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周练试题试卷评讲课(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解题技巧。二、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回顾类似题型,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通过评讲试卷,使学生能找出试卷上自己的错误,并知道错误的原因,做到查漏补缺。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能分析考试失分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此类失分情况。考试情况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进步明显的学生:答题认真、卷面整洁的学生,作文大胆创新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二、考试情况分析:1、考试成绩分析:成绩统计:120以上 110-120 100-110 90-100 小于90 学生看考试成绩分析的数据。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在班级的位置。二、师生讲评试卷:一、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揩油(kāi)痉挛(jīnɡ)笑靥(yè)物阜民安(fù)B.泥古(ní)诤友(zhènɡ)蹊跷(qī)羽扇纶巾(ɡuān)C.挫折(cuō)摈弃(bìnɡ)聒噪(ɡuō)悄然无声(qiǎo)D.洞穴(xué)糟粕(pò)酝酿(niànɡ)心广体胖(pán)解析:D.A项的“痉挛”音“jìnɡ”;B项“泥古”音“nì”;C项挫折cuò“摈弃”音“bì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B.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C.近日,画家陈丹青请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一职,他请辞的理由是自己无法适应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体制”的忍无可忍.D.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一毛病,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解析:选:C【解答】A.望文生义,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这里误以为“没有整体的理解”;B.感情色彩不当,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贬义词,这里误以为褒义词;C.正确,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符合语境;D.感情色彩不当,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褒义词,这里误以为贬义词;典型错题讲解: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语句间标点可不考虑)的一项是()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③有钱不一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③②①④⑤ B.①⑤④②③ C.②③④①⑤ D.④①⑤②③解析:C【解答】②从两方面回答了上文“有钱与没钱”的问题,为首句;③承②的后半句;④承③,回答有钱人是否快乐在于他“怎么用钱”;①⑤回到自己,与下文相连,是下文“奴隶”、“主人”等观点的论据.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作表达,使之前后照应,结合紧密,语气上一气贯通。考查的是书面语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和衔接问题。4.某水库城区居民的供水源是一条河流,每到夏季,它就成了城区居民的天然游泳池,为此,市自来水公司在河边立过几次标语牌,效果都不好。最后一个聪明人拟写了一则告示后,再也没有人在河里游泳了。你觉得聪明人拟的是下面四则中的哪一则?()A.禁止游泳,违者罚款.B.水很深,请你珍惜生命,不要在此游泳!C.禁止游泳,举报有奖.D.您家的自来水取之于此.解析.选:D.【解答】A、C语气太强烈;B.不够简洁;D.表达得婉转且一针见血;三、通过展示错题,培养学生找出错误,发现问题的能力。1、分析错误原因:2、相应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B.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C.万峰湖的山光水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D.这两篇文章虽然风格、主题大相径庭,但都是上乘佳作。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当堂检测试卷中出现的基础题目当场检查学生改错的效果 学生答题。 检查学生的课堂效果。四、小结教后记语文周练试题试卷评讲课(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解题技巧。考点:文言文翻译教师点评:要求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力求做到信,达,雅。二、文言文解读。5.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①木直中(zhòng)绳②虽有(yòu)槁暴(pù)③不积跬(guǐ)步④锲(qì)而不舍⑤金石镂(luò)⑥驽(nú)马十驾⑦假舆(yí)马者⑧輮(róu)以为轮⑨用心躁(cào)也⑩生(xìng)非异也A.①②⑥⑧⑩B.②③⑤⑥⑧C.④⑥⑦⑨⑩D.①③⑤⑦⑨6.下面对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假使)舟楫者B.冰,水为(做,凝成)之
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D.劝(劝勉,鼓励)学7.下列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①輮使之然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上食埃土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用心一也⑥吾妻之美我者⑦积善成德
A.①②B.⑤⑦C.④⑥D.②③
8.指出加横线多义词的正确义项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断,断绝B.极,非常C.横渡,横穿D.高超,绝妙9.下列加横线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而青于蓝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如登高之博见10.下面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的几种翻译,请选出最佳的一句(A.刻一下就舍弃它,朽木也不会折断;一直刻个不停,金石也能雕刻成功B.刻一下就放掉它,朽木也不会折断;一直刻个不停,金石也能刻成C.刻一下就停下来,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一直刻个不停,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雕刻出成品D.刻一下就停下来,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成功;一直刻个不停,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雕刻出成品11.《劝学》一文中以“骐骥”为喻,用意在于()A.说明即使天资很高,如果不专心致志,也不能有所成就。B.说明即使是个千里马,如果不发挥它的才能,也不能有所成就。C.说明人即使天资很高,如果没有恒心,也不能有所成就。D.用名马比喻名人,说明名人成就事业并不困难。
12.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1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吾尝终日而思矣B.登高而招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D.蟹六跪而二螯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第一段用“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解析5、A6.A7.D8.C9.B10.C11.C12.B13.C14.B第一段用“糅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能够改变自己.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1)这首小令写于春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答:烟雨、细风。(一个意象1分,共2分)(2)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答:①写出了楚天的空旷与寂寥(1分),暗衬出词人心境(1分);②为全词最后的情感表达积蓄了力量。(1分)(每点1分,共3分)
(3)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孤独(凄凉)之感,寂寞思乡之情,忧郁(忧愁)茫然之意。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9)士为知己者死,。五、现代文阅读(18分)(1)请简要赏析第②段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4分)分析:(1)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视觉、听觉、味觉等多感官相结合描写了麦浪、野花、云雀等景物;突出了绿色的梦平和宁静的特点,语言生动,富有诗情画意;(2)第④段中,祖母为什么不舍得砍“大叶杨”?请概括原因。(4分)分析:因为“大叶杨”是家庭财富的象征;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童年玩乐的天梯;不砍,表现出祖母对绿色朴素的爱;(1点1分,共4分)(3)从全文看,作者写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书店员工聘用合同
- 2025签订合同缴纳社保即为劳动合同关系确立
- 2025食品冷链物流合同
- 2025娱乐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书
- 2025公寓建筑合同模板
- 2025财务分析咨询合同
- 2025租赁及服务合同
- 2025汽车租赁合同(范本x格式)
- 2025版项目合同范本下载
-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成熟度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教学演示课件
- 客户订单交付管理
- 《集控值班员培训》课件
- 白酒小作坊管理制度
-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工程部部门岗位职责
- 《教育学》课件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 中国芳香植物资源
- (完整版)语文作文纸方格纸模版(两种格式任选)
- 录播教室装修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