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作品中的乡_第1页
论鲁迅作品中的乡_第2页
论鲁迅作品中的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鲁迅作品中的乡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家乡”这个主题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纵观现代文学的30年,在各个时期,以“故乡”为写作对象的作品非常兴旺,而且其作品质量相对而言也都比较高。从1920年代鲁迅开创并亲自实践且有众多作家参与其中的“乡土小说”的创作热潮,到1930年代大作家沈从文对他的现实与精神的双重“故乡”“边地”湘西的精描细刻;再到1940年代沙汀把天府蜀中的风土人情漫画式的呈现在世人眼前。中国现代文学中“故乡”的声音一直是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的。当然,我们如果深究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的话,这与中国现代以来的历史与社会的深刻变迁是脱离不开关系的。近代的中国是因袭了沉重的封建传统而向现代化步履维艰迈进的。而城乡发展的严重的不平衡的“二元”经济格局决定了城市天然的对乡土中国有一种巨大的“吸附力”,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这种“由城到乡”的人口流动从未停止过。在与这种流动同步的还有“城与城”之间的人口的流动。因此,当我们在考察现代作家作品中的“故乡”这一意象时,作家的心理文化的因素是绝不可能被排除在外的。他们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后,进入了城市——这个象征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城堡”之后,似乎他们有些“目迷五色”了,一时难以找准自己的确切位置,困惑与迷惘的产生不可避免。而此时,当他们忽然回首,以一种近似于眺望的姿态来回望自己的家园与故乡时,心理的落差便随之产生----城市并非如他们当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同时他们发现自己的心灵之根也依然深深根植在故乡的那片土地上,在城市中他们固然可以找到自己身体的居所,然而,在精神上,他们永远是这个或那个城市的“精神流浪儿”----漂泊而又无所依凭。以上的这些对“由乡入城”作家的心态的分析,对包括1920年代的“乡土作家”与1930年代的沈从文,我以为都是适用的。甚至包括鲁迅这样“由小城入大城”的作家也是同样适用的。而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也是以鲁迅的作品中的“故乡”的意象,并以此为例,试图以此为重点来分析他对故乡的情感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得到投射的。一旧事重提,初步强化了小道梦从1912年鲁迅随教育部入京时起,直到1926年8月他离京前往厦门的这段时间里。鲁迅主要的小说与散文作品都发表于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在鲁迅的这些作品中,无论是纯以虚构与叙事为主的《呐喊》《彷徨》还是思往兼即回忆过去的《朝花夕拾》,亦或是“自言自语”性质的《野草》,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之中都可以窥见鲁迅故乡的一些影子。在1927年5月,当时在炎热的广州,鲁迅在编定《朝花夕拾》时,在“小引”中真情流露的说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可见在历经了人世的各种风波之后,最可能给鲁迅以心灵休憩的地方,仍然是他的故乡。即使在“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的情形之下。鲁迅还是会用故乡的回忆来慰藉一下因习惯于战斗而稍显疲惫的心灵。尽管这种回忆是一种童年的视角体验,但是如果依照现代的精神分析学的说法,童年的经验对一个人的心理及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可能故乡的风物,童年的经验对鲁迅后来的人格与心理的也应当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吧。在鲁迅回忆童年经历的文字中,比较集中的是在《朝花夕拾》中。这部散文集最初名为《旧事重提》,所谓“旧事”多是留存在作者记忆中的有关童年的往事。这里有善良的保姆长妈妈,有他儿时的乐园——百草园,有为父亲寻药治病的伤心回忆。所有这些,使得鲁迅多彩而丰富的童年一一的显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周作人的《鲁迅的故家后园》中,他对百草园作了一个“还原”,“百草园的名字虽雅,实在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平常叫作后园,再分别起来这是大园,在它的西北角有一小块突出的菜地,那便称为小园”当我们从周作人的讲述中得知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时,我们便不难体会到童年时期的百草园中的经历之于鲁迅的意义。在他“儿时的乐园”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鸟儿,昆虫。当然还有“美女蛇”的传说。可能在儿童的视角中,大约不会以为这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之处,而一旦向这一切道别时,它的珍贵之处就显现了出来了。“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百草园中无拘无束的时光以入塾读书作为终结,而幸运的是鲁迅所遇见的先生虽为“宿儒”,但是却不迂腐“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而在“三味书屋”中,他的童心,童真与童趣也没有被完全泯灭。当然在《朝花夕拾》中,鲁迅的视野是跳不出“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而当鲁迅走出小城,走到乡野之中和农村的孩子们在一起之后,生命的本真状态便显露无遗了。对比自己成年后在北京看戏,鲁迅感叹“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鲁迅念念不忘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呢?我想,故乡之于每个人,尤其是一个人的童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成年之后,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后,作家们所感受到的除了现代都市的文明之外,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恐怕是一种心灵上的漂泊感和徘徊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孤独和无所归属感。城市固然在身体上接纳了他们,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恐怕很难形成对都市的认同之感,他们的根依然深深的扎在故乡的泥土里。当他们在城市中漂泊疲惫之后,他们回望一下自己的故乡,心中会顿生出许多的温暖。可是在以鲁迅为代表的这些作家们笔下所描绘的故乡是否是一种完全真实的故乡呢?我以为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然,作家故乡的风情景物在现实中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而作家在其笔下所描绘的故乡,大约已经只是象水中的倒影一样,是一种不完全的真实。因为作家们在进入城市之后,即使他们是以一种“乡下人”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但是他们的身上毕竟已经打上了深刻的城市的“烙印”无论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他们的心态总是免不了游离于“城市人”的边缘,同时也漂泊于他们故乡之外的那片山山水水,这似乎是一种两边同时都无法皈依的无奈,甚至可以说是人无法用自身的力量改变的疏离感。虽然在1920,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已经启动,但是中国的社会形态基本上仍然是处于农业社会之中。而稍微提早一点进入“现代社会”的京沪等大城市,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给那些在城中漂泊的“异乡人”提供灵魂的安息之所的。这样,在对“城与乡”或“城与外城”的比照之下,一种似乎是符合西方后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们对现实的一种不可预知的荒诞沧桑感便会游然而生的,而包括鲁迅在内的众多的乡土作家作品中浸透的那种深深的忧郁感的原因大概便是基于此处吧!二情感的差射出对“孤独”的情感反映我们再以鲁迅的作品作为突破口切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故乡”这一母题时,我以为鲁迅先生的那篇《在酒楼上》的小说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在众多的研究者看来,《在酒楼上》被看作是“最富于鲁迅气氛”的小说,而其中开篇的这段文字更被看作是经典:“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的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我觉得挥之不去的是一种无所依附的苍凉感和漂泊感。而且这种漂泊感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并且在这种自然与心理的双重的颓废的气氛之中,一种萧索的,沉静的美便显现了出来,于无边的时空之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如同中年人一般的那种阅尽世态人情之后的一种淡定与从容。虽然这种从容似乎是有一点点的消极包括在其中。在许多涉及到故乡的鲁迅作品中。从《在酒楼上》这篇文字与其它的文字进行比较时,我们会发现,本文中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用小说来诠释了一个“固守”与“漂泊”或曰“逃离”的这样一个类似于形而上的一个命题。在我们人类身上,可能人人都在终其一生来寻找一种“家园”。而当你一旦离开了你所谓“物质层面”上的家园之后,心灵的或精神的家园与其联系也在某种程度上被撕裂开来。虽然,有时这是一种完全出于无奈或者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其在作家的内心所带来的创伤是永也无法弥补的。以至于大多会使人产生一种“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的感慨。当他们在把“乡村”与“城市”进行对视的过程之中,他们在对自己进行关照的同时,似乎他们连自身——从前的自我都无法返回去的时候,他们所感到的大约只有孤独与寂寞。而中国20世纪文学中,最为孤独和寂寞者——鲁迅所感受到的大约又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