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教学大纲_第1页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_第2页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_第3页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_第4页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物流专业一门职业基础课。本课程重要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简介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人员配置、指导与领导、控制的原理、规律和措施。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到达:系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的措施。能运用管理理论和措施分析处理管理问题。为学习其他管理、财经类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措施基础。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绪论管理及基本特性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措施2.管理学的形成初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萌芽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3.现代管理理论及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与外部环境管理学的发展趋势4.计划工作计划工作及特性计划的种类计划工作的环节5.计划工作的原理和目的管理1)计划工作的原理2)目的的性质3)目的管理6.预测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2)预测的概念及环节3)预测的种类和措施7.决策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策的类型和特性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措施8.组织工作概述组织与组织工作组织工作的原理组织构造的类型9.组织构造组织层次与管理宽度部门划分组织构造的职权划分集权与分权委员会的组织形式10.人员配置工作人员配置的含义人员配置的重要性人员配置的原理11.主管人员的选聘、考核和培训主管人员的选聘主管人员的考核主管人员的培训12.指导与领导工作指导与领导工作的含义指导与领导工作的原理指导与领导工作的规定13.沟通联络联络的含义沟通联络的形式和措施沟通联络的原则和规定14.鼓励鼓励的概念有代表性的鼓励理论鼓励的方式和规定15.领导作风与方式1)领导理论2)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16.控制工作控制的含义和环节2)控制工作的类型3)控制工作的原理掌握控制的时间网络分析、综合控制等技术与措施实训教学项目一:组建摸拟企业项目二:模拟企业的管理思想与组织文化项目三:活动筹划项目四:角色饰演——招聘项目五:案例分析项目六:案例分析项目七:情景剧项目八:制定目的管理方案四、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题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一)绪论22(二)管理学的形成22(三)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发展趋势22(四)计划工作22(五)计划工作原理及目的管理44(六)预测44(七)决策844(八)组织工作22(九)组织构造44(十)人员配置工作22(十一)主管人员的选聘、考核和培训624(十二)指导与领导工作44(十三)沟通联络422(十四)鼓励422(十五)领导作风与方式422(十六)控制工作862机动22总计6446162五、阐明在教学中要积极探讨科学管理的规律,充足运用案例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理论联络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课堂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案例讨论、模拟实训、社会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掌握需求、供应规律,掌握消费原理,掌握生产函数与生产投入产出规律,掌握企业成本概念与变化规律,学习市场的类型及特性,掌握价格规律,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用一般的经济原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提高经济理论水平。规定同学掌握:现代需求理论,现代供应理论,市场均衡理论,现代消费理论中的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现代生产理论,企业生产均衡原理,现代市场类型及其特性,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用边际分析措施与一般均衡措施分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解西方社会组织企业生产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和措施,认识外资企业的本质与特性,并为此后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供应与需求掌握供应规律掌握需求规律掌握市场均衡理论掌握弹性原理并学会企业价格选择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基数效用论掌握序数效用论掌握边际分析法生产与成本分析理解生产函数理论掌握企业生产产量规律学习成本理论,提高成本意识市场理论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原理掌握寡头市场原理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理解工资理论理解利息理论理解现代地租理论掌握利润原理理解要素市场宏观经济重要变量及其衡量理解国民生产总值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理解失业率理解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理解经济周期理论理解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解财政政策理解货币政策实训教学1、求理论建立市场价格模型。2、调查与研究消费心理。3、参观企业,调研生产决策及生产行为。4、运用市场理论进行案例分析。5、运用生产要素理论调研人力资源市场。6、运用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进行案例分析。7、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案例分析。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一)供应与需求1082(二)消费者行为理论642(三)生产与成本分析1064(四)市场理论1284(五)生产要素的价格原理844(六)宏观经济变量及其衡量44(七)短期经济波动的解释642(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642机动22合计6442202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的经济现象,进行逻辑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采用案例,规定同学之间有讨论和争论,提高学习爱好。结合数学基础,对经济现象与理论进行分析,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经济法规》教学大纲一、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与经济有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对的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纠纷;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与经济有关的法学基础理论;掌握企业法、协议法、金融法规等重要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能针对详细经济案例,判明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以满足专业实践的需要;能借助规范文本,参与办理企业开办登记及起草协议文本等法律活动。三、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民法基础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主体3)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4)物权和债权5)民事责任6)时效制度2、协议法1)协议法概述:掌握协议的概念和分类、明确协议法的调整范围2)协议的签订:理解协议签订的形式;掌握协议签订活动中“要约”与“承诺”两个过程的详细规定。纯熟掌握协议的重要条款;明确协议成立的时间、地点;理解缔约过错责任3)协议的效力:理解无效协议、可撤销协议和效力待定协议的概念4)协议的履行:掌握协议的履行和履行规则、抗辩权的行使和保全措施5)协议的变更、转让、终止:理解协议的变更、转让与终止的含义及详细状况;掌握协议解除条件及协议解除后的资产债务责任6)违约责任:掌握违约责任的含义,理解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免除条件7)几种重要的有名协议3、担保法1)担保法概述:理解担保的法律制度2)担保的重要形式:掌握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担保方式。4、企业法1)个人独资企业法: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置条件、投资人资格和事务管理、解散、清算2)合作企业法:掌握合作企业的设置条件、投资人资格和事务管理、债务的清偿、入伙和退伙、解散、清算3)全民所有制企业法:掌握全民所有制企业法的合用范围、组织机构5、外商投资企业法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置的条件、资本制度、组织机构、经营管理、解散清算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掌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置的条件、组织机构、经营管理、解散清算、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区别3)外资企业法6、企业法1)企业法概述:企业的概念、企业的特性和企业的分类措施、企业法的概念和作用2)有限责任企业:有限责任企业的概念、特性、设置条件和程序、有限责任企业的组织机构,理解各级机构的职能。3)股份有限企业:股份有限企业的概念和特性、其设置条件、设置方式和设置程序、股份有限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职权、股份有限企业的股份发行和转让、上市企业的概念、条件和程序、企业债券及发行条件;掌握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违反企业法的法律责任7、破产法:1)破产法概述2)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破产界线、破产案件的申请和受理3)债权人会议:债权人会议性质、组员及其职权4)和解和整顿:破产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和解与破产企业整顿的条件和程序5)破产宣布和破产清算:破产宣布的概念、破产清算的概念及清算组职权、破产资产、破产债务和破产费用、破产债务的清偿次序、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8、证券法1)证券法概述:证券的概念和特性、证券法的基本原则2)组织机构与交易市场: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经营机构的概念及种类、登记结算机构、交易服务机构、交易机构3)证券的发行、交易与上市企业收购4)法律责任9、商标法:1)商标权法和商标权的概念2)商标注册原则、注册条件、注册程序和商标权的有效期限、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注册商标使用管理和注册商标专有权的保护措施10、专利法:1)专利权与专利法的概念、专利申请人和2)专利权人的概念、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专利权的获得程序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失效、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内容3)专利的强制实行和违反专利法的法律责任11、反不合法竞争法:1)反不合法竞争法的概念、不合法竞争的概念、特性和体现形式2)对不合法竞争行为的监督与检查、对不合法竞争行为的制裁措施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内容2)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式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13、仲裁、诉讼法1)经济仲裁和仲裁法的概念、仲裁的合用范围和基本原则2)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审判机构和审判制度、诉讼管辖和审判程序实训教学1、通过详细案例,能进行委托代理2、掌握企业开办过程,模拟起草企业章程3、掌握协议签订过程,能起草协议文本,分析案例能判明违约责任4、根据详细案例,掌握担保方式5、针对详细案例掌握不合法竞争的体现,能运使用方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6、会申请商标注册四、课时分派提议本课程的总课时数为72课时,详细分派如下表: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民法基础442协议法8443担保法6424企业法6425外商投资企业法226企业法6427破产法4228证券法4229商标法42210专利法42211反不合法竞争法422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213仲裁、诉讼法22合计725220五、说明1、经济法律法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提议在课程讲述中有计划地运用机动课时,穿插案例分析,由学生对经典案例深入讨论。2、本学科内容讲授完毕之后,提议有条件的学校设置学生模拟法庭,对所学课程进行全面练习。

《记录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人才必备的记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记录调查、记录资料加工整顿与量化分析的基本措施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录的涵义及作用、理解记录工作的过程、掌握记录调查、整顿的基本措施;掌握登记表的编制、记录图的绘制、记录量化分析的基本措施和技能。使学生确立科学信念,具有实事求是,精确、及时、全面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性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概述1)理解记录的涵义,记录工作过程和记录研究的基本措施。2)解记录学的研究对象并掌握其特点。3)掌握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等基本概念。4)理解记录的组织和管理。2、记录数据采集与整顿1)理解记录数据采集的意义与规定。2)理解记录调查的分类与记录调查方案的内容。3)理解记录报表制度;掌握普查、经典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4)理解记录整顿的意义、规定和工作环节;理解记录资料的审核、订正和汇总技术。5)理解记录分组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分组措施;理解记录分组体系。6)理解次数分布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掌握组中值的含义;理解次数分布的特性。7)理解登记表的概念、构成要素;理解登记表的分类和登记表的设计;理解记录图的绘制措施。3、变量分布的记录描述1)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理解总量指标的分类;理解总量指标的计算措施及计算和应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2)理解相对指标的意义和体现形式;理解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掌握平均指标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平均指标的作用;理解权数及其作用。4)理解离散趋势的记录描述。5)理解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4、动态分析1)理解动态数列的概念及其构成;理解动态数列的分类;理解编制动态数列应注意的问题。2)理解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3)掌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4)掌握记录指数的概念、作用和分类。5)掌握同度量原因、平均指标指数、指数体系、原因分析等基本概念。5、抽样技术1)掌握抽样推断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抽样推断的作用。2)理解抽样推断中常用的若干基本概念。3|)掌握简朴纯随机抽样条件下的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掌握影响抽样误差的原因;理解抽样推断的置信度。4)理解参数估计的含义。5)理解影响样本容量的原因。6、有关和回归分析1)理解有关关系的概念、种类和内容。2)理解有关表和有关图;掌握有关系数的概念及计算措施。3)理解回归分析;掌握简朴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措施。4)理解估计原则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措施。理解应用回归分析应注意的问题。7、记录图1)理解记录图的概念、种类和。2)理解条形图和面积图;掌握画图的措施。3)掌握曲线图、像形图和记录地图,掌握简朴绘制措施。8、国民经济重要总量指标1)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社会总产值的计算。3)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其计算措施。掌握国民收入的计算。实训教学1、综合指标实训:练习计划完毕相对数、构造相对数、比较相对数、比例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数的计算措施。练习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措施。练习全距、平均差的计算措施;练习原则差、离散系数的计算措施及其应用。练习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计算2、动态分析实训:练习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措施;练习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措施及其应用;练习最小二乘法、个体指数、综合指数、平均指数、指数体系、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原因分析措施。3、抽样技术实训:练习成数、成数原则差的计算措施;练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推断的置信度的计算措施;练习点估计、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确实定措施及其应用。4、有关和回归分析实训:练习有关表和有关图;练习回归分析及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措施;练习估计原则误差,应用回归分析处理问题。记录图实训:练习条形图、面积图、曲线图等。四、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授实践机动1概述442记录数据采集与整顿10643变量分布的记录描述10464动态分析10645抽样技术8446有关和回归分析10647记录图10648国民经济重要总量指标844机动22总计7240302五、说明1、本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强,规定老师及时搜集新的记录信息,有选择地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及时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向,防止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枯燥的、纯粹的“举例”之中。2、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规定老师在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的基础上,及时布置和批改作业。通过适量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学会使用多种计算工具,掌握制表、绘图等基本技能,到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3、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有针对性地做些简朴的社会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顿和分析,编制成登记表、绘制成记录图,以形象地描述现象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记录工作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措施,以有效地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简介网站的建设规划与实现措施、网页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基础知识,详细简介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网站建设技术与网页设计软件的使用,重点简介Internet组网措施和多种服务的搭建,IIS的使用措施;网页设计软件FontPage设计主页的措施与技巧。课程教学目的学完本课程后,规定学生在如下几种方面到达规定:1.掌握Internet互联网站的实质内涵;2.掌握网站规划、设备购置、安装与调试;3.掌握网站平台软件的全安装过程;4.掌握IIS5.0的安装与使用措施;5.掌握网站多种服务实现的措施;6.掌握FontPage软件的使用措施与技巧;7.掌握网站主页版面布局的规划与设计措施;教学内容与规定理论教学1.Internet互联网站简介Internet互联网站的发展过程;Internet互联网中的名词解释;Internet互联网基本网站的硬件设备构成;Internet互联网站实现的措施;Internet互联网站服务器的种类与功能。规定:掌握Internet互联网站的实质内涵。2.Internet互联网站的建设简介Internet互联网站的建设规划措施及注意要点;网站设备的构成与功能;网站设备购置的技术参数原则;网站设备的安装与连接、调试;Internet互联网站开通的详细过程;网站环境的规定;网站设备的平常维护与保养。规定:网站规划、设备购置、安装与调试。3.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简介IIS5.0的安装;IIS5.0的功能与特点;IIS在网站建设中的作用;IIS的设置访法与管理措施;虚拟目录与虚拟主机的应用。规定:掌握IIS5.0的安装与使用措施。4.Internet互联网站服务简介Internet互联网站多种服务的功能及实现措施;WWW服务器的功能、特点与实现措施;FTP服务器的功能、特点与实现措施;SMTP服务器的功能、特点与实现措施;POP3服务器的功能、特点与实现措施;Proxy服务器的功能、特点与实现措施。规定:掌握网站多种服务实现的措施。5.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简介常见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Dreamweaver、FrontPage的特点、功能及使用措施;重点简介FrontPage软件的安装、界面、功能阐明及使用技巧。同步简介有关的某些常用软件最基本的使用措施,如图像处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规定:FontPage软件的使用措施与技巧6.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制作简介网站主页的版面设计原则;网站主页版面的划分与协调;网站主页常见功能的设置措施;CSS的应用举例;ASP、JSP、CGI、PHP源程序在网站主页设计中的使用;超级链接的注意事项等。规定:网站主页版面布局的规划与设计措施。实训教学试验一:参观学校网站及规划方案。试验二:网站硬件认识与平常维护。试验三:IIS5.0的安装与卸载。试验四:运用IIS5.0建立Internet的WWW、FTP、SMTP服务器。试验五:运用Serv_uFTP软件建立Internet的FTP服务器。试验六:运用ServerServer建立Proxy服务器。试验七:运用FrontPage建立站点。试验八:运用FrontPage的模版设计网页。试验九:超级链接的实现。试验十:运用FrontPage的组件实现特效。试验十一:应用FrontPage表格设计网页。试验十二:应用FrontPage优化网页试验十三:应用FrontPage建立框架网页。试验十四:应用CuteFtp进行网页的上传与下载。试验十五:解析学校网站主业版面的规划。试验十六:运用FrontPage建立一种网站主页的版面。试验十七:ASP、CGI源程序在网页设计用应用。试验十八:JSP、PHP源程序在网页设计用应用。课时分派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6课时,详细课时分派见下表。序号课题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验机动1Internet互联网站10462Internet互联网站的建设10463IIS5.012484Internet互联网站服务12665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10466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制作1688机动22合计723040五、说明1.本课程的成绩分为实践教学成绩与理论教学成绩两部分单独考核。

《物流成本管理》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物流成本管理的原则、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如采购、仓储、配送、运送等)的成本管理措施,学习物流作业成本法及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的管理措施等内容,到达可以对物流成本实行有效管理的目的。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内容及模式;掌握采购物流成本、仓储物流成本、物流运送成本、物流配送成本、物流作业成本及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的管理措施等。培养学生的物流成本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⒈物流成本管理概述理解成本理论与物流成本的概念。掌握物流活动成本分析措施、掌握物流成本管理基本原则、内容及模式。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⒉物流成本核算掌握物流成本核算内容、核算措施和方式。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⒊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理解物流成本控制涵义。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措施。掌握物流目的成本及原则成本的设定。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⒋采购物流成本管理理解采购物流成本构成分析的措施。掌握采购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措施。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⒌仓储物流成本管理理解仓储物流成本构成分析的措施。掌握仓储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措施。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⒍物流运送成本管理1)物流运送成本的构成及分类。2)握物流运送合理化的成本控制措施。3)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⒎物流配送成本管理1)握物流配送成本的构成及计算。2)掌握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效益分析,掌握物流配送成本控制方略。3)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⒏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措施。掌握物流作业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本措施。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⒐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系统成本分析措施。掌握物流信息系统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措施。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实训教学1.通过对物流成本核算的案例练习,掌握物流成本核算的措施。2.通过对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的案例练习,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措施。3.通过对采购物流成本的案例练习,掌握采购物流成本的管理。4.通过对仓储物流成本的案例练习,掌握仓储物流成本的管理。5.通过对物流运送成本的案例练习,掌握物流运送成本项目构成及管理。6.通过对物流配送成本的案例练习,掌握对物流配送成本的管理。7.通过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掌握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措施。8.通过对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的案例练习,掌握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第一章物流成本管理概述222第二章物流成本核算6423第三章物流成本控制管理8444第四章采购物流成本管理6425第五章仓储物流成本管理8446第六章物流运送成本管理12847第七章物流配送成本管理10648第八章物流作业成本管理12669第九章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844合计724230说明⒈本课程的有关内容有《现代物流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⒉本课程的教学措施:本课程应采用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⒊讲授本课程的注意事项:本课程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加强学生的案例练习和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运筹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与运送管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对偶理论、单纯形措施、目的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规划论、存贮论、排队论等内容,到达提高多种离散事件的优化能力的目的。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离散事件的优化能力,培养学生求解最优化和次优化的能力。使学生能分析简朴的经济、管理、工程现象,树立系统工程的观点,不仅可以实现方案,并且可以优化方案。教学内容与规定理论教学1、序论

理解运筹学的学习措施。

2、线性规划问题及其单纯性法

单纯性法原理

3、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与敏捷度分析

掌握对偶理论

4、运送问题

掌握货品配送措施5、指派问题掌握指派问题的概念和内容6、目的规划

掌握图解法

7、动态规划

掌握动态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8、网络计划网络计划的优化

9、存贮论

存贮问题及其基本概念

10、排队论简介

掌握排队论的理论模型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学习线性规划模型建立的措施,优化的措施。参观运送企业,尝试建立道路运送模型。参观公路施工现场,尝试应用PERT技术。参观学校食堂,尝试建立排队模型案例分析,参观仓库,分析建立存贮的条件与也许。调查公交网络,尝试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并进行优化。调查公交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分析并尝试改善的措施。调查本市的交通管理与控制中心,学习网络控制的措施。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绪论222单纯形法8623对偶理论664运送问题8625指派问题666目的规划667动态规划10648网络计划10649存贮论64210排队论642机动44总计7252164说明课程的有关内容前期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措施理论教学为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本课程的注意事项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作业为辅4、反复进行案例分析,参观、调查、尝试建立模型,提高分析水平。5、结合电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市场营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过程及其规律,掌握消费者需求和欲望及其形成、影响原因、消费者行为、供应商行为、市场营销方略等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在详细实践中的管理能力。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宗旨、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市场营销的调研措施、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市场营销方略的应用等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市场营销绪论1)精确把握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概念,全面理解市场营销的特点和演变2)对的认识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与任务3)掌握市场营销的宗旨2、市场场营销环境1)理解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及特性2)掌握影响消费者购置行为的重要原因及其购置决策过程3、市场营销调研1)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措施2)掌握市场需求量的测定措施4、市场营销战略1)掌握市场细分化的措施、目的市场的选择及怎样进行产品定位2)理解市场竞争的内容,掌握营销战略的详细实行环节3)掌握市场发展战略的种类、环节和特点4)理解营销提供物的差异化的重要体现,掌握其实行的必要性5、商品方略1)对的理解商品的整体概念2)理解商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掌握各阶段的市场营销方略的特点3)掌握商品组合方略、新产品开发方略及品牌包装方略的详细应用6、价格方略1)理解价格形成的市场原理,明确订价前期准备工作的程序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的定价措施7、渠道方略1)理解分销渠道的基本模式及其构成基础。掌握各类中间商的特点和作用2)理解分销渠道的功能,掌握分销渠道的选择方略3)理解实体分销的的职能,掌握实体分销决策的详细实行4)掌握连索经营的类形及配送中心设置的措施8、增进销售方略1)理解沟通信息的方式及程序,掌握增进销售的途径2)掌握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营销公关方略的详细应用9、企业形象识别方略1)理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内涵,理解该系统应具有的两大原则2)理解企业形象识别方略的三大要素,掌握企业形象识别的实行程序10、营销筹划与营销决策1)理解营销筹划的意义及影响原因2)掌握营销筹划的程序和内容3)掌握营销决策的程序及措施11、绿色营销方略1)理解绿色营销方略的来源,掌握绿色营销的内涵2)掌握绿色营销的环境分析3)掌握绿色商品方略、绿色价格方略、绿色渠道方略、绿色促销方略的详细运用12、服务营销1)理解商品营销与服务营销关系的区别与联络2)掌握服务消费的评价特点、服务消费的决策过程3)掌握服务的提供方略、有形展示方略、关系营销方略的详细实行应用13、特许营销概述1)理解特许营销的基本类型及我国特许营销的发展趋势2)掌握特许营销的环节及方略的实行3)理解特许营销对受许人的优势,掌握受许人应采用的方略14、网络营销1)理解网络营销产生的基础及特点2)掌握网络营销与老式营销方式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3)掌握网络营销方略的详细应用实训教学1、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考察,使学生可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知识可以融会贯穿3、通过课后习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四、课时分派提议本课程的总课时数为36课时,详细分派如下表: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市场营销绪论222市场营销环境223市场营销调研224市场营销战略6425商品方略446价格方略6247分销渠道方略228促销方略4229营销公关方略42210企业形象识别方略2211绿色营销方略22总计362610五、阐明1、在教学中,应把握教材内涵,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络实际,充足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的知识,使学生可以对本课程的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3、因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到企业实地考察相结的形式,理论联络实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物流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掌握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企业的内部物流运作状况,第三方物流的运行,国际物流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企业物流运作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础概念,对的辨别物流基本活动,理解企业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回收物流的基本原理,具有物流中心的设计及物流管理能力,熟悉国际物流的操作程序,掌握物流运作最基本的技术与措施,培养学生处理物流作业过程中的业务处理及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物流概述1)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现代物流的系统构成。3)理解物流的价值。;2、物流基本活动掌握物流七大基本活动。掌握运送、仓储、配送、信息处理功能。理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功能。3、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理解物流系统工程。4、企业物流掌握企业的采购、供应物流流程。掌握企业的生产、制造物流原理;掌握企业的销售物流。理解企业的回收物流。5、第三方物流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掌握第三方物流的类型与运作方式。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史。6、物流中心掌握物流中心的类型。掌握物流中心的设计。理解物流园区。7、国际物流掌握国际物流的运送方式。掌握国际物流业务及口岸物流。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8、物流管理掌握物流管理的组织形式。掌握库存管理。理解物流的服务、质量、成本及原则化管理。9、供应链管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构造与运行机制。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措施。10、物流信息系统掌握经典的物流信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11、物流技术掌握运送、仓储、集装单元化技术。理解包装、装卸搬运技术。12、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理解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理解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对策。实训教学1、物流信息系统上机操作,纯熟掌握经典的物流信息系统技术;2、分析第三方物流案例,深入理解成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式;3、分析供应链管理的经典案例,掌握整合、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措施;4、掌握国际物流业务的操作程序,进行实地参观;课时分派提议该课程的总课时数为54课时,详细课程分派如下: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 机动(一)物流概述21(二)物流基本活动422(三)物流系统212(四)企业物流642(五)第三方物流642(六)物流中心422(七)国际物流624(八)物流管理642(九)供应链管理642(十)物流信息系统44十一物流技术424十二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22机动总计542826 五、说明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索能力,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讲评,社会实践来考核学生。在教学中把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内容,融会贯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状况下,可带领学生参观较为成功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理论联络实际,掌握实际操作的能力。4、教学应紧密结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现代仓储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研究现代仓库的规划及设施、仓库业务管理及进出库操作、商品分类及装卸作业方式的组织、商品保管养护、库存管理方式以及现代仓储管理的经济核算、安全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的综合性学科。是物流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现代仓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到达下列教学目的:具有扎实地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现代仓储管理的一般能力;为学习进行物流管理、物流配送课程做好知识准备;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现代仓储管理概论本章重要讲授仓储活动的产生,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对象、任务、类型和职责。学习本章的规定:1)、理解仓储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对现代仓储活动有一种总体认识;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概念;3)、熟悉现代仓储管理的性质;2、现代仓库的规划及设施本章讲述现代仓库的分类、规划及设备配置和人事组织机构的形式,学习本章规定:1)、理解仓库的分类;2)、熟悉自动化立体仓库及保税仓库;3)、掌握现代仓库的选址及规划原则;4)、熟悉现代仓库中设备的种类和配置;5)、理解现代仓库人事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和形式;3、仓储管理及进出库业务操作本章重要讲授仓储业务作业全过程,仓储保管协议、货源组织及业务管理,出入库作业,库存商品的检查与盘点。本章学习规定:1)、掌握仓储保管协议的签订;2)、熟悉仓储作业的重要流程;3)、理解货源组织及业务受理;4)、学会进出库作业规范;4、商品分类及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组织本章重要讲述商品分辨别类储存、货位编号及商品编码、现代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合理选择和组织、堆码及苫垫技术。学习本章规定:1)、熟悉商品分辨别类的原则和措施;2)、学会货位编号和商品编码的基本措施;3)、掌握现代装卸搬运作业合理组织的措施及设备运用生产率的计算;4)、理解堆码、苫垫的基本规定、形式;5)、学会货垛高度及占地面积的核算;5、商口包装标识及条形码本章讲述了商品包装的意义、包装标识的分类及图形识别、条形码的构成、种类和识别仪器等几种问题。学习本章的规定:1)、理解商品包装的意义及其分类2)、掌握商品包装标识的多种分类及制作规定、能识别常见的图形;3)、熟悉条形码的构成、原理、种类和识别仪器;4)、认识条形码在现代仓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6、商品的保管养护本章从影响库存商品质量变化的原因,针对影响库存商品质量变化的环境原因分析,简介商品养护的基本知识与措施。本章学习规定:1)、掌握仓库的温湿度管理;2)、掌握商品霉变腐烂的防治措施;3)、熟悉商品的防虫与防绣;4)、学会食品的储存及危险品的安全储存;7、库存管理的方式本章重要讲述库存管理的概念,目的,类型及措施,本章学习规定:1)、理解库存管理的涵义、目的及类型;2)、学会老式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措施(ABC分类法、定量订购法、定期订购控制法);3)、掌握现代先进的MRP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4)、理解ERP零库存措施;8、现代仓储管理中的经济核算本章重要讲述了现化仓储管理中经济核算的意义,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及措施。学习本章规定:1)、理解现代化仓储管理中经济核算的意义原则内容;2)、学会运用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中的每一指标;3)、掌握经济效益分析评价指标措施;4)、理解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环节;9、现代仓储管理的安全管理本章重要讲述现代仓储安全管理的意义,规定仓储防火灭火工作及安全操作技术工作。学习本章规定:1)、理解现代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规定;2)、熟悉警卫、保卫工作的重要任务;3)、掌握仓库消防工作的措施及发生火灾后的报警;4)、学会各类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措施及使用范围;5)、理解仓储各类设备安全作业技术的规定,安全装置,劳动保护等内容;10、现代仓储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本章重要讲述现代仓储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及其网络化建设。学习本章的规定:1)、理解现代仓储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计算机在现代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实训教学练习仓库的选址及规划、设备的种类和配置。练习仓储作业的重要流程、货源组织及业务受理、包装标识的分类及图形识别、条形码的构成、种类和识别仪器的运用。练习商品分辨别类储存、货位编号及商品编码、现代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合理选择和组织、堆码及苫垫技术。进行经济核算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及措施的案例分析。练习仓储安全管理,重点练习仓储防火灭火工作及安全操作技术工作。四、学习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课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现代仓储管理概论222现代仓库的规划及设施6423仓储业务管理及进出库业务操作8444商品分类及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组织8445商品包装标识及条形码6426商品的保管养护10647库存管理的方式8448现代仓储管理中的经济核算8629现代仓储的安全管理84410现代仓储管理中计算机应用624机动22合计7240302五、阐明1、本课程的教学措施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仓储单位实地参观,同步,应当注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2、讲授本课程应注意的事项1)、应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切忌不分轻重,做到详落得当;2)、应注意教材教学规定,不能无为的引深和删节;3)、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的组织教学;4)、本着够用、会用、切实掌握的原则,组织教学;

《物流机械》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掌握机械设备在物流业中的作用及其分类,理解物流机械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掌握物流机械设备中起重机械,持续输送机械,装卸搬运机械,集装箱装卸专用机械,仓储设备,集装化设备等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所。培养学生在处理商品的周转过程中的互相机械的选用能力。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起重机械,持续输送机械,装卸搬运机械,集装箱装卸专用机械,仓储设备,集装化设备的类型及使用措施,掌握对应机械的工作特点及原理。掌握集装化设备的国际原则,同步使用学生掌握物流机械发展的状况与发展的趋势。理论教学1.绪论掌握物流机械设备在物流业中的作用及其分类。物流机械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2.起重机械1)掌握起重机械重要零件部件的分类及用途。2)掌握桥式起重机和龙门起重机的构成,工作特点。3)掌握轮胎起重机械的各机构的特点,以及它与汽车起重机的区别。4)掌握门式起重机的特点及其构成。3持续输送机械1)掌握带式输送机的机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2)掌握斗式提高机的机构,工作特点及应用场所。3)掌握气力输送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工作特点。4)理解其他几种输送机的机构构成与动作原理。4.装卸搬运机械1)掌握常见的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与用途。2)掌握叉车的总体构造,叉车的底盘构成,理解叉车的工作特点及应用场所。3)理解单斗车的特点和用途。5.集装箱装卸专用机械1)掌握集装箱的型号,集装箱的起吊方式和固定措施以及集装箱吊具的特点。2)掌握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构造种类,重要技术参数和应用场所。3)掌握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分类型及其特点。4)掌握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构造类型,理解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构造特点。5)理解集装箱叉式装卸车的工作特点,集装箱跨运车,牵引车和挂车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场所。6.仓储设备1)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和构成。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本作业系统和特点。2)理解货架的工作与功能,掌握货架的分类措施及几种类型货架的特点。3)掌握堆垛起重机的类型,构造及应用场所。掌握堆垛叉车的类型,构造及应用场所。4)掌握自动导向车系统的构成及每一部分的作用。掌握自动导向车的分类和重要技术参数。5)理解堆垛机器人的工作场所,重要技术参数。6)理解分拣作业机拣的选择,分拣方略以及经典的分拣机械设备,理解自动分拣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分拣原理。7集装箱设备1)掌握物流模数的概念,掌握托盘的种类及其基本构成。掌握托盘的使用要点,托盘的国际原则。2)掌握集装箱的国际原则,理解集装箱的种类。8包装机械1)理解包装机械的概念,包装机械的分类与特点,作用。2)理解重要包装机械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实训教学1参观起重机械,持续输送机械装卸搬运机械,集装箱搬运机械的作业过程。2对熟悉常见的集装化设备可以纯熟的应用。3熟悉常见的集装化设备可以纯熟的应用。4对常见的包装机械进行简朴操作。5.参观物流配送中心,理解货品周转流程和对应的运送机械作业过程。四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一)绪论22(二)起重机械642(三)持续输送机械844(四)装卸搬运机械1064(五)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1284(六)仓储设备1486(七)集装化设备1266(八)包装机械844机动总计724230五.说明1.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既有的教学设备,理论联络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2.教学中要运用物流配送,仓储,运送等课程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分析,理解,掌握物流机械的基本知识。3.课堂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考核手段,通过对应的课堂提问,社会实践等方式来考核学生。4.在有条件的状况下,可采用课堂讲授与参观货运站,集装箱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等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理论联络实际。

《物流与电子商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及网络营销的措施等内容,到达能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及营销技巧的目的。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掌握网上交易的类型、网上信息的搜集与公布、CA证书的申请与配置、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营销及网上支付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措施,培养学生进行网上交易及网络营销技能。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物流与电子商务概述1)理解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2)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及特点。3)掌握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2、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和交易模式掌握电子商务应用框架。理解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掌握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3、电子商务的安全1)理解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及电子商务安全设计的范围。2)掌握常见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3)理解电子商务的安全管理措施。4、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常识1)掌握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2)理解电子商务的法律建设。掌握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法律保护。5、电子数据互换(EDI)理解EDI的基本概念及重要内容掌握EDI的工作流程及应用6、网络营销掌握网络营销的重要措施。掌握网络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及网络信息的公布。理解网络营销的方略。7、电子交易理解网上单证的处理。掌握电子协议的签定流程。掌握常见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理解电子商务与金融的关系。实训教学1、网上购物、网上拍卖试验1)理解B2C网上商城的构造和特点,掌握B2C模式个人网上购物流程及后台商城对网上订单的处理流程2)掌握C2C模式的个人网上竟拍和拍卖流程,掌握网上竟拍和拍卖的技能2、CA认证试验1)掌握CA证书的申请和领取过程2)理解CA认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数字证书审批流程3、网络营销试验1)理解网上商店的建设流程,掌握网站搭建的技能2)理解B2B模式购物的特点,掌握B2B企业网上购物流程及分企业订单处理流程3)掌握运用新闻组、BBS及电子邮件等进行信息的公布与搜集的基本技能4)理解电子协议的特点,掌握电子协议洽谈和签订流程5)掌握物流配送中心货品收发的业务流程及特点4、网上银行、电子钱包模拟试验理解网上银行服务的特点,掌握网上银行服务的工作流程掌握电子钱包使用和管理流程,理解电子钱包的应用特点四、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物流与电子商务概述442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和交易模式10463电子商务的安全10644.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常识445、电子数据互换(EDI)6425网络营销2210126电子交易1486机动22合计724030(五)说明1、本课程也许与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有交叉部分,讲解时可酌情处理。2、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课时应重视理论联络实际。3、本课程的时效性较强,应注意随时势的变化对教学内容及时作对应的调整。

《运送组织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掌握道路运送中运送基础设施使用、掌握集装箱运送、道路旅客运送、道路货品运送、道路车辆运送组织及装卸搬运的组织方式、道路运送质量管理、站场设计和智能运送等内容。培养学生处理道路运送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协调等的技术和能力。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送工具、装卸机械、站场设施的类型及使用;掌握集装箱运送、道路旅客运送、道路货品运送的特点、运送作业过程的管理;掌握道路运送计划的编制、合理选择车辆运行调度措施、装卸搬运措施;可以按照国际原则对道路运送实行质量管理;掌握汽车客运站、集装箱货运站和物流中心的设计措施;掌握智能运送的发展,培养学生对道路运送过程中各项业务的处理及组织管理能力。使学生适应道路运送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需要的目的。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道路运送概论1)掌握交通运送体系的构成、特点及作用。2)掌握道路运送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使用。3)掌握道路运送市场体系、特性,适应道路运送市场的发展规律。2、车辆运用效率指标体系1)掌握汽车运送生产过程的构成。2)掌握车辆运用单项指标的运用。3)掌握车辆运用综合评价指标及分析措施。3、道路运送方式1)掌握货品运送商务作业过程及运送各方的责任和义务。2)掌握特种货品运送的注意事项及运送特点。3)掌握零担货品运送作业过程及运送组织形式。4)掌握旅客运送的特点及站务工作。5)掌握都市公共交通运送的组织方式。4、车辆运行组织1)掌握运送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道的编制。2)掌握车辆调度措施;掌握车辆行驶路线和合理运送的种类;掌握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3)掌握直达、分段行驶法;双班运送;拖挂运送等车辆运行组织方式。5、配送运送1)掌握配送运送的特性及模式。2)掌握配送组织的程序和功能。3)掌握配送合理化及配送运送技术的管理措施。6、集装箱运送1)掌握集装箱运送的概念、特点及商务作业。2)掌握集装箱运送的组织过程、到达合理运送、并掌握集装箱多式联运。3)掌握集装箱进出口货品运送业务。7、装卸搬运组织1)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及作业分类。2)掌握各类装卸搬运作业措施。3)掌握装卸搬运组织的规律和措施。8、运送质量管理掌握道路运送质量管理的特性及评价指标。掌握道路运送质量管理中的排列图、分层法、因果图、对策表等的编制措施。掌握道路运送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措施。掌握汽车运送的全面质量管理及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和认证程序。9、站场设计1)掌握汽车客运站的工艺设计原则、设计措施。2)掌握集装箱货运站的工艺设计措施及计算过程。3)掌握物流中心的设计规划、计算过程及区域平面布置的措施。10、智能运送掌握智能运送的管理系统及信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和管理。实训教学1、针对特定企业进行车辆运用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2、参观运送企业,对特种货品运送、零担货品运送、旅客运送、都市公共交通运送,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模拟组织管理。3、练习编制运送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根据所学内容模拟练习车辆调度措施。4、参观企业理解配送组织的程序和功能,进行配送合理化及配送运送技术的管理措施的练习。5、参观企业,理解集装箱运送的特点及商务作业。进行集装箱运送的组织合理化和集装箱多式联运练习。6、参观企业,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措施练习。7、运用排列图、分层法、因果图、对策表等措施对道路运送进行质量管理练习。8、对汽车客运站、集装箱货运站、物流中心的工艺设计及区域平面布置进行的练习。四、课时分派提议本课程的总课时数为72课时,详细分派如下表: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一)道路运送概论22(二)车辆运用效率指标体系1064(三)道路运送方式844(四)车辆运行组织844(五)配送运送624(六)集装箱运送624(七)装卸搬运组织1064(八)运送质量管理844(九)站场设计1046(十)智能运送22机动22总计7236342五、说明1、在教学中要积极探讨道路运送规律,把握教材规律,充足运用案例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理论联络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2、在教学中要运用物流基础、物流信息、物流配送、仓储等课程的知识,融会贯穿,更好的分析、理解、掌握运送组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技能。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物流信息的基本理论及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到达能掌握物流信息的常用技术的目的。(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掌握条形码、电子数据互换(EDI)、电子定货系统(EOS)、物流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技能。(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1、物流与信息技术1)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内容。2)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功能。3)掌握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及构成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措施几开发过程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平常管理及安全管理3、物流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掌握条形码的概念及分类、特点。掌握二维条码的特点及应用。3)理解常用的条形码设备。理解射频技术。4、物流EDI1)理解EDI的发展历史及其必要性。2)掌握EDI的概念、构成及特点。3)掌握EDI在EOS和EFT中的应用。5、物流网络技术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及内容理解物流企业内部网络的规划设计理解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6、GIS和GPS1)掌握GIS和GPS的概念和构成、特点。2)理解GIS和GPS的应用范围。3)掌握GIS和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7、物流企业资源计划掌握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概念、作用及管理思想。理解ERP的发展、ERP的系统选择与项目实行。理解物流企业资源计划。8、物流信息安全技术1)掌握常见的安全技术。理解EDI系统的安全保密体系。实训教学1、条形码设备的安装及使用理解条形码设备的构造并能将条形码设备安装到计算机上.掌握条形码设备进行信息采集的操作技能能对不一样类型的条码进行识读2、EDI模拟试验理解EDI报文的格式和特点掌握EDI模式的报文生成和发送流程3、电子地图及跟踪技术试验能运用电子地图寻找目的地能运用GPS技术寻找移动目的4、数据加密及文献杀毒试验理解数据加密的基本原理可以运用加密软件对文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操作可以运用杀毒软件对一般病毒进行杀毒处理5、物流软件使用实例理解物流软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能分别以厂家、商场、运送单位、物流中心的身份进行有关单据的传递和有关业务的处理工作。(四)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验机动1物流与信息技术44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443物流数据自动采集技术12844物流EDI6425物流网络技术226GIS和GPS12847物流企业资源计划448物流信息安全技术8449物流软件使用实例1616机动44合计7238304(五)说明1、本课程部分内容与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等课程有交叉,讲解时可酌情处理。2、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课时应重视理论联络实际。3、本课程的时效性较强,应注意随时势的变化对教学内容及时作对应的调整。

《企业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现代物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物流专业的一门最基础的入门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企业物流管理,掌握企业物流的管理措施,使学生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思想为物流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重点简介物流的涵义、分类、发展、功能及效用等某些与物流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为后来学习物流专业课程、物流实践、物流信息管理等打下基础。学完本课程后规定到达:1.理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流学的发展过程及分类;3.掌握供应链管理知识;4.理解物流七大功能的基本知识;5.理解不一样企业的物流设计过程。6.掌握智能运送及电子商务的某些常识。三、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管理解物流系统规划理论;掌握物流系统规划流程;学习物流系统规划案例;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理论;掌握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流程;理解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表单及案例;企业采购物流管理企业采购物流管理理论;掌握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掌握采购与招标管理;企业采购物流参照案例;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掌握企业生产的物流特性及企业生产物流的构造;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管理;学习企业生产物流案例;企业库存物流管理掌握库存的作用及存活的类型;掌握库存管理流程;理解库存管理表单;学习企业库存物流管理案例;企业销售配送物流管理掌握配送的种类及模式;掌握销售配送物流管理流程;理解销售配送物流管理表单;学习销售配送物流管理案例;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掌握什么是物流外包,物流外包有什么作用;掌握物流外包的流程;学习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案例;企业国际物流管理掌握企业国际物流管理流程;掌握国际物流管理表单;学习企业国际物流管理案例;实训教学1、分析国美电器的物流案例,深入理解物流系统的规划;2、分析广州宝供物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分析上海汽车齿轮总厂的MRP经验;4、分析一汽大众的“零库存”系统;5、分析杭州八方物流的第三方物路处理方案;6、分析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有限企业的快递物流;四、课时分派提议本课程总时数为54课时.详细课时分派见下表。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训机动1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管理222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4223企业采购物流管理6244企业生产物流管理6245企业库存物流管理10466企业销售配送物流管理10467企业物流外包管理4228企业国际物流管理1046机动22总计5422302五、说明1、在教学中,认真学习企业物流管理中理论知识,充足掌握各个模块的不一样管理措施,同步细致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管理中波及的所有表单,以至于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充足运用案例教学,通过个别例子,寻找共同规律,探讨企业物流管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物流配送》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物流配送个环节如进货、储存、分拣、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运送等的管理措施、配送中心的建设、管理以及库存控制和订货技术,学习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等内容,到达能对物流配送系统实行有效管理的目的。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掌握库存控制与订货技术,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培养学生在物流配送业务流程管理、库存控制与订货技术与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教学内容和规定理论教学⒈物流配送概述1)理解物流配送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物流配送的环节与模式。3)理解物流配送的功能和作用。4)通过本章的有关案例的讲解,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⒉物流配送的产生与发展1)理解物流配送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物流配送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3.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管理1)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分类、功能、流程与构成。2)理解配送中心建设的目的及意义、现实状况和发展途径。3)掌握配送中心的选址、区域布置规划。4)掌握配送中心的仓储系统设计规划。5)通过对某配送中心的案例分析,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⒊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1)掌握订货点确定措施。2)掌握电子订货系统(EOS)。3)掌握现代库存控制措施DRP技术。4)通过本章的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⒋进货作业管理1)掌握进货作业流程与组织。2)掌握商品的编码和分类3)通过本章的有关习题及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⒌储存管理1)掌握储位管理的措施。2)理解储存空间的规划和布局与储存搬运设备的配置。3)掌握储存盘点作业的管理。4)通过本章的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⒍分拣作业管理1)理解分拣作业管理概况。2)掌握分拣作业系统规划。3)掌握拣货作业效率的评价措施。4)掌握出货作业管理措施。5)通过本章的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⒎物流流通加工和包装技术管理1)理解流通加工和包装技术的作用、意义。2)掌握流通加工和包装技术的管理措施。3)通过本章的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⒏配送运送管理1)理解物流配送运送管理的特点和影响原因。2)掌握配送运送的基本作业流程。3)掌握配送运送技术措施。4)通过本章的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⒐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1)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配送中心的作用及其发展。2)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的构成。3)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作业流程。4)通过本章的案例的练习,到达本章的教学规定。实训教学1.通过对实地配送中心的参观学习,理解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管理。2.通过对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的案例练习,掌握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的措施。3.通过对进货、分拣、包装、配送运送的案例练习,掌握进货、分拣、包装、配送运送的管理措施。4.通过对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掌握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管理。课时分派提议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小计讲课试验机动1物流配送概述222物流配送的产生与发展223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管理16884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10645进货作业管理6426储存管理6427分拣作业管理8448物流包装技术管理6429配送运送管理126610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422合计724230说明⒈本课程的有关内容:《管理原理》、《企业物流管理》、《运送组织与管理》等。⒉本课程的教学措施:本课程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直观详细的教学手段到达教学目的。⒊讲授本课程的注意事项:本课程在讲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