸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不同点①成因不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南亚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引起的,但也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②范围不同:东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其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地。南亚季风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我国西南地区也有西南季风。③冬夏风力强弱不同:东亚季风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而南亚季风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其主要原因在于气压梯度的大小。2.3常见天气系统锋、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气团①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②冷暖气团的划分依据是根据气团温度高低与其移经地区气温的对比划分的。气团温度比移经地区的气温高的叫做暖气团;反之叫做冷气团。(不能简单地认为温度高的就是暖气团,反之就是冷气团)③冷暖气团性质的比较表气团温度湿度密度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冷气团低小大在锋面以下暖气团高大小在锋面以上2.锋①概念:锋面和锋线的统称锋面是指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倾斜的交界面锋线是指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②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③锋的分类: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不同类型锋的主要区别比较(如下图)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滑(锋面同样是向冷气团一侧倾斜)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强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形成连续性降云雨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的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冬半年的云贵高原的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冷暖锋知识补充锋面坡度降水区域降水特点冷锋坡度大集中在锋后或附近,雨区范围狭窄强度大而历时短暖锋坡度小降水全部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强度小而历时长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概念①低气压、高气压,是相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②气旋、反气旋,是相对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的2.基本气压类型: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都是分别对同一天气系统不同角度的描述3.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水平气流北半球低空逆时针辐合,高空顺时针辐散低空顺时针辐散,高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低空顺时针辐合,高空逆时针辐散低空逆时针辐散,高空顺时针辐合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示意图(北半球)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7、8月间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4.气旋各部位的风向类型口诀具体内容N:气旋S:反气旋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N:反气旋S:气旋东南西北风,往前进一风东部--偏北风南部--偏东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5.锋面气旋☆①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②基本知识点归纳:a.一定是和气旋相联系,一定不会出现在反气旋当中。b.锋面多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c.气旋中存在锋面,可能是冷锋或暖锋,也可能是同时存在冷锋和暖锋。d.气旋(低气压)中心处,气流辐合上升运动强烈,是重要的降水区域。三、两种典型的极端天气系统(台风、寒潮)1.台风①概念:是指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强大的热带气旋②台风的结构(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附图③台风的危害台风灾害特大暴雨强风风暴潮河堤决口,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台风的益处:带来降水缓解旱情④减灾措施:加强台风的预测和预报2.寒潮①概念

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②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③寒潮的危害寒潮灾害降温大风大雪、冻雨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有利方面是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等)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④减灾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2.4全球气候变化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气候大气物理状态短期变化长期(多年)变化气候是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二、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氯○化合物三、全球气候变暖及危害图解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升温膨胀部分极冰融化低纬地区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地区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蒸发增强,径流减少,灾害增加海平面上升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农业生产影响水循环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五、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积温增加,有利于作物生长增温加速陆地蒸发、土壤水分减少热带边缘高纬地区橡胶、咖啡不会遭受冷害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受益热带干旱区中纬“谷物带”生产潜力降低,农业病虫害加重受损作物产量下降高纬地区耕地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的减产世界粮食总产量会下降◆逆温现象1.概念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称之为“逆温”。2.主要类型①辐射逆温a.概念:是指因地面辐射强烈而形成的逆温b.随着地面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一般日出后,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重要知识点补充高度气温②锋面逆温a.概念是指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而出现的逆温b.高度气温锋面曲折段出现逆温,曲折的程度由两种气团间的温度差决定③平流逆温a.概念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下垫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b.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④地形逆温a.概念是指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逆温现象。b.常发生在山地,如洛杉矶的光烟雾事件3.逆温的影响①有利方面a.可以拟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b.逆温出现在高空,气流稳定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②不利方面a.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b.逆温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3.1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概念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水圈的构成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最主要的部分,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大气水陆地水: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占全球水储量的3.47%。(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2/3)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示意图3.各种水循环类型的比较图水循环发生空间循环过程及环节特点水循环的意义海陆间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使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转移和能量的交换3.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4.塑造着地表形态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海洋陆地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洋蒸发降水陆地水面蒸发植物蒸腾降水三、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1.时间集中2.不连续3.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1.有时间性2.有连续性3.水量稳定1.气温高低2.积雪多少3.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1.有时间性2.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3.水量较稳定1.太阳辐射2.气温变化3.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1.较稳定2.对径流有调节作用1.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2.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1.稳定2.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1.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2.地下水位和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我国各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汛期1.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5月份形成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出现第二次汛期(夏讯);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m3/s40020014710月份2.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故汛期为7、8月份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000m3/s147103.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7、8月份河流流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10020014710m3/s4.西南喀斯特地区溶洞、暗河等发育,河流与地下水关系较密切,补给量稳定可靠,径流量一般变化比较小。m3/s100147105.南部沿海地区每年5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8、9月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量丰富的地区,所以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10002000m3/s14710四、地下水的类型潜水承压水定义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地表水潜水排泄蒸发、出露为泉转化为潜水、出露为泉主要特征1.有自由水面2.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3.水量不稳定4.水质易受污染5.埋藏较浅1.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2.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3.水量较稳定4.水质不易受污染5.埋藏较深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壤盐渍化2.过量开采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如果是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水质恶化。污染及过分开采后不易恢复本节重要知识补充1.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大气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特点,进而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

修水库是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是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2.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差异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水系特征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1.洋流概念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2.洋流的分类①按性质分:暖流、寒流②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a.风海流大多都是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但不是东西流向的洋流都是风海流,可能是补偿流(如赤道逆流),也有可能是密度流(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洋流)。b.补偿流大多都是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同样不是所有南北流向的洋流都是补偿流,也有可能是风海流或密度流。c.凡是密度流,表层海水都是由密度低的海区流向密度高的海区。d.边缘海与大洋之间的洋流大多都是密度流,但也有可能是风海流。3.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盛行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中纬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另外,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4.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如下图)分布规律北半球南半球记忆方法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1.运动方向:北顺南逆2.大陆沿岸气温:东岸暖,西岸寒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未形成1.运动方向:北逆南顺2.大陆沿岸气温:东岸寒,西岸暖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季冬季1.运动方向:夏季顺,冬季逆☆2.索马里半岛附近夏季有寒流流经,冬季有暖流流经南极洲周围海域形成漂流与环流1.西风漂流为风海流、寒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2.南极环流为补偿流、寒流,呈逆时针流动30°西风漂流北赤道暖流暖流寒流30°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暖流寒流60°N西风漂流暖流寒流0°0°40°60°南极洲南极环流西风漂流5.几种重要洋流的性质①西风漂流a.北半球西风漂流:指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b.南半球西风漂流(就是通常所指的西风漂流)②全球重要洋流分类a.风海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b.补偿流:大部分南北向寒暖流c.密度流: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一般为边缘海与大洋之间)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①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②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2.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渔场名称代表渔场形成类型洋流名称北太平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千岛寒流西北大西洋渔场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流东北大西洋渔场北海渔场寒暖流交汇北大西洋暖流、东格陵兰寒流东南太平洋渔场秘鲁渔场上升补充流形成秘鲁海区冷海水上升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4.洋流对近海污染物质的影响双刃剑---既能加快净化速度,也有可能会扩大污染范围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①概念是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a.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b.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a.登陆我国的台风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发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减少。b.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易出现干旱、高温。c.我国南方地区易发生低温、洪涝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1998年的洪涝,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年。d.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2.拉尼娜现象①概念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a.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b.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a.易出现冷冬热夏b.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的概念①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②狭义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通常所指)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2.水资源的分布①降水量---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③通常: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内流区:降水量=蒸发量④世界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不均衡多少大小经济活动规模高低好差经济活动效益①左上图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社会关系图”时间(年)水体类型1950年1870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②左下图为“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与人类社会关系图”三、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的变化①从数量上看:需求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可供水量的增长速度②从质量上看:水体污染使可用的水资源减少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①开源措施:开发地下水、蓄积洪水、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人工增雨水(记忆“五水”)②节流措施:a.提高节水意识,重视节水技术的运用与推广;b.防治水污染c.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等;四、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图水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紧张污水排入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水质型缺水水源型缺水需求量增加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图1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世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原因需水量猛增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可供量减少水污染加剧不合理开采社会原因图2知识补充水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陆地水资源从综合效益看从发电角度看极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冰川尚难以利用)指河湖航运、灌溉、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专指河湖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海洋动力未包括在内)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2山地的形成4.3河流地貌的发育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结果二者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量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缓慢)2.岩浆活动(迅速激烈)3.变质作用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形1.对立统一关系2.内力占主导作用3.不同地点或某个时期以某一种作用为主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削高填低,平整地表两种不同地壳运动的比较地壳运动的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岩层变化地表形态实例两者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弯曲隆起或断裂张开巨大的褶皱山脉、绵长的断裂带(如裂谷)、海洋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东非大裂谷、大西洋1.对立统一相伴发生2.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垂直运动垂直于地表地壳抬升或下降高低起伏,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台湾海峡、意大利那不勒斯湾近代海岸的变动四种不同外力作用方式的比较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发生崩解、破碎,碎屑物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等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等海水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堆积作用流水堆积形成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海浪堆积形成沙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类型形成特点(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和气孔(玄武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为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形成岩石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矿物颗粒定向排列),如大理岩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重熔再生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固结成岩重熔再生变质作用重熔再生4.2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①概念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②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的一个弯曲),其有两个基本形态:背斜、向斜褶皱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形形态未侵蚀地形(正地形)侵蚀后的地形(逆或反地形)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板块构造学说学说概况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首先由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其基本观点:

①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全球岩石圈分为6大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分界线为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脉属于印度洋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③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移动的方向对地球面貌的影响举例板块张裂(背离运动)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板块相撞(相对运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此为海洋中最深处);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屿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2.断块山①概念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②断层与地表形态a.如果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b.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会形成谷地或低地(也称为地堑),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也称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地质构造规律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构造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于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打钻井找矿向斜处的矿产层易于保存,而背斜部分由于顶部容易受张力影响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区;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3.火山①火山的构造:火山口、火山锥②火山的分类: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③重要知识a.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c.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4.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共同作用形成。作用形式概念对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变长)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加深)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变宽)2.河谷的形成演变沟谷降水、冰雪融水汇集沟谷流水下蚀溯源侵蚀沟谷加深和延长地下水补给V型河谷出现河湾下蚀减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U型河谷河谷初期中期成熟期上游中游下游3.河流堆积地貌①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②典型的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区或山前水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洪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弯道)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将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外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河水流速减慢,加上海潮顶托,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岔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地形区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状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多呈狭长的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呈明显的条带状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带状、团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章知识基本框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一个要素的改变对其他要素甚至对整个环境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产生新功能统一的演化过程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气候变化地貌变化森林破坏植树种草差异性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基本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组成自然带划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五大基本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指自然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