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定义看浪漫的自然主义_第1页
从人的定义看浪漫的自然主义_第2页
从人的定义看浪漫的自然主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人的定义看浪漫的自然主义

现代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蒂利希在一篇题为《存在的勇气》的文章中指出,“悉尼是一个浪漫的自然诗人。”107。自然主义与浪漫的自然主义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把人存在的某一因素推向极端。“浪漫的自然主义者将个体的独特性认为是存在的无可比拟、无限重要的表现。天意的最终目的不是一致性而是多样性……”105这一要求同时也是浪漫的自然主义者的人生追求,成为他们存在的勇气。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看浪漫的自然主义者,就会发现存在一个可以讨论的空间。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化了的人是自然和人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个性和社会规范的统一”63。三个统一“既符合人类本能欲望的需要,又适合社会价值规范的要求。因此,人不再是分裂、片面的人,而是全面、完整的人”63。读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们看到他笔下讽刺的“人”显然不符合马克思定义的“人”。这些“人”在马克思定义的“人”对照下,残缺而片面、只讲集体性不讲个人性,只讲规范性不讲自由性。那么作者呢,他是否从客观的立场,用马克思说的完整人的眼光去审视偏颇的人?“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在开篇的议论中,作者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人没有参与到猪的世界之前,猪就是猪,自由闲逛,自在地活着。但是人要照看它们,要为它们的生存赋予意义,否则,它们的生活层次就很低,对人的社会没有什么作用。人类是注重功用的。“乏善可陈”的结果,当然是或者灭绝除掉,或者对它们进行改造。对猪也不放过善恶一类的道德判断,这是某些人的嗜好,的确滑稽可笑又令人悲愤。为了人类的幸福,人不可能除掉猪类,聪明的办法是将其改造。为了让它们子孙后代伴随着人类生存,满足人吃它们的爱好,所以要对它们进行分工。王小波说,分工后,“种猪生活的主题是干活,具体任务是交配,换言之,即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虽然对分配的任务不高兴,“但它们还是接受了”。在人看来,猪之为猪主要来自于它们的表现。总体上说它们即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者之流。所以它们对人的横加干预基本没感觉,没有什么幸与不幸的花哨事。它们的少心没肺决定了它们的命运——人类的附庸。为了表达自己对那些以设置他人生活为乐趣者的反感、厌恶,王小波就需要一只不同流俗、不同于常规的特立独行的猪。他不仅把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刻画得勇气过人,如英雄般敢于挑战常规,而且表现了它的机智聪明,善于挑战的能力。如,它本是种猪,应该“像个花花公子”,“做跳到母猪背上去的事”,完成自己份内的使命。但这家伙不愿被设置,为了生活得自由自在,它决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听命于自己的感觉。这一点足见它的胆量,但它绝不是有勇无谋的李逵之辈。这家伙鬼精,像人一样善于观察分析问题,它发现被阉过的肉猪经一刀大辱,以后的日子就比较自在,不用再做分配的工作,除了吃就是睡,可以完全像一只真正的猪一样生活了,于是它乔装打扮混入了肉猪的行列。阉过的肉猪一个个都似正人君子,见了母猪不屑一顾,可这只“名分是肉猪”实则有花心的家伙,要想操作自己的心事,就必须经常在集体生活中消失,玩它的特立独行。王小波写道:“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而且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据了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于是,“它有了很多精彩的事迹”。当地老乡对它看不惯,都说“这猪不正经”。凭它的敏锐,它应该清楚人们对它的评价,应该表现出一点内疚的样子,但如此一来,它的特立独行就谈不上了。它就是它——一只不同于流俗的极具个性的猪,对人的评价视若无睹。浪漫过后,它还有些其它的事做,它喜欢模仿各种声音,对听觉世界特别有兴趣。难得一只猪也有如此爱好,也着迷于创造性的生活,王小波喜欢得称它为“猪兄”。“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都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于是开会决定对它采取专政。王小波说,他想到人对“猪兄”可能使用的种种专政手段,并不紧张,因为这头猪实在太有才了。“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有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但他没想到人一气之下会动用现代化兵器——手枪、火枪,加上十几人的团队及周密的作战计划来和一只猪较真。令人惊奇的是,这只猪左顾右盼之后竟然沉着应战,鬼使神差般冲出了人们精心策划的包围圈。不过,高兴之余,作者发现这只猪不再让他接近了,它不喜欢心怀叵测坐观钓鱼台缺乏爱的冲动的人。这一点很使他羞愧。走笔至此,这只猪给人的美感已跃然纸上,它的举动已不是莽撞的儿童戏耍般简单的行为,而是长期压抑觉醒后自觉自愿地献身于某种事业、捍卫弘扬某种精神。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分辨王小波在这篇寓言故事中表明的个人立场,即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兄”并肩作战,“猪兄”的立场就是他的立场,“猪兄”的好恶就是他的爱憎,个性、自由对他们的生存来说至高无上不容替代,这东西是他们评价一切事物的价值标准——浪漫的自然主义的价值标准。除了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演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的精神家园》理论阐述中,王小波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他说:“根据推己及人的方法,我得出了三大基本假设。第一,凡人都热爱智慧。第二,凡人都热爱异性。第三,凡人都喜欢有趣。”19朱正琳教授说,由于是推己及人的假设,他自己就是证据,不需要再做其他的论证。王小波说,所谓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20。“关于第二个假设,在事实上很少会有人真心反对——口头不承认的人多半在行为上承认自己热爱异性”20。“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部耳熟能详”21。按照王小波的理解,智慧是可以追求的,只要我们不乏真诚。热爱异性是不用讨论的事实,只要我们有性别。有趣往往就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有趣的人必须生活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包含物质和精神劳动。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发明、想象、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或实物的心理活动”92。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的人,其独立性、自信、对复杂的问题感兴趣,喜欢审美和探险的品质基本指向尼采的超人。那么这些崇尚自然与个性的强者,有没有后顾之忧与生活的焦虑?“从生物学观点看,可以说,恐惧和焦虑是守护者,防范着非存在对生物产生的威胁,并且对这种威胁作出保护与抵抗的反应。……没有带预感的恐惧,没有驱迫性的焦虑,任何有限的存在物都不可能存在。”70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尾处写到那头被追杀的猪兄突然长出了凶猛无比的獠牙,并与人保持着绝对冷淡的距离,这正是它对自己生存状况的焦虑与恐惧的反应。但它并未就此失去强者的风度。“生物学上的自我肯定,就是指对匮乏、辛劳、不安全、痛苦、可能遭致的毁灭等等的接受。”70王小波的这位猪兄显然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孤军奋战自我拯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