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知识点整理1.《社戏》

鲁迅【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文体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人物描写一般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4、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情节有详有略】1.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5.去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课文内容解析】1、“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2、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这说明了什么?(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书。

(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

“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吃豆。)[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3、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去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的去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去领略那去看戏的叙写。4、看戏出发前遇到那些波折?最后是怎样解决的?“我”当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起去;怕外祖母担心。怎样解决:小伙伴们解决: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去;双喜写了“包票”。心情: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高兴、有希望兴高采烈作用:①“我”的心情变化描写突出了要付出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写看社戏的乐趣作铺垫。②写波折及被解决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品质,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5、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有哪些,并体味其运用之妙。动词:拨、点、磕、架、换(1)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技术的熟练反映出小伙伴们聪明、能干的特点。(2)表现了去看社戏的急切、愉快心情。6、在课文第11、12节中,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嗅觉

(水草的清香、豆麦蕴藻之香)视觉

(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

(歌吹、横笛)

想象

(戏台、渔火)作用:1、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3、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7、具体分析以下句子及其作用。①写起伏的连山如兽脊——比喻,以动写静,形象地描绘了行船之快。②写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间接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③写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表现了“我”被水乡美丽的夜景所陶醉,因而忘记了自己。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表现了小伙伴们友爱、能干的优秀品质,而且通过我的嗅觉、听觉、视觉、想象四方面对平桥村优美景色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美好的自然风光。8、“我”所急切想看到的戏好看吗?不好看。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并不停地唱着。

(以上是正面表现戏不好看)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则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9、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月下归航时,写了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

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畅快、轻松。10、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童年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说明甜蜜的童年回忆一直珍藏在作者的心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11、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通过对孩子们的语言、动作以及“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双喜:

“偷豆”时征求阿发的意见和对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摸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12、如何看待孩子们偷豆的事?(1)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13、返航途中,再写夜景有什么作用?如: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呼应前文,表现”我”对社戏欲罢不舍的依依情意。【人物形象分析】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个怎样的孩子?(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考虑事情周到)(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考虑事情周到)(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做事有始有终)(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反应灵敏)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淳朴、好客)(3)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3、阿发:热情好客、淳朴无私、憨厚善良、天真活泼4、桂生:机灵勤快【总结】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5.《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孕yùn育

萌méng发

销声匿nì迹

连翘qiáo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2.辨别字形,读准字音。衰草连天(shuāi)/

蓑衣(suō)

连翘(qiáo)/

阻挠(náo)

纬度(wěi)/

忌讳(huì)销声匿迹(xiāo)/

悄然无声(qiǎo)

候鸟(hòu)/

诸侯(hóu)

难测(cè)/

侧面(cè)3.多音多义字辨析衰(shuāi)草连天

——

鬓毛衰(cuī)连翘(qiáo)——

翘(qiào)尾巴差(chā)异——差(chāi)遣——差(chà)劲——参差(cī)观(guān)测

——

道观(guàn)播种(zhŏng)——

耕种(zhòng)落(luò)叶

——

丢三落(là)四

——

落(lào)枕4.解释下列词语。销声匿迹: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风雪载途:风雪满路。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二、解题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三、作者及有关资料介绍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他一生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学科——物候学》一文改写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四、整体感知,概括要点:1、什么叫物候?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2、什么叫物候学?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Ò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Ò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Ò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Ò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Ò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五、文体阅读知识1、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是事理说明文“说明文”文体知识回顾:(一)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说明文分为两大类型:说明事物特点的事物说明文和阐明事理说明文。(二)说明文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3)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

,

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

作诠释,

摩状貌,引用等。(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的语言:准确、简明、周密。2、把标题改作《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人手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3、第7—10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文中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么?不能。这里运用了逻辑顺序。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六、小结《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同时,生动、准确的语言更值得借鉴,科学家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尤其崇高。

13、最后一次讲演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三、字词1.注音释义:挑拨离间(jiàn):搬弄是非,破坏团结。赋予:给予。卑劣(liè):卑鄙恶劣。蛮横(mánhèng):(态度)粗暴而不讲理。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辩字组词:厉:严厉恰:恰巧拨:挑拨赋:赋予励:奖励洽:洽谈拔:选拔斌(bīn):同“彬”。反义词:光明正大──偷偷摸摸光荣──无耻光明──黑暗四、课后练习1、《最后一次讲演》是______在______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2、解释词语:①挑拨离间:②赋予:3、下面的句子表现了闻一多()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A、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B、坚持真理的精神。C、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精神D、不畏强暴的精神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句中连用两个“最”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B、引起听众注意。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D、使敌人害怕5、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答案:1、闻一多;李公仆2、①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②赋予:给予。3、A4、表明事情的程度和性质之严重。C5、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最后一次讲演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