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与佛教_第1页
现代物理学与佛教_第2页
现代物理学与佛教_第3页
现代物理学与佛教_第4页
现代物理学与佛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物理学与佛教2010-03-0814:34-----杜大威同学们好,我叫杜大威。在河北佛学院工作,是河北禅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今天与同学们讲的课题是"现代物理学与佛教"。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佛教的特点是与时俱进,禅宗的特点也是讲究"当下"的,如果佛教不能和当代最优秀的文化相结合,那么,第一,不能显示出他的优越性,第二,容易形成所谓"边缘化"这个情况。也就是说,作为佛学那么博大精深,如果对现代最高科学成果和科学原理都不能够透彻地认识,那么他的优越性也就无从体现。这与佛陀"世间解",全面渗入世间,并提升世间的教义是违悖的。所以说,有些不太理解佛学的人,就认为佛教是只能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与过时的古代意识形态相结合,一旦到了现在,似乎就有点落伍,看见佛教寺院里都是老太太呀,求神拜佛的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宗教只能仅仅作为一个信仰系统,一个信仰的形式,只能起一个安慰的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比较偏面的,不太恰当的,严格的说起来佛教是与时俱进的,能够对现在的不管是物理也好、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能够作出非常透彻的认识,也能够对他们提出的最尖端的问题,作出清晰的回答。我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同学听起来觉得有意思,比较新鲜,那么我就和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深一些的讨论。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讲正题。讲佛教与现代物理学,首先有两个概念要澄清一下:什么是现代物理学?就是指从廿世纪初叶起,发展到现代以"量子论"与"相对论"为主导的现代物理学,其中尤以量子论或称为"量子力学"更具革命性观念,引起了人们广泛而深入地关注。现代物理学最核心、最前卫,也就是最热点的话题,关键在哪里?这是饶有兴趣的课题--现代物理的实验事实,表现出了"人的思维选择"对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影响,即所谓"意识"介入了"存在";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在人的主观因素介入前提下,同一粒子,表现出"波--粒"二象性。这意味着,一个东西可以拥有很大的空间,譬如"波";但也可以只占据非常小的空间,譬如"粒子";再就是,在量子原理下,在时间的先后观念上有突破,即有"逆动因果"的实验现象,即所谓先有结果而后确立原因。这些物理事实,包含着重大的观念革命;另外一个是,佛教贯穿大乘、小乘,当然还包括二乘、包括显密,整个贯穿一致的思想要点又在哪里?那么,我们通过比较佛教的贯穿大小乘的核心思想,例如《华严经》中的"法界缘起论"观点,和现代物理学的核心思想,两相比较,他们有何同,有何异,然后自然会得出结论。我们认为,佛教经典中有超越主客观界限;超越空间大小界限;超越时间先后界限的明确论述。所以,我们认为,佛教《华严经》中表述的思想与现代物理学的实验事实之间有非常强的、非常有机的、非常生动的、也非常精彩的联系,现在就此作一些基本观点的介绍。先说物理学,物理学通过19世纪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经牛顿力学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三度空间)、运动学的建立,可以说似乎都非常完备了。对世界的真相好像都已经认识了,但是在本世纪初,随着放射现象的出现,这个物理理念框架的容纳性就受到了挑战。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大家都知道"质能"可以相互转换以后,对有些保守,持实实在在的物质不可改变观点的物理学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而且,在爱因思坦"相对论"出现以后,已引入了"四度空间"的概念,达到时空一体化,突破了三度空间及时空各异的旧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入到分子层次、原子层次、乃至基本微粒的层次。现在说是基本粒子,包括电子以及光子都在基本粒子的大家族内。对原子和亚原子,特别是亚原子的层次,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精彩的现象。首先,一个最精彩的现象,就是对物质观念上的一次革命。现在物理学有这么一个讲法,他引进了一个原理--测不准原理。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来的,当然他这个思想的提出离不开量子力学的建立。量子力学以波尔为领头人建立了哥本哈顿学派,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基于一些很特殊的物理试验,即发现在量子层次内,基本粒子,现在也叫亚原子的微粒,有一些非常奇特的行为规律,即发现了物质有一种测不准的情况,所谓"测不准原理"。什么叫物质测不准确呢?就是追索到物质最小、最基本的存在,就称"基本粒子"吧。他的特点在物理试验里,有这么两种情况:就是"一个粒子"可以表现为波,即"弥散在很大的空间区域之内",其大尺度可达光年,(一光年约九点四六乘以十的十二次方公里),即"一颗粒子"的波可在如此之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另一种就表现为微粒,所谓"基本粒子",即非常小体积的实体,其小尺度以"埃"为单位:"埃"为十的负八次方厘米。而一个"夸克"的尺度又是十的负十九次方埃。大家觉得这个用普通的思想来考虑吧,并不矛盾呀,认为大量的微粒就可以形成波动呀,形成大面积后就可以形成波动,好象不矛盾。但这是非常粗浅的认识,基本粒子的二象性,即"一颗"微粒,所谓的"亚原子",光子、电子之类,他都表现出两种特性,一个是波,一个是粒子。"波"的涵义并不在于大量的微粒形成波,而是每一颗微粒都有波的特征。这个波,也有点类似场,如磁场,乃至电场,在物理学上也有个概念叫"势"。所谓电子势,就是说一种影响,在一个大面积里有一个影响。好象一个磁铁,他的体积有限,但在较大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大家可能也说,这也可以统一呀,包括一个质点,他也可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具有场的效应呀,这也是可以统一的呀,问题就恰恰出在这里。通过物理学成千上万次的测验,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像:当我们需要测量波的时候,他居然没有表现出微粒的性质!也就是没有质点存在的证据。这时候他好象表现得非常广阔,虽然我们仅就"一个"微粒而言,但其波的表现可以在一个很广袤的大尺度范围内展示,他甚至可以扩散到一个光年那么大的范围,这就有银河系那样大了。但却测不出他的质点,这就是测不准的一个方面;另外,当我们要设计测量他是质点的时候,他就没有波的性质!他扩散出来的影响力都没有了。"应该有"的波好像"突然塌缩"了。这就是"测不准"的基本情况。所谓测不准,即不能通过"一次"测试,同时了解基本粒子的所谓"波--粒"二像性。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这种测不准现像,决非是测量仪器不先进的问题,而是粒子"被人测试"后的基本特性。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波(场)也好,微粒也好,都可以在宏观的放大技术处理上显现出来。比如说这个波吧,如果我们仅就要测量"那个"我们想象中的基本粒子相应表现出的"波",我们就设置仅仅测量波的实验选择,那么通过一个叫作"杨氏双缝实验"检测,它就会表现波的形式,甚至会出现波的干涉图,这个图可以放大的,人人都可以看到。也就是说,他以明白无误的事实,确确实实说明这个所谓的基本粒子有"波"的特性,但是却"没有质点"!如果你要"同时"测那个质点的话,总是测不出来的。如果你强行要测质点,则可换成"测量质点的实验选择",那个拟想中的"微粒",也可以在测试中明确地显示出质点的性质。他一显"质点",马上那个"波"的特性就消失了,那个干涉图也就消失了。仅表现出微粒的特点。所以,如果我们物理学家,他要设计基本微粒测试,要测他的微粒性,也可以测量。例如,因"我们"选择测试微粒的某种特性,譬如"动量"、"位置"、"自旋"等特点的参数,可进行相应的检测,但是,也是只能测其一就不可能同时测得其二,即"微粒"在我们的选择中,仅顺"我们的选择"项目而表现出某一特点,却不能全面地"表现微粒自己的一切特性"。即--或可测其"动量",或可测其"位置",却不能综合地同时测试"微粒"的一切特征,这也是"测不二象性通过物理测试"同时"验证出来,就是办不到的。而恰恰"在人的选择"前提下,有波就没有粒,有粒就没有波,恰恰就像东方道家思想的理念:阳阴互根互补,即二者相互排斥,又互为弥补。当然他不好说,还有一个更大的互补,就是主观和客观的互补。唯物主义对真实的定义是什么,"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就说,在普通的物理观念里,客观的真实,越不介入主观的因素,就越真实,越正确。但是在现代物理的试验里,恰恰就突破了这个禁区。因为,科学试验所提供的真实不虚事实,即所谓亚原子,他的存在表现,就非得要介入人的设计,即我们的认识,也就是说,他的基本存在形态非得要介入人的主观意识。这可能对持有机械唯物主义的人,在思想上都是一个革命性的挑战,一次巨大的心理震撼,这也是20世纪科学观念上一个最大的进步。虽然,现在还有持"纯"客观存在的物理学家,都想要挑战测不准原理,但他们的试验都失败了。而且,量子力学在实用的范围里取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包括现在的电子网络,超级计算机,超导,远距离保密通讯,及纳米技术等,大家就受益于波尔物理学原理的成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量子力学还有一个特点,即所谓"逆向因果"的发现。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设计了一个物理"延迟实验",即将著名的杨氏双缝实(发现波--粒二象性)稍加改造,即将光子运行的路线,不再从起始处予以选择控制,而是任由光子运动,从发射枪运动到屏幕--直到光子已经通过了屏幕之后--再进行人为的选择测量。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屏幕上表现的实际效果,或者取得光波干涉图,从而确认基本粒子的运行路径。有"干涉图"表明光子"曾经"必然走了"两条路线",这是产生光波效应干涉图的前提;然而,若不选择干涉图,而选择粒子,这就表明光子"曾经"必然走的是"一条路线"!这就是说,通过人们"事后"对屏幕有无干涉图的抉择,反而决定了"事先"光子的必经之路。(光子走一条路,就表现"粒子"特性,屏上无干涉图;光子走两条路,就表现"波"特性,屏上显示干涉图。但有无干涉图,却是人预先选择的!)在1979年美国普林斯顿,召开了纪念爱因思坦诞生百年的专题研讨会,约翰·惠勒指出,"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之后,才能确定;如此说来,可以让精神对实在进行逆时向的创造(逆动因果)。他甚至讽刺地夸张指出--"即便是人类存在之前的实在,也可以由精神创造出来。"总而言之,量子力学提出了令人惊讶的三个基本的物理实验事实:1、选择,暨"人的因素"介入了基本粒子的存在形态,意味着突破了精神与物质的隔阂。2、在"人的选择"介入下,即在所谓"量子原理"中,于同一质料基础上,基本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分别展示出大小不同的空间,意味着在"精神因素"的介入下,绝对的空间大小差别观念被突破。即大中或可小,小中或可大。3、在"人的选择"介入下,有"逆动因果"的物理现象,这意味着,在人的精神因素介入下,固有的时间先后概念被突破,即所谓后有的效果,反而可以决定在先因素之必然存在形态。此暗含,即果即因,果自含因,而未必承"先"因的事实。关于物理学,我们先谈到这儿。现在再来谈谈大乘小乘的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的教义,简单的说来就是缘起性空的理论。缘起,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种种因素结合起来而显现,这叫缘起。没有一个绝对的孤立的自身存在,也就是说一切法无自性。可能我们的同学都知道。就是没有那个孤立的,单方面实实在在的"我执"存在。一切"我执"都是缘起法,都是由诸多因素结合而显现的,简单地讲,比如说,一个汽车吧,首先有一个汽车的设想,然后有各式各样的零件,有发动机、外壳等种种,最后还要有司机,才能产生汽车的存在与作用。没有一个绝对孤立的单方面的、实实在在的本有的汽车,这是从最初浅的缘起法说起。深入缘起法,就是一切的存在,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才有所谓的存在。这叫做"内缘起法"。大家可能知道,主客观结合才有所谓的存在。在《华严经》论述法界缘起方面,有很多精彩描述,譬如中国的"华严宗",总结出"显密相应门",对同一个视觉现像,作为我们认知的当下"现量境",就是"现实境界",它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A、作为主观认知的"感觉";B、作为客观展示的"现像",就其展示为"客观现像"而言,是为"客观色质",那么我们"主观视觉性"就密寂不显,似乎不被觉察;反之,当现象纯粹显示为"视觉"之时,其"客体"就密灭不显。所谓,"客观展现","主观"就不显--就"寂灭";反之,"主观"展现,"客观"就泯灭。这里明确地表明了主客观之间互为隐显的互动互补关系。即主客观之间,或精神与物质之间,"存在"与"认识"之间的界限被突破了。同样,"广细相容门"即表明"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这不是明确表示,大小尺度的空间,可以互纳互容吗?又有"十世隔法异成门",不仅表示空间关系的大小互容,且时间上亦如此,"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是无量劫"。此理念已突破了时间的先后观念,含大乘第一义谛"即因即果,即果即因,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奥义。这已经是与上面谈到的测不准原理所引发的"逆动因果",即在人的"认知"前提下,时间已前后一体化,已经不能强分先后了,这在义理上,与"华严宗"观点,已基本上暗相吻合了。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才有"存在",这在佛教的缘起法中叫内缘起。缘起分内缘起和外缘起。"外缘起"就是各种因素决定存在。"内缘起"就是主观和外在的现象结合才有"存在",并以内缘起的"业识"启动为主。这才是"世界存在"的重要原因。内缘起和外缘起的教义,最生动地表现在达摩大师提倡的《楞伽经》里,也就是禅宗的印心经典,在《楞伽经》里有较详细的表述。"外缘起"就是诸多因素决定"存在",存在没有本身单方面自性的东西,诸缘结合才有缘起,才有那个所谓的"我"存在。"内缘起"就是"主、客观结合",才有那个所谓的存在,由我们的第六识,第七识,攀缘外趋,即"意业"起动,摄取感官景像,"认为"外有事物存在,"迷信外有",而不自知心态的外趋与外迷,此为"意业"的根源,是为"执著心"启动,"意业"的启动就属"内缘起"。一念不自觉知,执著"外有",就是《楞伽经》中教导我们的内缘起法"当有因",由于"当有因"的心态作用,也就是"意业"一念起动,才有那个所谓的"我"产生。"我"含有"实质性"之义。外在的我,叫"法我";内在主观的我叫"人我"。所以说,佛教说人认识有两个误区,一个是法我执,认为他本来就自己自然存在着,用唯物主义说法就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个就有的,这个理念佛教不完全认可,佛教讲缘起法,认为那个东西,不能真正的片面独立自存,坚执其片面的"外在实有",只不过是一个认识的误区而已,所谓的存在,必需要诸多因素结合,没有一个"本身就有"的东西。"本身自然就有"的东西,当下就是人的"设想"。另外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必须从"内缘起法"讲一切存在的根源。内缘起法是认为主客观配合才有存在,这已经有点象进入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或者说人测原理,所以说现代物理学家,有些人学习了一些佛教原理,包括一些东方文化、或学习了一些道教原理以后,感到非常惊讶。他们认为古人没有大规模的、高度精密的物理试验的条件,他们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就知道主客观配合才有存在,他们非常钦佩。所以波尔当他得了物理学大奖,他还设计了一个徽章,就是采用了道家的阴阳作为图案,就是显示必须两方面结合才有存在。他非常钦佩东方的学术,他觉得东方的思想发现了存在的根源。所以说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宗教问题,就是关于所谓"造化"是什么,创造的本源在哪里?在其他的宗教里,都有各自的观点。当然在旧物理学中,即认为世界本来就存在的。其他有认为"神我"是本源,世界是神创造的。在基督教里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还有些认为是大爆炸来的,其实大爆炸理论已经运用了量子物理学说的某些结论了,但在表述上还是偏重主张"客观存在"含义的。当然,也有些人认为还要不要介入现代人的主观因素呀?例如1979年的约翰·惠勒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到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之后才能确定,即所谓"即便是人类存在之前的实在,也可以由(现代观察者的)精神创造出来。"从而提示了"逆动因果关系"--可以让精神对"实在"进行逆时间的创造。这是一个奇怪的理论,令人费解,虽然也有他的道理,当然这是个学术设想吧。还有种种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理论吧,神创造好了,自然存在也好,大都不符合佛教的观点。惠勒的观点介入了人的因素,有了基本的"缘起观点",比较有趣。佛教的观点认为是主观客结合才有存在。这里就讲到佛教了。佛教就讲"业感缘起,业力不灭","业"就是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及人的作为。由"缘起"方能显示"存在"。即一切"实在",必有待于主观因素的介入。"认知"本身,在无形中即暗含"造作"的功用,即"认知事物",就对事物的"存在"有所"促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