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汉字使用情况及其对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当前汉字使用情况及其对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当前汉字使用情况及其对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当前汉字使用情况及其对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当前汉字使用情况及其对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汉字使用情况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上存在很多用字不规范现象,这既违反了我国的语言文字法,对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汉字所具有的文化气息也逐渐消散,造成了语言文字混乱使用的现象,其危害是严重的。本文通过对咸阳市市区内汉字使用情况做了实地的调查分析,发现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以此来告诉大众,我们应该保护好汉字,维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关键词:语言文字;使用;分析;对策引言(一)研究背景汉字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笔画繁多,结构多变,难写难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问题成为了党和政府首要的关注点。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同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60年来,中国80%的人都摆脱了文盲身份,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间接的对简化汉字的规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汉字的使用出现了一些混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在咸阳市区内进行了走访调查,再与全国汉字使用情况做了对比,发现在全国用字不规范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二)研究意义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汉字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不管是在日常的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使用汉字来交流信息,又要使用汉字来表达意愿。同时,汉字中包含着汉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理念、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汉字是汉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本文通过对当前汉字的使用情况做简单的调查了解,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的重视,针对汉字使用不当现象,采取一系列对策,维护汉字体系的稳定,为建设文明城市作出一份微薄之力。现代社会对汉字的使用现状自从1949年新中国开始,在全国便全面展开了语言规范工作,并且在社会各界的见证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毋庸讳言,社会仍存在不规范用字现象。这不仅给人们的学习爱、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还破坏了汉字的正常发展和使用。(一)社会生活对汉字的使用1、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现代生活中存在的具有大众性和提示性的文字就是社会用字,主要有街道店面用字,报社出版用字,以及电视媒体用字。先说街道店面用字,笔者以咸阳市区内15路、20路、23路公交路线为调查对象,共发现错误招牌31块,并进行了整理,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繁简混用或者乱用,比如“秦興楼”中把“兴”写成了繁体字“興”,“文教書店”中把“书”写成了繁体字“書”,“愛家布藝”中爱繁体字中间应为“心”,但却写成了“必”;第二类:由于书写或者制作而导致的错字和别字,如“XX排挡”中的“挡”应该为“木”字旁,“德国博世”中的“世”应该为“士”;第三类: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达到宣传的效果,私自改动成语,如“峰光无限”中本应为“风光”。具体数据如下表:错字类型 含繁体字、异体字、异形字的招牌 含错别字、生造字的招牌 改动成语的招牌 合计数量 27块 2块 2块 31块从上表可以看出,社会不规范用字现象主要集中用繁体字和异体字,这类错误约占80%,而篡改成语和使用错别字的现象相对较少,约占20%,整体看,三条公交路线经过的街道出现的错误还是比较少的,但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2、出版社用字不规范现象。如某出版社在出书时,写到有“山西蒲州、平阳、路安、泽州四府”,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出版社把“潞安”的“潞”写成了“路”,这个地方不仅在山西找不到,就连在中国空怕也找不到吧,电脑打字员的粗心造成了中国地理系统的紊乱,也是出版社编校人员的失察。[1]《陕西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名为《穆斯林的脚印》的文章,但却连“脚”字都写错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2]还有出版社有时还会出现“二简字”。“二简字”指的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曾在1977年发表在人民日报,在1986年时又被废止。但由于有十年的使用时间,目前出版社经常用一些异体字,“力量”的“量”下面是一个“里”字,但有些出版社却写成了“力”,要有一些出版社用同音代替字,用“副”取代“付”,“戴”取代“代”,“舞”取代“午”,这真是需要编校人员的耐心检查才行。3、电视节目使用不规范字现象。陕西省电视台曾经举办过一次内部各基层单位的篮球赛,但不管是在字幕上还是在画面图像上,都显示的是“蓝球”;中央电视某台在一次少儿节目中,在横幅上运用了繁体字,很多大人都不认识,儿童就更难辨认了。还有电视栏目名称一般都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不过也有个别例外,比如:晚报十点半、时裳国际、新闻午报、心动百分百。“晚报”是“晚间报道”的缩写,“时裳”是“时尚的衣裳”缩写,“午间播报”缩写成了“午报”,“百分百”省略了“之”,这些缩写词语因为没有普遍的被推广,所以还是不规范的现象,与汉语的语法习惯也是背道而驰。有些电视台还出现了滥用新词的现象,如“秀”本来是“show(表现)”的音译词,《现代汉语词典》当中也没有收集该词,但在电视节目却屡见不鲜。如:我行我秀、生活天天秀等。“秀”作为一个音译词而言,是一个可以不断变化的词,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在栏目名称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节目形式严谨使用,。[3]4、简繁汉字不统一现象。还有在中国除了大陆以外,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在用字方面没有与祖国统一,目前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使用的仍然是繁体字,而大陆使用的是简体字,并且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也一直以繁体字为正字,于是人为的造成了“一国两字”的局面。曾经对内陆区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台湾区域《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做过一个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汉字频率较高的500个汉字当中,又有60%的汉字在形体结构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繁体字“愛”中间有个“心”,说明“爱”与心有关,要用心去体会,代表人的思想感情,但简体字“爱”却少了“心”,使这个字的意义就少了一丝“人情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简体字是对方块汉字的破坏,不支持使用简体字。还有人认为使用简体字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自从简化字方案推行以来,简体字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利用,同时繁体字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在大学也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大多数同学对繁体字一无所知,这不得不让人担忧啊![4]于是就有学者感叹;“在包括海峡两岸及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由于文字制度的不统一,造成信息交流的一定难度,在中小学生中,甚至一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受到繁体字规范教育,又不去查字典,因而不能很好地利用1961年以前出版的书籍文献,甚至可能因转换繁体字不当而闹出笑话,进一步加重文字使用的混乱程度,这是不能不引起重视的。”[5]网络语言对汉字的使用1、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于是就在这样宽松的语言环境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网络语言,开始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发泄情绪,无意中使用,但如今的网络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一个新词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可能“火遍中国”。比如“菇凉”(姑娘)、“不明觉厉”(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却觉得很厉害)、“砖家”(专家)、“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等用语,可谓层出不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分析到:“网络语言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是会对规范的汉语造成一定的冲击。”[6]2、出现低俗的网络用语。更令人费解的是网络语言现象不仅没有削减,反而越演越烈,在社会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比如“66666”(说明厉害)、“酱紫”(这样子),前段时间又出了“蓝瘦香菇”(难受想哭),就连无意中说出这几个字的男生也被叫做“香菇哥”。如果不是对网络有所了解的话,看到这些词时还真是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比较低俗的网络用语,比如“心机婊”(用来称呼女性),“傻逼”(傻瓜)。让原本就乱用的汉语具有了社会戾气,妨碍了汉字的发展。这些网络用语普遍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汉字形音义的扭曲,违反了基本的语法规则,还减弱了汉字的美感,这种语言现象与标准的汉语大相径庭,不仅分裂了汉字和汉语的关系,还潜移默化的破坏了传统文化。[7]在2014年召开的政协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针对目前社会媒体流行的“屌丝、逼格”等网络低俗用语,有政协委员认为“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网络语言粗俗猥琐,决不能当做文化的进步”。[8]为此主张政府大力弘扬和传播汉字文化,减少网络语言污染,保护汉语。3、大型网站用字不规范。有一些网站的广告错误也是值得去关注的,如网易()、中国人()、网址之家()的招生广告图片还出现了一些繁体字,比如(虎虎生風、相愛一生、財到),就连中华网()和卓越网()的影视广告也出现了一些繁体字,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課程班、水浒傳10元。人民网()、网易()的新闻标题也有不规范的汉字,如:伊妹兒ERVICES、網易,还有部分网站甚至用符号或者字母代替汉字的,如:你&我、我love你。[9](三)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汉字的使用1992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请示》时就指出: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在如今的教学工作中,由于不了解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不知道汉字基本的规范原则和内容,在学校教学活动中也是以英语和理化为主,导致在使用汉语时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1、在中小学教育出现的现象:(1)对汉字的辨别能力不强,经常使用错别字,比如把“再接再厉”认成“再接再历”,“精彩”认成“精采”,“卓越”认成“卓跃”,或者将两个字同时写错,比如“蝴蝶”认成“胡碟”“伪装”认成“维庄”这种写别字比例在不规范字中比例最高。(2)对异形字认识不够,比如“反复-返复、爱戴-爱代、跌倒-跌到”。(3)对外来音译词认识不全面。看起来读音差不多的词,其实差别很大。比如“刹那-霎那、维生素——维他命”。中小学生正处于认字识字的阶段,但却出现了如此不必要的错误,可见语言文字的基础并不牢固。[10](4)有些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任意改动一些词语,或者直接引用网络用语。某个学生写“我的理想”作文时这样写到:偶8素米女,偶只稀饭碎觉,粗饭......(我不是美女,我只喜欢吃饭睡觉)这真的让老师哭笑不得,如果不是一个经常上网的教师或者父母看到这句话时,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11]2、高等院校教育出现的现象。笔者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调查他们平时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得除了如下结论:(1)注重英语,忽视汉语。在大学校园里,为了就业或者考研而学习英语的大学生几乎达到到了70%,因此学英语带有一定功利性目的,这种观念使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这方面更加积极,很多学生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专心学英语,学习汉语的热情慢慢的被削弱了,从而出现了“汉语无用论”。(2)很多学生语言文字功底薄弱,有56.1%的学生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只知道怎么使用,但却无法写出汉字的正确字形。对于汉语的用词也不恰当,比如有学生写入党申请时说:“感谢中国共产党提拔我为共产党员”,这种错误本不该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可见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也不是特别的扎实。(3)说标准普通话的意识较差,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只有43%的学生平时一直说普通话。这是因为大学招生时受户籍的影响,以当地的学生居多,所以学生聚集在一起时说的最多的是本地方言,偶尔出去时才会讲普通话,久而久之在大学中形成了讲方言的习惯,导致很多学生讲不出标准的普通话。(4)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2.6%都认为语言文字规范非常重要,但尽管如此,同学们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还是非常欠缺,只知道重要,但却没有做到真正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5)大学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教育者,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尤其是语言文字类的老师,直接表现的就是普通话水平的标准程度和文字使用能力的强弱。但调查显示,只有43%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老师普通话是标准的,这既有老师自己本身的原因,同时也和学校对老师的管理有关。另外,学校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也没有做足工作,有部分领导也讲本地方言。这个结果表明,作为说普通话的重要场所,高校在推广方面需要改进工作,应该增强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说普通话。[12]二、当前汉字使用情况的原因分析据调查分析,汉字的使用不规范现象不仅是在咸阳市内存在,在全国也是屡见不鲜的,和社会,历史以及个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历史原因第一,我国的汉字字形由最开始的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楷书,出现文字的使用问题自然是肯定的。第二,文革期间出现了“读书无用”的说法,人们的观念就是不读书,不识字,所以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低,再加上教育事业止步不前,导致社会的“文化人”很少,而文盲大有人在。还有在“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各种大小字报和标语等随处可见,当时政府已经是自顾不暇,更别说是纠正汉字错误了,因此严重的导致部分人胡乱的使用汉字,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也很难做好教育方面的工作。第三,《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全国推广了十年,人们对“二简字”认识早已根深蒂固,再加上不少新闻媒体一直使用“二简字”,导致“二简字”不仅没有被彻底停用,反而到如今还留有“后遗症”。第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让中国的书写符号——汉字(特指简化字)走向国际,并且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形成了“汉字热”,广受好评,同时繁体字也随着慢慢在大陆传播起来。第五,按照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汉字规范运动在目前的形势发展中仅仅处于第二矛盾,社会暂时不能采用合理的办法来规范语言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是造成我国语言规范工作不能好好进行的原因之一,因此才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字。[13](二)社会原因(1)国家有关部门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性政策,社会缺乏权威性的引导,政府对规范的简化字宣传不够到位,造成人民群众不熟悉汉字的基本规则和内容,更不知道使用不规范的字是违法的行为。部分基层政府不够重视当前的社会用字,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表面形式存在不少职能部门,但落实工作没有做好,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网络监管力度也不够,没有做到很好地“把关”,没有采取网络语言管理措施,导致在网络上出现很多的低俗用语,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出版社和电视媒体有时受节目形式的限制,于是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忽略了,以此来达到形式简洁明了的目的,为此有时把词语缩写或者把错别字当做是正确的字来写,从而造成了用字用词不规范的现象。(2)学校教育不彻底,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发源地,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地,是社会规范用字的前提。但现在有一些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对学生教育不到位,给青少年甚至大学生在使用规范字方面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并且英语在考试当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很多学生因为学习英语,所以大量的学习时间都被占用,有的学校还为此开设了“双语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说,考上一所好大学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而决定高考成绩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英语成绩的高低,为此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将英语学习的位置摆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忽视了语文的学习。即使是到了大学,学生也要抽出非常多的时间来记忆英语单词、语法,很多大学都规定英语四级考试不能通过,那么大学毕业时就没有学位证,因此在大学学英语的学生随处可见,但专心学习汉语的学生只有学习与汉语专业有关的学生了。尽管如此,学习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也只开设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文字学和音韵学、训诂学等都是侧重于研究性或者提高性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师范类大学里,除了普通话水平考试外,在文字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对学生没有进行系统的培养或者训练,就连“三笔字”学校也对学生缺少培养训练,学生自己也不够重视,等到毕业后要走向教师岗位时,却达不到到招聘学校的要求,找工作又成了一个难题。(3)关于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争议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情形外,其他情况必须以《简化字总表》为标准,不得使用繁体字。意思就是,繁体字被禁止出现在公共场合,但在如今社会,繁体字仍然到处可见,主要集中在商标、广告和牌匾,单位名称以及部分商品的说明书上。但因为我国是“一国两字”的局面,所以政府为了方便两岸三地的交流,把一些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书籍和期刊等资料用繁体字印刷,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缺少相关立法,因此我国大陆还出现了繁体字回潮现象,很多地区在使用繁体字。(4)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输入法的完善也是导致汉字使用不规范的因素之一。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写作业、做课件、写论文、发邮件,编短信等形式,都采用的是印刷字体。我们日常使用手写的形式被计算机打字的办法代替,随着打字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信息化,有效快捷的学习形式也比手写形式深受人们的欢迎。正因如此,人们用手写字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少,理解汉字还仅仅处于对读音、笔画的简单概念上,相比从前手写字时,不知不觉的就少了对汉字的形、音、义印象深刻。[14]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15]但由于现在基本都是采用计算机打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汉字笔画的认知就会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弱化,于是就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虽然五笔输入法能让人知道汉字的笔画,但对于汉字的读音方面,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由于信息化的冲击带来的尴尬问题。个体原因普通大众不了解我国的语言文字法,法律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不重视错字和别字的使用,即使知道文字用于社交,但还是不能控制和规范用字行为,不管是普通大众也好,领导干部也好,都有类似情况出现。人们总认为读错一个字的音,写错一个字的结构是无关大雅的小事,只要意思对即可,因而导致用字一错再错。有些人书写随意成习惯,丝毫没有意识到用不规范字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不知道是否违法,还有的为了标新立异,故意写错别字,乱用繁体字和异体字,甚至还有生僻字。社会生活大部分人对汉字文化的底蕴认识不够充分,一味的追求个性,而忽略了汉字本身的内涵,搞出了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错字别字,一些商家胡乱篡改汉字成语,使得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传统汉字变成了一种商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文化追求利益的本质,肆意的更改我们的文化和语言,而将社会责任抛到脑后。三、解决当前汉字使用情况的对策(一)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政府要建立社会用字管理责任制,我国既然已经颁布了《国家汉语通用文字法》、《简化字总表》,就要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汉字规范化工作,针对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各级政府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对社会用字管理的认识。有关部门应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大力倡导人们规范的使用汉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了解《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避免街头出现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错字。对于出版社和电视等媒体,也要深入开展对工作人士的汉字规范使用的教育,加强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发挥各级语委部门的监督作用,并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合作治理媒体中用字不规范现象,还要开展网络管理工作,对网络语言做出限制性规定,遏制网络低俗用语现象,规范网络语言,及时发现网络用语的错字别字使用,及时纠正,以免误导大众。政府还应该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国家安全范畴,国家应该专门研究语言文字问题,设立国家文化与语言文字安全指导小组,研究拟定保护汉字安全计划,并且采取措施,制定汉字安全法规,全面兼顾汉字和汉文化安全建设。[16]协调繁简用字问题。针对我国目前“一国两字”问题,我国应与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同胞共同探讨关于汉字统一问题,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缩小分歧,逐渐求得统一。江泽民书记在1992年就语言文字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变,但海峡两岸的汉字,当前可维持现状,一些不同的看法可以保留待将来去讨论。”[17]2008年年底我国台湾地区停用一直采用的注音符号“通用拼音”,而采用“汉语拼音”。作为简体字发源地的大陆,更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推进这项工作,可以分别编写适合本地简繁字的工具书和教学材料,方便大众学习交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应该探讨出各方都赞同的汉字改革方案,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设立“海峡两岸语文论坛”,使其成为沟通两岸语言文字的重要渠道,真正实现海峡两岸的“书同文”。[18](三)规范教育教学用字。首先对于学校教育,一定要严抓基础教育,要表明学校在文字规范管理工作的态度,积极的教育学生,要学会使用正确的简化字,小学和中学都要规范汉字教学,设立中小学书法课,让学生在书法课上欣赏汉字,尊重汉字,还可以制定书写考核标准,加强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亲笔手写,减少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打字作业,拒绝网络低俗用语,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书面用语的使用,防止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对于高校教育,有专家曾建议在大学也设置语文课。北大和清华等高校在这方面就做的干脆利落,将语文列为了必修内容或者选修内容,北航和南开等高校更是直接把语文选为了大一到大四的必修内容,授课内容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19]其次,高等院校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学校也应该强化宣传与教育,让学生具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落实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工作,并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实施课程改革,制定有效的语言训练措施。(四)合理利用信息化。当前社会信息化已经对汉字造成了不能阻止的影响,那干脆就顺着时代的潮流,在信息化年代找到管理汉字规范化的有效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说到:运用“形码”或许能缓解汉字规范化问题。“形码”就是依形编码,电脑进行操作的过程就好比直接输入了一个汉字,有很强的唯一性,人们也就不容易忘记汉字笔画和结构了,这样汉字在信息时代也能被继承与发扬。北大的张颐武教授也非常赞同这种做法,在他看来,在计算机时代,汉字将会在手写电脑上复兴。因此,科技的进步对汉字的发展也并非全是不利影响,只要合理利用科技,汉字就不会被人们遗忘。四、结语汉字作为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这一特点不仅是中国人骄傲,更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把中国的文化带去世界各个角落,同时还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如今汉字在发展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去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汉字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也是对古老而神秘的华夏文明有了可以查阅的渠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曾经辉煌灿烂过,但如今的作用已渐渐不再重要,汉字却展现出它蕴藏的文化功能,它将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