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与游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_第1页
游与游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_第2页
游与游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_第3页
游与游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_第4页
游与游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与游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传统观念中,中国人民的和平和搬迁是一个高度分散的民族。这一点在费孝通先生1945年所写的《乡土中国》以及1948年面世的《乡土重建》中有了完整的结构模型。但事实真的如此么?从《楚辞》的《远游》、《诗经》的《东山》开始,“游”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游子怀乡、游仙寻道、游叹兴亡一直都是文学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即使在汉魏六朝这个中国文学史上异彩纷呈的时期,“游”的主题也不曾有半分褪色。但有所不同的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写作者体现的思想会有相应的改变,这一点在《昭明文选·游览赋》中有十分鲜明的表现。《昭明文选·游览赋》下共收入三篇赋作,分别是王粲《登楼赋》、孙绰《游天台山赋》、鲍照《芜城赋》,三位作者或登楼、或神游,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各不相同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他们的游思被社会民生所牵引,写下了虽各不相同却同样动情的篇章。一、登楼时的悲情“及仲宣靡密,发端必道,……,亦魏晋之赋首也。”34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称王粲之赋为“魏晋赋首”,更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231。身为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人,王粲的《登楼赋》是当时最优秀的抒情小赋,而王粲登楼的故事在元代时被郑德辉写成戏曲广为传唱。王粲生活的时代里,儒生游士的战国余风,并未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彻底泯灭,这种风气在汉末群雄并起之时更加炽热,士人在群雄之间奔走希望能一展所长。在此时,王粲为躲避董卓之乱逃到荆州,依附刘表。《三国志·王粲传》中这样记载:“(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淹留荆州,却不得重用,在长达十多年之后,王粲在失落与对故乡的想念之中登上当阳楼,写下了这篇《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为何登楼?登楼时心情如何?都在开篇两句中道尽。怀着满腔的愁绪登上城楼,想欣赏美景消除心中的忧愁。这片“华实蔽野,黍稷盈畴”的土地,有着极好的地理位置:“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可这美妙的地方,反倒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虽信美而非吾土,曾何足以少留”。经历战乱,常年寄住在外,政治上失意苦闷,这些压在王粲心头,让他的羁旅之悲、思乡之苦在这一刻爆发。“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身处美景却悲从中来,“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这种苦乐对比使得他的情绪被渲染、放大,“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感染读者,与他同样陷入深深的思乡之情中。而在怀乡之情的深处,却隐含着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慨。“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王粲期待着英主出现,能使海晏河清,让他一展抱负。但可惜的是,他终究还是那徒悬的匏瓜,莫食的井渫,无英主赏识。心中的愤懑,让他不断在城楼上徘徊着无法释放,不知不觉中已经“白日忽其将匿”了。夜晚即将来临,白日的美丽景色早已随着落日逝去,萧瑟的风、昏暗的天色、奔走的独兽、展翅的飞鸟、寂静的原野、脚步匆忙的征夫,让作者的心更加凄怆,本是为了开阔心怀而登楼,却怀着满腔的不平之气下楼,直到夜半还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这种混乱不仅冲击着早已腐朽的东汉王朝的统治,也冲击了董仲舒所代表的天人合一的具有宗教神学性质的儒学思想。在深重的民族苦难中,伦理、纲常、名教的虚伪彻底暴露,自王充以来疾呼“疾虚妄”的真美观,在这一片混乱中慢慢扩大与滋蔓。天命神意的倒下,让人们将视线转移到了人的身上,而文学自然会同样开始表现人的情感与苦难。“于是,游子、思妇、行役、远宦、生别、死念,这一切人的生活的题材,便潮水般的涌进了文学之中。阔大而沉重的社会现实,使得文士们获得了坚实的写作内容。惨烈悲极的生死遭遇使得诗人们在篇什的歌咏之中,流露出一股扑面而来的人生哀乐之情。夸饰淫妄的文风为求实的干净的文风所代替。格调沉着、风力遒劲的建安风骨由此形成。”47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安七子之冠冕的王粲在他的作品中更呈现出这种动情的气韵,这篇抒情小赋《登楼赋》就十分能表现出这种建安时期特有的风骨和风格。在这篇赋中,个人处境与离乱衰败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不仅抒发着个人胸中的情怀也在词句中流露着对海晏河清的向往。一股深沉的力量内蕴其中,打动了千百代读者的心,同“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七哀诗》一起成为传唱不衰的名篇。二、周诗对孙瑶的所作的救济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苦闷与失意中无法崛起时,就会寻找解脱之途。游仙,正是这种解脱之途的体现之一。而东晋玄学的兴起,对游仙题材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游天台山赋》是《文选·游览赋》中十分独特的一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并未曾亲身游览天台山,只是在幻想中去到了这个传说中风景优美的所在。在苦闷的社会现实里,孙绰寻求着“方解缨络,永托兹岭”的解脱。在此赋的序中,孙绰便着力描写了传说中天台山的美景“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一句话便点出了天台山的独特之处。在这样既神且秀的仙山里,有着“峻极之状,嘉祥之美”。及到正文之中,孙绰在唐典与周诗中为天台山找到出身。天台山自身更有着“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的雄奇景色。飘渺美丽的天台山是幻想中的“不死之福庭”,孙绰发出这样的感慨“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孙绰在幻想中的天台山上劈荆斩棘,钻出茂密的丛林,爬上悬崖险峰,跨过高悬的拱桥,走在万丈深渊之侧。脚下是湿滑的长着青苔的石头,手中抓着崖壁上的峭石,他“虽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长生”。而在一路上,芳草萋萋,长松落落,九转曲折的道路已经越过,鸾凤飞舞在身侧发出清脆的鸣叫,灵溪荡涤身心的世俗烟火。“害马已去,世事都捐”世俗的一切早已不在作者心中,“凝思幽岩,朗咏长川”的日子使人“体静心闲”。在对“玄”的体悟中“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孙绰的玄言诗大多枯燥无味,但这篇《游天台山赋》却有不同风貌,虽是虚处却写实景,让人如同身临,语句对仗优美,有股自然清新之气,这正与东晋之时人们将目光投向山水之乐的时代大流趋合了。虽然其间也夹杂不少玄理,但与景色的结合恰到好处,并无枯涩之感,辞理相称。刘师培曾评价这篇赋作为:“词旨清新,于晋赋最为特出。其他诸家所作,大抵规模前作,少有新体。”汉末以来社会动荡,在朝不保夕随时会殒命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陷入了一种集体的恐慌与伤感中。如何才能从这种感情中逃脱出来,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命题。《古诗十九首》中所透露出的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已经是一种解脱之途,可这终归还是走向了低级的人生享乐,而建安时期对人生达观向上的思想方式显然比汉末时更进步了一层,人生哀乐不断,可还是无法脱离悲苦的现实。于是这种思想发展加深,最后转成了对“玄”的思索,对“仙”的寻求,以期冀能够脱离世俗,隐逸逍遥。这已经与汉代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桓谭的《仙赋》有了明显的区别,这篇《游天台山赋》并非为了歌颂神仙,取悦帝王而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寻仙思想可以说是受上古巫术思想以及汉代“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的影响的。这是神学被扬弃后,与阔大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变化。三、从《第一》到《悲江南》时已至刘宋,士族社会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变化。从汉末以来的社会动荡也并未曾得到彻底的安宁,王朝不断更迭,使得社会在更替中衰败又兴盛。在这兴亡之间,使人心中产生多少感慨。这篇《芜城赋》作于鲍照登上广陵城时,芜城即为广陵城。广陵城在十年之内遭过两次兵祸。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南犯,广陵太守刘怀之烧城逃走,而孝武明帝大明三年,竟陵王据广陵谋反,沈庆之平叛,杀人三千,鲍照这篇赋作大概作于大明三年到大明四年之间。登上广陵城看到荒凉之景,让作者发出世事沧桑的强烈感慨。刘宋王朝代晋而起开国皇帝刘裕出身低微,所以寒门势力就此抬头,但高门士族仍然拥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寒门士人在政治上依然受到歧视。鲍照生活在这样一个高门与寒门逐渐融合的时期,而他才高身微,虽以才能仕进却受到许多高门才子不能遭遇到的不平与辛酸,这也注定了他心中蕴含着一股深沉之气,这种气质也正表现在这篇《芜城赋》中。芜城在鲍照的笔下,曾是“四会五达之庄”。在战火还未燃起之时,芜城有着熙熙攘攘的繁荣之景:“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甚至以为“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接着鲍照转笔,写着眼下的广陵城,经历了汉、晋、宋三代,不过五百多年,天下早已支离破碎如同瓜剖豆分一般,覆巢之下无完卵,广陵城在经过战火之后已经是一片荒凉景象。荒凉使得魑魅魍魉、毒蛇恶虎横行。寒风、严霜在城中肆虐,护城河已经填平,角楼崩塌,处处一幅衰败景象。今昔、盛衰的对比,让作者“凝思寂听,心伤已摧”,最后发出了“天道如何,吞恨者多!”的感慨,并且“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芜城赋》运用对比手法,渲染着安定时的繁荣,战乱后的衰败,语言可谓惊心动魄,尤以描写芜城荒凉景象的段落为甚。清代姚鼐赞叹:“驱迈苍茫之气,惊心动魄之词,皆赋家绝境也!”而最后作者的慨叹点出主题,发出深沉的兴亡之叹和对生命的感慨。读起来让人从心底感到深深的悲凉,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永恒的难寻。这不由得让人想到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曾有《哀江南》一套曲,第七段这样写到:“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这与《芜城赋》中所透露出的兴亡之感跨越时空相通了。千年之前的鲍照饱经改朝换代的沧桑,写下《芜城赋》感慨兴亡之变,驳斥千秋万代的妄想,而千年之后的孔尚任在经历了明亡清兴的历史沧桑后,与前辈鲍照不谋而合,写下了哀江南的悲叹。华夏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不断,在不断的战火与和平的交替中,兴亡之叹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而在鲍照身处的时代,朝代更迭更为频繁。高门士人在极度优裕的生活中日益腐朽,才华横溢者谈玄论道,寄情山水以心隐来逃避现实,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玄言和游仙题材为多。而出身寒门的士人,更加关心他们曾经生活的社会底层,对民生疾苦有着更深切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感情。《芜城赋》虽分在游览赋中,可实际却在写芜城兴衰,文章以景蕴情,以情动人,层层渲染,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四、“玄思”“海铭”:“清”“真”“新”《文选·游览赋》下只有三篇文章,而且这三篇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的游览赋,恐怕只有王粲的《登楼赋》了。《游天台山赋》是神游,作者在想象中遨游,并未曾真正身临,而《芜城赋》其实更多的是对广陵城兴衰历史的咏叹,可以算作对都邑的歌咏了。但并不是说这三篇作品就毫无共通之处,萧统将这三篇选在游览赋的门类下,并非毫无原因。这三篇赋,都以“登”为线索,王粲登楼、孙绰登天台山、鲍照登广陵城楼,所发出的的一咏一叹,都与眼下所见光景相关。写的是所见之景,抒发的是因景而生之情。虽然歌咏对象有所差别,可是写作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三篇被共同列入游览的名目下,也是十分恰当的分类。另外,从王粲的《登楼赋》到鲍照的《芜城赋》,这些作品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十分清晰的脉络———丛汉末到南朝文人的思想发展的线索。神学思想的钳制被打破,人的个体认识觉醒,“真美”的疾呼与苦难的现实相结合,使人们的感情更加深沉。而王粲的《登楼赋》在此时而出,就呈现出与汉代赋作风格不大相同的面目,文章中情感真挚、游子思乡与仕途失意以及沉重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情真意切,十分动人。而到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中,这种情感已经更加深邃从而转化为玄思,及到东晋长期动荡后有短暂的和平,此时汉代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已经经过了王弼的理性化、秩序化的消解,人们在面对黑暗时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谈玄成为风气,人们追求对世界深邃而完整的把握,对“秀”的赞美成了对人物或者作品内在风骨、神韵的追求的体现,自然之美和玄的高妙境界是士人精神的一方净土。《游天台山赋》中明秀的自然之美和富有哲理的玄思相融合,正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内在意识。而及到只有半壁河山南朝,短暂的安定之后又是不断的社会动荡,高门与寒门的斗争使得寒门士人官途坎坷,朝代不断更迭使得兴亡常态化。士人们尤其是寒门士子不得不面对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